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是中国传统文学诗篇中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篇给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苏雪林的《天问正简》(1981年文津出版社出版)是将屈原的《天问》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外文化的综合性背景来分析和解读屈原的古典文学作品,从天文、地理、神话、历史等角度综合应用神话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来实现屈原诗篇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解读。
一、中外文化比较看屈赋的现实意义
中外文化比较是当前学术研究和交流日趋开放、多元和国际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信息技术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反映到语言文化上尤为显著,当世界性的对话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形式,文学与文化的地区性分割也将逐渐让位于跨文化和跨民族的深度交流和比较,苏雪林的《天问正简》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写成的,它有利于实现屈赋研究的国际化,增强中国传统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和文化影响力。
另外,屈原的《天问》是屈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作品,又因为时代久远的原因,即使是国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都存在较大的隔阂。在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中外文化的发展基本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新的学科实现了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方式。因此,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其实也是采用了西方现代化的学科分类方法来重新解读《天问》解读屈赋,比如宗教学、地理学、天文学等,有利于拉近屈赋与现代人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对屈赋的普遍认知,有效避免《天问》等经典屈赋被束之高阁,不为人所熟知。
二、中外比较:屈赋的中外互证
在苏雪林教授的论文中,她提出了中外文化可以互证的合理推论,对读者有较大的启发意义,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试图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连在一起的创新性尝试。比如在《天问》中关于月、兔、蟾蜍的研究中,苏雪林教授列举了西亚、印度以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给读者呈现一个开阔式的讨论方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国历史和文化中对同一意象情感和文化解读的异同,这些异同分开来看并不特别,但放到一起却能够给予我们更加开阔的认知视野和文化关联方式。
对于苏雪林教授提出的一些互证性的创想,有一些可以通过考古的方式来进行确认,但更多的还只能通过文献的考古、联想和对比研究来验证,虽然在真实性和可靠性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空间,但的确在创新度和多元视角上开创了一条创新性的研究渠道。
三、中外比较:屈赋的中外共性
正如上面提到的,苏雪林教授在屈赋和外国文化材料的互证对比中找到了许多共性所在,包括一些神话传说的源头、人物形象以及一些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解读等。《天问》中的洪水故事、十日故事、神魔大战、天道九重、黄道十二宮等都在圣经故事、印度佛经、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等文化材料中找到共性所在。
从平行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些共性的存在是中外古典文化相互沟通和发展的证据,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和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基础。这也就是说,苏雪林教授认为世界文化同处一源,这个说法虽然有其偏颇之处,但是它破解了民族文化的孤立性和封闭性,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找到了历史性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屈赋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外共性不排除文化传播的影响,但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发展的共性规律,也就是说,中外文化比较既有着相互的文化传播和接触影响,也有着平行发展的共同规律,即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学环境却衍生了同一种文化主题及文化形象。
以上就是笔者研读苏雪林《天问正简》的过程中,从中外文化的比较来看屈原诗篇的几点思考。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以屈赋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要想获得新的发展,找到国际化、现代化的新的文学生命,我们有必要在更广的文化范围内和更大胆的文化传播设想中进一步解读。从世界文化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建设完善角度来谈,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共性,苏雪林对世界平行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国文化对话世界、走向世界的必要前提,也是屈赋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的重要渠道。
(郝皓/河北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博士)
一、中外文化比较看屈赋的现实意义
中外文化比较是当前学术研究和交流日趋开放、多元和国际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信息技术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反映到语言文化上尤为显著,当世界性的对话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形式,文学与文化的地区性分割也将逐渐让位于跨文化和跨民族的深度交流和比较,苏雪林的《天问正简》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写成的,它有利于实现屈赋研究的国际化,增强中国传统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和文化影响力。
另外,屈原的《天问》是屈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作品,又因为时代久远的原因,即使是国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都存在较大的隔阂。在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中外文化的发展基本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新的学科实现了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方式。因此,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其实也是采用了西方现代化的学科分类方法来重新解读《天问》解读屈赋,比如宗教学、地理学、天文学等,有利于拉近屈赋与现代人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对屈赋的普遍认知,有效避免《天问》等经典屈赋被束之高阁,不为人所熟知。
二、中外比较:屈赋的中外互证
在苏雪林教授的论文中,她提出了中外文化可以互证的合理推论,对读者有较大的启发意义,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试图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连在一起的创新性尝试。比如在《天问》中关于月、兔、蟾蜍的研究中,苏雪林教授列举了西亚、印度以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给读者呈现一个开阔式的讨论方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国历史和文化中对同一意象情感和文化解读的异同,这些异同分开来看并不特别,但放到一起却能够给予我们更加开阔的认知视野和文化关联方式。
对于苏雪林教授提出的一些互证性的创想,有一些可以通过考古的方式来进行确认,但更多的还只能通过文献的考古、联想和对比研究来验证,虽然在真实性和可靠性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空间,但的确在创新度和多元视角上开创了一条创新性的研究渠道。
三、中外比较:屈赋的中外共性
正如上面提到的,苏雪林教授在屈赋和外国文化材料的互证对比中找到了许多共性所在,包括一些神话传说的源头、人物形象以及一些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解读等。《天问》中的洪水故事、十日故事、神魔大战、天道九重、黄道十二宮等都在圣经故事、印度佛经、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等文化材料中找到共性所在。
从平行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些共性的存在是中外古典文化相互沟通和发展的证据,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和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基础。这也就是说,苏雪林教授认为世界文化同处一源,这个说法虽然有其偏颇之处,但是它破解了民族文化的孤立性和封闭性,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找到了历史性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屈赋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外共性不排除文化传播的影响,但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发展的共性规律,也就是说,中外文化比较既有着相互的文化传播和接触影响,也有着平行发展的共同规律,即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学环境却衍生了同一种文化主题及文化形象。
以上就是笔者研读苏雪林《天问正简》的过程中,从中外文化的比较来看屈原诗篇的几点思考。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以屈赋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要想获得新的发展,找到国际化、现代化的新的文学生命,我们有必要在更广的文化范围内和更大胆的文化传播设想中进一步解读。从世界文化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建设完善角度来谈,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共性,苏雪林对世界平行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国文化对话世界、走向世界的必要前提,也是屈赋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的重要渠道。
(郝皓/河北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