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文化比较看屈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d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是中国传统文学诗篇中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篇给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苏雪林的《天问正简》(1981年文津出版社出版)是将屈原的《天问》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外文化的综合性背景来分析和解读屈原的古典文学作品,从天文、地理、神话、历史等角度综合应用神话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来实现屈原诗篇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解读。
  一、中外文化比较看屈赋的现实意义
  中外文化比较是当前学术研究和交流日趋开放、多元和国际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信息技术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反映到语言文化上尤为显著,当世界性的对话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形式,文学与文化的地区性分割也将逐渐让位于跨文化和跨民族的深度交流和比较,苏雪林的《天问正简》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写成的,它有利于实现屈赋研究的国际化,增强中国传统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和文化影响力。
  另外,屈原的《天问》是屈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作品,又因为时代久远的原因,即使是国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都存在较大的隔阂。在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中外文化的发展基本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新的学科实现了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方式。因此,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其实也是采用了西方现代化的学科分类方法来重新解读《天问》解读屈赋,比如宗教学、地理学、天文学等,有利于拉近屈赋与现代人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对屈赋的普遍认知,有效避免《天问》等经典屈赋被束之高阁,不为人所熟知。
  二、中外比较:屈赋的中外互证
  在苏雪林教授的论文中,她提出了中外文化可以互证的合理推论,对读者有较大的启发意义,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试图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连在一起的创新性尝试。比如在《天问》中关于月、兔、蟾蜍的研究中,苏雪林教授列举了西亚、印度以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给读者呈现一个开阔式的讨论方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国历史和文化中对同一意象情感和文化解读的异同,这些异同分开来看并不特别,但放到一起却能够给予我们更加开阔的认知视野和文化关联方式。
  对于苏雪林教授提出的一些互证性的创想,有一些可以通过考古的方式来进行确认,但更多的还只能通过文献的考古、联想和对比研究来验证,虽然在真实性和可靠性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空间,但的确在创新度和多元视角上开创了一条创新性的研究渠道。
  三、中外比较:屈赋的中外共性
  正如上面提到的,苏雪林教授在屈赋和外国文化材料的互证对比中找到了许多共性所在,包括一些神话传说的源头、人物形象以及一些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解读等。《天问》中的洪水故事、十日故事、神魔大战、天道九重、黄道十二宮等都在圣经故事、印度佛经、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等文化材料中找到共性所在。
  从平行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些共性的存在是中外古典文化相互沟通和发展的证据,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和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基础。这也就是说,苏雪林教授认为世界文化同处一源,这个说法虽然有其偏颇之处,但是它破解了民族文化的孤立性和封闭性,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找到了历史性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屈赋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外共性不排除文化传播的影响,但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发展的共性规律,也就是说,中外文化比较既有着相互的文化传播和接触影响,也有着平行发展的共同规律,即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学环境却衍生了同一种文化主题及文化形象。
  以上就是笔者研读苏雪林《天问正简》的过程中,从中外文化的比较来看屈原诗篇的几点思考。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以屈赋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要想获得新的发展,找到国际化、现代化的新的文学生命,我们有必要在更广的文化范围内和更大胆的文化传播设想中进一步解读。从世界文化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建设完善角度来谈,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共性,苏雪林对世界平行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国文化对话世界、走向世界的必要前提,也是屈赋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的重要渠道。
  (郝皓/河北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博士)
其他文献
高校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设计师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培养产品设计师为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在社会多元发展下多所设计院校逐渐开始从“以学科为基础”转向“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探索。在现代开发新产品工作模式中,市场、设计、工程三领域人员协同工作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体化产品开发设计流程,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社会创新等新领域对产品设计专业不断渗透,国内设计院校顺应行业发展,逐渐在“
期刊
【摘要】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上,《河南日报》刊发的《诺奖得主尤努斯精准扶贫到河南》获得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通过对这篇报道的分析,指出地方媒体在遇到重大主题时如何挖掘和驾驭主题。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地方媒体;国际传播;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期中国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举措,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为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对外传播中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对当代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放融合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际贸易新闻报道不仅要注重以经济学专业视角解释经济现象、解读国际贸易政策,还要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坚持国家立场和利益,向国际和国内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国际贸易中的成就、和平发展的态度与互利共赢的发展规划。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近五
期刊
李林英和郭丽萍共同编著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在新媒体的研究视域中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革新策略的。在大量实践研究的数据和案例的基础上,编者紧密联系实际,探讨了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全书五个章节围绕新媒体的发展特征和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规律进行了系统化的论述,深入研究了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理论问题、教学理念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等,
期刊
镇方松编著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共有9个章节,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以及相对应的工作创新目标和原则等。总的来说,该书以新媒体为研究环境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地学习和融入新媒体创新思维和技术,提高大学
期刊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近年来愈加严峻。《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找不到工作并非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以及创业过程之中,忽略对于个人形象的整体认知把握,导致其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屡屡碰壁,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  由关洁编著的《个人形象设计》(2011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旨在建立完整的形象设计体系,帮助当代大学生通过自身形象设计成功地就业与创业。该书较系统地阐述了个人
期刊
汉语教学根据汉语的语言要素可以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等等。而词汇往往是汉语教学中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词汇的意义、分类、惯用语以及词汇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部分。万艺玲编著的《汉语词汇教学》(2010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以“词汇”为核心来论述汉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诞生于新时期背景下汉语教学研究不断推进的发展进程
期刊
毫无疑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带来了好的影响,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基础下,高校应当积极参与到网络时代的变革中,放大网络媒体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减小网络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阻碍,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教学效果。  崔家生编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是在网络传播的语境下,探讨思政教育的革新路径和创新发展。编者
期刊
医疗卫生行业是涉及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健康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因此,医疗卫生新闻也是最“接地气”、信息量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民生新闻。本文以《河南日报》近两年的医疗卫生新闻报道为例,以笔者采访期间真实的感悟与体验为主,阐述党报记者应该如何透过枯燥深奥的行业话题找到社会关注的“热新闻”。  一、从节日新闻中寻找报道“亮点”  报道节日新闻是新闻采写中最为常见的题材,在医疗卫生行业里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但具有自身的符号特征,还承载着文化意义,是文化内容的构成。王逢鑫编著的《英语文化》(2010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其认为语言不仅是由句子、词汇和声音构成,还是科学、宗教及艺术等符号构建而成的更具广博性的语言。也就是说,语言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语法及语音的系统组合。可见,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其文化传播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