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1年2月3日,美国会研究服务处发表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及对美海军能力发展的影响——背景情况与国会需要考虑的问题》。报告分析了中国海军现代化的目标,详细介绍了中国海上关键作战力量的发展现状,并明确阐述了美国海军已经采取及未来将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重点编译了报告中分析的美海军应对手段,标题系编者所加。刊登此文并非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中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报告认为,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包括海军现代化,已成为美国防务规划中的关键问题。这对美海军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美国为对抗中国不断提升的军事力量而发展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属于海军。
美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认识
报告认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近期目标,是发展可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力量。与此目标相一致,中国希望这支军事力量能够发挥“反介入/区域拒止”作用,即慑止美国介入台海冲突,如果无法慑止美国,也要能够延缓美海空军力量到达或削弱其干涉台海冲突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包括海军力量现代化在内的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正逐步转向争取实现更多目标,包括维护并捍卫中国对其海上争端领土的主权、保护中国海上交通线、取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及维护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等。
中国海军现代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涵盖了一系列武器装备发展项目。其中,反舰弹道导弹、攻击型潜艇,以及C4ISR支持系统被视为中国发展中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力量的关键装备。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并试验DF-21D反舰弹道导弹,该弹是配备机动再入弹头的战区弹道导弹,可对包括航母在内的水面移动目标实施打击。目前,DF-2lD已具备(按美军标准所说的)“初始作战能力”。DF-21D导弹若与中国正在研制的广域“海上监视与目标瞄准系统”相结合,即可对所有在西太地区作战的美军航母、军舰以及盟军舰艇实施打击。在此之前,美海军舰艇在海上从未面临过如此高精度弹道导弹的威胁。报告指出,由于DF-21D的机动再入弹头可改变弹道,因此更难对其实施拦截。
美国已经采取的应对手段
近年来,美海军以及导弹防御局(通过海基导弹防御系统项目)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专门用于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或至少部分以此为目标。
已经采取的主要行动包括:①加强对太平洋舰队的反潜战训练;②将太平洋舰队的3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调至关岛;③将美海军全部3艘最大型、装备最完善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配备太平洋舰队;④将海军改装后的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中的2艘部署至太平洋地区的班戈基地;⑤将海军绝大多数可用于导弹防御的“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派往太平洋地区,并以日本横须贺和夏威夷的珍珠港作为其中部分舰艇的母港;⑥将计划部署的可用于导弹防御的“宙斯盾”舰数量,从当前的3艘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增至10艘巡洋舰和所有的驱逐舰;⑦增加“标准-3”拦截弹的计划采购数量。
除此之外,海军在2008年7月1提出的停止采办DDG-1000驱逐舰并恢复采购DDG-51驱逐舰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被视为美海军出于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发展的考虑。
美国还将采取的应对手段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在C4ISR、防空战、反潜战以及反水雷战等方面存在弱点,美海军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弱点来“钳制”中国作战能力的发挥。同时,美海军还计划通过以下举措来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
采办更多高性能的舰艇和作战飞机
美海军计划采办更多“福特”级航母、“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DDG-51型“宙斯盾”舰等。其中,包括最新的DDG-51 Ⅲ型舰,该型舰将装备防空、反导能力更强的新型雷达。海军将于2016年开始采办DDG-51 Ⅲ型舰,以进一步补充和增强现有“宙斯盾”舰的作战能力。美海军还计划延长以下装备的服役年限,包括22艘“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28艘Ⅰ/Ⅱ型DDG 5l驱逐舰、23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潜艇,以及3艘“海狼”级潜艇等。
美海军计划投入更多资金采购的作战飞机包括:F-35C舰载型“联合攻击战斗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A-18G“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2D“先进鹰眼”预警机、P-SA“多用途海上飞机”以及海军无人作战飞机等。
发展可反制DF-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
报告称,中国正在研发的DF-21D反舰弹道导弹虽然被很多人视为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但并非没有应对的措施。美国可以通过组合运用“硬杀伤”和“软杀伤”手段,来对抗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在反舰弹道导弹“发现一识别一定位目标舰艇数据传输至导弹发射器一导弹发射一引导再入飞行器准确攻击目标舰艇”这一完整的“杀伤链”中,美军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手段的组合运用,选择攻击反舰弹道导弹或破坏其“杀伤链”中的不同环节,以阻止反舰弹道导弹的有效攻击。
报告披露,美国正在研发的“硬杀伤”手段,可在反舰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将其摧毁,主要包括:①改进型“标准-3”拦截弹(包括“标准-3”ⅡA型);⑦“标准-2”Ⅳ末段拦截弹后继型;③电磁导轨炮;④舰载高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美国正在加紧研发的“软杀伤”手段主要包括:①控制电磁辐射,使中国更加难以发现、识别和跟踪美国及盟国的水面舰艇;②干扰或使中国的“海上监视与目标瞄准系统”失效;③在反舰弹道导弹接近预定目标时对其进行欺骗和迷惑,例如通过为舰艇安装电子战系统或发烟系统(产生的烟云可阻止雷达波穿过),可迷惑反舰弹道导弹的末制导雷达,从而影响其接近预定目标。发展反潜战武器系统
报告认为,要更有效对抗中国攻击型潜艇,需要采办更多具有反潜战能力的舰艇和飞机,并发展可用于反潜的“分布式传感器密集型”(相对于平台密集型而言的)技术手段。美海军官员自2004-2005年即开始讨论构建上述反潜体系的可行性。“分布式传感器密集型”反潜体系将包括网络化的传感器阵、无人平台,以及防区外武器。要实现这一反潜方式需要解决某些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将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联接起来,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传感器可能是像饮料罐一样小的声纳浮标。另外,美海军还应加快研发反鱼雷鱼雷。
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
美国防部在2005年版《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要求,“美海军须调整其军力部署,将(11个航母战斗群中的)至少6个以及60%的潜艇部署至太平洋地区,以支援作战,维持军事存在并发挥威慑作用。”目前,6个航母战斗群的部署已经实现,且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海军58%的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已部署至太平洋地区。随着将新型“弗吉尼亚”级潜艇派驻太平洋地区并将大西洋舰队的潜艇调至太平洋舰队等,这一比例将很快提高至60%。另外,根据美海军2009年1月进行的“战略布局分析”,海军建议在其未来计划的由313艘舰艇(包括水面舰艇和潜艇)组成的舰队中,将181艘(58%)部署至太平洋舰队。
将太平洋舰队更多舰艇部署至前沿基地
当前,母港在日本的美海军舰艇包括一支航母战斗群(含一艘核动力航母,11艘巡洋舰、驱逐舰及护卫舰),一个两栖战备大队(含3艘两栖舰),以及一些扫雷舰。母港在关岛的美海军舰艇包括3艘“洛杉矶”级核潜艇以及一艘潜艇供应舰。母港在夏威夷的美海军舰艇包括15艘“弗吉尼亚”级和“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11艘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
为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需要将太平洋舰队更多舰艇部署至夏威夷、关岛及日本等前沿基地。美国会预算办公室2002年的一份报告曾讨论过将11艘攻击型核潜艇部署至关岛。另外,美军还考虑(至少是从理论上)在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设置美海军舰艇的母港。
报告认为,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包括海军现代化,已成为美国防务规划中的关键问题。这对美海军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美国为对抗中国不断提升的军事力量而发展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属于海军。
美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认识
报告认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近期目标,是发展可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力量。与此目标相一致,中国希望这支军事力量能够发挥“反介入/区域拒止”作用,即慑止美国介入台海冲突,如果无法慑止美国,也要能够延缓美海空军力量到达或削弱其干涉台海冲突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包括海军力量现代化在内的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正逐步转向争取实现更多目标,包括维护并捍卫中国对其海上争端领土的主权、保护中国海上交通线、取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及维护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等。
中国海军现代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涵盖了一系列武器装备发展项目。其中,反舰弹道导弹、攻击型潜艇,以及C4ISR支持系统被视为中国发展中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力量的关键装备。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并试验DF-21D反舰弹道导弹,该弹是配备机动再入弹头的战区弹道导弹,可对包括航母在内的水面移动目标实施打击。目前,DF-2lD已具备(按美军标准所说的)“初始作战能力”。DF-21D导弹若与中国正在研制的广域“海上监视与目标瞄准系统”相结合,即可对所有在西太地区作战的美军航母、军舰以及盟军舰艇实施打击。在此之前,美海军舰艇在海上从未面临过如此高精度弹道导弹的威胁。报告指出,由于DF-21D的机动再入弹头可改变弹道,因此更难对其实施拦截。
美国已经采取的应对手段
近年来,美海军以及导弹防御局(通过海基导弹防御系统项目)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专门用于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或至少部分以此为目标。
已经采取的主要行动包括:①加强对太平洋舰队的反潜战训练;②将太平洋舰队的3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调至关岛;③将美海军全部3艘最大型、装备最完善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配备太平洋舰队;④将海军改装后的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中的2艘部署至太平洋地区的班戈基地;⑤将海军绝大多数可用于导弹防御的“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派往太平洋地区,并以日本横须贺和夏威夷的珍珠港作为其中部分舰艇的母港;⑥将计划部署的可用于导弹防御的“宙斯盾”舰数量,从当前的3艘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增至10艘巡洋舰和所有的驱逐舰;⑦增加“标准-3”拦截弹的计划采购数量。
除此之外,海军在2008年7月1提出的停止采办DDG-1000驱逐舰并恢复采购DDG-51驱逐舰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被视为美海军出于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发展的考虑。
美国还将采取的应对手段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在C4ISR、防空战、反潜战以及反水雷战等方面存在弱点,美海军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弱点来“钳制”中国作战能力的发挥。同时,美海军还计划通过以下举措来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
采办更多高性能的舰艇和作战飞机
美海军计划采办更多“福特”级航母、“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DDG-51型“宙斯盾”舰等。其中,包括最新的DDG-51 Ⅲ型舰,该型舰将装备防空、反导能力更强的新型雷达。海军将于2016年开始采办DDG-51 Ⅲ型舰,以进一步补充和增强现有“宙斯盾”舰的作战能力。美海军还计划延长以下装备的服役年限,包括22艘“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28艘Ⅰ/Ⅱ型DDG 5l驱逐舰、23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潜艇,以及3艘“海狼”级潜艇等。
美海军计划投入更多资金采购的作战飞机包括:F-35C舰载型“联合攻击战斗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A-18G“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2D“先进鹰眼”预警机、P-SA“多用途海上飞机”以及海军无人作战飞机等。
发展可反制DF-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
报告称,中国正在研发的DF-21D反舰弹道导弹虽然被很多人视为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但并非没有应对的措施。美国可以通过组合运用“硬杀伤”和“软杀伤”手段,来对抗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在反舰弹道导弹“发现一识别一定位目标舰艇数据传输至导弹发射器一导弹发射一引导再入飞行器准确攻击目标舰艇”这一完整的“杀伤链”中,美军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手段的组合运用,选择攻击反舰弹道导弹或破坏其“杀伤链”中的不同环节,以阻止反舰弹道导弹的有效攻击。
报告披露,美国正在研发的“硬杀伤”手段,可在反舰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将其摧毁,主要包括:①改进型“标准-3”拦截弹(包括“标准-3”ⅡA型);⑦“标准-2”Ⅳ末段拦截弹后继型;③电磁导轨炮;④舰载高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美国正在加紧研发的“软杀伤”手段主要包括:①控制电磁辐射,使中国更加难以发现、识别和跟踪美国及盟国的水面舰艇;②干扰或使中国的“海上监视与目标瞄准系统”失效;③在反舰弹道导弹接近预定目标时对其进行欺骗和迷惑,例如通过为舰艇安装电子战系统或发烟系统(产生的烟云可阻止雷达波穿过),可迷惑反舰弹道导弹的末制导雷达,从而影响其接近预定目标。发展反潜战武器系统
报告认为,要更有效对抗中国攻击型潜艇,需要采办更多具有反潜战能力的舰艇和飞机,并发展可用于反潜的“分布式传感器密集型”(相对于平台密集型而言的)技术手段。美海军官员自2004-2005年即开始讨论构建上述反潜体系的可行性。“分布式传感器密集型”反潜体系将包括网络化的传感器阵、无人平台,以及防区外武器。要实现这一反潜方式需要解决某些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将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联接起来,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传感器可能是像饮料罐一样小的声纳浮标。另外,美海军还应加快研发反鱼雷鱼雷。
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
美国防部在2005年版《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要求,“美海军须调整其军力部署,将(11个航母战斗群中的)至少6个以及60%的潜艇部署至太平洋地区,以支援作战,维持军事存在并发挥威慑作用。”目前,6个航母战斗群的部署已经实现,且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海军58%的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已部署至太平洋地区。随着将新型“弗吉尼亚”级潜艇派驻太平洋地区并将大西洋舰队的潜艇调至太平洋舰队等,这一比例将很快提高至60%。另外,根据美海军2009年1月进行的“战略布局分析”,海军建议在其未来计划的由313艘舰艇(包括水面舰艇和潜艇)组成的舰队中,将181艘(58%)部署至太平洋舰队。
将太平洋舰队更多舰艇部署至前沿基地
当前,母港在日本的美海军舰艇包括一支航母战斗群(含一艘核动力航母,11艘巡洋舰、驱逐舰及护卫舰),一个两栖战备大队(含3艘两栖舰),以及一些扫雷舰。母港在关岛的美海军舰艇包括3艘“洛杉矶”级核潜艇以及一艘潜艇供应舰。母港在夏威夷的美海军舰艇包括15艘“弗吉尼亚”级和“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11艘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
为应对中国海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需要将太平洋舰队更多舰艇部署至夏威夷、关岛及日本等前沿基地。美国会预算办公室2002年的一份报告曾讨论过将11艘攻击型核潜艇部署至关岛。另外,美军还考虑(至少是从理论上)在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设置美海军舰艇的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