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从而对其设计理念、设计目标、景观规划等内容有了深入了解。景观作为建筑建造活动之后的二次环境营造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重新恢复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景观成为该项目设计优劣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 景观规划 设计
一、项目概况
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付腊温泉片区,场地面积7.2hm2,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作为设计单位,建于2012年8月,它成为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上最重要的旅游品牌和景迈芒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位于惠民乡付腊村东部,距惠民旅游小镇10公里,距离普洱200公里左右,离昆明600公里左右,交通状况良好。
二、场地状况
温泉度假酒店建设于知了谷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山涧之中,四面环山,郁郁葱葱,四周是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每年4—5月间,成千上万的知了到温泉喝水、飞舞、嬉戏、吟唱,蔚为壮观,知了谷也因此得名。多眼温泉从森林间的白沙中溢出,据监测:温泉水温约为85℃、流量25.5m3/s,属中国少有的温泉。一条冷泉从山涧中流过,与温泉混合后的水温刚好适合洗浴。其间有较平缓的弃耕梯田和山地约50余亩,适合开发建设SPA温泉和休闲度假酒店。
三、方案总体规划
1、设计目标
项目将在知了谷自然保护区中的约7.3公顷原始森林地带规划建设1座会所、14个不同功能的泡池和16栋别墅。以原生态的天然材料为元素,建构野趣舒适的山地森林温泉度假环境,打造精致的景观品质。让入住“知了谷”的人们,栖居于丛林之中,温泉之畔,聆听窗边虫唱鸟鸣,呼吸天然氧分,在汤池中或闭目卧养、禅坐清波,使心与自然交流,化解心中的沙尘,与天籁合一。
2、设计理念
“建构·还原”:以最小的人工介入方式,最大的发挥出原场地价值。
林地——强化森林资源优势,建构祥和的林间休闲气息,还原森林生态。
山水——保留废弃梯田,结合场地地势特征,建构中心山水主景观,还原静谧清晰的田野气息。
建筑——让建筑与环境高度融合,景观硬质材料均采用当地开采的毛石料、木材为主,还原质朴特征。
3、景观结构规划
根据场地特征和设计主题,全园景观分为:
(1)一轴:中心景观主轴。
(2)四节点:中心主题景观(入口跌水景观、中心泉源景观、生态山水景观、禅意景观)。
(3)两带:北坡景观带(阶梯式生态景观挡土墙、观景别墅区、林间别墅区、穴居、天体浴场)和南坡景观带(林间休闲泡池区、流水别墅区、坡地别墅区)。
保留现有场地的山水基本骨架,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依山就势布置道路、建筑等;疏通河道,将山泉与景观湖结合,营造动静水景观;结合泉源的分布位置,创造主体景观区。
酒店景观规划用地平衡表
4、植物景观规划
知了谷自然保护区是以付腊温泉为中心的原始森林群落,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栎类、西南桦、木荷等阔叶树是优势树种,参天大树随处可见,蕴藏着径直刺桐、野樱桃、白花羊蹄甲、粉花山扁豆、云南红豆、中华白沙椤、金毛狗、苏铁蕨等观赏植物;并有印度野牛、蜂猴、野猪、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白鹇等野生动物及多种观赏鸟类在此栖息生息。
基于如此丰厚的自然资源,该项目的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原则为:
(1)通过植物种植设计突出湖岸——梯田花卉带——挡土墙垂直绿化带——坡地林带的带状景观绿化格局。
(2)突出延续性:保留现有高大植被,在人造场地中进行局部补种,从人工养护逐步过渡到自然演替和野生状态,增加自然野趣,减少维护成本。
(3)坚持适宜性:知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局部增加外来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
(4)植物种植树种选择参考:①乔木类:(观花)云南拟单性木兰、云南樱花、香花槐、苦楝、鸡蛋花、红花羊蹄甲,(观叶)鹅掌楸、枫香、云南七叶树、棕榈、金山葵,(芳香)馨香玉兰、白兰、深山含笑。(观果)串钱柳、木瓜海棠、复羽叶栾树。②灌木类:(观花)勒杜鹃、映山红、马缨花、木槿、醉鱼草,(观叶)鹅掌柴、尖子木、三药槟榔,(观果)火棘、贴梗海棠,(芳香)香叶树、九里香、四季桂。③藤本类:爬山虎、多花素馨、络石、蔓长春花、滇五味子、牵牛花。④草本花卉类:铁角蕨、肾蕨、随意草、海芋、黄菖蒲、香蒲、百子莲、蜘蛛兰。
四、主轴景观节点设计
1、入口景观区
利用原有高差地形,营造出一层一层缓缓跌落的泉水,犹如一首娓娓道来的山歌,迎接着宾客们的到来,为展开度假村内部生态水面作出铺垫,形成第一个景观节点。
2、中心泉源区
顺着入口道路的延伸,与会所隔水相望处有一个天然泉眼,利用温泉自身烟雾弥漫的特性,突出温泉度假酒店主题。
通过以小见大的园林手法,营造出一团似雾、似云、似烟的云带,时而飘在彩光之中,时而缠绕在林树腰间,好似神秘的仙境。
3、中心山水景观区
将场地中心地势最低处进行开挖,利用周围天然河道水源补给,形成一片静谧的中心湖面,自然驳岸与水生植物种植相结合,吸引每年成群结队的知了来此飞舞、嬉戏,在湖中建造自然绿岛,提供更多鸟儿们来此栖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场所。在中心场地开挖湖面――知了湖,形成一池三山的丰富静水面生态景观,构建重要景观节点。便于缓坡与水面相接,提取云南本土梯田景观意象,片植自然野趣的开花植物,形成阶梯式花海景观。
4、养心斋室外景观
养心斋室外以原生态的泉眼为中心,周围铺置理疗板,摆上几张矮桌,在树影的摇掩中,品上一壶名茶,体味人间甘美,丈量世间暖情,营造一个清幽静谧的休息场所。利用现状山体中茂密的森林资源优势,保留原生态泉源景观,建造静心养生的禅意环境。 5、南坡景观带
(1)泡池景观
在朦胧、柔美的彩光中延伸,森林倍显幽深,弯曲悠淡的小径把你引向林的深处,去拥抱温暖的温泉。利用现有地貌,增补林木树种,建造成清新生态的山林温泉景观。利用现有地貌,增补一些林木树种,建造成清新生态的林间休闲环境。
(2)流水别墅跌水景观
仿佛是从别墅里流淌出的瀑布顺延着山涧地势缓缓而下,时而从步道下流走、时而冲击着水中磐石,林中湿润的清风和淙淙的水声飘入别墅。
6、北坡景观带
1-3#别墅外景
梯田式挡土墙绿化景观:改变原有7~9米高的陡坡无法种植植被的现状,建立梯田景观挡土墙,保留原有高大乔木,补种开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丰富场地的竖向景观。别墅区道路采用毛石,火山岩石建造,以达到和林木花草的高度融合。
五、结语
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景观规划设计与通常遇到的项目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该项目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它地处森林覆盖率达到90%,四面环山,郁郁葱葱的山涧之中,场地中央有三眼长年自然流淌的泉眼,此地花香不断,引来众多野生小动物驻足其间,尤其以每年4-5月间前来喝水嬉戏、飞舞知了的壮观场面因此而得名。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的度假酒店必然会为入住里面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居住需求,但同时酒店建筑的建造活动本身或多或少的会对场地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景观作为建筑建造活动之后的二次环境营造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重新恢复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景观成为该项目设计优劣的关键所在。在深入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拟定“建造·还原”作为项目的设计理念,旨在以景观营造的方式还原由建筑建造活动之后的自然生态景观,让该度假酒店真正完全融入到优美自然环境当中,使一切建造的构筑物变为在原始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在景观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建造活动的高效快速,景观变的无差异化;过多的人工建造,景观变的冷漠非生态。而在此次项目设计的方法上,我们追求以最少的人工介入方式,发挥最大场地价值的景观生态观念,并且这也是我们设计工作者一直向前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文佳(1982-),女,汉族,云南省昆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崔木扬(1980-),男,汉族,四川省西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 景观规划 设计
一、项目概况
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付腊温泉片区,场地面积7.2hm2,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作为设计单位,建于2012年8月,它成为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上最重要的旅游品牌和景迈芒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位于惠民乡付腊村东部,距惠民旅游小镇10公里,距离普洱200公里左右,离昆明600公里左右,交通状况良好。
二、场地状况
温泉度假酒店建设于知了谷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山涧之中,四面环山,郁郁葱葱,四周是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每年4—5月间,成千上万的知了到温泉喝水、飞舞、嬉戏、吟唱,蔚为壮观,知了谷也因此得名。多眼温泉从森林间的白沙中溢出,据监测:温泉水温约为85℃、流量25.5m3/s,属中国少有的温泉。一条冷泉从山涧中流过,与温泉混合后的水温刚好适合洗浴。其间有较平缓的弃耕梯田和山地约50余亩,适合开发建设SPA温泉和休闲度假酒店。
三、方案总体规划
1、设计目标
项目将在知了谷自然保护区中的约7.3公顷原始森林地带规划建设1座会所、14个不同功能的泡池和16栋别墅。以原生态的天然材料为元素,建构野趣舒适的山地森林温泉度假环境,打造精致的景观品质。让入住“知了谷”的人们,栖居于丛林之中,温泉之畔,聆听窗边虫唱鸟鸣,呼吸天然氧分,在汤池中或闭目卧养、禅坐清波,使心与自然交流,化解心中的沙尘,与天籁合一。
2、设计理念
“建构·还原”:以最小的人工介入方式,最大的发挥出原场地价值。
林地——强化森林资源优势,建构祥和的林间休闲气息,还原森林生态。
山水——保留废弃梯田,结合场地地势特征,建构中心山水主景观,还原静谧清晰的田野气息。
建筑——让建筑与环境高度融合,景观硬质材料均采用当地开采的毛石料、木材为主,还原质朴特征。
3、景观结构规划
根据场地特征和设计主题,全园景观分为:
(1)一轴:中心景观主轴。
(2)四节点:中心主题景观(入口跌水景观、中心泉源景观、生态山水景观、禅意景观)。
(3)两带:北坡景观带(阶梯式生态景观挡土墙、观景别墅区、林间别墅区、穴居、天体浴场)和南坡景观带(林间休闲泡池区、流水别墅区、坡地别墅区)。
保留现有场地的山水基本骨架,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依山就势布置道路、建筑等;疏通河道,将山泉与景观湖结合,营造动静水景观;结合泉源的分布位置,创造主体景观区。
酒店景观规划用地平衡表
4、植物景观规划
知了谷自然保护区是以付腊温泉为中心的原始森林群落,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栎类、西南桦、木荷等阔叶树是优势树种,参天大树随处可见,蕴藏着径直刺桐、野樱桃、白花羊蹄甲、粉花山扁豆、云南红豆、中华白沙椤、金毛狗、苏铁蕨等观赏植物;并有印度野牛、蜂猴、野猪、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白鹇等野生动物及多种观赏鸟类在此栖息生息。
基于如此丰厚的自然资源,该项目的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原则为:
(1)通过植物种植设计突出湖岸——梯田花卉带——挡土墙垂直绿化带——坡地林带的带状景观绿化格局。
(2)突出延续性:保留现有高大植被,在人造场地中进行局部补种,从人工养护逐步过渡到自然演替和野生状态,增加自然野趣,减少维护成本。
(3)坚持适宜性:知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局部增加外来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
(4)植物种植树种选择参考:①乔木类:(观花)云南拟单性木兰、云南樱花、香花槐、苦楝、鸡蛋花、红花羊蹄甲,(观叶)鹅掌楸、枫香、云南七叶树、棕榈、金山葵,(芳香)馨香玉兰、白兰、深山含笑。(观果)串钱柳、木瓜海棠、复羽叶栾树。②灌木类:(观花)勒杜鹃、映山红、马缨花、木槿、醉鱼草,(观叶)鹅掌柴、尖子木、三药槟榔,(观果)火棘、贴梗海棠,(芳香)香叶树、九里香、四季桂。③藤本类:爬山虎、多花素馨、络石、蔓长春花、滇五味子、牵牛花。④草本花卉类:铁角蕨、肾蕨、随意草、海芋、黄菖蒲、香蒲、百子莲、蜘蛛兰。
四、主轴景观节点设计
1、入口景观区
利用原有高差地形,营造出一层一层缓缓跌落的泉水,犹如一首娓娓道来的山歌,迎接着宾客们的到来,为展开度假村内部生态水面作出铺垫,形成第一个景观节点。
2、中心泉源区
顺着入口道路的延伸,与会所隔水相望处有一个天然泉眼,利用温泉自身烟雾弥漫的特性,突出温泉度假酒店主题。
通过以小见大的园林手法,营造出一团似雾、似云、似烟的云带,时而飘在彩光之中,时而缠绕在林树腰间,好似神秘的仙境。
3、中心山水景观区
将场地中心地势最低处进行开挖,利用周围天然河道水源补给,形成一片静谧的中心湖面,自然驳岸与水生植物种植相结合,吸引每年成群结队的知了来此飞舞、嬉戏,在湖中建造自然绿岛,提供更多鸟儿们来此栖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场所。在中心场地开挖湖面――知了湖,形成一池三山的丰富静水面生态景观,构建重要景观节点。便于缓坡与水面相接,提取云南本土梯田景观意象,片植自然野趣的开花植物,形成阶梯式花海景观。
4、养心斋室外景观
养心斋室外以原生态的泉眼为中心,周围铺置理疗板,摆上几张矮桌,在树影的摇掩中,品上一壶名茶,体味人间甘美,丈量世间暖情,营造一个清幽静谧的休息场所。利用现状山体中茂密的森林资源优势,保留原生态泉源景观,建造静心养生的禅意环境。 5、南坡景观带
(1)泡池景观
在朦胧、柔美的彩光中延伸,森林倍显幽深,弯曲悠淡的小径把你引向林的深处,去拥抱温暖的温泉。利用现有地貌,增补林木树种,建造成清新生态的山林温泉景观。利用现有地貌,增补一些林木树种,建造成清新生态的林间休闲环境。
(2)流水别墅跌水景观
仿佛是从别墅里流淌出的瀑布顺延着山涧地势缓缓而下,时而从步道下流走、时而冲击着水中磐石,林中湿润的清风和淙淙的水声飘入别墅。
6、北坡景观带
1-3#别墅外景
梯田式挡土墙绿化景观:改变原有7~9米高的陡坡无法种植植被的现状,建立梯田景观挡土墙,保留原有高大乔木,补种开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丰富场地的竖向景观。别墅区道路采用毛石,火山岩石建造,以达到和林木花草的高度融合。
五、结语
普洱澜沧知了谷温泉度假酒店景观规划设计与通常遇到的项目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该项目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它地处森林覆盖率达到90%,四面环山,郁郁葱葱的山涧之中,场地中央有三眼长年自然流淌的泉眼,此地花香不断,引来众多野生小动物驻足其间,尤其以每年4-5月间前来喝水嬉戏、飞舞知了的壮观场面因此而得名。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的度假酒店必然会为入住里面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居住需求,但同时酒店建筑的建造活动本身或多或少的会对场地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景观作为建筑建造活动之后的二次环境营造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重新恢复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景观成为该项目设计优劣的关键所在。在深入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拟定“建造·还原”作为项目的设计理念,旨在以景观营造的方式还原由建筑建造活动之后的自然生态景观,让该度假酒店真正完全融入到优美自然环境当中,使一切建造的构筑物变为在原始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在景观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建造活动的高效快速,景观变的无差异化;过多的人工建造,景观变的冷漠非生态。而在此次项目设计的方法上,我们追求以最少的人工介入方式,发挥最大场地价值的景观生态观念,并且这也是我们设计工作者一直向前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文佳(1982-),女,汉族,云南省昆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崔木扬(1980-),男,汉族,四川省西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