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选取41只体质量150~38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成4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胰岛分离纯化,双硫腙染色计数胰岛、鉴定纯度,吖啶橙-碘化丙锭染色判断胰岛活性,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 41只大鼠的胰岛产率为(1056±357)个/只,各组间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32±542)个/只,B组(1036±339)个/只,C
【机 构】
:
300070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天津市人民医院实验外科,天津市人民医院实验外科,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选取41只体质量150~38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成4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胰岛分离纯化,双硫腙染色计数胰岛、鉴定纯度,吖啶橙-碘化丙锭染色判断胰岛活性,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 41只大鼠的胰岛产率为(1056±357)个/只,各组间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32±542)个/只,B组(1036±339)个/只,C组(1142±305)个/只,D组(1108±178)个/只,P>0.05].胰岛纯度在90%以上,活率超过90%,胰岛刺激指数为2.08 ±0.10.结论 应用改进的分离纯化方法,能在不同体质量水平大鼠间获得稳定的胰岛高产率,胰岛的纯度、活性和功能可靠。
其他文献
自噬可为机体细胞清除化学致癌物以及因射线、氧化应激而受损的细胞器,从而使细胞DNA避免因活性氧物质而造成的损伤,保证了遗传稳定性,降低了细胞恶变率[1].我们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在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手术室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50例及前列腺癌34例组织标本,另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标本
胶原蛋白(Coll)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在创面愈合、修复及止血中用途广泛[1],但其较差的力学性能,较高的降解速率等特性限制了临床应用.我们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以期得到新型的胶原蛋白支架,并行性能测试.一、材料与方法以鼠尾腱(10g)制备精制Coll液,将Co11(2 g/L)和L-赖氨酸(Lys,5 mmol/L)的混合液37℃孵育3h,加入EDC/NHS(10 mmol/L/10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Tiam1)在中晚期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Tiam1在126例Ⅱ~Ⅳ期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ia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1),其中Ⅱ、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4%、64.6%、82.1%,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 探讨在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分化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36份神经球样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孵育3d后分别检测各组间神经元特异性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荧光强度、含量及细胞周期中G0/G1的差异.结果 Ⅰ~Ⅳ组NSE的平均荧光强度依次为0.0687±0.0025、0.0449±0.0020、0.0279±0.0012和0.0260±0.
目的 探讨不同胃病变患者的发生发展直至恶变过程中c-myc mRNA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2例肠化生(IM)、46例不典型增生(AH)、65例胃癌(GC)组织(分别为CSG、CAG、IM、AM、AH、GC组)中c-myc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Q1(FOXQl)基因沉默对膀胱癌T24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逆转,探讨其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FOXQ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Lipofactamine 2000介导FOXQ1干扰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FOXQ1、上
目的 从手术切除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建立间质瘤细胞株,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胃肠间质瘤组织切成小块,置于含20%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细胞达80% ~ 90%融合后消化传代培养,并进行形态学、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及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成功建立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株,该细胞株可在体外培养生存1个月,传代7~8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方法 分别采用浓度25μmol/L和50 μmol/L的唑来膦酸孵育HCT116细胞48 h,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比例;将标志线粒体膜电位的染料JC-1与唑来膦酸作用24、48、72 h的HCT116细胞避光孵育15 min,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其红色荧光强度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唑来膦酸作用后48、72 h细胞线
目的 比较两孔锁定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是否比传统螺钉固定更具生物力学优势.方法 选用12具防腐处理的小腿标本,模拟制造不稳定Maisonneuve骨折,随机分为两孔锁定钢板组和螺钉组.进行模拟步态的循环试验以及扭转失败的生物力学测试,测量下胫腓联合增宽、扭矩和角度.结果 两组内固定方法均能较好控制下胫腓联合增宽,钢板组稍占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7 mm比0.06 mm,P>0.05).钢板
乳腺叶状肿瘤(PTs)是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新分类仍保持对该肿瘤的命名和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叶状肿瘤好发年龄为40 ~ 50岁,恶性叶状肿瘤则较良性者晚2~5年.据美国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每年有2.1例/10万女性被诊断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2].与良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比较,恶性叶状肿瘤更具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