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语文教学的根本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作者来说,他会根据具体的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恰当地选择某种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作品。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传达的信息。可见,文体意识是读写技能的一种体现。
  因此,不论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实践,学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文体意识,这是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文体意识的重要性
  把握文学体裁的特点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鉴赏过程中把握住文章的体裁特点,是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语言、理解文意的关键。
  1.本与末的关系
  良好的文体意识与培养良好的写作、阅读能力是本末的关系。学生的文体意识往往停留在知识表层,这与作文和阅读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等因素有关。其实,良好的文体意识是“本”——是学生能够对具体的文本进行准确分析和规范写作的基础。学生良好的文学鉴赏及写作能力是“末”——是学生能够依照文体特点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规范文体的总体能力。没有良好的文体意识作为根本,要达到这个总体能力的提高是没有根基的。
  2.由枝到叶,由点到体,逐渐丰满的过程
  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是一个由枝到叶,由点到体,逐渐丰满的过程。学生从最初接触一种文体到形成文体意识,再到具有良好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其知识框架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其实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要准确地鉴赏和把握文章的语言、主题、艺术特色等,首先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体知识,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来理解和把握文章。扎实的文体基本知识能让学生寫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如何培养文体意识
  1.以阅读教学为载体,培养文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是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一典范的例子。经典的范文,是我们学习各种文体的典范,利用课堂的讲读,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基本的写作模式,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在阅读范文时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并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明确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文体意识。每种文体熟记一两个典范例子,同时在文体知识与典范的例子之间建立联系,熟记于心,一旦选好写作的文体就有了参照的范本。这样就可以解决写作中文体不明的问题。
  2.以序列的作文训练为基础,深化文体意识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材把作文教学渗透于专题阅读教学中,是一种综合性活动,但是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作文又是可松可紧的软任务,高中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缺少作文训练计划。有的学校,同一年级甚至同一办公室的教师,班与班之间都是各自为战,整个作文教学大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许多一线教师平时也很注重学生的作文训练,话题一个接一个,习作一篇又一篇,疲于奔命,但收效甚微,作文教学似乎到了“瓶颈”阶段。只有按文体的各自特点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建立一套有序的作文训练模式,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文体意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一年级作为第一个阶段,以训练记叙文为主,穿插议论文训练。高二年级作为第二个阶段,以训练议论文为主,穿插散文、说明文训练。高三年级作为第三个阶段,进行各种文体的复习训练,同时让学生尝试童话、小说、戏剧等文学类文体及调查报告等实用类文体的写作。写作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学生的文体意识必会由弱到强,不断得到完善。
  3.以教师批阅评改为导向,规范文体意识
  注重作文批阅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批阅作文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树立学生文体意识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批阅侧重点将对学生如何写作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可以在批阅作文时依据教学情况选取不同的批阅重点。如写记叙文,要求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必须有一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还要有适当的细节。如果在这三方面有欠缺,就要在写批语时明确指出,并适当扣分。这样让学生逐步明确记叙文的本质特征。
  当然,评改也要注重梯次,要理出学段、学年目标,按学段、学年标准评价,避免将高学段、高年级的要求强加在低学段、低年级,导致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出现;同时要讲究方法,在写作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是否多样,是否适合,是否有激趣作用,是否能促成有效写作,是否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4.以文体综合练习为辅助,巩固文体意识
  既然文体意识对于作文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过去一系列繁琐无效的教学模式,要尽可能让学生拥有一套文体意识的操作标准。明确不同的文体,其主题的显示方法、材料的要求、语言特点、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古人云“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记叙文往往通过生动具体的材料来反映中心,主题具有隐含性;表达上以记叙描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语言生动形象。说明文主题明确,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对事物的解释往往是冷静的,不带情感倾向,语言力求客观、精确;议论文主题鲜明,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叙述为辅,材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超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语言严密、概括、鲜明。作文教学是写作文体意识培养的大阵地,只有加强文体综合训练,才能不断地深化文体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增强文体意识,扎实“入格”才能轻松“破格”,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创新,达到“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所追求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郎溪中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中考升学等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总是习惯于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反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有效集中学习注意力。对此,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大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潜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调
小说是最常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深受读者的普遍欢迎。小说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类重要的文体。可令人遗憾的是: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1.教材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共有五个必修模块,小说分布在必修3和必修5,共6篇两个单元。选材存在着以下问题:(1)篇幅较少,仅占必修教材20个单元的十分之一。与古诗文比较,显得比较单
准确地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是对一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就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但是,“合宜”是个主观模糊的评价,应该有个客观的标准。最近,教研组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最后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笔者对这方面的思考。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品构思新颖,结尾出人意料,主题内涵丰富。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构建出了截然不同的课堂面貌,都有亮点,各有风格,但如果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评析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诗词的载体——语言,而作为古诗词的言语系统是声韵丰厚的,笔者针对诗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实践性的方法——“吟赏教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实践于教学,希望做到有益传承,有效教学。  首先,激趣——教学的锁钥。  唯有让学生有兴趣,方可引领他们进入吟诵的大门。在教学中先有意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老先生的吟诗视频和音频,在欣赏中由不接受到慢慢产生兴趣,并利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对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准确传神的描写。叙事抒情类散文常借助细节描写来达到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情感或深化作品主题的效果。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叙写家事抒发亲情怀念的散文,也是有“明文第一”之称的归有光的代表作品。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借项脊轩的变迁
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唯分是命”的尴尬。研读《新课标》,咀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采用多种办法“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手脑并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他深受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戕害却又浑然不知,甚至愿意为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牺牲生命,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也能刻上阵亡将士纪念碑。战争摧残了他的肉体,更摧毁了他的心灵,致使他无法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  可笔者始终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对战争缺乏认识的少年又为什么会对自己身处何地一事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无眠的诗人最是能体会夜的漫长。一张素琴,有月,有风,是否可以度过这孤寂的不眠之夜呢?身着一袭轻柔白衣的阮籍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呢?明月透过薄薄的帷帐,撇下朦胧的光色,恍惚了诗人的心情。清风如有意,吹开了诗人的衣襟,手中的琴声只剩下忧伤了吧,有一下,没一下,让夜更加的寂静了。是的,寂静,专属于夜的寂静,在寂静中生了寂寞,在寂寞里有了哀伤。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眠
离别是一个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它牵动着古今中外多少人的心弦。因此它也成为古今诗人长咏不衰的重要内容。  离别本是伤感与无奈的,但有时这离别却又美得让人心醉。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离别诗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美”与“愁”完美的融合,不着痕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歌一开篇就用一种极其轻柔、和缓的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柔美的情境。接着,徐志摩在后面的三个诗节中运用了三个
素质教育理念下较为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逐渐完善的阶段,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较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有助于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