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在浩瀚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改朝换代的熔炼,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无穷智慧,故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治道,即治理之道也。大到历朝统治者的治国理政,小到一个团队、部门、企业的管理用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借鉴和启发。细细品读,笔者认为可将《资治通鉴》里的为治之道概括为“民心”、“公正”、“人才”三个方面:民心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正如山,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人才似玉,慧眼识珠,珠联璧合。
一、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众人的支持。得到了众人的支持,才谈得上为治之道。如何才能得到民心呢?就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做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的事。
图1 民心所向
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辞而不受,关中父老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备撤离荆州,带着十几万老百姓逃难,日行十余里,虽然后有追兵,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成汉政权奠基人李特率领十万流民起义获得成功,关键也在于其与蜀地百姓约法三章,遍施恩惠,取消劳役,赈济百姓,由是“蜀民大悦”。
项羽坑杀战俘,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董卓性情残忍,随意杀人,玩弄权术,倒行逆施,最终被群起而攻之,尸体被做成油灯连烧几天,“焚灰扬之于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文治武功,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却始终无法平定四海,成就一番大业,关键也在于其不懂得施行仁政,笼络人心,破城后为泄一时之忿竟大开杀戒,由是“西北之人无复来苏之望矣”。
王莽起初谦恭俭让,数次受诏加官晋爵均辞而不受,反而建议奖赏宗室群臣以及施恩庶民鳏寡,由此赢得口碑和民心,被称作“周公在世”。称帝以后,就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但其新政多迂通不合实情,“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使天下剧烈动荡,各地纷纷起义,新朝灭亡;李密初期投奔瓦岗义军时,“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又攻破粮仓赈济饥民,“老弱襁负,道路相随”。及至下属推举其为魏公,却想着铲除异己,杀死瓦岗旧主翟让及众多部将,引发内部争斗,实力大减,起义失败。
刘备以仁德为名符合民众普遍的价值观,刘邦、李特约法三章保证了民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都争取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项羽、董卓、刘裕背弃大众价值观,不顾大众的利益诉求,因而逐渐失去民心;王莽、李密起初以谦恭仁德得到民心,后来任意妄为触动民众利益而失去民心;真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
二、公正
得到了民心,就得到了广泛的力量。如何才能约束这些力量并将它们汇聚起来,就需要制定一个共同的规则。为人上者要做的就是维护这个规则,为了维护这个规则,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图2 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规则必须对所有人一样,必須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保证得到实施。于小而言,这个规则可以是规章制度,而对国家而言这个规则就是法。什么是法?法的繁体为“灋”,由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意思是像水一样平,像廌一样能辨别曲直,并坚定地除去理曲的人。因此法主要体现两层意思:一是对所有人一样的规则,不偏不倚;二是任何违反规则的人都必须受到惩罚,不枉不纵。所以法所体现的也正是公平公正。纵观《资治通鉴》里的历史,几乎每一个明君都会严守法律,提出以法治国,由此也出现了许多秉公执法甚至敢于违背圣意的名臣。
汉文帝出行,有一人跑出惊动了皇帝驾车的马匹,文帝下令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张释之只是判处罚金,文帝大怒。张释之解释说“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意思是法是天下人共同的准则,这一案件依据现在的法律就该这样定罪,如果加罪重判,法就不能取信于民众。文帝思虑半晌,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人后藏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逮捕他。后来公主出门,这名奴仆陪同乘车。董宣上前扣住马缰绳,用刀划着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喝斥奴仆下车并杀死了他。公主回宫告诉刘秀,刘秀大怒,要用邢杖将董宣打死。董宣义正言辞“陛下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恳求自杀。刘秀理亏,只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即可。董宣不服从,就让人使劲按他的脑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刘秀只好笑着说“硬脖子县令出去”。
历史上还有诸如商鞅、诸葛亮、狄仁杰等许多秉公执法的直臣,历代君主之所以對他们委以重任,即使他们违背自己的意愿也不愿罢免他们,就在于他们很好地维护了法律,很好地维护了这个共同的规则,替自己做到了公平公正。只有做到了公平公正,才能取信于民,才能约束住这广泛的力量,并让它们服从为上者的意愿,将众人的力量汇聚到一个方向。
三、人才
得到了民心,汇聚了众人的力量,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和发挥这些力量。人多事杂,倘若事必躬亲,必然难以为继。因此为人上者还需要懂得识人用人,做到知人善用。
“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怎样才能识人,找到真正有才干的人呢?司马光说“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意思就是居于上位的人,如果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以亲疏贵贱改变心思,不以喜怒好恶改变意志,那么属下有能或无能就会清清楚楚地有所反应,无所遁形。然而事实是为人上者,往往无法做到至公至明。自己喜欢的跟自己亲近的即使无能仍任用,自己讨厌的跟自己疏远的即使有才也不录用。汉元帝疏远贤臣,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继任的汉成帝更是荒于酒色,放任外戚专权,最终导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汉元帝、汉成帝不以才能选拔人才,只重用与自己亲近的宦官或外戚,“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识别出有用的人才后,更重要的就是用人,做到知人善用。唐太宗就是会用人的典范,手下能臣辈出,每个人也都人尽其才。左丞相房玄龄善于出计谋,右丞相杜如晦善于做决断,两人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太宗知人善用,留下“房谋杜断”的美名。魏征常常犯颜直谏,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死后太宗悲伤不已,叹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敢于直谏,也在于太宗有用人的度量,君明则臣直;袁绍出身东汉名门,四世三公,三国初期实力最强,手下本有许多有本领的文臣武将,说明袁绍是有识人之能的。但是袁绍不会用人,听不进劝谏,没有用人之量。官渡战争之初,诸多实力派谋臣如田丰、沮授要么被贬,要么获罪,猛将张郃、高览等也不被重用,一个个离他而去。关键时刻许攸献上妙计不被采纳,反而遭到大骂。后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光着脚出来迎接,拍手笑着说“子卿远来,吾事济矣”,此消彼长曹操得以反败为胜。因此为人上者首先要做到慧眼识珠,发现人才;然后要敢于用人,有用人的度量,能听取众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还要善于用人,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
“掌握民心所向,坚持公平公正,做到知人善用”——这正是《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为治之道。“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读史的目的就在于知古通今,以期古为今用,这也需要我们继续细细品读,慢慢体会。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在浩瀚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改朝换代的熔炼,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无穷智慧,故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治道,即治理之道也。大到历朝统治者的治国理政,小到一个团队、部门、企业的管理用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借鉴和启发。细细品读,笔者认为可将《资治通鉴》里的为治之道概括为“民心”、“公正”、“人才”三个方面:民心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正如山,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人才似玉,慧眼识珠,珠联璧合。
一、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众人的支持。得到了众人的支持,才谈得上为治之道。如何才能得到民心呢?就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做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的事。
图1 民心所向
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辞而不受,关中父老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备撤离荆州,带着十几万老百姓逃难,日行十余里,虽然后有追兵,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成汉政权奠基人李特率领十万流民起义获得成功,关键也在于其与蜀地百姓约法三章,遍施恩惠,取消劳役,赈济百姓,由是“蜀民大悦”。
项羽坑杀战俘,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董卓性情残忍,随意杀人,玩弄权术,倒行逆施,最终被群起而攻之,尸体被做成油灯连烧几天,“焚灰扬之于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文治武功,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却始终无法平定四海,成就一番大业,关键也在于其不懂得施行仁政,笼络人心,破城后为泄一时之忿竟大开杀戒,由是“西北之人无复来苏之望矣”。
王莽起初谦恭俭让,数次受诏加官晋爵均辞而不受,反而建议奖赏宗室群臣以及施恩庶民鳏寡,由此赢得口碑和民心,被称作“周公在世”。称帝以后,就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但其新政多迂通不合实情,“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使天下剧烈动荡,各地纷纷起义,新朝灭亡;李密初期投奔瓦岗义军时,“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又攻破粮仓赈济饥民,“老弱襁负,道路相随”。及至下属推举其为魏公,却想着铲除异己,杀死瓦岗旧主翟让及众多部将,引发内部争斗,实力大减,起义失败。
刘备以仁德为名符合民众普遍的价值观,刘邦、李特约法三章保证了民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都争取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项羽、董卓、刘裕背弃大众价值观,不顾大众的利益诉求,因而逐渐失去民心;王莽、李密起初以谦恭仁德得到民心,后来任意妄为触动民众利益而失去民心;真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
二、公正
得到了民心,就得到了广泛的力量。如何才能约束这些力量并将它们汇聚起来,就需要制定一个共同的规则。为人上者要做的就是维护这个规则,为了维护这个规则,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图2 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规则必须对所有人一样,必須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保证得到实施。于小而言,这个规则可以是规章制度,而对国家而言这个规则就是法。什么是法?法的繁体为“灋”,由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意思是像水一样平,像廌一样能辨别曲直,并坚定地除去理曲的人。因此法主要体现两层意思:一是对所有人一样的规则,不偏不倚;二是任何违反规则的人都必须受到惩罚,不枉不纵。所以法所体现的也正是公平公正。纵观《资治通鉴》里的历史,几乎每一个明君都会严守法律,提出以法治国,由此也出现了许多秉公执法甚至敢于违背圣意的名臣。
汉文帝出行,有一人跑出惊动了皇帝驾车的马匹,文帝下令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张释之只是判处罚金,文帝大怒。张释之解释说“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意思是法是天下人共同的准则,这一案件依据现在的法律就该这样定罪,如果加罪重判,法就不能取信于民众。文帝思虑半晌,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人后藏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逮捕他。后来公主出门,这名奴仆陪同乘车。董宣上前扣住马缰绳,用刀划着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喝斥奴仆下车并杀死了他。公主回宫告诉刘秀,刘秀大怒,要用邢杖将董宣打死。董宣义正言辞“陛下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恳求自杀。刘秀理亏,只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即可。董宣不服从,就让人使劲按他的脑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刘秀只好笑着说“硬脖子县令出去”。
历史上还有诸如商鞅、诸葛亮、狄仁杰等许多秉公执法的直臣,历代君主之所以對他们委以重任,即使他们违背自己的意愿也不愿罢免他们,就在于他们很好地维护了法律,很好地维护了这个共同的规则,替自己做到了公平公正。只有做到了公平公正,才能取信于民,才能约束住这广泛的力量,并让它们服从为上者的意愿,将众人的力量汇聚到一个方向。
三、人才
得到了民心,汇聚了众人的力量,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和发挥这些力量。人多事杂,倘若事必躬亲,必然难以为继。因此为人上者还需要懂得识人用人,做到知人善用。
“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怎样才能识人,找到真正有才干的人呢?司马光说“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意思就是居于上位的人,如果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以亲疏贵贱改变心思,不以喜怒好恶改变意志,那么属下有能或无能就会清清楚楚地有所反应,无所遁形。然而事实是为人上者,往往无法做到至公至明。自己喜欢的跟自己亲近的即使无能仍任用,自己讨厌的跟自己疏远的即使有才也不录用。汉元帝疏远贤臣,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继任的汉成帝更是荒于酒色,放任外戚专权,最终导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汉元帝、汉成帝不以才能选拔人才,只重用与自己亲近的宦官或外戚,“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识别出有用的人才后,更重要的就是用人,做到知人善用。唐太宗就是会用人的典范,手下能臣辈出,每个人也都人尽其才。左丞相房玄龄善于出计谋,右丞相杜如晦善于做决断,两人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太宗知人善用,留下“房谋杜断”的美名。魏征常常犯颜直谏,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死后太宗悲伤不已,叹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敢于直谏,也在于太宗有用人的度量,君明则臣直;袁绍出身东汉名门,四世三公,三国初期实力最强,手下本有许多有本领的文臣武将,说明袁绍是有识人之能的。但是袁绍不会用人,听不进劝谏,没有用人之量。官渡战争之初,诸多实力派谋臣如田丰、沮授要么被贬,要么获罪,猛将张郃、高览等也不被重用,一个个离他而去。关键时刻许攸献上妙计不被采纳,反而遭到大骂。后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光着脚出来迎接,拍手笑着说“子卿远来,吾事济矣”,此消彼长曹操得以反败为胜。因此为人上者首先要做到慧眼识珠,发现人才;然后要敢于用人,有用人的度量,能听取众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还要善于用人,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
“掌握民心所向,坚持公平公正,做到知人善用”——这正是《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为治之道。“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读史的目的就在于知古通今,以期古为今用,这也需要我们继续细细品读,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