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姜洪,湖北赤壁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史作家。曾于《文汇报》《文化报》《光明日报》等全国上百家著名报刊发表文史研究类文字。
过蒲纺后,库区公路时而在山间、时而在林中穿行,安静且干净。一路上鲜少有车辆、行人。路旁植物厚实油绿的叶片上,阳光闪耀。转过弯,有湖一角铺展在眼前。阳光下,微微碎浪,波光粼粼。
这是赤壁南方群山。我喜欢它的十二时辰,尤其是它的巳时。这个时辰,太阳升起未久,早晨特有的新鲜、静谧,使寻常景物触手成诗。
这是九月的一天。市文联、市作协组织作家一行,赴陆水湖芳世湾,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赤壁作家采风行活动,经历山与河。
活动以陆水湖(原荆泉)籍作家为主。他们曾是陆水三峡试验坝库区原住民或移民后裔,透过代际视角,他们显然有自己的家国叙事,叙述出时间深处的时代故事。
在芳世湾村委会略事停留,继而往村竹器加工厂。稍嫌简陋的工棚下,切割机将一段段竹筒瞬间剖开,机器声立即变得响亮、刺耳。工棚外,又开来几辆大卡车,“哗啦”卸下满车楠竹,再到村民陈洪洲老人家访问。我们打听当年的迁徙情况,以及今日村民们的生活状态。从细碎的叙述中,大家努力捕捉着生活的实相。
继续上路,寻桥。芳世湾大桥到了。它并不笔直,而是略呈水平状的弧形,跨越河流。隔绝千百年的两岸,由此有了通途,紧紧相连。
过桥未远,开始上山。向阳自告奋勇,从美女司机小芦手里接过方向盘。就在此际,知秋、小月她们的车先行驶远。盘山公路坡度平缓,并不陡峭,大家显然高估了攀登的困难性。在山腰朱色长亭停车。俯瞰山下,一片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沉睡风景。陆水变成一脉细流。在这里,它还是群山夹峙的河道性水体,是进入陆水水库前的最后河流。过此,即汪洋一派,茫无际涯了。
路边断崖上,斜生一株不知名的植物,灰灰的。申鸣示以“识花神器”,我和老丁、万明等以手机加以识别。结果很快出来,它叫博落回:一个新鲜却很有味道的名字。我们由此增长了自己的植物知识。
中午,在大桥下面,红梅讲述起往事。她是芳世湾的女儿,不到一岁就随父母移民到几十公里外的河流下游,一个名叫柳山的陌生所在。在一片苇草丛生的荒滩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备尝艰辛。正好20多天前,我们有柳山、东柳采风行——如今的那里,早已成为新村。
我也想起自己的河流經验。那是在人生的上游,河流的中游。
少年时,我们学校就坐落在陆水河边。一路之隔是我家,因此也离河流不远。从后窗,可眺望钻天杨掩映的河流。那时的陆水,有着大片细软如金的沙滩——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大革命时代随军前来讨伐叛军,经停这里时描写过这片沙滩。枯水季节,河流仅有丈余,蹇裳可涉。我还曾打着赤脚,去陆水工地找父亲,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留下小小的足印。
后来,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我收集着关于三峡试验坝的点滴资讯,同时关注着三峡工程。就在去芳世湾前夕,我向陆水枢纽管理局提供了三十年前的几册剪报、一部诗集:一个水文化展,正在那里逐渐成形。再后来,我读到郦道元,由此知道,这是一条在《水经注》中潺潺流过的河流。
显然,我们分别有着自己的河流经验。
风吹过群山,吹动我们的思绪。
行走于峡湾,我们看见了河流、植物、政治。行走于峡湾,家国往事,家国情怀,扑面而来。
回来后,读到湘雨他们的美文。由此再证,文学与生活如影随形。问题只在于:怎样的生活,如何生活。
过蒲纺后,库区公路时而在山间、时而在林中穿行,安静且干净。一路上鲜少有车辆、行人。路旁植物厚实油绿的叶片上,阳光闪耀。转过弯,有湖一角铺展在眼前。阳光下,微微碎浪,波光粼粼。
这是赤壁南方群山。我喜欢它的十二时辰,尤其是它的巳时。这个时辰,太阳升起未久,早晨特有的新鲜、静谧,使寻常景物触手成诗。
这是九月的一天。市文联、市作协组织作家一行,赴陆水湖芳世湾,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赤壁作家采风行活动,经历山与河。
活动以陆水湖(原荆泉)籍作家为主。他们曾是陆水三峡试验坝库区原住民或移民后裔,透过代际视角,他们显然有自己的家国叙事,叙述出时间深处的时代故事。
在芳世湾村委会略事停留,继而往村竹器加工厂。稍嫌简陋的工棚下,切割机将一段段竹筒瞬间剖开,机器声立即变得响亮、刺耳。工棚外,又开来几辆大卡车,“哗啦”卸下满车楠竹,再到村民陈洪洲老人家访问。我们打听当年的迁徙情况,以及今日村民们的生活状态。从细碎的叙述中,大家努力捕捉着生活的实相。
继续上路,寻桥。芳世湾大桥到了。它并不笔直,而是略呈水平状的弧形,跨越河流。隔绝千百年的两岸,由此有了通途,紧紧相连。
过桥未远,开始上山。向阳自告奋勇,从美女司机小芦手里接过方向盘。就在此际,知秋、小月她们的车先行驶远。盘山公路坡度平缓,并不陡峭,大家显然高估了攀登的困难性。在山腰朱色长亭停车。俯瞰山下,一片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沉睡风景。陆水变成一脉细流。在这里,它还是群山夹峙的河道性水体,是进入陆水水库前的最后河流。过此,即汪洋一派,茫无际涯了。
路边断崖上,斜生一株不知名的植物,灰灰的。申鸣示以“识花神器”,我和老丁、万明等以手机加以识别。结果很快出来,它叫博落回:一个新鲜却很有味道的名字。我们由此增长了自己的植物知识。
中午,在大桥下面,红梅讲述起往事。她是芳世湾的女儿,不到一岁就随父母移民到几十公里外的河流下游,一个名叫柳山的陌生所在。在一片苇草丛生的荒滩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备尝艰辛。正好20多天前,我们有柳山、东柳采风行——如今的那里,早已成为新村。
我也想起自己的河流經验。那是在人生的上游,河流的中游。
少年时,我们学校就坐落在陆水河边。一路之隔是我家,因此也离河流不远。从后窗,可眺望钻天杨掩映的河流。那时的陆水,有着大片细软如金的沙滩——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大革命时代随军前来讨伐叛军,经停这里时描写过这片沙滩。枯水季节,河流仅有丈余,蹇裳可涉。我还曾打着赤脚,去陆水工地找父亲,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留下小小的足印。
后来,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我收集着关于三峡试验坝的点滴资讯,同时关注着三峡工程。就在去芳世湾前夕,我向陆水枢纽管理局提供了三十年前的几册剪报、一部诗集:一个水文化展,正在那里逐渐成形。再后来,我读到郦道元,由此知道,这是一条在《水经注》中潺潺流过的河流。
显然,我们分别有着自己的河流经验。
风吹过群山,吹动我们的思绪。
行走于峡湾,我们看见了河流、植物、政治。行走于峡湾,家国往事,家国情怀,扑面而来。
回来后,读到湘雨他们的美文。由此再证,文学与生活如影随形。问题只在于:怎样的生活,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