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节日是国人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近些年,所谓洋节冲击下本土节日的危机,已经成为中国公共话语的一部分。2006年,国家文化部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名列其上,体现了社会正面的价值判定。不过传统节日的遗产化,也说明了其和现实的脱节。在我们面对传统节日时,不能为捍卫传统而捍卫传统,更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民众现实生活的心理需求,来探索传统节日的传承之道。
当代传统节日习俗的流变
中国的民俗在传统社会几乎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作为过去民众生活的集中表现,往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习俗内容表达,有严密的行事程序。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一整套的过节模式早已随着民谣传述久远。端午节,虽然如今人们多半只知道吃粽子,但过去却并不是这么单调,吃五毒饼,食樱桃、桑椹、石榴,饮雄黄酒,身上系五彩丝、配香囊,穿五毒背心,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头围嘴,门前房檐插艾草、菖蒲,贴神符,在外赛龙舟、画舫嬉游、斗百草等。中秋节,人们祭月、拜月,泥玩兔儿爷,请“神祇”,糊窗户,七夕节穿针、拜织女、吃巧果,重阳节登高野游、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塔。无论在饮食、行为还是环境布置上都有诸多讲究。
如今,节俗形式发生了变化。昔日严整的行事程序日趋简化,过节的“礼儿”也多不为人所知。比如,端午节少有人在家门上插蒲艾。中秋节,祭月等仪式性习俗已不存,兔儿爷等代表物渐为少见。流失的节俗元素俯拾皆是。
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很多:从农耕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已使人们无暇顾及农耕时代过节的悠然从容,即使春节回家,许多人也只能匆匆的待上两三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不再登门拜年,而开始短信、微信祝福。由于社会价值观调整和演进,旧有的诸多驱邪压胜形式,也随着人们心智的变化成熟而淡漠。都市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了节日祭祖这一主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许多民俗样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在发生变化。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的节日发展史,就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的节日产生,有的节日消失,有的节日内涵和形式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变迁是一种历史的客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中和节、上巳节,许多节日到如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就这样,在慢慢流逝的岁月里,许多传统习俗渐渐流失、消散并上升到知识性的层次,昔日的生活场景日益碎片化。我们曾耳熟能详的许多节日习俗模式以一种零碎的态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所面对的“文化”。
传统节日:从习俗到情感
说到节日的传承,我想起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有一年感恩节要到了,学校的外教老师Chuck在课堂上发给我们每个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红纸,上面写着所有学生的名字。他对我们说,你要将对同学们的印象用最美好的话赞扬出来,写好后交上来。Chuck说,感恩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美洲新大陆移民时期印第安人的友谊,而是提醒我们要用积极、赞赏的眼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就不一样。节日习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如,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睦与温暖,清明让我们去怀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热爱国家,七夕让我们欣赏爱情,重阳让我们尊重老人,甚至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也会给我们个体狂欢的机会,并懂得去尊重他者的文化。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热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也是节日与假日的区别,节日是有核心情感的,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人生理想”,虽然有些节日已经走向过去时,但是仍有很多节日,人们依然在传承:
春节,人们也许少了一些敬神的念头,但还是会贴福字,虽然不再串门拜年,但一定要发短信、微信。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因为春节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
端午节,虽然人们不再五月避忌,但关爱生命的养生保健意义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近世转化的祭拜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七夕节,人们早就不再去讨论家中女人们的心灵手巧,旧有的习俗模式因而消散,但还是会去借这个节日,用新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添上一把柴火。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是会尽可能的团圆;秋意渐浓的重阳节,许多子女们都在琢磨着为家里的老人置办一身保暖的衣服。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每个节日带给我们当代人的情境强弱有别,但是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想做点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说要策划旅游出行,大吃大喝,而是说,在这个节日情境里,在心理层面对这个节日情境有所期待。就像在中秋节我们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在某一时刻,看看天上的月亮。我想,这就是骨子里国人的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是否值得在现实生活中存续,在于它是否有那些超越时代,值得我们永久珍视和传承的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具体习俗形式的变化流转,会发现一些传统节日的精神意蕴还在人们的心底涌动。这就是节日生生不息的动力泉源。
新时代的节日传承
传统是有时代个性的。在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曾经丰满的节日习俗有的消散殆尽,有的徒留形式和个别元素,有的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对接。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各种洋节一起构成了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样式,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面对节日的传承,经常浮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往往是两种声音,占主流的,是大声疾呼,保卫某某节,对节俗的流失痛心疾首,指导人们去如何生活。还有一种是声音,是辩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愿意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宁静,有人玩传统,有人闹新潮,这是生活的自由。我想,既不应该为各种本来已经废弃的民俗事象做翻案文章,但同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应该去适当的表述具有一定普世价值的节日理想,让人们去理解和认可。
比如通过习俗形式和载体的塑造反哺于情感的经营,去建设那片温润的心理空间。比如端午节,可以循着艺术化和祥物化的道路,将传统的端午节物如香包、五彩粽等形象,结合时代的要素,加以时尚化、卡通化,使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节物的威严和文化象征,为民众传递一种明晰的节日讯号,提示人们节期的保健,表述文化关怀。
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的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不是政府搞一个文化节之类,就可以是继承传统了。它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当你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样,这才是你的节日,而不是你的假日。
真正伟大的传统,是人的传统,是具有开放精神的传统。人类千百年来的努力,不过是建立一种关乎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人的传统。因此,我们既要敢于面对过去、不遗余力地打捞历史记忆,又要敢于面向未来,倾情打造一个生龙活虎的社会。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弘扬,一方面要通过遗产化、博物馆化保存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节日普世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节日去表达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使社会大众在特定的时空中能够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感念生活,认真生活!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当代传统节日习俗的流变
中国的民俗在传统社会几乎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作为过去民众生活的集中表现,往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习俗内容表达,有严密的行事程序。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一整套的过节模式早已随着民谣传述久远。端午节,虽然如今人们多半只知道吃粽子,但过去却并不是这么单调,吃五毒饼,食樱桃、桑椹、石榴,饮雄黄酒,身上系五彩丝、配香囊,穿五毒背心,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头围嘴,门前房檐插艾草、菖蒲,贴神符,在外赛龙舟、画舫嬉游、斗百草等。中秋节,人们祭月、拜月,泥玩兔儿爷,请“神祇”,糊窗户,七夕节穿针、拜织女、吃巧果,重阳节登高野游、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塔。无论在饮食、行为还是环境布置上都有诸多讲究。
如今,节俗形式发生了变化。昔日严整的行事程序日趋简化,过节的“礼儿”也多不为人所知。比如,端午节少有人在家门上插蒲艾。中秋节,祭月等仪式性习俗已不存,兔儿爷等代表物渐为少见。流失的节俗元素俯拾皆是。
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很多:从农耕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已使人们无暇顾及农耕时代过节的悠然从容,即使春节回家,许多人也只能匆匆的待上两三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不再登门拜年,而开始短信、微信祝福。由于社会价值观调整和演进,旧有的诸多驱邪压胜形式,也随着人们心智的变化成熟而淡漠。都市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了节日祭祖这一主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许多民俗样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在发生变化。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的节日发展史,就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的节日产生,有的节日消失,有的节日内涵和形式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变迁是一种历史的客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中和节、上巳节,许多节日到如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就这样,在慢慢流逝的岁月里,许多传统习俗渐渐流失、消散并上升到知识性的层次,昔日的生活场景日益碎片化。我们曾耳熟能详的许多节日习俗模式以一种零碎的态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所面对的“文化”。
传统节日:从习俗到情感
说到节日的传承,我想起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有一年感恩节要到了,学校的外教老师Chuck在课堂上发给我们每个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红纸,上面写着所有学生的名字。他对我们说,你要将对同学们的印象用最美好的话赞扬出来,写好后交上来。Chuck说,感恩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美洲新大陆移民时期印第安人的友谊,而是提醒我们要用积极、赞赏的眼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就不一样。节日习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如,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睦与温暖,清明让我们去怀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热爱国家,七夕让我们欣赏爱情,重阳让我们尊重老人,甚至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也会给我们个体狂欢的机会,并懂得去尊重他者的文化。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热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也是节日与假日的区别,节日是有核心情感的,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人生理想”,虽然有些节日已经走向过去时,但是仍有很多节日,人们依然在传承:
春节,人们也许少了一些敬神的念头,但还是会贴福字,虽然不再串门拜年,但一定要发短信、微信。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因为春节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
端午节,虽然人们不再五月避忌,但关爱生命的养生保健意义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近世转化的祭拜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七夕节,人们早就不再去讨论家中女人们的心灵手巧,旧有的习俗模式因而消散,但还是会去借这个节日,用新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添上一把柴火。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是会尽可能的团圆;秋意渐浓的重阳节,许多子女们都在琢磨着为家里的老人置办一身保暖的衣服。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每个节日带给我们当代人的情境强弱有别,但是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想做点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说要策划旅游出行,大吃大喝,而是说,在这个节日情境里,在心理层面对这个节日情境有所期待。就像在中秋节我们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在某一时刻,看看天上的月亮。我想,这就是骨子里国人的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是否值得在现实生活中存续,在于它是否有那些超越时代,值得我们永久珍视和传承的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具体习俗形式的变化流转,会发现一些传统节日的精神意蕴还在人们的心底涌动。这就是节日生生不息的动力泉源。
新时代的节日传承
传统是有时代个性的。在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曾经丰满的节日习俗有的消散殆尽,有的徒留形式和个别元素,有的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对接。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各种洋节一起构成了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样式,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面对节日的传承,经常浮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往往是两种声音,占主流的,是大声疾呼,保卫某某节,对节俗的流失痛心疾首,指导人们去如何生活。还有一种是声音,是辩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愿意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宁静,有人玩传统,有人闹新潮,这是生活的自由。我想,既不应该为各种本来已经废弃的民俗事象做翻案文章,但同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应该去适当的表述具有一定普世价值的节日理想,让人们去理解和认可。
比如通过习俗形式和载体的塑造反哺于情感的经营,去建设那片温润的心理空间。比如端午节,可以循着艺术化和祥物化的道路,将传统的端午节物如香包、五彩粽等形象,结合时代的要素,加以时尚化、卡通化,使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节物的威严和文化象征,为民众传递一种明晰的节日讯号,提示人们节期的保健,表述文化关怀。
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的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不是政府搞一个文化节之类,就可以是继承传统了。它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当你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样,这才是你的节日,而不是你的假日。
真正伟大的传统,是人的传统,是具有开放精神的传统。人类千百年来的努力,不过是建立一种关乎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人的传统。因此,我们既要敢于面对过去、不遗余力地打捞历史记忆,又要敢于面向未来,倾情打造一个生龙活虎的社会。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弘扬,一方面要通过遗产化、博物馆化保存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节日普世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节日去表达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使社会大众在特定的时空中能够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感念生活,认真生活!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