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母爱情喝彩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e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篇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中,主人公朴实的爱情故事让人颇为感动,我父母的结合其实也经历了一段波折。他们的姻缘和长久的恩爱,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被传为美谈。
  我父亲和母亲均为新余市渝水区人,两家相距四里地。我的曾祖母与我母亲的祖母很要好,有一次相聚时,两位老人商定,如果我外婆生下的是女孩,则许配给我父亲为妻。后来母亲出生,由于家庭贫穷,出生时我外婆本不想要,但我外公不同意,便把我母亲留了下来。为兑现承诺,母亲8岁时来到父亲家做童养媳,并在乡村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40年12月,父母在一阵鞭炮声中喜结连理。婚后几十年来,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以前有人问过我:你父母身份差别很大,父亲是大学生,又当过领导,你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贫农出身,文化程度低,他们怎么会结合在一起?我回答说:“爱情不关乎身份地位,婚姻靠感情维系。”父母结婚后,虽历尽艰辛,但恩爱有加,“文革”时,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在宜丰县一个农场接受劳动改造。造反派逼着母亲和父亲离婚,但母亲毫不屈服,坚决不离婚,因此,她也被下放到宜丰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天,母亲突发急性阑尾炎,肚子剧烈疼痛,邻居帮忙把母亲抬到离家20多里路的医院,医务人员及时对母亲进行了手术治疗。父亲得知后,心急如焚,请假从农场连夜步行70多里路赶到医院,给了母亲极大的慰藉。年轻时,父亲工作很忙,很少顾家,母亲一人操持家务,从不要父亲操半点心。母亲不但要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六兄妹,还要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对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母親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父亲要出差了,母亲为他准备好换洗衣服、毛巾、牙膏、牙刷,包好钱和粮票,回来后又打水给他洗脸、洗脚,饭熟了母亲第一碗为他盛上。父亲休息时,母亲不准我们在屋内吵闹。父亲也经常叫我们帮助母亲做一些家务事,减轻母亲的劳累。我们很听话,每年寒暑假、开学后每个星期天都会上山砍柴、下地种菜,帮助家里挑水、洗衣服、搞卫生,有时还会做挑夫,挣一些零星钱交给母亲,以减轻家庭负担。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干练、勤快、善良,心细如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父亲诚实、纯朴、事业心强,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父母在性格上的差异得到很好的互补,几十年来,两人从未红过脸、吵过架。
  看着父母一生恩爱,渐渐长大的我们十分感动,在他们结婚55周年的时候,我们决定为他们办一次翡翠婚庆祝活动。1995年10月1日,全家人相聚在上高中学父母的居所。那天,屋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红喜字端端正正地贴在客厅正中间,两侧贴上一副对联,上联是“恩爱夫妇百年好合”,下联是“翡翠婚姻子孙同贺”,横批是“幸福家庭”。照完全家福后,大家频频举杯,祝愿两位老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此时,上高电视台正播放着家人为父母点的《牵手》《温馨的家》《三百六十五个祝福》3首歌曲。喝着甘甜的美酒,听着祝福的歌曲,两位70多岁的老人热泪盈眶。
  父母对爱情的忠贞、对家人的关爱为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我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喝彩。
  责编/文邦
其他文献
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有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妻,丈夫叫涂湘仁,他与妻子陆丽庆为了照料耄耋之年的双亲,无怨无悔地坚守了2500多个日日夜夜。  涂湘仁,南昌县人,退休前在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妻子陆丽庆,浙江省永康市人,与丈夫在一个单位工作。2013年,涂湘仁还没有退休时,岳父身患脑梗,瘫痪在床;岳母身患脑萎缩,也瘫痪在床。为了岳父母的身体尽快康复,涂湘仁夫妇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来
期刊
记忆里的时光总是美好的,青春的脚步就像不经意撕去的日历,偶然翻阅,那年少时的往事在模糊的空间里重新绽放在我的面前。  1975年,我初中毕业。那年“双抢”时节,大队抽我去办《双抢战报》,我欣然答应了。那天风和日丽,我吃过早餐,梳了梳头发,换了衣服,徒步来到大队。大队的朱会计分管《双抢战报》的编发工作。他对我说:“小龚,大队‘两委’商量,决定抽你来办《双抢战报》,这是对你的信任啊!你要好好珍惜,要很
期刊
1976年,正赶上江西省永修县柘林水库修建分洪道工程,全省各地都派人参加了工程建设。1975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劳动之余,我还负责撰写宣传全排劳动情况的稿件。因为出稿量多质好,不久我就被调至县大队部政保组,主编每三天出一期的《工地战报》。我一天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采访、写稿、刻钢板、油印,再将印好的报纸分发到南昌县在柘林水库附坝工程参与劳动的各个乡镇的人手中。那段艰苦岁月的
期刊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两次奔赴5个省将16位烈士母亲认作自己的母亲。23年间,每一位母亲都是他的牵挂。不管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不管距离有多远,他都要亲力亲为,去看望“妈妈”们,他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义举,践行了“烈士为国尽忠,我替烈士尽孝”的诺言。2018年,他又将健在的13位“母亲”接到天津,予以集中照顾。  先后认下16位烈士母亲  时间追溯至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肆虐祖
期刊
江西省永丰县龙岗畲族乡坑头村周家小组的王富英,不但孝敬自家的公公婆婆,而且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时常患病的邻居老人张文秀。不是一家人,对张文秀却比一家人还亲。王富英的事迹感动了身边无数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张文秀今年78岁,30岁时就失去了丈夫。那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张文秀便一人挑起了家庭重担。由于劳累过度,她年轻时就得了胃出血,如今年纪大了,病情越发严重,时不时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张文秀的两个儿子
期刊
小贺是我再婚之妻的儿子,自我与他母亲再婚起,我与他相处20年了。他读中学时,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又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然而,由于父母离异,加之他母亲下岗,在家庭经济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正在读高二的他选择了辍学。老师替他感到惋惜,他母亲更是痛苦不已,但他毫无怨言,安慰他母亲说:“妈妈,你在家里做点小生意,也只能勉强负担姐姐上大学,我不去上学,没有意見。”为了减轻他母亲的经济负担,小贺四处打
期刊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矗立在英雄城的八一广场  九个铜胎鎏金大字  在八月的阳光下  炫耀着历史的辉煌  诉说着南昌的荣光  塔顶的那杆汉阳造步枪  就像人民军队的钢铁战士  屹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守卫着共和国的和平与安详  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军旗  在蓝天下随风飘扬  血与火锻造的八一军徽  是人民军队勇敢的象征  栩栩如生的浮雕,战火纷飞  革命军人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  
期刊
1959年的冬天,江西龙南天气格外寒冷。一天,红岩月屋村几位老人在围屋大门口倚墙晒太阳,忽然见两个干部模样的人笑眯眯地向他们走来。打过招呼后,几位老人热情地领客人进围屋厅厦(祠堂),请他们在长条板凳上落座。原来,客人中有一位是龙南县(今龙南市)委领导,另一位是全南县政府的领导。全南县的那位领导说:“我叫方志奇,现任全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红军在赣南闹革命时任团长。我是第一次到月屋围,此行是代表62位
期刊
我1963年3月参军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55年党龄。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我翻看老照片时,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立马浮现在我的脑海。那时,我好学上进,积极肯干,加上部队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上下级之间亲密無间、关系融洽,战友之间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我从连队到机关一干就是22年才转业到地方工作。如今,我虽已退休多年,但作为一名党员老兵,应当退休不褪色,不
期刊
患生所忽  5月11日新华网的文章《不能再让电动车“火”了!》称,电动车小巧方便,是不少人日常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由于停放、充电不规范及技术方面的问题,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变成了火灾“重灾区”,其着火后的威力不容小视。有实验显示,电动车起火,燃烧产生的毒气100秒内足以使人窒息死亡。一起起触目惊心的电动车火灾事故,一个个逝去的生命,一再为我们敲响安全警钟,不能再让电动车“火”了!无论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