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给予体育学科更多的关注,也会采用多元化的策略,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而针对体育高考的训练来说,教师也可以通过“细化目标,彰显体育核心素养”“注重理论,提升学生认知意识”“利用微课,提供自主训练依据”等策略的设计,逐步提高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高考;训练;目标;核心素养
体育高考是随着教育形式不断更新而来的一种新的高考形式,其主要考察的内容是学生的体能和专项体育训练的效果。那么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逐步提高体育高考的训练效果呢?
一、细化目标,彰显体育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这让一线的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注重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体育高考下开展训练课程的策略设计中,教师也应当以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要求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从而在提高学生训练效果的同时,落实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针对田径运动进行体育高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目标:
(1)健康意识:通过对学生田径运动的训练,使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在掌握田径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
(2)体育文化:在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文化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田径运动中的体育精神,以及田径运动的起源等内容;
(3)身体素质:让学生在参与田径运动训练中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
(4)体育意识:通过教师有效的活动引导,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激发对田径运动的喜爱,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5)体育品德:通过田径运动的训练,引导学生养成直面困难、坚毅的性格特点。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到学生的体育品德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教师在以上述目标为导向进行训练策略的安排,能够在有效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
二、注重理论,提升学生认知意识
基础理论知识是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根基,在体育课堂中,体育理論知识也是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训练的基础。同时在体育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提出了“体育文化”等素养的要求,其本质也是强调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但是,在实际体育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情况,以至于学生练习的效果较差。因此,在体育高考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应当注重体育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在科学的体育理论引导下参与课堂训练,提高练习的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育意识。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体能训练对学生练习体育项目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对体能练习的重视。随后,教师再利用图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进行体能训练的方法,让学生从理论上认知到体能训练中正确姿势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有效体能练习奠定基础。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开展体育高考的训练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可以在正确的理论知识引导下,完成体育训练。
三、利用微课,提供自主训练依据
微课也称为是“微型视频课程”,能够将原本复杂的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在传统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育训练,大大制约了学生训练的效率。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训练的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拓展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提高练习的效果。
例如,在体育高考的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训练的资源。在课下,教师将学生需要训练的内容,以演示的形式进行视频的录制,并配以画外音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随后,教师结合当前体育生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将微课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并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基于微课中内容的引导完成练习。
总而言之,在当前体育高考的背景下开展训练课程,教师要想提高训练的效果,应当继续分析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体育实力,以及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从而不断创新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方法,并在实际的训练中进行应用,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同时,能够实现综合体育素养的提升,从而落实当前课改中对学生的要求,实现训练课程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发扬.浅谈高考体育训练的体能训练[J].青少年体育,2017(10):60-61.
[2] 王铮.体育高考训练方法创新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58+60.
【关键词】体育高考;训练;目标;核心素养
体育高考是随着教育形式不断更新而来的一种新的高考形式,其主要考察的内容是学生的体能和专项体育训练的效果。那么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逐步提高体育高考的训练效果呢?
一、细化目标,彰显体育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这让一线的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注重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体育高考下开展训练课程的策略设计中,教师也应当以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要求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从而在提高学生训练效果的同时,落实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针对田径运动进行体育高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目标:
(1)健康意识:通过对学生田径运动的训练,使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在掌握田径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
(2)体育文化:在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文化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田径运动中的体育精神,以及田径运动的起源等内容;
(3)身体素质:让学生在参与田径运动训练中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
(4)体育意识:通过教师有效的活动引导,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激发对田径运动的喜爱,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5)体育品德:通过田径运动的训练,引导学生养成直面困难、坚毅的性格特点。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到学生的体育品德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教师在以上述目标为导向进行训练策略的安排,能够在有效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
二、注重理论,提升学生认知意识
基础理论知识是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根基,在体育课堂中,体育理論知识也是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训练的基础。同时在体育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提出了“体育文化”等素养的要求,其本质也是强调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但是,在实际体育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情况,以至于学生练习的效果较差。因此,在体育高考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应当注重体育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在科学的体育理论引导下参与课堂训练,提高练习的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育意识。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体能训练对学生练习体育项目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对体能练习的重视。随后,教师再利用图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进行体能训练的方法,让学生从理论上认知到体能训练中正确姿势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有效体能练习奠定基础。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开展体育高考的训练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可以在正确的理论知识引导下,完成体育训练。
三、利用微课,提供自主训练依据
微课也称为是“微型视频课程”,能够将原本复杂的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在传统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育训练,大大制约了学生训练的效率。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训练的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拓展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提高练习的效果。
例如,在体育高考的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训练的资源。在课下,教师将学生需要训练的内容,以演示的形式进行视频的录制,并配以画外音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随后,教师结合当前体育生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将微课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并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基于微课中内容的引导完成练习。
总而言之,在当前体育高考的背景下开展训练课程,教师要想提高训练的效果,应当继续分析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体育实力,以及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从而不断创新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方法,并在实际的训练中进行应用,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同时,能够实现综合体育素养的提升,从而落实当前课改中对学生的要求,实现训练课程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发扬.浅谈高考体育训练的体能训练[J].青少年体育,2017(10):60-61.
[2] 王铮.体育高考训练方法创新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