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真实,崇尚美感,追求向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离不开真善美。作文是真实的生活,写作文要从平常生活之中取材;作文是美的生活,写作文要会取舍,让读者读来有愉悦之感;作文是追求向善的精神食粮,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写作文要宣扬正能量。
  关键词:作文;真实;美好;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83-2
  谈及作文,学生无不“谈虎色变”。每逢作文课,学生们要不抓耳挠腮,无从下笔;要不挤牙膏式地憋出几句话,中途就“偃旗息鼓”,仓促结尾;要不就是勉强写满600字,文章内容却是贫乏空洞,读来让人“味同嚼蜡”;更有甚者,对作文头疼的学生遇到作文课,还会抄袭作假,胡编乱造一些虚构的故事。作文,成了学生语文卷子上难以逾越的“大山”,成了孩子们语文学习的硬伤,让不少孩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排斥写作文,写出的的作文更多些感性,更多些情怀,更多些真情实感呢?思考之余,笔者粗略地有了以下一些感受:
  一、作文是真实的生活,写作文要从平常生活之中取材
  真情实感,是记叙文的基础要求。所以,从写作的角度来讲,学生写作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经历的事,抒自己真实的情。
  但是,学生们现在也有疑惑:我的生活就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我平时接触的人不是爸爸妈妈就是老师同学;我的生活不是吃穿住行就是考试,谈何生动,何来有趣?
  所以平时写作中很多学生就把记叙文写成了编故事,认为高分低分的区别在于你会编不会编,所以在中考作文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和痛心疾首的事例,有些学生为了博取阅卷老师的同情,尽可能的把自己的身世编得能多惨有多惨,父母双亡,从小孤苦,大病小病不断的身世,身残志坚、坚持学习、努力奋斗的人生屡见不鲜。其实,我们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的家庭有其共性和个性,每个学生的生活以及接触到的人都是变化的,非单一的。我们要去关注周边的人、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而非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
  比如我曾经问过学生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仔细地观察一下你每天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身份、衣着、行为。然后就有学生写到了上学路上遇到的三轮车车夫、自行车坏掉之后找到的修车匠、食堂打饭的胖阿姨、教学区打扫的后勤大叔、放学经过的小面馆的小夫妻、巷口卖水果的大叔大妈……这些人都是我们平时接触的了解较深的人,只是被我们无意间忽略掉了。然后我又问学生,你们放假出去逛街的时候会看到哪些人,有学生一一数来:有卖水果的大叔、小区楼下开照相馆的老板、书店里边织毛衣边看店的大姐、裁缝店里帮人做衣服的小哥、小区巡查的民警……他们很活跃地交流,我也开始认识到,他们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关注生活的眼睛,我们要做的就是勾起他们的记忆,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写这些身边的人。
  这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写作的视野和范围,每次写作文学生不是那么难以下笔了,在他们的作文中,开始出现一些平时身边被他们忽略的人,一些有趣的事,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甚感欣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二、作文是美的生活,写作文要会取舍,让读者读来有愉悦之感
  一篇作文,写给谁看?读者。读者是谁?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喜欢什么?美好的人、美好的事。那么什么是美好的人和事呢?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奇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②因此美学上对美的定义是: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放之生活中,简单来说,你看到这篇文章你会愉悦,会满足、会开心,甚至会和作者产生共鸣。
  那么,怎样才能使读者产生这种情感愉悦呢?于是我让学生注重以下几点:
  1.我觉得加入些和亲人相处的温馨片段。亲情是人之常情,团圆和爱是亲情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作文中加入这些因素,会让读者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愉悦的感受。比如除夕夜在鞭炮声中一家人一起包饺子、中秋节一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上元花灯节幕府带着子女一起去看花灯……这些温馨的画面能勾起人记忆深处的美好,体现中国人以人为本的传统美德。
  2.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环境描写是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手法,可以为一篇平淡质朴的文章增添一抹亮色。例如写对故乡的深情,不妨加入些对老家典型景物的描写,可以是田塍篱角,广袤田野,也可以是小桥流水,小巷老街;可是插秧的老农、打渔的乡亲,也可以是摇橹的船娘、沿街叫卖的货郎;可以是村口的歪脖子树、夕阳下的袅袅炊烟,也可以是墙角的常春藤、门口的石獅子……这些景物虽是平淡无奇,但是细细数来,却温馨而美好。
  3.适当地加入些细节描写。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在平常生活中感知别人的用心,做个有心人。几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感动了大批中国人,这部纪录片以收录美食的方式传达对中国人传统的重视。在学生的作文中,若是加入了一些亲人为自己准备食物的细节描写,那么自然会事半功倍,让阅卷老师觉得这个学生真是一个有心人,没有在文章中大肆宣扬自己是多么地爱父母,而是专注于对父母为自己准备食物的细节描写,观察如此之细,岂不事半功倍?
  三、作文是追求向善的精神食粮,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写作文要宣扬正能量
  故司马迁著《史记》,春秋笔法让后来者以史为鉴,故杜甫宁居破旧茅屋,仍为广大寒士不屈呐喊;故辛弃疾虽被贬被逐,依旧“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故少年鲁迅学医不成,以笔做枪,企图唤醒国人良知……文人的使命,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社会在我们的笔杆文枪下走向更理想的状态。写作,需要担负起这样一个责任。
  但是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对这一方向有些“讳莫如深”,不好写,不敢写,不愿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想一些“招”来鼓励学生了:
  1.老师应该在平时在课上补充一些与时俱进的时政要闻,还可以让学生对某些时政政策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对作文大有裨益。有一次班会课,我让学生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这里有悬壶济世的医者,有呕心沥血的教师,有奋不顾身的救人英雄,有默默助人的中国好“邻居”….这些人,无一不是我们社会上品行高尚之人,学生看了都很感动,在语文课的时候,我让他们选择其中的某个人给写一封信的时候,他们兴致高涨,都踊跃参与,后来我还惊喜地发现,他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不断提到这些人,可见,正能量对他们的影响巨大。
  2.在学生作文中,老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主题。有些孩子愿意写针砭时弊的文章,愿意写社会上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事情,但是,不知怎么的,写着写着,他们的方向就偏了,慢慢就感觉对这个社会有意见,有些愤世嫉俗了。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及时调整,可以个别找来学生,针对作文中呈现的问题,帮助他调整方向,可以发警醒,但是主题要拔高,不可落于低沉的、负面的情绪。
  3.在平时生活中,也要鼓励学生多看报多看新闻,了解社会的动态,不至于在思想上做井底之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在每节课的开头专门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作一个课前演讲,演讲的内容第一轮(每个学生都会轮到)是让学生有准备地演讲,演讲之前先做好准备,自己先跟同学们讲一个最新的国家政策或是时政要闻或是社会新鲜事,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轮是随机演讲,每天我会带着一份报纸去教室,读一则报纸上的新闻,随机让一个学生发表见解。在演讲过程当中,我会适时引导学生的思路、条理,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后来的作文当中,我发现学生的很多作文一方面题材更加的广博了,二则他们的文章条理性更加清晰了,这个方法对作文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作文并不难写,作文的本质就是把生活中的真、善、美有机地表现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怀揣着对社会的使命感,书写真实的内容和情感、让读者产生愉悦的心理享受,激起读者的共鸣。我想,这就是作文的要求。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作文写得更真实、更美好、更能够为社会和民族造福。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意)克罗齐.美学原理.作家出版社,1958.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科目是一个大的系统框架,只有培养学生的读图判断能力才能掌握地理精髓,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社会正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大了核心素养培养力度与关注程度。为了达到教育期望,地理教师应当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完成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挖掘学生的潜力,将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作为工作重点,从识别地图出发,引导学生,确保学生具有分析地图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地图判断能力;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网络;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76-1  隨着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不断对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更新,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英语课程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科目,对于学生未来的研究性学
摘要: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读后活动是教师检查阅读效果,学生巩固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英语阅读读后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验文本,进而达到对心灵的唤醒。然而,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很多读后活动的设计却脱离了文本。为此,本文举例说明英语阅读读后活动应如何围绕文本内涵进行挖掘和提炼。  关键词:英语阅读;读后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
摘要:“学而不思则罔”正体现了反思学习的重要性,反思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时代的发展给教育界带来了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用新型的教育方法充实初中数学教育的课堂,让中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就要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善导、优学,分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条件下,“导”是前提,“学”是目的,“导”是为了“学”,“学”需要“导”。教师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声音应采取不同的导法。  关键词:三导三学;平均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109-1  “三導”、“三学”是有联系的。唤学对应起点,需要本真导引;愿学对应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问对于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一节市级研讨课中的提问方式,来研究英语导入课的有效提问策略,以期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寻找一条实用的路径。  关键词:有效提问;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53-2  课堂提问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
摘 要: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纠正策略:一是重视基础知识,有效培养历史解释素养;二是精心预设问题,有效渗透唯物史观教育;三是发挥学生主体,有效培养家国情怀理念;四是辅助媒体教学,有效迁移时空观念。
摘要:伴随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地位不断提升。通过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策略,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99-1  近些年来,教育改革持续推
摘 要:分类讨论思想是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是归类整理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分类讨论思想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题意,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因此,分类讨论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通过对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力图使学生能更灵活地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以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摘 要:在初中阶段政治课堂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融入,更能够贴近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对生活、对自我、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感教育;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88-1  初中生正值人生的关键期,其思想认知不成熟,渴望成长,但又伴随诸多不成熟的认知倾向。我们在政治课堂上,将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