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构建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非技术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移动互联和教育全球化时代。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学习内容信息化,是高校适应学生特点、转变教育教学培养方式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无论在社会、技术和财务各方面,都是可行的。具体实现途径包括三个层面:在理念上要做到“教”“学”和教学联接方式的转变,在手段上重视数字化学习模型的构建,以及在当前技术环境下要注重教育云、数据中心和学习网络的引入。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学习环境
  当前我国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
  
  移动互联和教育全球化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时代特征。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离开了网络这代人就无法正常生活,就像上一代离不开电力一样。随着2009年初3G牌照的发放、2013年12月4G牌照的发放以及手机终端上网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国移动网民数量呈现飞速增长态势,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是当今时代的最大技术特点,其对人们沟通方式、交往结构的根本性作用,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互联网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结构性影响,比较明显的有两点:
  一是受教育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百年前掌握几本关键书籍的教师或学校,就可以居于权威地位,就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就可以坦然地立足于三尺讲台。但现在别说大学生,有时中小学生的知识来源之广,都令教育者吃惊。照本宣科、我讲你听的单向知识传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受教育者了。
  二是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尊严,是几千年中国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主体模式,但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包括互联网平等关系结构的影响,“弟子不必不如师”将会变成常态,教学相长也有了新的内涵。面对这一时代特征,我国高校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上升。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教育全球化的挑战,也是我国高校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投入也得到了更快的增长,其中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也为数不少,可是为什么高等教育仍是社会发展中的洼地?我国高等教育进出口连年顺差,连续多年高居全球高等教育生源最大净输出国,并且这个势头还在逐年加大。诚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信息化应该如何适应时代的结构性变化,深入支撑教育教学过程,真正带来实质性的效益,值得我们思考。
  
  深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必要性
  
  1.外显信息化必要性
  所谓外显信息化是指面向外部的、起基础作用的教育信息化。国家长期重视教育技术的发展,从早期的广播大学,到电视大学,再到网络学院,无不在及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网是我国较早建立的网络服务,应该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并不落后。现代高校没有网络基础服务是不可想象的,学生、教师和高校的管理团队都离不了网络服务,所以外显必要性应该说毋庸赘述。
  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代替黑板的课件和投影、代替作业本的电子邮件传递,也属于外显的信息化范畴,因为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教育的结构。甚至由于课件的方便传递,降低了师生交互的强度,尽管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可能降低了课堂效果。
  2.内容信息化必要性
  所谓内容信息化是指内在的、影响知识传播结构的教育信息化。2012年中国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的成立,展现了面向全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先进教育理念。2013年大规模在线课程(以下简称MOOC)的推广,倒逼了中国MOOC的起步。这些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参与教育结构变革的必要性,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时空隔离问题,本是信息技术能够带来的最实质作用。显然,缺少信息化的大学难以生存,但内容信息化不足,重事务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轻业务系统(如课程管理系统等教学系统),恐怕是我国整体高等教育水平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目标,内容信息化显得尤为必要。
  
  深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可行性
  
  鉴于我们更强调内容信息化,下面着重讨论内容信息化的可行性,分为社会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财务可行性3个方面。
  1.社会可行性
  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社会要素可以分为校内要素和校外要素。
  校外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和可利用知识单元。MIT(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公开课等教育资源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什么我国大学生逃课现象难以控制,但学生却热衷于没有学分的公开课内容,甚至热衷到了像看电影的程度?看来以开放的理念看待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才更加有利。大学应该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走出,大学教师也应该从“我讲你听”的单向传导模式中跳出,否则MOOC模式早晚会影响到大学及大学教师的生存。整合国内外、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单元,现在看来是可行的,并且随着这类资源的积累,将会更加可行。校内要素包括各级领导(校院系领导、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等)、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
  在各级领导方面,现有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因此如果能有正确的顶层设计,在高校去行政化之前,下大力气构建结构化教育改革,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师方面,有些大学教师不愿调整承担的课程,只想常年负责两、三门同样的课程,以减轻备课负担,甚至有些参与培养方案制定的教师,为此抵触培养方案随着时代作出调整。这些当然是结构性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其中还含有刚性体制带来的阻力,执行起来一方面需要决心,另一方面需要艺术。而年轻一代,特别是越来越多海归加入教师队伍,为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改革理念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活力。近年来,大有进步的人才队伍建设,对解决此阻力提供了良好的人力条件和信心基础。
  在学生方面,他们最容易在思想上接受变革,风险点在于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教育结构中最本质的变化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我国学生多数受家长的影响大、基本拿父母的钱购买高等教育,在此情况下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实有难度。因此,教育信息化中的考核环节,应该肩负起这个系统性重任。
  在管理人员方面,通常高校有较充分的管理队伍,需要做的是树立起服务的理念、面向市场的理念。服务可分为事务服务和专业服务,现有队伍对事务服务得心应手,应加强专业服务的培训,让更多懂教育、懂教育技术的人才进入到管理队伍中来。
  2.技术可行性
  本文不以技术为主题,不在此展开过多讨论,只列举一些支撑事实。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关键与“12306”、打车软件等其他互联网软件有很大的不同:教育App以解决时空异步为目标,一般不存在短时并发的情况,提高系统性能不是主要难点,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生成社会认可的知识单元。因此,也需要说明,如果高校没有提高这方面的技术能力,总是借用外部资源,自身不能为社会贡献独特的教育资源,则教育信息化的可行性难以保证,最终,也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3.财务可行性
  教育信息化同其他行业信息化一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西部高校的财力可能仅够维持外显信息化,那么如何应对内容信息化?笔者认为有三个解决途径:一是加大人才投入。内容信息化本身更需要的是人才,而非硬设备,与人才相比,经济方面的压力并不大;二是可以将外部纯系统(包括政府可以无偿提供系统工具)与内部人才、内容结合,以降低对财务的要求;三是借助政府支持的教育云结构,降低全国整体成本,并且各级成本分布构成向上偏移,反而有助于各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快速实现。
  
  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需要的理念转变
  
  可以说,狭义的数字化校园就是对传统教育系统在互联网上的照猫画虎,画得再像也只是原系统的翻版,换汤不换药,甚至技术带来的某些便捷,还对需要探索、消化的知识传播更为不利。而数字化学习,要求既基于原教育系统,又要高于原教育系统。无论原系统是否存在问题,都应该本着技术引入后需要进行模式再适应的变更,这就要求“教”和“学”两方面都要进行相应转变。
  1.教学方式,必须破除“讲授、布置作业、考试”三步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年级、班级为单位,按照教师、班级、时间、地点设计出课表,之后教师按课表上课并点名,布置作业并检查作业,学期间有限的小测试,最后进行期末考试。有些课程再加上实验环节,于是一门课程结束。类似下来,几十门课程结束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播,尽管还有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辅导答疑环节,由于没有相应的硬性考核要求,使得教学组织主体上是大一统的思路,难以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
  诚然,没有ICT(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持,双向沟通交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也可以实现,但是借助ICT来实现,可以低成本地突破时空限制这个瓶颈,提升交流效果,顺便也解决了当前多数高校多地办学的困境。转换理念正当其时!否则即使引入数字校园,也达不到突破性效果,ICT的巨额投入真的未换取应得的回报。
  2.学习方式,要构建支持研究式的学习模式
  我们常把“study”翻译成“学习”,同时我们也知道其还有“研究”的意思,尽管不像“research”的纯研究意思强大,但也隐含了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层含义。
  笔者认为研究式学习可以有交互式学习(Web2.0式学习)、协同式学习、引导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而这些学习形式,都难以只通过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以点名的硬性约束来实现。所以,通过理念上强调异步教学与同步教学同样重要,强调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同样重要,这样才能为研究式学习创造可能。同时,以ICT当前性能,完全可以打消面授课时少,就会把学生放羊的顾虑。
  3.时空联接方式,要重视移动互联的建设
  移动互联把许多人变成了“低头族”,把许多人的阅读习惯推向了“碎片化”,影响力之大,足以说明时空联接方式对人生活方式的根本作用。学习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因此也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放弃校园网若提供良好的移动互联条件会使学生更沉迷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的顾忌;不得不重视无线网络的建设,因为这项功能同样会为教和学提供弥足珍贵的时空资源。大禹治水,成不在堵,而在疏。这正像曾使上一辈教育工作者乱了方寸的校园恋情的放开,也并没有毁掉新的一辈一样。应该放松大学生考核标准中等非科学的管理制度,因为这些非技术因素比技术带来的危害大得多。
  
  设想与思考
  
  有了教育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在我国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并不难。
  本文认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系统应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ICT基础设施和各种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与狭义数字化校园不同的是,这里的基础设施应强调其提供校内外的交互性能,而各种应用系统应强调其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第二个层面是数字化学习模型。ICT支持下的学习模型可分为三种模型:一是传统模式的数字化(即上文所述“外显的”内容,如借助PPT,借助BBS实现教学形式的升级);二是混合式的“课程管理系统”,要求不但管理课内环节,更要管理课外环节,如BlackBoard、e-learning课程管理系统,这与传统上面向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系统,而基本没有考虑学生利益的教务管理系统完全不同;三是远程式,如MOOC、“网络学院”“开放大学”及部分“职业培训”所采用的模式。后两种模式,特别是第三种模式,特别强调利用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旨在建立开放的教育格局。
  在具体的系统建设单元上,就现在的技术发展来说,第一,本文推荐“教育云”的构架,因为这与我们的教育理念异曲同工。第二,提倡“数据中心”建设,因为这是改变数字化学习环境第一层面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从底层实现应用系统互通互联。第三,应该引入高校的社会网络系统工具,这是构建师生共同学习环境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学生学习社会能力的有效窗口。我们需要培训出毕业即可就业的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自主适应社会。仅靠教育信息化不能保证使受教育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ICT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引入ICT,从结构上调整教育系统,将有助于促进教和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尊重时代背景,充分认识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理清系统建设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可行方向,先行抓好教、学及教学互联的理念转变,脚踏实地地分步实施,那么,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化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就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于 洋]
其他文献
文海涛,女,汉族,1966年出生,1987年入党,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曾荣获学校管理工作最高奖—“智瑾奖 ”,先后被评为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有着25年党龄的文海涛在工作过的每一个管理岗位都留下了闪光的业绩,她用细致和精心的工作作风树立了优秀共产党员敬业奉献的好形象。任北京交通大学计财处副处长期间,她开拓创新,整章建制,实现了学校会计核算联网,规范了学校财
关键词:网络教学 人文社科 理论课  有关高等教育中网络平台的实施和应用,目前学界已经有颇多研究,而对于国外大学相关经验的借鉴,也已成为反思我国当前相关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此类研究多着眼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或者是力图构建某种能够针对多学科普遍适用的技术性和服务管理性平台,或者是从外国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来讨论网络教学的可能性模式。而具体到从各个学科的特点出发来反思学科教育的特点与大学网络化教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退休第八党支部,包括党校办、组织部、纪监审、人事处等单位退休党员15人,原校级领导4人。  健全理论学习机制,加强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党员组织观念常存  结合党员年龄悬殊,以及不同时期退休同志的工作阅历、思想状况参差不齐的特点,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探索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新模式。采取党员自学通读,支部集中重点学习
清华大学以北京地区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为契机,详细梳理现有工作,认真思考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新背景下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的深刻内涵,并尝试回答这样三个问题,即怎样保持示范性就业中心的生命力,怎样发挥示范性就业中心在带动和提高北京地区就业工作整体水平方面的影响力,以及如何通过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项目,推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    就业部门应强化“育人”与“参谋”职能    
蒋庆哲,山东鱼台人,中共党员,教授。1978年考入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化学专业学习,工学博士。曾先后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团委书记、学工部部长、化工学部主任、党委副书记,2005年6月起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炼油化工工艺优化、清洁燃料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3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
教育教学
期刊
侯光明,男,汉族,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一秘,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副书记,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曾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国防科工委“511”高级管理人才、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高校模范工会主席”等荣誉。荣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系统科学、组织科学、创新方法研究,出版《中国研
旅游学科作为学校特色,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保持并发扬学校旅游优势,旅游管理学院将中心任务定位在搞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旅游学科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的竞争力上。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推进学院发展、支持学科建设相统一, 用完成中心工作的实效来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使得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建设 研究与实践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也愈来愈受到高校建设者的重视。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思考  1.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
摘 要:创新大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为例,分析总结建立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校际交流项目的实践推广和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的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化;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校际交流;海外党小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