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教育理念提出并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下,对于班级的学习模式势必要发生转变,不再是过去的“监管模式”而是施行学生的“自主管理,高效学习”。来完成预习,探究,运用,扩展等一系列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但要如何实现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 四步目标 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的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实践中,尝试总结出了“预习——预设目标、探究——展示目标、运用——巩固目标、拓展——延伸目标”四步目标教学模式,使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预习——预设目标
课前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注意课题与章节之间的关系,每个自然段说明或回答了什么问题,与课题、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阐明了什么观点,同時注意阅读材料中的辅助材料,如相关链接、名词点击、名人名言等相关辅助材料说明的道理等,预设出相关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探究解决。上课时教师或学生将预设的学习目标以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议论、修改、补充、最终完善。
二、探究——展示目标
1、根据预设目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寻找归结问题的最优答案。若学习目标较多,教师给各小组分配探究问题的任务(每小组探究几个问题),展示后共同分享成果。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各小组提出来,留作教师点拨指导。
2、展示目标。各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根据预设目标问题的先后顺序,让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不精炼的答案,教师进行适当点拨、纠正,形成合理的答案并板书要点。
3、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小组提出来,教师点拨讲解,并归结问题的答案,形成要点板书。讲解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总结问题的方法、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多学,老师少讲、精讲。经过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形成知识体系,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巩固目标
预设目标的完成,已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必须当堂训练、检测、及时巩固。这一步骤主要采取两种做法。一是让学生观察分析板书目标,依据课题与章节之间的关系,课题与下属小目标的关系,设计若干训练题,将各小目标迁移、转化,让学生试命题成若干不同题型,进行自我检测;二是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检测题,当堂训练,巩固知识,达到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之目的。
四、拓展——延伸目标
课堂教学应从预设目标的达成转向预设之外目标的延伸增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氛围,并且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热点和社会生活实际。预设教材知识目标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材设计“怎么做?有何感受?有何启示?评价该行为如何并提出建议”等之类的问题。例如如何理解“我们的社会责任”时,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你在家庭、学校、社会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如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在理解“正直”一词时提出:结合公平、正义知识,谈谈你对考试作弊行为的评价等等,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在理解我们的社会责任时,结合钓鱼岛事件这一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判断抵制日货、群众游行是什么行为?打砸日产汽车是什么行为?学习理解“什么是共产主义”时,结合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让学生每人写一句话,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等等。这些拓展延伸的目标,将课本所学知识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使学生运用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开阔了知识视野,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
“预习—探究—运用—拓展”四步目标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预设生成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凸显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利于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也提高课堂效率。确实是一件事半而功倍的事,即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 四步目标 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的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实践中,尝试总结出了“预习——预设目标、探究——展示目标、运用——巩固目标、拓展——延伸目标”四步目标教学模式,使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预习——预设目标
课前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注意课题与章节之间的关系,每个自然段说明或回答了什么问题,与课题、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阐明了什么观点,同時注意阅读材料中的辅助材料,如相关链接、名词点击、名人名言等相关辅助材料说明的道理等,预设出相关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探究解决。上课时教师或学生将预设的学习目标以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议论、修改、补充、最终完善。
二、探究——展示目标
1、根据预设目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寻找归结问题的最优答案。若学习目标较多,教师给各小组分配探究问题的任务(每小组探究几个问题),展示后共同分享成果。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各小组提出来,留作教师点拨指导。
2、展示目标。各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根据预设目标问题的先后顺序,让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不精炼的答案,教师进行适当点拨、纠正,形成合理的答案并板书要点。
3、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小组提出来,教师点拨讲解,并归结问题的答案,形成要点板书。讲解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总结问题的方法、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多学,老师少讲、精讲。经过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形成知识体系,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巩固目标
预设目标的完成,已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必须当堂训练、检测、及时巩固。这一步骤主要采取两种做法。一是让学生观察分析板书目标,依据课题与章节之间的关系,课题与下属小目标的关系,设计若干训练题,将各小目标迁移、转化,让学生试命题成若干不同题型,进行自我检测;二是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检测题,当堂训练,巩固知识,达到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之目的。
四、拓展——延伸目标
课堂教学应从预设目标的达成转向预设之外目标的延伸增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氛围,并且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热点和社会生活实际。预设教材知识目标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材设计“怎么做?有何感受?有何启示?评价该行为如何并提出建议”等之类的问题。例如如何理解“我们的社会责任”时,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你在家庭、学校、社会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如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在理解“正直”一词时提出:结合公平、正义知识,谈谈你对考试作弊行为的评价等等,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在理解我们的社会责任时,结合钓鱼岛事件这一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判断抵制日货、群众游行是什么行为?打砸日产汽车是什么行为?学习理解“什么是共产主义”时,结合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让学生每人写一句话,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等等。这些拓展延伸的目标,将课本所学知识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使学生运用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开阔了知识视野,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
“预习—探究—运用—拓展”四步目标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预设生成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凸显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利于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也提高课堂效率。确实是一件事半而功倍的事,即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