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絮飘飞的季节,我的同事夏凌晓老师在全县课外阅读研讨课中,上了一节《走近谢尔大叔》绘本阅读指导课,博得了一片喝彩。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给学生们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他们全情投入,连听课的老师也津津乐道。可以看出,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深深地吸引了当代的孩子们。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小学时代的阅读时光。我们的童年还没有绘本,只有连环画(画册)。谈到连环画,三十岁以上的人会泛起怀旧的情愫。只有巴掌大的连环画曾在上个世纪风靡中国,流畅、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画面,配合着生动的文字,小小的画就这样把世界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细细捧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往今来的人物对话。西天取经的师徒,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铁道上的游击队员,命运迥异的大林和小林……这些亲切而鲜活的画面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也是那个时代的人无法割舍的阅读情结。
无论是街头的书摊上早已陈旧的画册,还是书店里摆得整整齐齐的崭新的连环画,都是我们心仪的宝贝。小学时代谁如果能带连环画上学,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大家争相套近乎,只为了能够传阅一遍。在某个惬意的午后或放学后的欢乐时光里,拿上几册连环画,美美地看上一阵,或与同伴交换,一种简单的快乐油然而生。
连环画虽小,但却藏着一个偌大的世界,它像一叶小舟,载着我们的童年驶向广阔的天地,引领我们在文学和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穿行!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阅读视野在不断扩大,小人书、连环画、动漫、绘本……这些概念,内涵相近,外观不同,陪伴着不同年代孩子们的成长,给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刻下了各自不同的烙印,绘本图书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可以欣赏心灵花园的窗。
绘本图书是一种空灵的表现形式。它的无所不包的想象空间、它的凝练简洁的画面,它的超越时空的表达、它的内在的精神空间已经扩展到了绘本图书之外。绘本大都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极少的文字,但是它能够给人一种温润的感动,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引领读者进入无可比拟的美妙空间。当下,绘本正以其图画的传神、文本的敞开性为孩子们传达着文学、趣味和艺术的生动和美感。在阅读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全身各种感官,尽快地进入自主阅读,在读中感受快乐,获得心灵滋养。
眼睛:感受文质兼美的意蕴
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阅读绘本既要“读”字,也要“读”图,在这过程中,学生就能体验快乐的情感。绘本《逃家小兔》是一个温情故事。这个故事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为之感动。
故事内容大致如下:一天,一只小兔子突然对妈妈宣布说他要“跑了”,他要“离家出走了”——他不过是想知道妈妈有多么爱他——但我们还是不能不佩服这位智慧而又淡定的妈妈,她没有惊诧,甚至没有问一个为什么,而是欲擒故纵地说:“如果你跑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紧接着,一场在想象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拉开帷幕。小兔子变成鱼,妈妈就变成捕鱼人;小兔子变成大石头,妈妈就变成爬山的人;小兔子变成小花,妈妈就变成园丁;小兔子变成小鸟,妈妈就变成树;小兔子变成小帆船,妈妈就变成风;小兔子变成空中飞人,妈妈就变成走钢索的人……最后小兔子跑累了,说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这次妈妈不用变了,因为在家等待的本来就是妈妈。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展现伟大母爱的一段对白了吧?小兔子顽皮、想像力无边;妈妈则无怨无悔,任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抓回来……读完绘本,每个孩子的内心都会被深深地打动,从简单的文字中感觉得到兔妈妈对宝贝的爱,体会得到一种和谐安静的快乐。
学生在阅读中接受语言的滋养,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同样,作为绘本,画面美更能吸引孩子,使眼睛获得奇妙的视觉旅行,给孩子美的享受。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捧在手上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绘本中的绘画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所以还要引导孩子静静地欣赏画面,在视觉的感知与听觉的感受中,使心灵柔软起来。
同样是《逃家小兔》中美得让人想流泪的画面: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画得既写实又浪漫,在画面的衔接和处理上也很有创意。在失去自己的孩子时,妈妈焦急,用黑白的线条表达;妈妈找到自己孩子后欣喜若狂,画面也变成鲜亮的彩色。我们通过绘本画面颜色的变化,也能体会到兔妈妈对小兔子的浓浓的爱,兔妈妈和兔宝宝好生活得好温馨……
可以说,绘本中的文字赋予图画更深的内涵,图画表达了文字无法表达的奇妙与乐趣。文字使图画更加具体,图画让文字更加生动,文与图相得益彰。
大脑:捕捉想象世界的奇异
想象是作者赋予绘本最美的翅膀。优秀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
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内容的每一个细节,呈现给孩子一个丰满、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一直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次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画面内容进行想象,从而感受爷爷的心灵手巧。当约瑟的小背心变得又破又旧后,他向爷爷提出帮助的时候,爷爷将布喀哧喀哧地裁剪起来,并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学生想象这小毯子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共同朗读“一件奇妙的外套”。还可以想象,妈妈、邻居、同伴看到他穿上这外套后,会说些什么。在这樣的想象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总能让教师惊喜不已。适度的情节推想,可以让学生获得阅读和创造的愉悦。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孩子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心灵:体会情感碰撞的激扬绘本给孩子们娓娓道来的大多是如同清泉般的情感体验。绘本中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都会像一阵微风掠过学生们的心,那情感的小河便随之荡漾起涟漪。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之處。凭借着阅读,孩子们感同身受,情感就能得到升华。
比如,《爱心树》讲述了一种完完全全的、无条件的爱,一种完全的奉献,通篇洋溢着“无私”的爱。读完故事,孩子们无不与之产生情真意切的感受:爱是永恒的。
在《疤头汤尼》故事里,汤尼正是由于自己的害羞等原因,缺少朋友,一直处于孤单、寂寞之中。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孩子的自私、骄横成了他们拥有友谊的拦路虎。通过汤尼这一反例,让孩子懂得交友的重要。
把情感体验交给学生,通过读中悟,读中思,读中品,学生才会有阅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果没有情感体验,阅读就索然无味。在这样的情感碰撞下,孩子的心会更敏感,孩子的情会更细腻……
双手:点燃创作表达的热情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愉快阅读,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学生的习作潜力。以“绘本”为题材的习作与单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习作形式相比,绘本作文在视觉上更具有吸引力,图文互补的形式利于给原本枯燥的习作过程注入无限情趣。同时,绘本为习作提供丰富的材料。更好地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享受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开心之旅。
读完了绘本《爱心树》,我引导学生思考:大树什么时候最快乐?为什么最后它变成矮矮的树墩还是那样快乐?男孩老了,他又回到了大树身边,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这个男孩渐渐长大,直到变得苍老时,文中为什么始终称他为“男孩”?在我们的生命中,书中的“大树”是谁呢?“男孩”是谁呢?为什么?每一个问题都能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引起他们无尽的思考……对第三个问题的解读,孩子们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打比方,充分感受到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浸润着父母无私的爱。我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表“真情”,写“实感”。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便应用而生。
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余耀曾经说过:“优美的图画书像一只温暖的手,会拨动我们心底那根久违的琴弦,一曲余音,久而不绝。”孩子们在与那些优秀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和自然美好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能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为人师的我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坚持不懈地努力,定会让美轮美奂的绘本阅读同样成为孩子们童年时代最美的记忆!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小学时代的阅读时光。我们的童年还没有绘本,只有连环画(画册)。谈到连环画,三十岁以上的人会泛起怀旧的情愫。只有巴掌大的连环画曾在上个世纪风靡中国,流畅、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画面,配合着生动的文字,小小的画就这样把世界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细细捧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往今来的人物对话。西天取经的师徒,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铁道上的游击队员,命运迥异的大林和小林……这些亲切而鲜活的画面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也是那个时代的人无法割舍的阅读情结。
无论是街头的书摊上早已陈旧的画册,还是书店里摆得整整齐齐的崭新的连环画,都是我们心仪的宝贝。小学时代谁如果能带连环画上学,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大家争相套近乎,只为了能够传阅一遍。在某个惬意的午后或放学后的欢乐时光里,拿上几册连环画,美美地看上一阵,或与同伴交换,一种简单的快乐油然而生。
连环画虽小,但却藏着一个偌大的世界,它像一叶小舟,载着我们的童年驶向广阔的天地,引领我们在文学和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穿行!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阅读视野在不断扩大,小人书、连环画、动漫、绘本……这些概念,内涵相近,外观不同,陪伴着不同年代孩子们的成长,给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刻下了各自不同的烙印,绘本图书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可以欣赏心灵花园的窗。
绘本图书是一种空灵的表现形式。它的无所不包的想象空间、它的凝练简洁的画面,它的超越时空的表达、它的内在的精神空间已经扩展到了绘本图书之外。绘本大都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极少的文字,但是它能够给人一种温润的感动,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引领读者进入无可比拟的美妙空间。当下,绘本正以其图画的传神、文本的敞开性为孩子们传达着文学、趣味和艺术的生动和美感。在阅读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全身各种感官,尽快地进入自主阅读,在读中感受快乐,获得心灵滋养。
眼睛:感受文质兼美的意蕴
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阅读绘本既要“读”字,也要“读”图,在这过程中,学生就能体验快乐的情感。绘本《逃家小兔》是一个温情故事。这个故事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为之感动。
故事内容大致如下:一天,一只小兔子突然对妈妈宣布说他要“跑了”,他要“离家出走了”——他不过是想知道妈妈有多么爱他——但我们还是不能不佩服这位智慧而又淡定的妈妈,她没有惊诧,甚至没有问一个为什么,而是欲擒故纵地说:“如果你跑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紧接着,一场在想象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拉开帷幕。小兔子变成鱼,妈妈就变成捕鱼人;小兔子变成大石头,妈妈就变成爬山的人;小兔子变成小花,妈妈就变成园丁;小兔子变成小鸟,妈妈就变成树;小兔子变成小帆船,妈妈就变成风;小兔子变成空中飞人,妈妈就变成走钢索的人……最后小兔子跑累了,说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这次妈妈不用变了,因为在家等待的本来就是妈妈。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展现伟大母爱的一段对白了吧?小兔子顽皮、想像力无边;妈妈则无怨无悔,任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抓回来……读完绘本,每个孩子的内心都会被深深地打动,从简单的文字中感觉得到兔妈妈对宝贝的爱,体会得到一种和谐安静的快乐。
学生在阅读中接受语言的滋养,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同样,作为绘本,画面美更能吸引孩子,使眼睛获得奇妙的视觉旅行,给孩子美的享受。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捧在手上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绘本中的绘画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所以还要引导孩子静静地欣赏画面,在视觉的感知与听觉的感受中,使心灵柔软起来。
同样是《逃家小兔》中美得让人想流泪的画面: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画得既写实又浪漫,在画面的衔接和处理上也很有创意。在失去自己的孩子时,妈妈焦急,用黑白的线条表达;妈妈找到自己孩子后欣喜若狂,画面也变成鲜亮的彩色。我们通过绘本画面颜色的变化,也能体会到兔妈妈对小兔子的浓浓的爱,兔妈妈和兔宝宝好生活得好温馨……
可以说,绘本中的文字赋予图画更深的内涵,图画表达了文字无法表达的奇妙与乐趣。文字使图画更加具体,图画让文字更加生动,文与图相得益彰。
大脑:捕捉想象世界的奇异
想象是作者赋予绘本最美的翅膀。优秀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
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内容的每一个细节,呈现给孩子一个丰满、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一直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次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画面内容进行想象,从而感受爷爷的心灵手巧。当约瑟的小背心变得又破又旧后,他向爷爷提出帮助的时候,爷爷将布喀哧喀哧地裁剪起来,并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学生想象这小毯子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共同朗读“一件奇妙的外套”。还可以想象,妈妈、邻居、同伴看到他穿上这外套后,会说些什么。在这樣的想象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总能让教师惊喜不已。适度的情节推想,可以让学生获得阅读和创造的愉悦。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孩子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心灵:体会情感碰撞的激扬绘本给孩子们娓娓道来的大多是如同清泉般的情感体验。绘本中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都会像一阵微风掠过学生们的心,那情感的小河便随之荡漾起涟漪。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之處。凭借着阅读,孩子们感同身受,情感就能得到升华。
比如,《爱心树》讲述了一种完完全全的、无条件的爱,一种完全的奉献,通篇洋溢着“无私”的爱。读完故事,孩子们无不与之产生情真意切的感受:爱是永恒的。
在《疤头汤尼》故事里,汤尼正是由于自己的害羞等原因,缺少朋友,一直处于孤单、寂寞之中。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孩子的自私、骄横成了他们拥有友谊的拦路虎。通过汤尼这一反例,让孩子懂得交友的重要。
把情感体验交给学生,通过读中悟,读中思,读中品,学生才会有阅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果没有情感体验,阅读就索然无味。在这样的情感碰撞下,孩子的心会更敏感,孩子的情会更细腻……
双手:点燃创作表达的热情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愉快阅读,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学生的习作潜力。以“绘本”为题材的习作与单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习作形式相比,绘本作文在视觉上更具有吸引力,图文互补的形式利于给原本枯燥的习作过程注入无限情趣。同时,绘本为习作提供丰富的材料。更好地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享受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开心之旅。
读完了绘本《爱心树》,我引导学生思考:大树什么时候最快乐?为什么最后它变成矮矮的树墩还是那样快乐?男孩老了,他又回到了大树身边,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这个男孩渐渐长大,直到变得苍老时,文中为什么始终称他为“男孩”?在我们的生命中,书中的“大树”是谁呢?“男孩”是谁呢?为什么?每一个问题都能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引起他们无尽的思考……对第三个问题的解读,孩子们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打比方,充分感受到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浸润着父母无私的爱。我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表“真情”,写“实感”。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便应用而生。
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余耀曾经说过:“优美的图画书像一只温暖的手,会拨动我们心底那根久违的琴弦,一曲余音,久而不绝。”孩子们在与那些优秀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和自然美好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能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为人师的我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坚持不懈地努力,定会让美轮美奂的绘本阅读同样成为孩子们童年时代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