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fanglong198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中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中国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在小学广泛的开设了课程,与此同时英语在小学阶段已经得到了与语文数学同等的地位。英语,顾名思义,作为一门语言学的科目,最终的目标是学会利用这门语言进行更好的交流,所以“说”固然成为教学这门语言的重难点。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始至终将这个要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哑巴英语”教学转化为一种“新理念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新课堂中用英语“畅所欲言”。那么如何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我们每位英语老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现阶段小学口语教学存在问题及现状
  1.口语的重要性没有被广泛的认识 纵观现今的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随处可见:各级各类的考试不重视口语能力的测试。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只要最后考试成绩得到高分,那就是学好了英语,完全忽视了口语的重要性。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而在现实教学中,家长和老师都忽略了孩子语觉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甚至有些教师也持有这种观点,对于学生能力的评定仅仅依存于书面分数的高低。
  2.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以知识教学为重心,忽视口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重视知识点的串联,一味的将教学中心放在如何使孩子更好的掌握今天的知识点,而忽视了语言交际的培养,学生学到的也只是教材上规定的内容,而不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
  3.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对于口语不够自信 由于平时口语训练操练的较少,大部分学生对于口语交际不够自信,害怕说错。
  二、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
  1.抓住孩子语觉发展关键期,优先培养听,说能力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儿童语言获得理论中提出,人类除了视觉,听觉,味觉,嗅体觉五种感知觉外,还有一种“语觉”(语义知觉)。在何克抗教学语觉论一书中,他引用了大量的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案例,科学全面地论证了“语觉”既是先天性的,又有一个“生长发育关键期”。儿童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是0~12岁,但最佳年龄阶段是0~9岁,所以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习得,小学阶段的学习显得尤为关键。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明确这一点,抓住语言培养的关键期,重点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2.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两句话中充分体现出兴趣对于做任何一件事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抓住孩子的特点,组织快乐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孩子真正的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愿的学习英语,开口说英语。
  在孩子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并帮助孩子大胆开口说英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多数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只会不停的埋头做试题。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时间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多练多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接触英语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发掘精彩的口语教材,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
  课堂教学不应只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偶尔几次的课外教材会让学生兴奋不已,教学效果也会令你意外不少。在课前,我们不应急于把单词,句子,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在free talk 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唱儿歌,你说我做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在课结尾处给学生看一些和本堂课有关的课外材料,让孩子自己去读,这样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课外知识储备,又为孩子练习口语提供了机会。比如在5B Halloween这一单元,我在课后加了一些外国的小朋友是如何度过万圣节这一天的,利用幻灯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学得津津乐道。
  4.课堂教学活动要以说话训练为中心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师生说,两两说,小组说和自主说的活动。
  由于课堂教学实践有限,教师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用于提问,也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考虑到这些局限性,教师可设计学生两两说,小组说的活动,在活动中,虽然参与者并非当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握者,但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双向言语互动,使以说话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在小组说中,教师提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what do you usually do?” 并给于学生一张表格分别填写组员最喜欢的季节和经常干的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询问训练口语,还可以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尽管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自始至终的坚持英语教育新理念,明确口语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相信不久的将来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将呈现一片崭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中兴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中提出要求: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因此我将研究重点从培养幼儿对成语故事的兴趣转向使用成语进行讲述。结合我园正在建构的课程体系,我班开展了一些有关成语的各类活动,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需谨慎  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一、学习单的设计类型  《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特征,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以依据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同活动的类型以及教学活动的侧重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单”,常见的学习单设计类型有:  1、头脑风暴式学习单  这种发散式结构式的学习单可以使学生能根据关键字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加强,很多课程的改革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小学的语文课程也理所当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其中学科的性质不仅仅是纯粹的交际工具,也成为了我们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科的理念也逐步的由“以课本作为中心”作为本位慢慢向着自主和探究这一的理念发生转变,因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以及实践的机会到处都有,时刻存在。 所以对每种类型课外读物进行广泛地阅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通过认识钟面,知道时间的单位是时、分,并清楚地明白1时=60分。  2、让学生们在知道1时、1分之后,能够初步建立起时和分的概念,并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学生们在了解了1时=60分之后,能够初步建立起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认真上好写字课,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指导学生写字方法,培养学生写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很有必要。当前写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指导不得要领,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写字教学的质量,除了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书写功底和指导学生写字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
“支架式教学”是1976年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原意是建筑施工所用的脚手架。此处,用来比喻对幼儿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所谓“支架式教学”即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是幼儿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认知水平相一致的。  一、创设情景,“导”得精彩  幼儿园生活游戏区域的创设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幼儿在区域中不断发展。“快乐娃娃家
每每到了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我便准备下水文、范文、优美词句等“拐杖”,为了让学生走稳第一步,我尽可能先扶学生走入“正道”。结果却不尽人意:要么千人一面,要么陈词滥调,学生对习作也没有兴趣可言。当我看到管建刚老师提出的“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教学要求后,我就放任自流,任学生天南地北地自由发挥,再根据他们写的来指导,结果是极少数优秀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却愁眉不展,无从下笔。于是,我
我们苏州地区已在小学一年级全面普及了英语。这不但要求更多的英语老师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队伍中来,也给从事低年级英语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低年级小朋友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你追我赶、双赢成长,是我这几年低年级英语教学的体会。  一、以比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加强课堂管理,促进常规养成  刚升入小学的孩子,要让他们
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探究活动效率低下,且很多学生不敢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小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而科学课程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就需要教师的谆谆教导。慢慢引导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言,将自己的所想尽情的用实验表现出来。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白科学实验的
教学完《可爱的祖国》这一课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充盈着我的情怀,我被这位伟大、可爱、美丽的祖国妈妈震撼着。是她哺育着这些智慧的华夏儿女,是她孕育着这些美丽的山川河流。从孩子们那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也能看得出他们的爱国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为自己是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