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米线馆报到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u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宝善街米线
  昆明有一家米线馆,名叫建新园,听名字,很有些新时代的革命感觉,其实这家米线馆历史有些久,是民国时代创办的。当年一个贵州人颠沛流离地来到昆明,姓名有建新二字,他开了一家米线馆,取名建新园,把贵州的脆哨和肠旺粉,改造成昆明的肠旺米线,一时走红,成为百年后昆明人最喜欢吃的米线品种之一。
  小時候我家住在昆明同仁街,建新园米线馆在宝善街,两条街相连,走过去就可以吃米线,宝善街的建新园米线馆,是现在遍布昆明城的建新园连锁米线馆的始祖,至少是我之青少年昆明生活时代的始祖,百年前最早创办时的建新园开在昆明城何处?我不知道。
  宝善街的建新园米线馆,昆明人习惯说成消防队隔壁的那家,因为米线馆旁边是很大的一个消防队,红色的标志颜色非常醒目,映红了半条街的天空,那红正好与米线馆的油辣椒和猪血的颜色相配。建新园米线馆位于消防队大门右边,米线馆不大,以前只有楼下一间,后来变成了楼上下两间。
  米线馆内那个乱啊,那个挤啊,地上很油腻,抬米线的时候,指头抠着碗边,米线汤烫着手指,咬着牙抠紧碗边,从人群中艰难挤出,真有些冒着生命危险吃米线的感觉。可昆明人就是爱吃,就是要跑去宝善街消防队隔壁那家米线馆里挤,挤着排除买票,还吵架。排队抬米线,等得着急,心乱如麻。米线出来了,抠着碗边,在狭窄的馆子里走路,不小心还会滑倒。米线飞,碗打烂。幸好人多,滑倒了米线打泼,人多半会倒在别人身上。米线馆内找不到坐位,就端着米线出来,蹲在门口的街边吃,吃完了把空碗放在人行道的地上,抹抹嘴走开。
  改革开放后,昆明出现米线大革命,一番过桥米线混战,杀出好几家大牌,也还都是昆明的老牌,命名为吉鑫园的米线馆,就这样脱颖而出,如日中天地红火。但我还是喜欢建新园,昆明的好多朋友,从小吃建新园的米线,对这家米线馆念念不忘。
  若干年后我家搬远了,住到北市区的霖雨路。这是一个全新的社区,以前是大片农田,稻浪翻滚、绿菜不言,蟋蟀鸣叫、群鸟翻飞,一大块洼地积了水,远近闻名,人称月牙塘。我家搬去时,月牙塘已变成生活小区,盖起了密密麻麻的小楼。最初小区门口车马冷清,疾风猛烈,少见人影,没有商店和饭馆。几年过去,一家接一家的商店开门迎客,再后来,小区门口的不远处,忽然出现了建新园,我无比高兴,小区里的几家老昆明人也很兴奋,见我就说,门口有建新园了,有建新园了啊!
  从此我觉得昆明北市区无比亲切,童年和少年生活续接上了,这片土地不再荒凉和遥远。每个星期,我总要去小区门口的建新园吃几次米线,或者卤面。昆明女人爱吃米线,男人爱吃面条,很奇怪。读小学时,父亲经常带我去祥云街的金碧啤酒店吃早店,专门吃面条,那个汤,那个面,那个肉帽,那个油辣椒,还有肉汤里的猪头肉骨头糊味,极其特殊。汤浓面香,至今难忘。金碧啤酒店所在的祥云街,就与宝善街相交,这家餐馆离建新园不远。
  不知为何,对金碧啤酒店,我缺乏绵长思念,那家餐馆店消失了,如果不是追忆建新园老店的位置,我也不会再提金碧啤酒店,我惟一的感动,是昆明的建园园仍在。对建新园,我和我所熟识的一些昆明老居民,身怀极其浓重的情感,每周一定要去吃,吃它的卤面或米线,吃过了,心情大好,感觉这一天过得实在。
  这种感觉,我儿子也有,小时候,他跟着我经常吃建新园,米线啊卤面啊脆哨啊,吃得眼睛发亮。没想到这个记忆,强有力地控制着他今后的人生。很多年后他长大,去北京上学和工作,放假回来,机场大巴驶到北市区停下,车站旁正好是建新园。他一声惊叫,眼睛发亮,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进去就吃,吃够了长出一口气,心满意足,慢吞吞回家。
  我媳妇,夜夜梦见儿子,忽然门铃响,远在北京的梦中儿子终于走进了家门,真实地站在她的面前,她高兴地扑上去,抢过行李箱,拖儿子到餐桌边吃饭。她早做好一大桌饭啊,这样肉那样肉,一年不见儿子了呀,妈妈的肉菜世界大战早就备好,只等儿子到来,马上开战,万炮齐发。可进门的儿子坐到餐桌边,懒洋洋地解释说,吃过啦,吃过建新园。
  儿子他妈,肉菜世界大战的总指挥,我媳妇,顿时泄气,说不出话,恨死了建新园。
  但儿子春节后返京,她独自出门,路过建新园,忍不住,还是要进去,吃一碗肠旺米线。
  二、福华园米线
  其实,小时候离我家最近的米线馆,不是建新园,是福华园,这家米线馆正好在同仁街口,我去福华园吃米线的次数也不少。更重要的是,父亲会经常吩咐我去福华园买过桥米线。买不是坐在餐馆里吃,是用铝锅和大口缸,把东西抬回家来大家吃。过桥米线 8角一套,那时全国人民都收入低,每家都娃娃多,粮不够吃,肉吃不着,不见油水,整天肚子饿,就要想办法。我家的办法之一,是经常去买过桥米线吃,可不要以为这是有钱,我们的吃,是一种设计,我身上只带了 8角钱,却带了弟弟,拎一只大铝锅,抱一个大口缸出发。一路心潮起伏,去到同仁街口的福华园,先排队买票,再排队抬米线。排到了,朝窗口递进大口缸,端出米线和配菜,再举起大铝锅塞进窗口,这是最隆重的时刻,卖米线的人,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举起大汤勺,哗啦哗啦几下,大铝锅装满了美味肉汤,这是重头戏啊!米线事小,肉汤事大,一锅浓香的肉汤提回家,省着吃,可以煮几天的菜了。顿顿有肉味,无比幸福,日子就过得成。那时,米线馆是国家的,卖米线的人,并不在乎把汤妥善舀完,而且也舀不完,当时没什么质量检查,大家都肚子饿,不讲究那么多,闻到肉味就行,肉汤不断加水,可以面对几十只大铝锅,不必担心。
  福华园米线馆位于宝善街,一侧靠着同仁街,一侧紧邻南华街。据说,南华街从前有些繁华,挤满了青楼旅店和饭馆,莺声燕语,人来人往。小时候,我去福华园吃米线,南华街风光不再,极窄的旧街,街两边都是旧门板,门洞里走出的老人,步履蹒跚,目光迷茫。但那条街,我心怀深情,因为我的一个朋友,就住在南华街。他是我知青下乡认识的,我属小知青,在昆明郊区的螳螂江边插队,我住在江之上坡头的村子,他在江岸边的村子。他爬山来我们村串门,认识了我,告诉我他家在南华街,吓我一跳,原来是邻居啊,于是我有了乡下的好友。   小知青是知青历史的尾声,不正规,由父母单位插手管理,下乡地点离城很近,几十公里,也有几公里远的,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回家。我下乡的那个村子,离昆明 20公里,在山区,交通不便。爬山到公社大院门口,堵载货的卡车,爬上去,才能回城。每次回城,南华街那个朋友就跑来玩,我也去他家,坐在他的小屋里,翻各种书,乱说话,然后回家。
  知青返城后,我们各自有工作,友谊仍在,隔几天,我会去南华街找他玩。一天晚上,我去他家,见他一脸神秘地坐在灯光下,呆看我半天,慢吞吞地问,想看一本书吗?话音未落,他姐姐从门外伸头进来说,不要讲!不准讲!他笑笑不说话,吹起了口哨。再隔几分钟,他姐姐忍不住,推门进来,咕叽坐在床边,看看我说,有一个手抄本,想看吗?可不要对外说啊!我的心怦怦跳,赶紧说要看,当然要看啊,是一本什么书呢?他姐姐脸红了,迟疑一下说,《少女的心》。
  我不知所措,心想肯定是黄书?
  我问,那种书吗?
  他大笑。
  他姐姐扑上去,抽他脑门几下,脸红着跨出门去了。
  现在,那个知青朋友,已不知所终,像老百货大楼,消失不见,他的姓名,我也忘记了。幸好,福华园还在。我有一天开车,进入工人新村窄路,在路边停车,忽然发现身边一家馆子就是福华园,心头一热,顿生感慨。餐馆装修得很新,红色门面,中式的古窗格子,样式很陌生。我赶紧进去,服务员个个系了蜡染的蓝布围腰,不太有昆明感觉,更像大理乡村餐馆,可门口清楚挂了福华园木牌,我恍然若梦,身体轻飘飘。仿佛被风吹起,送回中学时代。我买了一碗米线和一碗面条,坐下来慢慢品味。当年的福华园味道,想不起来了,好像味不对,但福华园三个字,非常亲热,让我想起从前拎着大铝锅去买过桥米线的激动,想起同仁街上缓缓驶过的三轮车,咕叽笑出了声。
  以前,昆明城里的三轮车,类似黄包出租车,车夫骑车在城里转,谁要坐车,抬手叫一声三轮车,车夫就慢吞吞赶来。他不着急,车子是国营单位的,再辛苦,也不会发财。有一次,一辆三轮车从同仁街上驶过,我和弟弟悄悄跟上,伸手收腿,吊在车后架上,我们愚蠢地以为三轮车夫没看见,可两个孩子的沉重身体吊上了车后架杆,车夫怎么会不知道?我们刚吊上去,三轮车夫就一脚刹车,跳下来,我们跳车就逃。车夫骑车猛追,幸好,同仁街上有几条巷,我们一蹿钻进小巷,车夫叹气,骂几声,骑上车离开。
  现在,坐在久别的福华园里吃米线,心口怦怦跳,身子发热,手心出汗。往事如灰尘飘浮,南华街小院楼上的《少女的心》,也浮现。我那朋友的姐姐,当年 18岁左右吧,脸通红,说话声尖脆,语速很快,爱激动。那个热情少女,从南华街旧门板的裂缝挤出去,像一片纸,一个幻影,一股气,像一粒沙,落下不见。
  三、羊市口米线
  我家住在同仁街一条小巷,巷子一头通同仁街,一头通三市街,三市街靠西,有一条小街,名羊市口,这地名跟街名不配,街名是南通街,可很少有人叫这个南通街,都叫羊市口。不用查,就知道羊市口之名,出自古代。以前,那地方可能是集市,卖羊为主。但若干年过去,为何人们坚持叫古名,新街名难以流行?此类现象,值得琢磨。昆明的两个医院,一个叫昆华医院,一个叫云大医院,这两个医院老名,早废弃不用,但市民坚持这样喊,几代人不改口,后来取的新医院名,大多数人始终叫不来,也没搞清楚。
  昆华医院,正式新名叫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大医院,叫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称很长,一口气说不完,说完了也记不住,记住了又容易忘记,因为它没有特点,只有规范的书面格式,感情冷淡,可能就让人记不住?
  我家所在的北市区,前几年新建了一家医院,是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它同时打出了老名,叫甘美医院,没想到,甘美医院之名,一下子就广泛传开了,所有人,都爱这样叫,不动脑筋就能记住。原因也简单,四个字容易记,更重要的是,特点鲜明,独一无二,还有,甘美医院,很有人情味哦。那些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之类,太缺乏人性和身体的温度,也就记不住。
  再回羊市口,那里有一家老米线馆,当年很正式和权威,令人肃然起敬。可我们很少去羊市口米线馆吃东西,很奇怪。它家的米线并不贵,为何不去?記不得原因了,也许是路远?也许是不能往我家的大铝锅里倒满肉汤?或者有什么别的原因?完全不记得。我只记得,那家米线馆隔壁,有个小煤店。当时,家家做饭都烧煤,最早烧褐煤,昆明人叫大煤,烟很大,火力不够,后来烧蜂窝煤,火力猛烈,烟子小了很多,家里的空气也干净了。
  蜂窝煤是后来的事,早期的大煤,难烧还难买,要整夜排队,爸爸给我钱,记得是一块钱,够多了,他每月工资四十几块,给我一块钱,很大方,我的代价是,我晚上吃过饭,去羊市口煤店守夜,排队买煤。我要熬一整夜,排队到天亮,保证次日买到煤,如果天亮再去排队,煤早被别人买光。没有煤很严重,家里开不了饭。
  于是,我揣着一块钱巨款,在天色渐黑后出门,穿过三市街,走一段金碧路,去到羊市口煤店,站在两扇木板门前,四处张望,捡一个石头,放在煤店的门口排队。刚放好石头,就有人跟了来,在我的石头后面,也放下一块石头。
  天很快黑尽,街上的路灯非常昏暗,所有商店关门。其实也没什么商店,天黑后,全城的人家关门闭户,空气冻结。我站在黑乎乎的煤店门口,也像一块乌黑的煤炭,不知所措。我站一会,无聊地走动,看到羊市口街口亮着灯,那里有一家米线馆,人称垃圾馆,说的是它家的东西不好吃,也不卫生。可我原来吃过,认为味道极好。那个时候,能吃到餐馆的米线和面条,已经很幸福,还讲什么卫生?
  我看着米线馆门里透出来的灯光,摸了摸裤袋里的一块钱。
  我心想,这些钱,可以吃好几碗米线啊!
  当时,米线几分钱一碗,面条也一样。那天晚上,我在羊市口煤店门口走来走去,走累了,坐在石头上,坐累了,站起来吹口哨。吹着很滑稽,像怪人,就默默盯住远处某家人灯光模糊的窗户,再盯住街口的米线馆。   父亲给我钱时说,你守夜,肚子饿了,就吃点东西吧。他说得语重心长,很关心我的样子,现在想来,我一个初中生,十几岁,为什么整夜不得睡觉?为什么要整夜站在街头排队?父亲却在家里大睡。他爱我吗?肯定爱,但他又肯定不在乎我。家中四个孩子,赶一个出去做事,熬夜买煤,就这么定了,毫不心疼。哪像今天,各家一个娃,金贵得很,半秒钟不见,就吓得心凉。
  要说的是,我站在夜色深沉的羊市口,无聊地坚持了两小时,再也吃不消,就毅然走进了街口的米线馆,买一碗米线,坐在油腻腻的桌子边,快乐地大吃。那家米线馆,是当时昆明城里少有的 24小时营业的餐馆,我三下五除二,吃完一碗米线,出来站在米线馆门口,看着远处的金碧路路灯发呆,脑袋空洞,心中发慌,慢吞吞地再回到煤店,坐在石头上发呆。
  天黑得极深,被时间冻住,我从石头上站起来,心乱如麻。那不是我用来排队的石头,我用来排队的只是半截废砖,用来坐的是掉在地上的一块青石,天知道怎么会有一块青石?好像有人备下,专门留给我坐着守夜。我站起来,绕着石头走一小圈,再坐下,左看右看,想喊不能喊,想走不想走。看书不行,没有灯,也没带书,那时候就没有书,天下的书都快烧光了,只剩下作业本,用来抄教科书。一本教科书十几篇文章,不知道从哪里找来。
  另外几个排队的人,也沉默不言,没有人理我,我只是一个少年,黑乎乎的一块煤炭,无关紧要,无人理睬,我也不想理人,只觉得黑夜真长,干着急。
  又熬了一阵,我再次走向羊市口的灯光,进餐馆又吃了一碗米线。吃完,看看餐馆墙上的钟,半夜 12点不到,怎么才半夜啊?熬到天亮,还无边无际。我坐在餐馆里,后悔应该带语文书出来,坐在餐馆里读,抗拒无聊。可教科书有什么好读的?说不定读了更无聊?我在餐馆里坐半小时,心里咯噔一响,又掏钱,再买一碗米线,坐下来又吃,吃完了还是不想走,继续坐在餐馆里,坐烦了,才走出来,回到煤店门口,坐到了青石上。
  不知何时,我打起了瞌睡,猛然醒来,吓一跳,如果有人把我的砖头扔掉,岂不出大事?可我走开,也没有扔我排队的砖头呀?怕什么呢?我真不知道怕什么,只觉得黑夜深沉,世界无聊透顶。我揉揉眼睛,站起来,又走进街口的餐馆,再吃一碗米线。
  本来,得到父亲慷慨给的一块钱,我无比兴奋,已经盘算好,要把钱攒起来,慢慢使用。可那个无比漫长的昆明之夜,时间太慢,长夜漫漫,不吃不行!
  天亮了,路灯整齐地熄灭,上班的行人陆续走出家门,叮叮当当的自行车铃声响起,有人在餐館门口排队吃早点,我再次果断地走过去,又跨进街口那家餐馆,吃了最后一碗米线。
  整整一夜,我吃了六碗米线。
  现在想来,肚子一点不胀,只记得天亮后渐渐升起的满街喧哗中,我脑袋空洞,身体轻飘飘,魂不守舍。
  1993年,昆明东风广场跳交谊舞的市民 刘建华 摄
其他文献
故乡,是一种牵挂。  离开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是三十多年。自从离开村里那所破败不堪的寺庙改成的学校,也就算离开了那个村庄,那年我小学毕业。故乡,是一条狭窄的小山沟。从祥云上川坝子进村,要沿着小山沟走几公里的山路。村子就在箐里的山坡上,从箐底沿着小村一直上坡,茂密的森林中,掩映着村里的坟地。村子离祥云的坝子太远,村里人的交通工具就是两只脚,若是没有什么必须的事情,大家是不愿出去的。自行车是又过了好些
期刊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便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老家来。  我的老家坐落于秀山脚下的艾家巷,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坐南朝北,大门朝东,属震宅。老家门外有一大场,靠西边一排的人家门口摆放着几条青石板,左邻右舍的老人小孩总喜欢在青石板上坐着吃饭、聊天、做活,年久月深,青石板早已被磨得光滑如玉。  老家的房子有点矮小,光线暗淡又有些潮湿,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居所——它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留存了我年少时的幼稚、天真
期刊
1985年炎热的夏季,空气灼热,大地发烫,万物仿佛都在一个炉子里燃烧。一个愣头愣脑的学生哥怀揣一张大学毕业分配派遣证,带着一包行李和一纸箱书,从山城重庆挤上火车,逃难一般逃离了那座火炉般的城市。终点站是一座过去他只在明信片和风光图画中见到过的城市——昆明。那个年代的挂历上都会有一些风光摄影画,从天堂苏杭,到长城黄山,它们就是彼时的“诗和远方”。学生哥记得家里的墙壁上曾经挂过一幅关于昆明的风景画,烟
期刊
戴晓珊,1976年出生于吉隆坡,现居马来西亚芙蓉城。九十年代大学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获马来西亚花踪小说奖。1999年在中国出版《走过那段繁华路——一个马来西亚中学生的日记》。2017年在马来西亚出版短篇小说集《说不出爱》。  Surti眼睛闭上,咬着嘴唇。肌肤之亲没有想象中浪漫。只有疼痛。两腿间、小腹下,硬硬被撬开的密口榴莲一样。当裂口撕开时,她内心发出一声巨大的呐喊。但,世界听不见。她的眼角溢
期刊
顺风耳  西域多异人,亦留下诸多轶事。譬如顺风耳,在匈奴、乌孙和蒙古人中比比皆  是。  匈奴人冒顿,为坐上匈奴的单于狼皮宝座,暗自训练鸣镝射手,欲弑父头曼。他训练那些鸣镝射手时,听他们射出的鸣镝声,便判断出谁有用。  乌孙人猎骄糜,在刚出生后被仆人背着逃避战乱,肚子饿了,听出空中的乌鸦口中有肉,草丛中的母狼腹部有奶,便哇哇暗示那仆人去找吃食,待仆人寻找一番返回,便见乌鸦用肉、狼用奶在喂他。  蒙
期刊
你在四月的野橘树下唱歌,歌声在吹面的清风里荡漾。它们落在野花上,落在平静的河面,野花和鱼儿就雀跃起来。觅食的鸟儿在花枝和树杈间跳来跳去,不时放声鸣啾;羊群在河边的野地里走走停停,啃食着鲜嫩的青草。往日,你把“苦歌”唱给怀情不诉的弟弟,把“说春歌”唱给丛林和勤劳的乡亲,“哭嫁歌”你们只在湾里姑娘出嫁前的夜晚唱,“咏叹歌”你唱给孤独时的自己。  你在四月的野橘树下唱歌,弟弟在房间收拾行李。他把衣裤叠放
期刊
微信群聊时间:2020年2月23日—2月27日  谈话人:赵丽兰 张尚锋 张小卫 周兰   飞蚂蚁 雷焕春 李季 米吉相   超玉李 果玉忠 普蓝依 李昀璐   整理人:胡兴尚  2月23日 4人聊话题:三地诗歌及创作概况  胡兴尚:近几年,昆明周边玉溪、曲靖、楚雄三地诗歌异军突起,诗人队伍逐渐壮大,诗歌创作日趋精进,实力相当,彼此辉映,已初步呈现出鼎足之势。三地起步相对较早的诗人持续发力,新作不
期刊
0  我看着她灰黄色化脓的门牙根,出了神。听到她的话音渐落,我努力拉回呆滞的神经,重复她的最后几个字:“重新写?”  她抿嘴微笑,用不想惊动任何人,职业化,有诱导性地声音,细声细气地说:“是。那边的板子上有这里律师的信息。你可以记一下。我们也可以代理这样的案件。如果需要你可以联系我们。”  我看向她眼神示意的黑色电子屏,上面有很多行红字,仔细一看,前几行一模一样,后几行一模一样。看来,屏幕坏了。 
期刊
斑斓映流水  1910年到达成都数日后,我决定专程前往边境城镇松潘厅走一遍,主要目的是采收以前我在这一地区发现的一些新针叶树种的种子和标本。   ——亨利·威尔逊《中国:园林之母》  急于出走,是想让大自然慰藉我劳累、疲乏的心灵,消解日日夜夜在病房残留的苦闷、无奈,以及因过度劳累造成的神经衰弱。抚慰人心的唯有大自然。秋风一天比一天寒凉,深山高地斑斓的秋色很快会被摇落得不见痕迹,时光不等人,秋色不等
期刊
我对昆明的记忆从盘龙江开始。妈妈在我有记忆后告诉我,我出生在盘龙江边巡津街上的铁路医院,后来在我两岁以后,我的家也搬到了巡津街。  巡津街坐落于昆明市区中南部、盘龙江西畔,起于得胜桥头,止于双龙桥头。清朝时期,由于盘龙江常年泛滥,清政府修筑了用于防汛的岗哨“云津堤”,后来逐渐形成街道。“巡津街”中的“巡”就是观察、预防的意思,“津”就是指盘龙江。在以前,这里算是老昆明城外,河对面是昆明的火车南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