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逝水录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昆明的记忆从盘龙江开始。妈妈在我有记忆后告诉我,我出生在盘龙江边巡津街上的铁路医院,后来在我两岁以后,我的家也搬到了巡津街。
  巡津街坐落于昆明市区中南部、盘龙江西畔,起于得胜桥头,止于双龙桥头。清朝时期,由于盘龙江常年泛滥,清政府修筑了用于防汛的岗哨“云津堤”,后来逐渐形成街道。“巡津街”中的“巡”就是观察、预防的意思,“津”就是指盘龙江。在以前,这里算是老昆明城外,河对面是昆明的火车南站,通过得胜桥和双龙桥才能进城。这一带就成了 1910年法国人修了滇越铁路后大量建房的区域,使得巡津街充满了“洋气”。因为和当时云南唯一的一条铁路有关系,解放后,这一片的土地房屋大部分划给了昆明铁路局。
  就说那座我在这出生的铁路医院,外形就像一列火车,法式建筑可以清楚地看出其车头、车厢,在河边占了几百米狭长的地方。我家搬到巡津街的时候,医院已经搬到北京路上,原来的房屋就成了好几个连在一起的大杂院。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铁路医院工作的母亲,能够对我一一指出原来的医院各个科室所在的房间,最有趣的,是母亲告诉我原来的太平间(停尸房),也住进了两家人。这让我稍微长大点以后,走过这两间房子,心里都有点凉嗖嗖的。
  让我感觉到巡津街上最美丽的院子,是在街头上的邮电局,法国人修的,一个小院,栽满了粗大的梧桐树,中间是一个喷泉水池,喷泉口用铁和水泥造型,高出水面一米。人进了大门,从喷泉后面左右陈列的露天法国式楼梯上去,进入米黄色人民邮政的营业室,室内顶上挂着卡萨布兰卡式的吊扇,地上铺的是三色地砖,这种法国地砖。前两年昆明要修缮一些老建筑时了解到,在法国这种地砖已经无人烧制。往下再走一点,现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甘美医院大楼里还有一些。
  那时候,我经常替大人跑腿寄信去这个邮局,记得有次下雨,我就站在两廊的楼梯上,听着雨声沙沙打在梧桐叶子上,看雨水在没有喷水的喷泉池水面上点出一个个圆圈,那时我不懂什么是情怀意境,只知道这一切很有意思,很舒服。
  后来老铁路医院旧址和法式邮电局都被拆掉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唯一留下一点和邮电局有关的,在邮电局原址上修了座大楼,是邮电的集邮公司,直到今天,除了官方在出售邮票,一些集邮爱好者也在这里做些民间交易。我估计随着网络通信的发达,邮票,只是一种古董收藏品了。
  在我大约七八岁的时候,我突然地萌发了一种欲望,想从高处看看我所居住的昆明城。我就在我居住的巡津街的建筑物上,一幢一幢地爬上房顶,坐在屋脊上眺望。
  在屋顶上,我坐在被雨水和大风洗刷得一尘不染的瓦面上,尽我的目力,那时的昆明是一个水灵灵的城市,空气纯净,天热的时候远处风景在晃动,像海市蜃楼。城中的大树如同巨人站立,没有高楼大厦。我当时以为,昆明城永遠就是这个样子了。
  后来读历史,才知道从明朝洪武年间建立昆明城墙开始,墙内的岁月凝固了六百多年,昆明城没有再次扩大,一代代的昆明人,睁眼看的是这个昆明城,闭眼时还是这个昆明城。我当时看见的昆明城,还在我长大后的几十年间就彻底地改变了模样。
  在我家所在的屋顶上,往北面看过去,是一大片最高不超过两层的房屋,人称“1号大院”,这绝对不是门牌上写的 1号,而是个历史名称。这个大院很大,里面又分为好几个小院,房屋有过去大户人家留下来的洋房,也有居民自己乱搭乱建的这种房屋。里面的居民就不只是铁路系统的了,什么单位的人都有。我小时候身体弱,9岁的时候,父母通过别人介绍,在 1号大院最深的一个小院里拜一位老爷爷为师学习武术,学了一段时间,最大的成果就是在学校里没人敢欺负我了。那段时间我天天要穿过 1号大院。
  1号大院给我最大印象是大院里的厕所,左右大概有十多个蹲坑,人们屁股对着屁股大便,没有任何隔板,早上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卫生条件十分差劲,那时的我都非万不得已不去那上厕所。不过大人们好像不在乎,天天在里面进进出出。
  后来我才知道,教我武术的王爷爷,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位武术名家,曾做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的少校武术教官,从广西体委退休后来昆明养老,收几个小孩子教教老有所乐。为此,他把他住的小院地上厚厚地垫了一层土,供我们在上面练功。我学了一段时间,派出所的民警来到小院,不让王爷爷教我们了。也是从民警嘴里,我们才知道原来王爷爷在民国的经历。
  王爷爷后来回广西去了,我的学武生涯也就结束了,再后来,我才知道,抗战时期,林徽因梁思成刚到昆明,也是住在 1号大院里的小洋房里。解放前夕到了台湾的云南省国民党书记长裴存藩的西班牙式洋房,也在 1号院里,他在台湾的邻居李敖写到裴氏晚年:“裴老爷子不在乎他在台湾的空白,他的生命发光在昆明西班牙式华丽住宅里——台湾对他太小了……”初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促狭地想,林美女和裴老爷子,会不会上过 1号院的那个大厕所?
  我家的南边,是铁路招待所,占地很大,从河堤进了大门往下走,有一幢三层的砖楼,这是新建的招待所楼房,因为低于巡津街街面,在外面看不出来有多高。我这个孩子之所以对它有着深刻印象,是因为它在整条巡津街上有唯一的一个小卖部,里面有我家不大买得起的水果硬糖、罐头,有一段时间,还卖过阿尔巴尼亚衬衫和香烟,据说是阿尔巴尼亚老受中国援助,不好意思拿了点衬衫香烟来给中国,吸过纸烟穿过衬衫的大人们都说这些东西质量很低劣,不过价钱不贵。有一年,全昆明市火柴断供,而我刚好得到一支用火柴头打响的“链条枪”,喜欢得要命而打不响,幸亏在这个小卖部花了几分钱买到两盒火柴,在小伙伴面前好好炫耀了一下子。
  招待所里好玩的是一处我们称之为“小招待所”的地方,里面有小洋楼,花园。小洋楼我没进去过,只有贵宾来才能住进去。花园里有花圃和假山,是以前大户人家留下的,不过被招待所食堂种上了菜,我进去的时候还被大人提醒过,不要用手去指盘在假山上瓜藤结出来的瓜,说这叫“指瓜烂瓜”,瓜会烂掉。据说后来在一部没有拍成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电影里的反面人物,那位化名为“石千里”的铁道部部长来昆明就住里面。   我小的时候,江里还有船在运输,我坐在江边,看运粮船、垃圾船、船仓全无遮挡的大粪船全凭人工划浆从水面上飘过。江水清清,那时候巡津街的街面上,我记得有好几处石头搭的台阶,下去就能来到水边上,街上的人家,就在这些台阶下洗菜,洗衣服。
  我和小伙伴拿着大人帮忙制作的铁丝鱼笼,放上一些饵料,系上绳子放进水里,过一阵拉上来,能捕到几条小鱼,我天才地发现,饵料最好用烧过的猪骨头,但收集人们吃过的骨头,在那个时代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我的捞鱼大业也没持续多久就废掉了。
  河边的孩子,自然要到河里面戏水。每到天热的时候,男孩子们穿个裤衩或者光着屁股下到盘龙江里,狗刨式、青蛙式,或者最直接游“老排(上声)澡”,昆明话把游泳叫做“排(上声)老埂”,小伙伴约人去玩水,就在院子叫“排(上声)老埂去了!”有的人家大人管得严,怕出危险不准孩子去,水性好的孩子就纷纷来做保证,保证照顾好他家的孩子。
  在巡津街两头的得胜桥、双龙桥上,男孩子们经常翻过桥栏,下到桥墩,在行人的赞叹或嘲笑中用“冰棍”式或者“飞燕带卷”式跳入河中,做跳水表演。成为昆明夏日的一道风景。据说,盘龙江还是收走了不少小孩的性命。那时我胆小,有一次用一顶军帽浸湿了往里面吹气,帽子鼓成一个气球,抱着这个浮球从现在的金湾客运站前下到盘龙江学游泳,慌乱中帽子脱了手,我沉了下去,喝了一肚子河水,还是一起游泳的大人把我拉出水面,从此再不敢下河,直到现在还是个旱鸭子,
  回到盘龙江边的各种大杂院里,生活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那时候“男人是木工,女人是裁缝”,院子很多能干的昆明小伙子自己筹办木料,自己设计,自己凿钻刨。做出了一个个高低柜、胸柜、五斗橱,再买点也在盘龙江下游昆明虫胶厂生产的虫胶漆刷上去,把几平方米的家装得满满当当,熠熠生辉。木工做得好的小伙子,在当时女孩子心中,相当于现在的创业成功人士。我那时虽然还小,家在山里的亲戚也给我准备了几立方木头,我唯一发愁的是将来我怎么做家具。
  女孩子用积攒下来的布票,扯上几尺“料子”,划粉剪子摆开,裁剪后或手工或缝纫机上一缝,就成了合身的服装,巧姑娘们绞尽脑汁设计的服装,不敢整现时的“紧漏透”,却也端庄大方。衣服穿旧了,去新昆明电影院旁的化工原料门市买几包染料,在家里火炉上烧盆开水,把染料和衣服放进去,晾干一看,又像件新衣服了。
  昆明人冬天穿件自己织的毛线衣就行。织毛衣的不全是女同胞,有些男人也是高手。那时只能看到阿尔巴尼亚电影,电影上演员穿的毛衣,硬是有高人分析出编织手法,一个传一个,满城尽是“阿尔巴尼亚花”。
  一种彩色塑料线,昆明人叫“油线”,被编成五颜六色的小鱼、小鹿钥匙挂件,各种造型栩栩如生。红色油线编在乒乓球上,一对喜庆的迷你红灯笼就挂在了蚊帐钩上。
  大院里的邻里关系也不像现在,我放学回家,要是父母还没下班,肚子饿了,随便到哪一家已经做好饭的邻居家就可以饱餐一顿,邻里间借个斧头钉锤,板凳碗筷,葱姜油盐什么的,是经常的事。我小时候摔了一跤跌通了头,是院子里的人用三轮车把我和我妈送到了医院。我们大院里还经常组织起来,找上几辆三轮车,拉着全大院的人出去玩,我家老相册上还有几张院子里当年在大观楼游玩的照片,上面的人我都不认识了。当时照相时我正在尿尿,地上有水迹对着的那个小孩就是我。
  盘龙江穿過昆明市区,有河就必然要有桥。以前,几公里的巡津街上,只有两座桥。街头的得胜桥,街尾的双龙桥。街头的得胜桥是昆明历史的一个象征。1297年,昆明城南修了一座桥,取个啥名字呢?昆明本土文人们正在相互发表高见,元朝改年号为“大德”的诏书下来,一致拥护!就叫“大德桥”。后又命名为“云津桥”。
  清朝,吴三桂叛乱,将军赵良栋,带着两千人从大德桥上率先攻进昆明城。道光年间重修此桥,因为这事,改名“得胜桥”。
  得胜桥作为旧时昆明的水陆交通要道,这里商业兴旺,旧时“昆明八景”之一的“云津夜市”就在这里。清末,滇越铁路建成后,昆明火车站就设在桥的东南,人流物资从火车上下,蔡锷、聂耳坐火车进出昆明,滇军抗战,解放大军进入昆明,都从这座桥上走过。老昆明人甚至有句歇后语“得胜桥的警察——看瞧”形容静待事情的发展。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因桥边有座双龙寺,故名“双龙桥”。很长一段时间,双龙桥是昆明市区和郊区的分界线,过了桥再往南走,就到郊区了。
  双龙桥桥墩上方南北各有两个石雕龙头。有一年,正值盘龙江枯水,一个龙头落下来,就在河边的淤泥上。我觉得这东西好看,就拿了根竹竿,背了个小背篓。一个人从河埂上爬下去想把它弄上来。用竹竿一探,淤泥太深,不敢过去。到现在,我至少想出了几十种可以拿到龙头的方法和发财的梦,但当时几天后水涨,龙头再也不见了。
  现在回忆起来,我家住在盘龙江西岸的巡津街上,却很少去另一边的东岸去玩。这可能是当时东岸是一片围着小火车南站的铁路局住宅区。无论是从得胜桥还是双龙桥过去,都要绕一大段路。而且长长一条巡津街上,只有在老铁路医院大门前一个早上卖烧饵块的摊子,然后就是街头老邮局旁边有个米线馆。
  我就是在街头那个米线馆里形成了我的第一个人生理想:长大了我要当个卖米线的!把我自己吃的那碗米线多多地舀上很多肉。也就是因为一毛五分钱二两粮票一碗的带肉米线有点肉味,我觉得这一家的米线太好吃了。但妈妈不支持我的理想,还说这家的米线很难吃,我最多一个月能吃上一次。
  倒是后来在得胜桥头东,开了一家豆花米线店,还是居民委员会集体所有制的,原来开在拓东路小桥,后来搬到太和街(北京路),再搬到得胜桥而得名得胜桥豆花米线。我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我的一位邻居大妈一直在这店里工作。七分钱一碗全素的豆花米线是我吃过的老昆明小吃最美味的。
  豆花米线,就是把嫩豆腐放进开水烫熟的米线,加上各种佐料拌制而成。不难看出,它和邻省四川有名的“豆花饭”渊源一致。得胜桥豆花米线要放进的配料一般是冬菜、生韭菜、面酱、甜酱油、咸酱油、胡椒面几种,但这几种配料就大为讲究。冬菜,是用昆明当地所产芥菜腌制而成,相对昆明人爱吃的酸腌菜酸味要淡,细细切碎后,在锅里用文火煸出香味。豆花米线的面酱就复杂了,要用辣酱、甜面酱调合而成,辣酱最好是用汤池老酱或者昭通酱,其辣味就可以代替昆明人常吃的油辣椒。
  辣酱、甜面酱,还有甜咸酱油如何调制在一起的比例很重要,就是在店里,你注意看,放这些调料的顺序都不能乱,如果放了冬菜再放酱油,酱油在冬菜里,味道串了,这碗米线也就难吃了。还有豆花一定要煮一下,去除碱味,放进米线的时候,豆花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
  得胜桥豆花米线在当时就出了名。卖了很多年后,集体所有制解散,米线馆消失。一位个体户接着在得胜桥边卖豆花米线,到现在,在昆明城里开了很多挂着“得胜桥豆花米线”牌子的连锁店。只是我知道,昆明郊区,已经很少人种做冬菜的芥菜了,各个连锁店,放调料的顺序还按照传统的标准吗?
  那时候盘龙江默默地从巡津街上老铁路医院、1号大院、法国邮局、铁路招待所旁边流向滇池,现在这些建筑物全部消失了。千百年来,它看过身边的多少人和风景呢?在过去,它清清的河水直接被人们拿来饮用、洗菜洗衣服,到现在,纯粹成为一条城市景观河道。河流还在,巡津街还在,只是沿江的高楼群里,已经找不到我的回忆。我长大了,童年也随着江水逝去,了无痕迹。
其他文献
翟妍 本名翟景华,笔名翟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九届高研班学员。吉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有中短篇小说发表在《十月》《中国作家》《作家》。长篇小说《长河长》在《江南》杂志发表。著有中篇小说集《麦子熟了》,散文集《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长篇童书《青云城里的来客》。  1  榆村的杨有四已经是七十冒高的人了,身体还硬朗的像个小伙子,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都不在榆村住了,庄稼地里的活儿他指
期刊
故乡,是一种牵挂。  离开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是三十多年。自从离开村里那所破败不堪的寺庙改成的学校,也就算离开了那个村庄,那年我小学毕业。故乡,是一条狭窄的小山沟。从祥云上川坝子进村,要沿着小山沟走几公里的山路。村子就在箐里的山坡上,从箐底沿着小村一直上坡,茂密的森林中,掩映着村里的坟地。村子离祥云的坝子太远,村里人的交通工具就是两只脚,若是没有什么必须的事情,大家是不愿出去的。自行车是又过了好些
期刊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便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老家来。  我的老家坐落于秀山脚下的艾家巷,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坐南朝北,大门朝东,属震宅。老家门外有一大场,靠西边一排的人家门口摆放着几条青石板,左邻右舍的老人小孩总喜欢在青石板上坐着吃饭、聊天、做活,年久月深,青石板早已被磨得光滑如玉。  老家的房子有点矮小,光线暗淡又有些潮湿,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居所——它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留存了我年少时的幼稚、天真
期刊
1985年炎热的夏季,空气灼热,大地发烫,万物仿佛都在一个炉子里燃烧。一个愣头愣脑的学生哥怀揣一张大学毕业分配派遣证,带着一包行李和一纸箱书,从山城重庆挤上火车,逃难一般逃离了那座火炉般的城市。终点站是一座过去他只在明信片和风光图画中见到过的城市——昆明。那个年代的挂历上都会有一些风光摄影画,从天堂苏杭,到长城黄山,它们就是彼时的“诗和远方”。学生哥记得家里的墙壁上曾经挂过一幅关于昆明的风景画,烟
期刊
戴晓珊,1976年出生于吉隆坡,现居马来西亚芙蓉城。九十年代大学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获马来西亚花踪小说奖。1999年在中国出版《走过那段繁华路——一个马来西亚中学生的日记》。2017年在马来西亚出版短篇小说集《说不出爱》。  Surti眼睛闭上,咬着嘴唇。肌肤之亲没有想象中浪漫。只有疼痛。两腿间、小腹下,硬硬被撬开的密口榴莲一样。当裂口撕开时,她内心发出一声巨大的呐喊。但,世界听不见。她的眼角溢
期刊
顺风耳  西域多异人,亦留下诸多轶事。譬如顺风耳,在匈奴、乌孙和蒙古人中比比皆  是。  匈奴人冒顿,为坐上匈奴的单于狼皮宝座,暗自训练鸣镝射手,欲弑父头曼。他训练那些鸣镝射手时,听他们射出的鸣镝声,便判断出谁有用。  乌孙人猎骄糜,在刚出生后被仆人背着逃避战乱,肚子饿了,听出空中的乌鸦口中有肉,草丛中的母狼腹部有奶,便哇哇暗示那仆人去找吃食,待仆人寻找一番返回,便见乌鸦用肉、狼用奶在喂他。  蒙
期刊
你在四月的野橘树下唱歌,歌声在吹面的清风里荡漾。它们落在野花上,落在平静的河面,野花和鱼儿就雀跃起来。觅食的鸟儿在花枝和树杈间跳来跳去,不时放声鸣啾;羊群在河边的野地里走走停停,啃食着鲜嫩的青草。往日,你把“苦歌”唱给怀情不诉的弟弟,把“说春歌”唱给丛林和勤劳的乡亲,“哭嫁歌”你们只在湾里姑娘出嫁前的夜晚唱,“咏叹歌”你唱给孤独时的自己。  你在四月的野橘树下唱歌,弟弟在房间收拾行李。他把衣裤叠放
期刊
微信群聊时间:2020年2月23日—2月27日  谈话人:赵丽兰 张尚锋 张小卫 周兰   飞蚂蚁 雷焕春 李季 米吉相   超玉李 果玉忠 普蓝依 李昀璐   整理人:胡兴尚  2月23日 4人聊话题:三地诗歌及创作概况  胡兴尚:近几年,昆明周边玉溪、曲靖、楚雄三地诗歌异军突起,诗人队伍逐渐壮大,诗歌创作日趋精进,实力相当,彼此辉映,已初步呈现出鼎足之势。三地起步相对较早的诗人持续发力,新作不
期刊
0  我看着她灰黄色化脓的门牙根,出了神。听到她的话音渐落,我努力拉回呆滞的神经,重复她的最后几个字:“重新写?”  她抿嘴微笑,用不想惊动任何人,职业化,有诱导性地声音,细声细气地说:“是。那边的板子上有这里律师的信息。你可以记一下。我们也可以代理这样的案件。如果需要你可以联系我们。”  我看向她眼神示意的黑色电子屏,上面有很多行红字,仔细一看,前几行一模一样,后几行一模一样。看来,屏幕坏了。 
期刊
斑斓映流水  1910年到达成都数日后,我决定专程前往边境城镇松潘厅走一遍,主要目的是采收以前我在这一地区发现的一些新针叶树种的种子和标本。   ——亨利·威尔逊《中国:园林之母》  急于出走,是想让大自然慰藉我劳累、疲乏的心灵,消解日日夜夜在病房残留的苦闷、无奈,以及因过度劳累造成的神经衰弱。抚慰人心的唯有大自然。秋风一天比一天寒凉,深山高地斑斓的秋色很快会被摇落得不见痕迹,时光不等人,秋色不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