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朵金花》作为新中国10年大慶的献礼片,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依然魅力不减。本文从《五朵金花》的故事娱乐性与宣传教育性相结合,笑点设置与社会矛盾的把握,主旋律喜剧的文本接受性三个层面对主旋律喜剧特征进行分析,并阐释其对我国当代主旋律电影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五朵金花;喜剧特征;主旋律电影
影片《五朵金花》于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是建国10周年、建党40周年的献礼项目,也是新中国17年电影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我们以现代的观点去欣赏这部五十多年前的主旋律民族电影,仍旧会为它所吸引。在满足娱乐休闲需求的同时,也会为片中人物生存状态所感动,获得一种生活的正能量。或许《五朵金花》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正在于此,将教育宣传的主旋律演绎的感动、鲜活、愉快。文章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五朵金花》主旋律喜剧特征并阐释其对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故事娱乐性与宣传教育性相结合
《五朵金花》作为建国10周年、建党40周年献礼影片,就要接受政治宣传的任务,而要让普通大众愿意去欣赏并发自内心受到教育感染,又需要影片具有一定的故事娱乐性,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诉求却在影片中实现了完美对接。
影片《五朵金花》的素材来源于一篇反映几个白族女青年在“大跃进”中先进事迹的新闻作品。为了增加影片观赏性,剧情描绘了一个美丽而意外的爱情故事——在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的传统盛会上,剑川青年阿鹏与金花互生爱恋之情,相约来年。第二年,阿鹏在寻找金花的过程中路遇四个金花,产生了许多笑话、误会和波折,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虽然并没有直接歌颂劳动,但观众在追随阿鹏寻找金花捧腹大笑的过程中,透过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兼顾了政府层面政治宣传教育的需求,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在艺术追求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具有很强观赏价值,在笑声中娱乐和教育观众。
影片娱乐性与政治宣传性的结合,也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近年来,在电影市场化大潮下,很多影视作品一味地追求娱乐效果,回避时代的主旋律,放弃思想性和政治性。但是,由影片《五朵金花》我们不难发现,故事娱乐性与宣传教育性并不矛盾,当今的影视创作应如影片《五朵金花》一样,在满足观众娱乐需要的同时,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
二、笑点设置与社会矛盾的把握
喜剧效果的产生源于矛盾,作为一部民族电影、主旋律电影,社会矛盾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影片突破了“戏剧冲突”的戒律,没有专注于大背景下的时代矛盾,也没有取材于人民内部的阶级冲突,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误会和解除误会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误会的设置从始至终展现的都是时代的主旋律——善与美,而误会引发的笑点也都在劳动过程中展现,观众可以在影片设置的笑点中感受社会主义的美好。此外,影片《五朵金花》为产生喜剧效果设置的矛盾点,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真实巧妙,符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并且,矛盾冲突的设置,层层递进、自然不造作的推动情节发展,引领观众情绪把故事引向高潮。近年来,伴随着电影的商业化进程,国内影视作品的娱乐化倾向已不可逆转,各种商业投资的喜剧创作充斥市场。然而这些所谓的喜剧片,思想性浅薄,艺术价值也不高,喜剧情节虚假,误会过于巧合。电影《五朵金花》在笑点设置上的合情合理、可笑可信、积极向上,将喜剧的生命力放置于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巧合的误会可信而不牵强,适度的夸张毫不滑稽之感,这些特征都值得当代喜剧电影借鉴。
三、主旋律喜剧的文本接受性
影片在背景题材和叙事结构方面的得当处理,无疑增加了《五朵金花》作为喜剧电影的文本接受性,让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以少数民族故事为背景题材,对于五六十年代的大多数国人来讲是新奇的。影片中滇南风光的外拍实景,大理三月街和以歌传情等白族民风民俗展示,都充满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作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代表作,影片配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宣扬了政府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在构建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此外,电影在叙事结构的处理上符合广大受众的影片观赏思维,按照情节发展的线索,参照现实生活的逻辑,把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走向安排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波折而引人入胜。在视听语言的把握上,镜头的转换和段落的衔接也环环相扣,简洁明了。
四、《五朵金花》对当代主旋律电影的启示
1.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强化。《五朵金花》是一部在爱情喜剧故事的包装下,以劳动美为核心的影片。在展现苍山洱海的美景中,轻松愉快的爱情故事使得自然风光更加赏心悦目。长期以来,我国的主旋律电影过分强调政治性,忽视娱乐性;强调思想性,忽视艺术性。导致影片中革命与信仰始终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历史、政治教科书的角色。而真正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应该是以内在的艺术力量震撼心灵,观赏价值与思想性并重。
2.情感化表达引起观众共鸣。电影《五朵金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观众与剧中描述的故事产生共鸣。这也正是电影的迷人之处,把个人的爱情故事投入到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讲述微观故事的同时,完成对宏观时代背景的复现,结构恢宏、故事动人、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真实。这样情感化的表达手法,有助于观众感情带入,联想自身产生共鸣,在观影过程中浑然不觉地获得精神洗礼。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在注重故事新奇的同时,更要注重与观众产生共鸣。
3.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策略。主旋律内容与类型片模式相加可以形成有效的创作策略。电影《五朵金花》可以说是主旋律与爱情喜剧片的结合。相同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紧急迫降》可以看作灾难片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题的结合、《黄河绝恋》可以看作战争类型片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结合、《红河谷》可以看作西部片与爱国主义理念的结合。主旋律作为概念主题与作品灵魂,其呈现方式就应该是层出不穷的, 以最恰当的类型呈现影片内容,是弘扬主旋律,推动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
4.主旋律思想的国际化传达。早在《五朵金花》拍摄之初,夏衍曾明确地对电影创作人员指示“把它作为向其他国家发行的对象,以达到在世界上宣传中国,扩大中国社会主义在国际的影响和目的。”(影片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的国外发行纪录。)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不仅仅是拍给国人看的,更是展现一个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平台。中国主旋律电影想要达到国际化视野,获取文化传播的全球认同,就需要寻找切合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和普遍的情感诉求,以此完成对民族核心文化价值的传播。正如国外获奖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通过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诗意般电影表达,完成了对崇高人性、质朴生活的颂扬,以艺术片的形式传达主旋律思想。而这种将主旋律思想内涵注入不同电影类型,完成国际化传达方式的形式,值得今后的影视作品借鉴。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运作的道路上不断加快产业化步伐、增强视觉冲击、实现传播的多元化以及策略的国际化。但在探索“主旋律形态,商业化运作”的新道路同时,也应该借鉴经典主旋律电影的成功策略。只有在保持传统精髓,不断坚持创新的道路上,主旋律电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愈战愈强,从而有信心也有能力担当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并走进国际视野,演绎“时代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①张剑鸣.重读抒情喜剧《五朵金花》.华夏文化论坛第九辑.286~291
②陆柱国.主旋律·借鉴及其他[J].电影艺术.1998(2):4~6
③宋家玲.主旋律电影的危机与活路[J].电影艺术.2006(1):53~55
【关键词】五朵金花;喜剧特征;主旋律电影
影片《五朵金花》于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是建国10周年、建党40周年的献礼项目,也是新中国17年电影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我们以现代的观点去欣赏这部五十多年前的主旋律民族电影,仍旧会为它所吸引。在满足娱乐休闲需求的同时,也会为片中人物生存状态所感动,获得一种生活的正能量。或许《五朵金花》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正在于此,将教育宣传的主旋律演绎的感动、鲜活、愉快。文章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五朵金花》主旋律喜剧特征并阐释其对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故事娱乐性与宣传教育性相结合
《五朵金花》作为建国10周年、建党40周年献礼影片,就要接受政治宣传的任务,而要让普通大众愿意去欣赏并发自内心受到教育感染,又需要影片具有一定的故事娱乐性,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诉求却在影片中实现了完美对接。
影片《五朵金花》的素材来源于一篇反映几个白族女青年在“大跃进”中先进事迹的新闻作品。为了增加影片观赏性,剧情描绘了一个美丽而意外的爱情故事——在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的传统盛会上,剑川青年阿鹏与金花互生爱恋之情,相约来年。第二年,阿鹏在寻找金花的过程中路遇四个金花,产生了许多笑话、误会和波折,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虽然并没有直接歌颂劳动,但观众在追随阿鹏寻找金花捧腹大笑的过程中,透过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兼顾了政府层面政治宣传教育的需求,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在艺术追求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具有很强观赏价值,在笑声中娱乐和教育观众。
影片娱乐性与政治宣传性的结合,也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近年来,在电影市场化大潮下,很多影视作品一味地追求娱乐效果,回避时代的主旋律,放弃思想性和政治性。但是,由影片《五朵金花》我们不难发现,故事娱乐性与宣传教育性并不矛盾,当今的影视创作应如影片《五朵金花》一样,在满足观众娱乐需要的同时,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
二、笑点设置与社会矛盾的把握
喜剧效果的产生源于矛盾,作为一部民族电影、主旋律电影,社会矛盾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影片突破了“戏剧冲突”的戒律,没有专注于大背景下的时代矛盾,也没有取材于人民内部的阶级冲突,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误会和解除误会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误会的设置从始至终展现的都是时代的主旋律——善与美,而误会引发的笑点也都在劳动过程中展现,观众可以在影片设置的笑点中感受社会主义的美好。此外,影片《五朵金花》为产生喜剧效果设置的矛盾点,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真实巧妙,符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并且,矛盾冲突的设置,层层递进、自然不造作的推动情节发展,引领观众情绪把故事引向高潮。近年来,伴随着电影的商业化进程,国内影视作品的娱乐化倾向已不可逆转,各种商业投资的喜剧创作充斥市场。然而这些所谓的喜剧片,思想性浅薄,艺术价值也不高,喜剧情节虚假,误会过于巧合。电影《五朵金花》在笑点设置上的合情合理、可笑可信、积极向上,将喜剧的生命力放置于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巧合的误会可信而不牵强,适度的夸张毫不滑稽之感,这些特征都值得当代喜剧电影借鉴。
三、主旋律喜剧的文本接受性
影片在背景题材和叙事结构方面的得当处理,无疑增加了《五朵金花》作为喜剧电影的文本接受性,让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以少数民族故事为背景题材,对于五六十年代的大多数国人来讲是新奇的。影片中滇南风光的外拍实景,大理三月街和以歌传情等白族民风民俗展示,都充满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作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代表作,影片配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宣扬了政府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在构建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此外,电影在叙事结构的处理上符合广大受众的影片观赏思维,按照情节发展的线索,参照现实生活的逻辑,把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走向安排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波折而引人入胜。在视听语言的把握上,镜头的转换和段落的衔接也环环相扣,简洁明了。
四、《五朵金花》对当代主旋律电影的启示
1.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强化。《五朵金花》是一部在爱情喜剧故事的包装下,以劳动美为核心的影片。在展现苍山洱海的美景中,轻松愉快的爱情故事使得自然风光更加赏心悦目。长期以来,我国的主旋律电影过分强调政治性,忽视娱乐性;强调思想性,忽视艺术性。导致影片中革命与信仰始终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历史、政治教科书的角色。而真正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应该是以内在的艺术力量震撼心灵,观赏价值与思想性并重。
2.情感化表达引起观众共鸣。电影《五朵金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观众与剧中描述的故事产生共鸣。这也正是电影的迷人之处,把个人的爱情故事投入到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讲述微观故事的同时,完成对宏观时代背景的复现,结构恢宏、故事动人、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真实。这样情感化的表达手法,有助于观众感情带入,联想自身产生共鸣,在观影过程中浑然不觉地获得精神洗礼。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在注重故事新奇的同时,更要注重与观众产生共鸣。
3.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策略。主旋律内容与类型片模式相加可以形成有效的创作策略。电影《五朵金花》可以说是主旋律与爱情喜剧片的结合。相同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紧急迫降》可以看作灾难片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题的结合、《黄河绝恋》可以看作战争类型片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结合、《红河谷》可以看作西部片与爱国主义理念的结合。主旋律作为概念主题与作品灵魂,其呈现方式就应该是层出不穷的, 以最恰当的类型呈现影片内容,是弘扬主旋律,推动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
4.主旋律思想的国际化传达。早在《五朵金花》拍摄之初,夏衍曾明确地对电影创作人员指示“把它作为向其他国家发行的对象,以达到在世界上宣传中国,扩大中国社会主义在国际的影响和目的。”(影片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的国外发行纪录。)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不仅仅是拍给国人看的,更是展现一个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平台。中国主旋律电影想要达到国际化视野,获取文化传播的全球认同,就需要寻找切合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和普遍的情感诉求,以此完成对民族核心文化价值的传播。正如国外获奖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通过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诗意般电影表达,完成了对崇高人性、质朴生活的颂扬,以艺术片的形式传达主旋律思想。而这种将主旋律思想内涵注入不同电影类型,完成国际化传达方式的形式,值得今后的影视作品借鉴。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运作的道路上不断加快产业化步伐、增强视觉冲击、实现传播的多元化以及策略的国际化。但在探索“主旋律形态,商业化运作”的新道路同时,也应该借鉴经典主旋律电影的成功策略。只有在保持传统精髓,不断坚持创新的道路上,主旋律电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愈战愈强,从而有信心也有能力担当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并走进国际视野,演绎“时代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①张剑鸣.重读抒情喜剧《五朵金花》.华夏文化论坛第九辑.286~291
②陆柱国.主旋律·借鉴及其他[J].电影艺术.1998(2):4~6
③宋家玲.主旋律电影的危机与活路[J].电影艺术.2006(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