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导学”是“先学后教”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学卡的使用却遭遇尴尬,其现象与新课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相去甚远。尴尬背后不难发现“导学”魅力缺失,味同嚼蜡;反馈单一滞后,让学生有“机”可乘;独立思考欠缺,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怪圈。为走出怪圈,对导学卡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二次重构,依托数字平台展示预学成果;营造交流氛围促使能力提升;引进在线测试提高检测效度。导学卡全面改版升级后带来惊喜,也让人从中获得启迪。
【关键词】先学后教;课前导学;数字化;学习力
源起:“课前导学”遭遇的尴尬
每一课的“课前导学”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读文、查资料、学习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当然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以《三亚落日》为例,一开始设计了导学卡。
导学卡发下去,预学便成为当天的家作。可当第二天反馈学生作业时,却遭遇尴尬。
尴尬一:口头作业形同虚设
导学卡上要动笔写的,学生基本都做了,但口头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3、4自然段。”学生完成情况却不如人意,抽读课文大多数读得疙里疙瘩,还常有读错字音读破句子的;有些学生看似读得还可以,但本课中关键的生字词却也读错不少,凭直觉,他们只不过是基本功比别人强而已,预学时的读书并不到位。
尴尬二:资料搜集一纸空文
资料收集只是一种手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去阅读,从而了解“三亚”。可大多数学生只是在网上搜集了资料,并没有经过个人思维的加工——阅读和处理这些资料。他们能拿出几张乃至十几张打印的资料,如果不让他们看资料,能说出有关“三亚”信息的几乎没有。
尴尬三:笔头检测随心所欲
“课前导学”中要动笔的“选择正确读音”、“解释带点字和词语的意思”这两项作业在批阅时,发现错误率相当高,虽然要选的读音都是本课中容易读错的,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凭借低中年级查字典的基本功,要做对并不难。但问题是,学生根本不屑于去查字典。
思忖:尴尬背后的隐痛
这些现象不容小觑,与新课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相去甚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拨开云雾,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隐痛”:
1.“导学”魅力缺失,“食”之味同嚼蜡。
“导学”本来是引导学生先学,可 “课前导学”演变成了纯粹的作业,学生提不起兴趣,“食”之味同嚼蜡。抱着任务观点的态度,看得见的“刚性”作业就做,看不见的“弹性”作业就不做,学习缺乏动力。“导学”的魅力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2.反馈单一滞后,学生有机可乘。
学生的预学作业都要经过老师批阅才反馈出结果,老师一一批过去那得多长时间?再说最起码也得第二天早上作业上交了才行,不管完成与否、正确与否,今晚总是太平无事,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个放心觉。这样的有机可乘,蒙混过关的人自然就产生了。
3.独立思考欠缺,大家人云亦云。
优美句段赏析,学生基本都是抄《课课通》上的理解,缺乏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是独立思考欠缺的表现。平时,学生也是一做到练习就拿出课课通,一听说预习就打开课课通,一离开课课通,心里就不踏实,习题也不会做了。连家长都说,课课通不离手,考试怎么办!
学生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怪圈。
重构:走出“被动学习”之怪圈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出现的问题,我对《三亚落日》“课前导学”进行了全面改版,从三方面进行二次重构:
1. 依托数字平台展示预学成果
现在聊微信玩QQ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既然网聊已成为热点和时尚,把学习融于其中,就有了腾飞的翅膀。微信、QQ等数字平台可以展示学生的朗读、背诵、书写、图片、其他作品等,几乎所有的预学成果都可以随意展示。
2. 营造交流氛围促使能力提升
作业、作品在网上“晾晒”后,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聆听,还可以点赞、评论、跟帖讨论,随时发表观点意见,还可以质疑解疑进行话题讨论,这样的反馈交流是多元的。现代学生都是网络土著居民,网聊对他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觉的网络交流评论中,学生的理解、表达、独立思考能力等都能得到协同发展。
3.引进在线测试提高检测效度
把字音选择和带点字解释设计成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利用课前几分钟,凭借天士博平台或局域网就可实现在线测试,并可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答案在几分钟内就可监测到正确率,错题甚至秒时内就能发现,离开了“等待批阅”的时空,“投机者”再也无处藏身。
反思:“课前导学”二次重构带来的启迪
思考一:学习是“点燃一把火”。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当头,每个学生才会迸发出各自的潜能,努力地去学习,去钻研,去探索,去质疑。
思考二:课前导学核心是“导”。 “课前导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它不僅包括学习内容的引导,更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工具、学习路径,同样要“导”。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把重点放在“导”上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思考三:教师应与时俱进。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与时俱进,就能为学生的学习引入源头活水,让学习变得清新、亮丽、鲜活、新奇。学生自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就会主动进行思考并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然而然提升了,成绩提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涂子沛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2]《教学革命》 蔡林森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关键词】先学后教;课前导学;数字化;学习力
源起:“课前导学”遭遇的尴尬
每一课的“课前导学”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读文、查资料、学习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当然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以《三亚落日》为例,一开始设计了导学卡。
导学卡发下去,预学便成为当天的家作。可当第二天反馈学生作业时,却遭遇尴尬。
尴尬一:口头作业形同虚设
导学卡上要动笔写的,学生基本都做了,但口头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3、4自然段。”学生完成情况却不如人意,抽读课文大多数读得疙里疙瘩,还常有读错字音读破句子的;有些学生看似读得还可以,但本课中关键的生字词却也读错不少,凭直觉,他们只不过是基本功比别人强而已,预学时的读书并不到位。
尴尬二:资料搜集一纸空文
资料收集只是一种手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去阅读,从而了解“三亚”。可大多数学生只是在网上搜集了资料,并没有经过个人思维的加工——阅读和处理这些资料。他们能拿出几张乃至十几张打印的资料,如果不让他们看资料,能说出有关“三亚”信息的几乎没有。
尴尬三:笔头检测随心所欲
“课前导学”中要动笔的“选择正确读音”、“解释带点字和词语的意思”这两项作业在批阅时,发现错误率相当高,虽然要选的读音都是本课中容易读错的,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凭借低中年级查字典的基本功,要做对并不难。但问题是,学生根本不屑于去查字典。
思忖:尴尬背后的隐痛
这些现象不容小觑,与新课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相去甚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拨开云雾,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隐痛”:
1.“导学”魅力缺失,“食”之味同嚼蜡。
“导学”本来是引导学生先学,可 “课前导学”演变成了纯粹的作业,学生提不起兴趣,“食”之味同嚼蜡。抱着任务观点的态度,看得见的“刚性”作业就做,看不见的“弹性”作业就不做,学习缺乏动力。“导学”的魅力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2.反馈单一滞后,学生有机可乘。
学生的预学作业都要经过老师批阅才反馈出结果,老师一一批过去那得多长时间?再说最起码也得第二天早上作业上交了才行,不管完成与否、正确与否,今晚总是太平无事,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个放心觉。这样的有机可乘,蒙混过关的人自然就产生了。
3.独立思考欠缺,大家人云亦云。
优美句段赏析,学生基本都是抄《课课通》上的理解,缺乏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是独立思考欠缺的表现。平时,学生也是一做到练习就拿出课课通,一听说预习就打开课课通,一离开课课通,心里就不踏实,习题也不会做了。连家长都说,课课通不离手,考试怎么办!
学生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怪圈。
重构:走出“被动学习”之怪圈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出现的问题,我对《三亚落日》“课前导学”进行了全面改版,从三方面进行二次重构:
1. 依托数字平台展示预学成果
现在聊微信玩QQ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既然网聊已成为热点和时尚,把学习融于其中,就有了腾飞的翅膀。微信、QQ等数字平台可以展示学生的朗读、背诵、书写、图片、其他作品等,几乎所有的预学成果都可以随意展示。
2. 营造交流氛围促使能力提升
作业、作品在网上“晾晒”后,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聆听,还可以点赞、评论、跟帖讨论,随时发表观点意见,还可以质疑解疑进行话题讨论,这样的反馈交流是多元的。现代学生都是网络土著居民,网聊对他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觉的网络交流评论中,学生的理解、表达、独立思考能力等都能得到协同发展。
3.引进在线测试提高检测效度
把字音选择和带点字解释设计成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利用课前几分钟,凭借天士博平台或局域网就可实现在线测试,并可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答案在几分钟内就可监测到正确率,错题甚至秒时内就能发现,离开了“等待批阅”的时空,“投机者”再也无处藏身。
反思:“课前导学”二次重构带来的启迪
思考一:学习是“点燃一把火”。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当头,每个学生才会迸发出各自的潜能,努力地去学习,去钻研,去探索,去质疑。
思考二:课前导学核心是“导”。 “课前导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它不僅包括学习内容的引导,更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工具、学习路径,同样要“导”。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把重点放在“导”上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思考三:教师应与时俱进。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与时俱进,就能为学生的学习引入源头活水,让学习变得清新、亮丽、鲜活、新奇。学生自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就会主动进行思考并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然而然提升了,成绩提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涂子沛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2]《教学革命》 蔡林森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