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民主治班 创建和谐班集体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民主治班,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氛围和谐关系和谐管理
  
  党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创建和谐校园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创建和谐班集体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就是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实现和谐管理目标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和手段。要真正实现创建和谐班集体的目标,我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表明,在同一校园文化中,不同的班级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间的个性特征,更反映了各班级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容易得到体现。
  
  二、建立并贯彻班级常规制度,强化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把建制作为最初班级体建设的重点。在日常工作中,紧抓常规管理,尤其以纪律为保证,学习为龙头,卫生为后勤,德育为基础。有了管理,班级就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同等约束力的共同体。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学生受到了一种强有力的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带来一种强大的惯性,推动学生这在纪律、卫生、学习、德育方面人人向学,形成了良好班风,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内部的骨干,它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后,应正确的选拔和培养班干部,让它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班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完成班级工作任务。在挑选时,一定要慎重,一般选择对象的条件应符合以下三点:
  (一)绩较好的。
  (二)学,热爱集体,关心班级。
  (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威信。培养班干部是组织培养班集体的重要环节。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要重视班干部的教育和培养。这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纽带和桥梁。
  
  四、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育的主体,促进后进生转化
  
  “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后进生是班级的隐患,转化后进生,对于稳定班级秩序,促进班级优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没有学生是天生的落后者,根据后进生的成因,宽严并举,促进后进生转化。
  作为班主任,应该把甘露浇到后进生心里,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五、提高班主任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文化素质
  
  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沉着冷静的自制能力、生动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几十名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等千差万别,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因此,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方法选择实施上,必须准确、及时、适度。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班主任要善于同有关部门,同各种有关人员交往。于是,交往协调能力就成了班主任不可缺少的能力。班主任的文化素质是工作职责的要求,是影响教育效能的因素之一,是重要的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班主任实施教育,劝告、说服或建议等所能引起学生作出预期反应的一种心理力量、精神力量。显然影响力越大,班主任的工作效能也就越高。所以,提高班主任文化素质就成为搞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关系和谐,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心去对待学生,并不断创新思路,让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班级和谐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逐渐引入课堂,在丰富课堂知识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利用好网络技术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技术     近年来,我国将网络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信息网络的时代,“书香伴孤灯”的日子将成为历史,“不动笔墨读书”也不再是神话。    一、热爱读书,“最是书香能致远”    中国的语文阅读教学遭到非议不少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就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活动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
期刊
摘 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一、丰富教学内容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
期刊
摘 要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由于某种原因经常会出现老师与学生对立的状况出现,甚者师生之间会爆发冲突,冲突的发生不但影响了本节课的正常教学,如果处理不好,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很长时间对教学产生副作用。这种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应该如何解决,才能把不好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是教师面临的一个困惑。  关键词冲突教学效果对话消融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冲突”是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课堂社会行为行为之一。课堂教
期刊
摘 要“关键能力”一词,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率先在职业教育中提出的,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逐步形成关键能力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案,并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多年实践、总结,首先在关键能力的评估和实践教学上取得较成功的经验。随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  关键词深化素质教育培养    “关键能力”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时隔今日并不久远,且从实际运作来看越来越受教育界关注,在我
期刊
摘 要调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普修课的兴趣,不仅对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与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体育终身体育    体育课堂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摆在每名体育教师面前
期刊
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代基础教育的灵魂。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沟通、互动的舞台,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扬的场所,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 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发展创新。
期刊
摘 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沿着自己的思路,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寻求几乎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在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道路上,极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发展也应该是人的发展,让语文教学成为培养人的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者当前应该走的一条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美感    语文教学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切入点,可以使语文成为一个杠杆,借助于想象,让
期刊
一、义务教育均衡    ■ 回放  “当前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是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反映,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在河北邯郸举行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语道出了教育改革面临的难题,显示着党和政府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  2009年10月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提出“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
期刊
摘 要本文界定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指出我国已于2003年后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情感、心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技能等方面却呈现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新特点。对此,笔者提出应从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并予以展开。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特点 德育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分析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界定。  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