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市政工程建设顶管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探讨了市政工程项管技术的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并阐述了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的工艺。
  【关键词】市政工程;顶管技术;应用;施工工艺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市政工程基础设施
  顶管技术得到了重视,而逐渐被广泛应用。顶管技术是一种管道施工工艺,也是一种非开挖技术,在国内也已逐渐普及。由于不开挖地面,所以能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甚至能在建筑物底下穿过。它很适合运用到市政工程,是一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的施工方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降低到最低点。它不但能克服传统开挖法施工的缺点,而且还有很多的优越性。
   1 顶管施工的特点
  顶管法又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它具有不需要开挖面层,就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吸公路、铁路、河道的特点,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将大大节省。同时,顶管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粉尘,减轻对城区的交通条件和环境状况的干扰和破坏,属于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
   2 顶管技术施工应用分析
  2.1顶进管的选择。顶进管一般选用钢筋砼管,如没有腐蚀要求可选用钢管。钢筋砼管的规格设计、配筋和应力验算应遵守有关钢筋砼的标准和技术规程,特别是有关钢筋砼管的标准和技术规程。(1)顶进管直径的选择:顶进管的直径选择是首先根据工程性质、工程需要确定内径,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确定砼管的配筋及壁厚,进而确定外径。因为顶管工程工作面上需要配备挖土工人,所以一般管内径不小于500mm;(2)顶进管长度的选择:顶进管的长度对顶管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直线推顶的情况下使用长管可以减少装管的次数,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管长度的增长,如果偏离原定的路线,使之恢复正确路线要比使用短管更加困难。建造顶压坑时顶压坑的长度也要增大,挖坑、支护、回填、修复的费用将相应地增加。一般情况下,管长度须相对于管径来衡量,当L/D外≤1.10时,为短管;当L/D外=1.15时,为标准管;当IJD外≥2.10时为长管。
  2.2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1)现场平面布置:平面总体布置包括起重设备、自动控制室、料具间、管片堆场、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场、注水系统、弃土坑的布置等。始发工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前顶铁、主推千斤顶、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工作井边侧设置下井扶梯供施工人员上下。(2)顶管机进、出洞处以及后靠土体加固:为确保顶管机出洞的绝对安全,需对后靠土体及进、出洞区域土体进行高压旋喷桩加固。为防止顶管机进、出预留洞导致泥水流失,并确保在顶进过程中压注的触变泥浆不流失,必须在工作井安装止水装置。
   2.3顶管施工的工艺:顶管施工又称为顶进法施工,是指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成椭圆形或圆形构造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义通道或涵洞的施工方法。(1)顶管井的设计:顶管井分工作井与接收井两种,顶管井的建造结构有很多种类,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井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孔井和单排孔井。前者形状有圆形、正方形、矩形等,后者则大多为矩形,它们的结构受力性能由高至低依次为圆形一正方形一矩形。(2)顶管施工工序:穿墙:打开穿墙闷板将工具管顶出井外,并安装穿墙止水装置。主要技术施工措施:第一,穿墙管内填夯压密实的纸筋粘土或低强度水泥粘土拌和土,以起到临时性阻水挡土作用;第二,为确保穿墙孔外侧一定范围内土体基本稳定并有足够强度,工作井工具管穿墙前,对穿墙管外侧采取注浆固结措施;第三,穿墙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第四,闷板开启后迅速推进工具管,同时做好穿墙止水,本工程采用止水法兰加压板,中间安入20mm厚的天然优质橡胶止水板环,要求具有较高的拉伸率和耐磨性,借助管道頂进带动安装好的橡胶板形成逆向止水装置,应防止因穿墙管外侧的土体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扰动流变。顶管出洞:顶管出洞是顶管作业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顶管出洞,即顶管机和第一节管子从工作井中破出洞口封门进入土中。开始正常顶管前的过程,是顶管技术中的关键工序,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工序。为防止管线出现偏斜,应采取工具管调零,在工具管下的井壁上加设支撑,若发现下跌立即用主顶油缸进行纠偏,工具管出洞前预先设定一个初始角弥补下跌等措施。注浆减阻:在顶管施工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就是通过压注触变泥浆填充管道周围的空隙,形成一道泥浆保护套,起到支撑地层,减少地面沉降,减少顶进阻力的作用。在施工中,首先对顶管机头尾部压浆,并要与顶进工作同步,然后在中续间和混凝土管道的适当位置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中的泥浆损失。注浆工序一般多应用于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顶管纠偏:纠偏是指机头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设置在后部的纠偏千斤顶组,改变机头端面的方向,减少偏差,使管道沿设计轴线顶迸。顶进纠偏是采用调整4台纠偏千斤顶组方法,进行纠偏操作,若管道偏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反之亦然。
  3 膨润土悬浮液在疏松土层中的应用
  在无粘性的疏松土层中以及在粘性很小的土壤中,例如在砂砾土中,若不采取其它辅助措施,土层由于本身极不稳定,以致在刃脚推进之后立刻就会坍落在管壁上。所以对这类土壤来说,膨润土悬浮液的支承作用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起到这种支承作用,先决条件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掌握膨润土悬浮漓在砂砾上中的特性。膨润上悬浮液将渗人土层的孔隙内,充满孔隙,并继续在其中流动。流速取决于孔隙的横断面与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同时也取决于压浆压力。因此为了在同样的压浆压力下达刭相同的渗入深度,在孔隙横断面很小的细粒土层中便需要低流限的悬浮液,面孔隙横断面较大的粒粒土层则需要高流限的悬浮液。在克服流动阻力的过程中,压浆压力随着渗入深度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衰减,所以相应每一种压浆压力,都有一个完全确定的渗入深度。
  4 顶进管在膨润土悬浮浪中受到的浮力
  只要顶进管在整个圆周上被膨润土悬浮液所包围,浮力定律便对它有效,即使悬浮液层的厚度很小也同样如此。在钢筋混凝土管情况下,浮力均为管子自重的1.4倍。这样,只要通过正确地压人膨润土悬浮液,从而在土层中围绕顶进管形成一个支承环带,并保持悬浮液压力等于土压力,于是管子就会在膨润土悬浮液中漂浮起来。为此必需的前提在于悬浮液应是液体状态的,亦即呈现为表观流限相应较低的溶胶状态。在悬浮液的膨润土含量低到接近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极限时,这个条件便能得到满足。浮力可使管外璧摩阻力减小,因为管底部由于自重产生的法向力减少了。这一效果首先会对大直径管子的长距离推顶产生有利的影响。
  顶管设计在市政工程中,特别是深覆土大管径的管道工程和交通繁忙的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特定工程条件下,相对与开槽埋管更具优越性。时代要前进,城市要发展。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地下各种管道建设将会大量增加,顶管设计和施工也会增多。管径加大,长度加长,有直有曲,种类繁多,这将是今后大城市顶管施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良机,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我们的顶管设计和施工技术,使之综合施工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5 结语
  总而言之,顶管施工工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已越来越普及,而逐渐被广泛应用,可应用于给水、排水、煤气、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发电厂循环水冷冻系统等许多管道的施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研究的深人,该项技术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霞柳.洛河电厂取水工程顶管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3~14,17
  [2]邓雅婷.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揭密及院校介绍[J].高校招生.2002,(7):58.学校学报.2010,(1):23~24,37
  [3]张振宇.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6~28,36
其他文献
【摘要】:上饶车站改扩建工程合福信江特大桥主跨125米连续箱梁边跨直线梁段采用膺架法现浇施工,本文主要对膺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受力分析。  【关键词】:连续箱梁;边跨直线梁段;膺架法;受力分析。  1、工程概况  上饶车站改扩建工程合福信江特大桥70m+125m+70m连续箱梁于DK472+395.6~DK472+662.3处跨越信江河,线路成与河流方向成58°夹角。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施工,1
期刊
摘 要:目前房屋在建筑在建设方面,由于技术的更新,科技的进步使得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房屋建筑施工的涉及面非常广泛,而它的施工也有着一个复杂无比的过程。以下主要就现代的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作下简单的介绍,提出几点建议,帮助有关的施工人员在技术和质量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一、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在房屋建筑现场是非常重要的  1、相关施工工
期刊
【摘要】水泥混泥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主要组成形式,在公路建设中经常采用。,但在通车运行后发现,由于一些路基路面通病引起的混泥土路面的病害,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不仅影响了混泥土路面的美观、行车平稳和舒适性,而且又不易修复,还影响了水泥混泥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作者就水泥混凝土常见病害及其原因以及预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  前言  随着水泥混凝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个人建筑施工多年工作心得,对梁式转换层中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工艺;梁式转换层钢筋施工工艺;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等几大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混泥土;设计  1、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  某项建筑工程用于转换结构的层数约为3~5层,使用的是梁式转换层结构。用于转换层的板厚度为200毫米,使用的转换梁最大截面积为2300毫米×2000毫米,混
期刊
摘要:该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长40 米左右,桩数多,且多为一柱一桩,因此桩基施工难度大,要求高。应重点控制好桩基定位、沉渣厚度、扩径和缩径、砼灌注、桩顶标高、断桩与夹泥层等的监理重要环节,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灌注桩;质量控制;施工监理  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工建筑和桥梁墩台基础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小、承载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水平。  关键词: 建筑电气施工;规范;问题   1 插座施工不规范  1.1插座面板接线孔的排列顺序不规范  根据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电气验收规范》第22.1.2条规定: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
期刊
摘要:针对我矿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令人忽视的细节,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各位同行和我共同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运行现象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水的供应相适应,不能无限制地采水用水,不能超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当今世
期刊
摘要:人工神经网络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在岩土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地基沉降预测方面取得了突出了成绩,本文将结合现有的一些工程实例来简单地综述一下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基沉降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地基沉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等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这些基础建设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地基处理,因此对地基沉降预测就成了工程建设者需要解决的首要
期刊
摘要   本文概述现今国土资源的分配、利用的具体情况,同时针对国土资源在分配、开发、利用等实际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中,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问题,保证国土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合理的利用,在近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面取得的很大的进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管理、开发、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从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其多重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交通运输工程中,就有粘结机械张拉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原理、张拉机械、锚具及施工工艺技术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建筑施工;预应力;混泥土;原理  前言:在制作钢筋混凝土构件时,采用某种方法使配置在构件受拉区内的钢筋预先受拉,并使这个预拉力同时反作用于混凝土截面,则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