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个课题,紧接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之后,通过对ATP结构简式的特征的讲解,得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以往讲这个课题时,笔者都是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的顺序讲解。虽累累千言,汗流浃背,学生却只会死记硬背,收效寥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试着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一
为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给学生一段材料:能源物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而在前面学习有机化合物时曾讲过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请同学们思考,今天要接触的ATP的分类地位该如何表述?
一言既出,快嘴的朱某马上接道:“属于储备能源。”其他同学笑道:“你那肚皮上的肥肉是ATP吗?”
张某说:“我认为应该是直接能源,因为这节课的课题是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我们可以用货币,也就是钱直接买东西。ATP就像是能量中的钱一样。应该属于直接能源。”真是一锤定音,其他同学都点头称是。
看到同学们可以搞懂这点,笔者马上不失时机地问:“ATP和糖类等都属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它们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孙某站起来说,“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必须把其中的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够被生物体直接利用。”看来,孙某这节课预习得不错。
“不对吧?”好钻牛角尖的侯某呼地站起来说,“我生病的时候到医院去打针,医生给我用葡萄糖,说是给补充能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给提供能量,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为什么医生不直接给我用ATP?”同学中间立刻充满了疑问,到底葡萄糖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利用呢?
二
笔者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看看同学们有什么高见。
几分钟过去了,几个小组都倾向于一个结论:葡萄糖能提供能量,按照书上讲的,葡萄糖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必须把其中的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够被生物体直接利用。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证明它。平时就好幻想的邵某总结说:“要是我能钻到细胞里看看就知道了。”看来,学生们已经意识到糖类和ATP在能量供应上是各有不同了。
于是,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个材料: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暗处,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约过15分钟荧光消失。学生马上意识到,荧光消失是由于其中的能量消耗尽。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设计。
课进行到这里,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发现了ATP的许多特点: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水解是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mol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储存在其中的能量就会释放起来。
三
但是,糖类等有机物中的能量能100%全部转移到ATP中,供生命活动利用吗?对于这个,学生之间有了不同意见,彼此争执不休,课堂陷入了僵局。
笔者又请学生们思考:知道跑“马拉松”的时候。运动员为什么会不断地向自己身上淋水吗?
思路敏捷的姜某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站起来说:“我知道了,为了降低因剧烈运动而升高的体温。”“对,葡萄糖中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的同时,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大家都豁然开朗。
教材上明显的、易被理解的都说完了,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也谈了不少。学习场面趋于平静,大家都盯着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看不出还有什么问题了。笔者又提醒大家:这两部分的能量相同吗?对照着看一看!一阵沉默之后,课堂又如同平静的水面被激起了波澜。“ADP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有柳物中的。”蒋某惊呼。“光合作用也可以呀!”平时很少说话的沈某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四
多么有意思的一节课,到这里笔者自己竟也感慨有加,以前的课堂怎么是那么的死寂,到底在笔者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带着这个困惑,认真求教,终于豁然开朗。正是笔者的走下讲台,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将教师的“主阵地”交还给了学生们,使他们从教师的“作战目标”变成了合作的“战友”,教师从过去的“广播”变成了现在的“听众”和“导演”。正是如此,才使同学们忘记了课堂的“规矩”,使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变得轻松和谐,使课堂因此生机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当课堂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来合力维护这和谐的人际关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与时俱增了。
一
为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给学生一段材料:能源物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而在前面学习有机化合物时曾讲过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请同学们思考,今天要接触的ATP的分类地位该如何表述?
一言既出,快嘴的朱某马上接道:“属于储备能源。”其他同学笑道:“你那肚皮上的肥肉是ATP吗?”
张某说:“我认为应该是直接能源,因为这节课的课题是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我们可以用货币,也就是钱直接买东西。ATP就像是能量中的钱一样。应该属于直接能源。”真是一锤定音,其他同学都点头称是。
看到同学们可以搞懂这点,笔者马上不失时机地问:“ATP和糖类等都属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它们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孙某站起来说,“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必须把其中的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够被生物体直接利用。”看来,孙某这节课预习得不错。
“不对吧?”好钻牛角尖的侯某呼地站起来说,“我生病的时候到医院去打针,医生给我用葡萄糖,说是给补充能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给提供能量,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为什么医生不直接给我用ATP?”同学中间立刻充满了疑问,到底葡萄糖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利用呢?
二
笔者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看看同学们有什么高见。
几分钟过去了,几个小组都倾向于一个结论:葡萄糖能提供能量,按照书上讲的,葡萄糖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必须把其中的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够被生物体直接利用。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证明它。平时就好幻想的邵某总结说:“要是我能钻到细胞里看看就知道了。”看来,学生们已经意识到糖类和ATP在能量供应上是各有不同了。
于是,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个材料: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暗处,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约过15分钟荧光消失。学生马上意识到,荧光消失是由于其中的能量消耗尽。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设计。
课进行到这里,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发现了ATP的许多特点: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水解是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mol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储存在其中的能量就会释放起来。
三
但是,糖类等有机物中的能量能100%全部转移到ATP中,供生命活动利用吗?对于这个,学生之间有了不同意见,彼此争执不休,课堂陷入了僵局。
笔者又请学生们思考:知道跑“马拉松”的时候。运动员为什么会不断地向自己身上淋水吗?
思路敏捷的姜某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站起来说:“我知道了,为了降低因剧烈运动而升高的体温。”“对,葡萄糖中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的同时,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大家都豁然开朗。
教材上明显的、易被理解的都说完了,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也谈了不少。学习场面趋于平静,大家都盯着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看不出还有什么问题了。笔者又提醒大家:这两部分的能量相同吗?对照着看一看!一阵沉默之后,课堂又如同平静的水面被激起了波澜。“ADP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有柳物中的。”蒋某惊呼。“光合作用也可以呀!”平时很少说话的沈某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四
多么有意思的一节课,到这里笔者自己竟也感慨有加,以前的课堂怎么是那么的死寂,到底在笔者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带着这个困惑,认真求教,终于豁然开朗。正是笔者的走下讲台,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将教师的“主阵地”交还给了学生们,使他们从教师的“作战目标”变成了合作的“战友”,教师从过去的“广播”变成了现在的“听众”和“导演”。正是如此,才使同学们忘记了课堂的“规矩”,使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变得轻松和谐,使课堂因此生机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当课堂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来合力维护这和谐的人际关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与时俱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