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统计即是原始数据二次加工的一个过程,而统计数据质量可以从其适用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衡量。本文旨在分析影响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原因及提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以完善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制。
关键词:统计数据 质量 评估 提高
1、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学家们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初期,研究的重点围绕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阶段中,统计学家考虑的是影响调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例如样本的大小及代表性。究竟是那种因素更能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由此统计学家展开了研究和讨论,结果发现非抽样方法所带来的影响甚至更重,由此确定了抽样和随机抽样的研究。
1.2、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中期,这一阶段主要围绕调查误差模型模型的建立展开,误差模型的建立旨在确定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影响,结果汉森和赫维茨等利用均方误差的概念提出了完整的调查误差模型,这是统计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模型的建立,为人们分析统计数据误差分析提供了基础。
1.3、第三阶段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统计学家关注的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这一时期,数据的搜集已经制度化,数据质量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人为因素和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之下(例如人们关注数据质量对决策的影响和决策者们期待对数据质量的控制),评估体系的日益完善。
当然在统计数据质量研究发展的同时,我国在统计数据质量方面也出现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在于:
1.3.1、数据虚假:数据不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非常大,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很多,存在人为的有意虚假瞒报,也有可能是统计调查过程中指标不明确。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缺乏一个完善的统计制度。
1.3.2、数据与原指标不匹配:由于指标本身不明确或者统计人员对指标的理解有误或存在偏差,造成最终数据与指标背离也严重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
1.3.3、其它:第一,人为主观原因,比如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而将统计数据赋予特殊的含义,致使人为原因使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第二,统计队伍的素质影响,由于统计人员缺乏基本的统计知识以及对统计工作的责任感而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最后,缺乏科学的统计手段和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也严重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和改进
2.1、建立合理标准的评估标准
一个合理准确的评估标准在数据质量的评估中是十分重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应该做到:
2.1.1、有利于有效数据的搜集-----适应管理需求,对用户有用的统计信息,绝不是简单的统计数据的堆积。
2.1.2、能够将统计数据值与真实值控制在一个允许的置信区间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2.1.3、明确统计数据(同一项目)在时间空间上是否具有可比性,对于不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要找到其差异所在,剔除不可比因素。
2.1.4、保证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2.1.5、明确不同项目的统计数据在同一统计环境下的衔接程度。
2.2、建立合理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估体系是数据质量评估的关键,而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则要注意。
2.2.1、统计内部:(1)注意内部评估管理体制的健全、科学、严谨。各级统计部门必须明确责任,做到自我和相互评价,对统计数据要有责任。(2)全面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包括数据来源、统计方法、误差等。(3)对数据质量定期评估。(4)建立审计制度: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审计,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5)组织专业人员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2.2.2、社会评价:引入社会各界人士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对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完善。
2.3、加强与国际的交流
在统计领域加强与世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际有通用的统计指标,我国有必要再统计方面与国际接轨,这样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另外,与外国在统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相比,我国在统计领域相对要薄弱的多,因而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统计方法与评估体系,有利于我国在统计数据质量上的控制。
2.4、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统计人员及统计工作团队在统计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等,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统计团队,而作为这个团队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要将统计工作视为一项严肃的工作。当然,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能忽视的,只有统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才能够很好地开展统计工作。
2.5、加强立法工作
在国内的统计领域,缺乏在统计方面的法制观念,在立法方面,也缺乏对统计方面的重视,因而要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也需要法制方面的配合。首先,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工作,其次培养统计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
3、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上都有着很大的飞跃,在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上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学家们要关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要研究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方式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及审计制度,联合社会的力量,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體系,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适用性、有效性、准确性等。
参考文献:
[1]陈弗里,林明,杨滨,刘听光.统计数据质量评沽与完善探讨[J].统计与询,2007,6(70).
[2]杨青云,赵培英,杨冬青,唐世渭,童云海.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
[3]许涤龙,叶少波.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统计与信坛,2011,26(7):3-14.
[4]薛金龙.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J].统计与决策,1996:7-12.
关键词:统计数据 质量 评估 提高
1、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学家们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初期,研究的重点围绕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阶段中,统计学家考虑的是影响调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例如样本的大小及代表性。究竟是那种因素更能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由此统计学家展开了研究和讨论,结果发现非抽样方法所带来的影响甚至更重,由此确定了抽样和随机抽样的研究。
1.2、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中期,这一阶段主要围绕调查误差模型模型的建立展开,误差模型的建立旨在确定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影响,结果汉森和赫维茨等利用均方误差的概念提出了完整的调查误差模型,这是统计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模型的建立,为人们分析统计数据误差分析提供了基础。
1.3、第三阶段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统计学家关注的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这一时期,数据的搜集已经制度化,数据质量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人为因素和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之下(例如人们关注数据质量对决策的影响和决策者们期待对数据质量的控制),评估体系的日益完善。
当然在统计数据质量研究发展的同时,我国在统计数据质量方面也出现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在于:
1.3.1、数据虚假:数据不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非常大,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很多,存在人为的有意虚假瞒报,也有可能是统计调查过程中指标不明确。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缺乏一个完善的统计制度。
1.3.2、数据与原指标不匹配:由于指标本身不明确或者统计人员对指标的理解有误或存在偏差,造成最终数据与指标背离也严重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
1.3.3、其它:第一,人为主观原因,比如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而将统计数据赋予特殊的含义,致使人为原因使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第二,统计队伍的素质影响,由于统计人员缺乏基本的统计知识以及对统计工作的责任感而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最后,缺乏科学的统计手段和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也严重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和改进
2.1、建立合理标准的评估标准
一个合理准确的评估标准在数据质量的评估中是十分重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应该做到:
2.1.1、有利于有效数据的搜集-----适应管理需求,对用户有用的统计信息,绝不是简单的统计数据的堆积。
2.1.2、能够将统计数据值与真实值控制在一个允许的置信区间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2.1.3、明确统计数据(同一项目)在时间空间上是否具有可比性,对于不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要找到其差异所在,剔除不可比因素。
2.1.4、保证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2.1.5、明确不同项目的统计数据在同一统计环境下的衔接程度。
2.2、建立合理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估体系是数据质量评估的关键,而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则要注意。
2.2.1、统计内部:(1)注意内部评估管理体制的健全、科学、严谨。各级统计部门必须明确责任,做到自我和相互评价,对统计数据要有责任。(2)全面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包括数据来源、统计方法、误差等。(3)对数据质量定期评估。(4)建立审计制度: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审计,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5)组织专业人员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2.2.2、社会评价:引入社会各界人士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对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完善。
2.3、加强与国际的交流
在统计领域加强与世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际有通用的统计指标,我国有必要再统计方面与国际接轨,这样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另外,与外国在统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相比,我国在统计领域相对要薄弱的多,因而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统计方法与评估体系,有利于我国在统计数据质量上的控制。
2.4、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统计人员及统计工作团队在统计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等,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统计团队,而作为这个团队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要将统计工作视为一项严肃的工作。当然,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能忽视的,只有统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才能够很好地开展统计工作。
2.5、加强立法工作
在国内的统计领域,缺乏在统计方面的法制观念,在立法方面,也缺乏对统计方面的重视,因而要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也需要法制方面的配合。首先,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工作,其次培养统计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
3、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上都有着很大的飞跃,在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上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学家们要关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要研究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方式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及审计制度,联合社会的力量,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體系,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适用性、有效性、准确性等。
参考文献:
[1]陈弗里,林明,杨滨,刘听光.统计数据质量评沽与完善探讨[J].统计与询,2007,6(70).
[2]杨青云,赵培英,杨冬青,唐世渭,童云海.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
[3]许涤龙,叶少波.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统计与信坛,2011,26(7):3-14.
[4]薛金龙.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J].统计与决策,199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