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驶在盘山路上。司机付哥说:“看这路,像不像羊肠?”可不,身在车中只觉得左摇右晃,一看导航上的地图就更加明了了:小路盘盘绕绕,一截截几近平行地堆叠在一起,好似用“U”形卡连接,就这么绕了几十公里。
沿着这曲里拐弯的小路,我们走进了甘肃省镇原县庙渠镇四合村。
我们这次来镇原县是为了组织几场阅读推广活动,只停留三天。和在这里开展扶贫工作的同事们相比,我对这里的了解和认识实在太粗浅。但当我离开后,一帧帧画面清晰地映射在我的脑海中,虽是窥豹一斑,亦可作为读者出版集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则侧记。
早就听说读者出版集团在对口帮扶的三个村里都建了读者乡村文化驿站,村民们可以在里面借阅图书、农闲小憩,平日我也从一些新闻和相关材料中看到过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照片。然而,只有身处其中,一些细节才能实实在在地入眼入心,也才能体会到扶贫干部的点滴用心。
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外观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就是农村常见的砖瓦平房,一舍一门一窗,规整质朴。屋内窗上挂着可升降的窗帘,窗帘是乳白色的,上有“读者”企业logo,质地轻薄平整。四面墙上挂着各式宣传画、海报、邮票,仔细看才发现,这些印刷品其实都有些来头。
一幅名为“愚公移山”的七格连环画海报挂在墙上显眼的位置,海报画风朴拙,印刷也算不得精致,挂在这里,传递出一种粗糙的质感,带着可靠近的温度。
图注是这样写的:“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乡村振兴路。”
海报右下角的版权信息更有意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定价0.15元。”
这张60多年前用于宣传的印刷品,在没有电商与发达物流的年代,也许几经转手或赠送、废弃又捡拾,又过了许多年,被一位乐于淘换些老出版物、旧印刷品的出版人收藏,在机缘巧合下,被张贴在大西北这个长久与贫困相伴的普通乡村里,见证一次让几千万人脱离贫困的改天换地的壮举……这样的时间线,如果以镜头快进的方式呈现出来,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意味。
门口挂着一块不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读者乡村文化驿站”几个字。仔细看,牌子上方还有八个字:高天厚土,流金四合。
鎮原县境内山、川、塬兼有,平均海拔1500米,而四合村正位于镇原县海拔较高处,这里据说为陇东黄土高原上黄土层最厚的几处所在之一;村里遍种万寿菊,万寿菊花期很长,花开之时放眼望去,塬上沟里,满眼叠翠流金,美不胜收。
“高天厚土,流金四合”八个字,便因此而来。
读者出版集团的扶贫干部为帮扶的几个村落都提炼了两句话,落笔于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牌子上。这些语句,全都有依据、有典故、有出处,扶贫干部们讲述起来头头是道。
我特别感动于这个小小的细节。
我还记得自己刚刚进入读者出版集团的时候,一位前辈说过:“我热爱这份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它让我在柴米油盐之外拥有一个空间,让我觉得生活有无限的延伸感。”
扶贫工作却截然不同,两尺锅台,一丈炕头,时间紧迫,条件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与压力下,参与扶贫工作的同事们并非机械地照章办事,而是试图给每件事情附加一份美感、牵出一丝余味。正应了那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深情”。他们改造的,不仅仅是村庄间的道路、村里的院落与房屋、校舍……他们在造一个场,施加一种力,在创造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的映射。
几代人之后,当老人向孩子讲起村庄的故事,当村里的少年去更广阔的地方求学与工作,当乡亲们再回到这里,也许他们会提到这八个字—高天厚土,流金四合。
活动间隙,我们去看望李奶奶。
李奶奶50多年前从邻村嫁到这里,她无儿无女,老伴儿去世后,自己独居,守着家门口的几亩薄田过日子。
李奶奶家的小院干净利落,柴房在后院,干树枝一捆一捆扎得仔细,堆得满满当当,前院的角落里整齐地堆放着几把农具,院里散养的“溜达鸡”悠闲地踱着步子,享受着深秋午后的阳光,院里有只大黄狗,长得凶,却不认生,见我们来了,尾巴摇得欢实。
看着眼前这最平常的农家小院图景,我的内心突然翻起一阵不平静。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对“贫困”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当我远远地想象扶贫的同事们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场景时,眼前的图景一片模糊。
但这个午后,当我站在这个农家小院环视院中的一切,我的脑海里终于建立起了这样的图景:这一边的柴房,每两周,里面的柴火要添补一次;小院儿每周洒扫两次,住着才爽利舒心;之前的窑洞不好继续住了,要赶在冬天之前在那边起一间新砖房;今天太阳不错,赶紧晒被子;院外的几亩地该秋收了,下周得多来几个人帮忙,再顺便送些换季的衣服……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鲜活的,是人的面孔:他们是独居的老人,是留守的孩子,是身患重疾无法劳作的儿子……驻村干部和他们的关联真实地发生着,日复一日,寻常无奇,却充满意义。
从李奶奶家离开时,老人家握着我们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淌:“我得病以后,娘家人都没有来看过我,要不是这些孩子……”
告别时,李奶奶的身影越来越远,被斜照的阳光削得更加单薄,直到我们在小路的尽头马上要拐弯了,她还立在小院外面,不肯回屋。
镇原县庙渠镇四合村、店王村、六十坪村……村与村之间的小路边,学校的操场旁,村口的枯树下,住户的小院外,随处可见一种花,叫作八瓣梅。
八瓣梅颜色以玫红、白色、紫色居多,花枝细而长,从土里生发出来,不管不顾地往上生长,末端呈现自然优美的弧度,顶上挑着一朵小花,风一吹,一小丛鲜艳明媚的花朵随风摇曳,高低疏密错落有致,灵动调皮。
参与扶贫的同事说,这种花极好活,种子撒进土里,不用特意照管,或早或迟的一场雨后,保管发芽开花,成片生长。因此,驻村的同事们特意准备了好些八瓣梅种子,走哪儿撒哪儿。播种的位置从不刻意去记,之后发现哪里开了花、成片美丽,也不觉惊喜。
美好的事情大抵都是这样,切莫思量,更莫哀,一门心思,两手伏地,怎么收获,怎么栽。
沿着这曲里拐弯的小路,我们走进了甘肃省镇原县庙渠镇四合村。
我们这次来镇原县是为了组织几场阅读推广活动,只停留三天。和在这里开展扶贫工作的同事们相比,我对这里的了解和认识实在太粗浅。但当我离开后,一帧帧画面清晰地映射在我的脑海中,虽是窥豹一斑,亦可作为读者出版集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则侧记。
一
早就听说读者出版集团在对口帮扶的三个村里都建了读者乡村文化驿站,村民们可以在里面借阅图书、农闲小憩,平日我也从一些新闻和相关材料中看到过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照片。然而,只有身处其中,一些细节才能实实在在地入眼入心,也才能体会到扶贫干部的点滴用心。
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外观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就是农村常见的砖瓦平房,一舍一门一窗,规整质朴。屋内窗上挂着可升降的窗帘,窗帘是乳白色的,上有“读者”企业logo,质地轻薄平整。四面墙上挂着各式宣传画、海报、邮票,仔细看才发现,这些印刷品其实都有些来头。
一幅名为“愚公移山”的七格连环画海报挂在墙上显眼的位置,海报画风朴拙,印刷也算不得精致,挂在这里,传递出一种粗糙的质感,带着可靠近的温度。
图注是这样写的:“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乡村振兴路。”
海报右下角的版权信息更有意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定价0.15元。”
这张60多年前用于宣传的印刷品,在没有电商与发达物流的年代,也许几经转手或赠送、废弃又捡拾,又过了许多年,被一位乐于淘换些老出版物、旧印刷品的出版人收藏,在机缘巧合下,被张贴在大西北这个长久与贫困相伴的普通乡村里,见证一次让几千万人脱离贫困的改天换地的壮举……这样的时间线,如果以镜头快进的方式呈现出来,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意味。
二
门口挂着一块不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读者乡村文化驿站”几个字。仔细看,牌子上方还有八个字:高天厚土,流金四合。
鎮原县境内山、川、塬兼有,平均海拔1500米,而四合村正位于镇原县海拔较高处,这里据说为陇东黄土高原上黄土层最厚的几处所在之一;村里遍种万寿菊,万寿菊花期很长,花开之时放眼望去,塬上沟里,满眼叠翠流金,美不胜收。
“高天厚土,流金四合”八个字,便因此而来。
读者出版集团的扶贫干部为帮扶的几个村落都提炼了两句话,落笔于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的牌子上。这些语句,全都有依据、有典故、有出处,扶贫干部们讲述起来头头是道。
我特别感动于这个小小的细节。
我还记得自己刚刚进入读者出版集团的时候,一位前辈说过:“我热爱这份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它让我在柴米油盐之外拥有一个空间,让我觉得生活有无限的延伸感。”
扶贫工作却截然不同,两尺锅台,一丈炕头,时间紧迫,条件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与压力下,参与扶贫工作的同事们并非机械地照章办事,而是试图给每件事情附加一份美感、牵出一丝余味。正应了那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深情”。他们改造的,不仅仅是村庄间的道路、村里的院落与房屋、校舍……他们在造一个场,施加一种力,在创造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的映射。
几代人之后,当老人向孩子讲起村庄的故事,当村里的少年去更广阔的地方求学与工作,当乡亲们再回到这里,也许他们会提到这八个字—高天厚土,流金四合。
三
活动间隙,我们去看望李奶奶。
李奶奶50多年前从邻村嫁到这里,她无儿无女,老伴儿去世后,自己独居,守着家门口的几亩薄田过日子。
李奶奶家的小院干净利落,柴房在后院,干树枝一捆一捆扎得仔细,堆得满满当当,前院的角落里整齐地堆放着几把农具,院里散养的“溜达鸡”悠闲地踱着步子,享受着深秋午后的阳光,院里有只大黄狗,长得凶,却不认生,见我们来了,尾巴摇得欢实。
看着眼前这最平常的农家小院图景,我的内心突然翻起一阵不平静。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对“贫困”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当我远远地想象扶贫的同事们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场景时,眼前的图景一片模糊。
但这个午后,当我站在这个农家小院环视院中的一切,我的脑海里终于建立起了这样的图景:这一边的柴房,每两周,里面的柴火要添补一次;小院儿每周洒扫两次,住着才爽利舒心;之前的窑洞不好继续住了,要赶在冬天之前在那边起一间新砖房;今天太阳不错,赶紧晒被子;院外的几亩地该秋收了,下周得多来几个人帮忙,再顺便送些换季的衣服……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鲜活的,是人的面孔:他们是独居的老人,是留守的孩子,是身患重疾无法劳作的儿子……驻村干部和他们的关联真实地发生着,日复一日,寻常无奇,却充满意义。
从李奶奶家离开时,老人家握着我们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淌:“我得病以后,娘家人都没有来看过我,要不是这些孩子……”
告别时,李奶奶的身影越来越远,被斜照的阳光削得更加单薄,直到我们在小路的尽头马上要拐弯了,她还立在小院外面,不肯回屋。
四
镇原县庙渠镇四合村、店王村、六十坪村……村与村之间的小路边,学校的操场旁,村口的枯树下,住户的小院外,随处可见一种花,叫作八瓣梅。
八瓣梅颜色以玫红、白色、紫色居多,花枝细而长,从土里生发出来,不管不顾地往上生长,末端呈现自然优美的弧度,顶上挑着一朵小花,风一吹,一小丛鲜艳明媚的花朵随风摇曳,高低疏密错落有致,灵动调皮。
参与扶贫的同事说,这种花极好活,种子撒进土里,不用特意照管,或早或迟的一场雨后,保管发芽开花,成片生长。因此,驻村的同事们特意准备了好些八瓣梅种子,走哪儿撒哪儿。播种的位置从不刻意去记,之后发现哪里开了花、成片美丽,也不觉惊喜。
美好的事情大抵都是这样,切莫思量,更莫哀,一门心思,两手伏地,怎么收获,怎么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