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育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对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阅读是学生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处于优化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而非局限于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拓展。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逐渐提升,从而带动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具备较强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新事物,促进个人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呼声日益强烈。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巩固所学,并形成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思维品质。本文从培育学生识字及阅读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感受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究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
一、通过培育识字、阅读技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培育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活动可被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感知、鉴赏、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二是小学生在个人兴趣、意志、情感的支撑下进行的阅读活动。小学生识字数量不足,在阅读中经常出现由于识字难题而导致的理解困难。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的初期阶段重视对学生文字辨识能力的培养,为后续开展更高难度的阅读教学活动奠定基础。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讲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还要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要求学生掌握扫读、默读、朗诵等技巧,鼓励他们应用这些技巧理解阅读文本。小学生阅读经验不足,在阅读中经常出现不按顺序阅读、断章取义的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正确顺序阅读文本,如从文本的结构切入,理解文本主题思想,按照故事发展顺序、时间顺序阅读文本内容。同时,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文章中出现的事物感到陌生,教师可利用信息媒体展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或是播放解读文本内容的短视频,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二、通过培育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能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反作用于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目的便是将其应用在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表达、多体会,为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例如,许多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悟不够深刻,在阅读时难以充分解读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当提及“悲伤”这一情感时,学生会联想到眼泪、哭泣等词语。但由于文学化的语言和生活化的语言差异较大,学生通常对文本中出现的语言,如凄入肝脾、心如刀绞等并不完全理解,因此难以和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阅读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化语言描述文本语言,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扩展,降低学生理解文本语言的难度。如学生读到以“心如刀绞”一词描述人物情感的文章时,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绞”是何种动作。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出现的绞肉机、搅拌机等和“绞”这一动作有关的词语,并利用生活化语言表达出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心”与“绞”联系起来思考,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用这两种事物造句。学生在造句、表达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词语的内涵,最后将其置于原文之中,结合整篇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行为进行考察,从而对人物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
三、通过培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未受到充分重视,许多教师只注重具体学习步骤的讲解,却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这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难以真正感受阅读文本的精妙之处。如许多学生在阅读科幻类素材时,由于缺乏想象力,对作者描绘的神奇事物毫无兴趣。如果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拓展思路、大胆想象、积极创新的机会,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得到有效发展,阅读能力也将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以《海底两万里》的图文版阅读教学为例,该书为课外阅读书目,教师可选择书中的经典片段进行简要介绍。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播放与经典片段相匹配的动画短视频,给学生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学生边阅读边回想动画中的精彩画面,这为他们想象其他片段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海底两万里》后自行想象出一种新事物,说一说这种新事物的外形、功能等。学生结合书中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当学生依然不理解《海底两万里》中作者想象出的事物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从现实事物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如此一来,学生便会领悟到想象的本质。想象并未胡编乱造,而是基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思维能力。随着阅读内容的逐步扩展,学生的想象力也会越来越强,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也将加快。
四、通过培育文化感受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引起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鼓励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文化自信,加强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开展古诗阅读教学时,教师不能局限于古诗内容的讲解,而要扩展到古诗的创作背景、涉及的古文化知识等领域。再如,在学生阅读与名胜古迹有关的文章时,教师可向他们介绍与该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名人,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欣赏名胜古迹,强化名胜古迹在学生心中的文化印象,促使学生愿意主动了解与名胜古迹有关的其他知識。这样,学生解读事物的角度会变得多样化,阅读时的包容性更强,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育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阅读、写作、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小学语文教师要坚定信念,秉持核心素养理念,坚持正确的阅读教学方向,将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为最终目标,在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与拓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新奇的阅读学习体验,最终促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引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78).
[2] 范淑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27).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具备较强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新事物,促进个人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呼声日益强烈。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巩固所学,并形成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思维品质。本文从培育学生识字及阅读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感受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究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
一、通过培育识字、阅读技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培育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活动可被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感知、鉴赏、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二是小学生在个人兴趣、意志、情感的支撑下进行的阅读活动。小学生识字数量不足,在阅读中经常出现由于识字难题而导致的理解困难。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的初期阶段重视对学生文字辨识能力的培养,为后续开展更高难度的阅读教学活动奠定基础。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讲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还要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要求学生掌握扫读、默读、朗诵等技巧,鼓励他们应用这些技巧理解阅读文本。小学生阅读经验不足,在阅读中经常出现不按顺序阅读、断章取义的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正确顺序阅读文本,如从文本的结构切入,理解文本主题思想,按照故事发展顺序、时间顺序阅读文本内容。同时,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文章中出现的事物感到陌生,教师可利用信息媒体展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或是播放解读文本内容的短视频,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二、通过培育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能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反作用于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目的便是将其应用在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表达、多体会,为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例如,许多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悟不够深刻,在阅读时难以充分解读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当提及“悲伤”这一情感时,学生会联想到眼泪、哭泣等词语。但由于文学化的语言和生活化的语言差异较大,学生通常对文本中出现的语言,如凄入肝脾、心如刀绞等并不完全理解,因此难以和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阅读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化语言描述文本语言,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扩展,降低学生理解文本语言的难度。如学生读到以“心如刀绞”一词描述人物情感的文章时,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绞”是何种动作。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出现的绞肉机、搅拌机等和“绞”这一动作有关的词语,并利用生活化语言表达出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心”与“绞”联系起来思考,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用这两种事物造句。学生在造句、表达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词语的内涵,最后将其置于原文之中,结合整篇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行为进行考察,从而对人物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
三、通过培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未受到充分重视,许多教师只注重具体学习步骤的讲解,却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这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难以真正感受阅读文本的精妙之处。如许多学生在阅读科幻类素材时,由于缺乏想象力,对作者描绘的神奇事物毫无兴趣。如果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拓展思路、大胆想象、积极创新的机会,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得到有效发展,阅读能力也将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以《海底两万里》的图文版阅读教学为例,该书为课外阅读书目,教师可选择书中的经典片段进行简要介绍。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播放与经典片段相匹配的动画短视频,给学生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学生边阅读边回想动画中的精彩画面,这为他们想象其他片段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海底两万里》后自行想象出一种新事物,说一说这种新事物的外形、功能等。学生结合书中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当学生依然不理解《海底两万里》中作者想象出的事物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从现实事物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如此一来,学生便会领悟到想象的本质。想象并未胡编乱造,而是基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思维能力。随着阅读内容的逐步扩展,学生的想象力也会越来越强,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也将加快。
四、通过培育文化感受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引起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鼓励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文化自信,加强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开展古诗阅读教学时,教师不能局限于古诗内容的讲解,而要扩展到古诗的创作背景、涉及的古文化知识等领域。再如,在学生阅读与名胜古迹有关的文章时,教师可向他们介绍与该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名人,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欣赏名胜古迹,强化名胜古迹在学生心中的文化印象,促使学生愿意主动了解与名胜古迹有关的其他知識。这样,学生解读事物的角度会变得多样化,阅读时的包容性更强,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育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阅读、写作、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小学语文教师要坚定信念,秉持核心素养理念,坚持正确的阅读教学方向,将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为最终目标,在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与拓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新奇的阅读学习体验,最终促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引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78).
[2] 范淑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