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的自我审查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征鲜明的“霍夫曼小说”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沙人》作为霍夫曼的代表作,曾被弗洛伊德用做心理分析的案例。本文从《沙人》使用的特殊文本叙事方式及小说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建构方面分析霍夫曼的创作意图,并适当引入德国浪漫主义者极为重视的“自我”概念作为动机根源,希望提供新的阅读视角。
  关键词:E.T.A.霍夫曼;《沙人》;创作意图;“自我”二重化
  
  E.T.A.霍夫曼作为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为各国文学爱好者所熟悉,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者中歌德之后、海涅之前影响最大的作家。法国的如巴尔扎克、雨果、缪塞,英国的如狄更斯、王尔德,俄国的如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的如爱伦·坡等,都从霍夫曼的创作中得到过启迪,吸收过营养。
  受霍夫曼影响的作家的艺术倾向差别很大,就像他本人扑朔迷离的身份一样:他是音乐家,是画家,是文学家,是法律顾问;他不从属于任何流派、团体,是浪漫主义者,是批判现实主义者,是现代主义的先驱;他的写作风格也不确定,时而讽刺、时而幽默,时而童真、时而阴森;他笔下的人物一般都有稀奇古怪的丑脸,大多受着不可抵御的自然神秘力量的支配,然而奇异的幻想只是外衣,神秘怪诞的故事、人物乃至动物、精怪同样反映着社会现实。所以,海涅在区分诺瓦利斯和霍夫曼时说:“霍夫曼及其所有稀奇古怪的丑脸,总还是抓住了地上的现实,而诺瓦利斯总是带着他的理想形象在蔚蓝天空漂游。”[1]
  诸多极端矛盾的方面同时呈现在霍夫曼身上,这使他成为弗洛伊德心理学研究的案例,或者说病例。弗洛伊德在霍夫曼的《沙人》中成功找到了“病态写作”的线索,并对其进行了缜密的心理学分析。这绝对不是一种牵强附会。
  但霍夫曼绝不是被心理维度主宰的个人,他只是足够敏感,意识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分裂,也就是“自我”的二重化。而《沙人》这部小说是霍夫曼“借刀杀人”之作,如同维特自杀而歌德存活一样。纳塔内尔可以看做是潜伏于霍夫曼真实“自我”中,并伺机分裂、拆散“自我”的神秘力量;霍夫曼的任务就是揭示他并扼杀他,以保持“自我”的平衡。
  
  一、故事
  
  《沙人》是霍夫曼众多短篇中特征较突出的一篇,无论从语言风格还是故事内容上看,都确实如同一个患有间歇性臆想症的疯子的故事。
  小说以三封信开头:首先,主人公(大学生纳塔内尔)给情人克拉拉的哥哥罗塔写信,以恐怖的语气讲述小时候发生的“沙人”故事,写这封信的起因是他认为自己又一次遇到了那个害死父亲的“沙人”考普留斯;误收到信的克拉拉回信证实过去发生的引起纳塔内尔父亲死亡的事件只是一次化学实验的意外,并仔细探讨了“神秘力量”的存在问题,劝导纳塔内尔别再为此忧郁;纳塔内尔回信为自己辩护,顺便提到大学教授斯帕兰扎尼和教授奇怪的女儿奥林皮娅。
  就此,突然出现一个自称是“纳塔内尔的朋友”的叙述者,开始以第三人称口吻讲述以后发生的故事,并把小说开头的三封信纳入自己的叙述。作为引用:放假回到家的纳塔内尔变得忧郁,始终被“沙人”事件控制,他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影响到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回校后他发疯似地突然爱上斯帕兰扎尼教授的女儿、神秘的奥林皮娅,这个美丽的女子最后竟被发现是个机器人;小说最后,纳塔内尔在疯狂中从灯塔坠落、死去。
  
  二、讲故事
  
  (一)书信体
  书信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人心”,是当事人当时真实感受的流露,容易把读者的思绪带入故事情节。只要回想一下理查生当年靠《帕梅拉》俘获了多少闲暇妇女的心就能明白了。
  霍夫曼此处使用书信体绝不是为了营造真实的情景,他是为了让读者忘记身边的世界,跟随这些年轻人在写信时使用的倾吐式的、充满激情的语言进入他虚构的“童话”世界。所以,故事的真实性自然被读者悬置,吸引人的是它的“真切性”。
  在第一封信中,纳塔内尔详细讲述了他童年时关于“沙人”的记忆。如果读者就此被拉入儿童的视角,那么纳塔内尔讲的离奇的故事是完全可信的,因为没人会怀疑儿童天真无邪的想象力以及那稚嫩的心多么容易受到无法愈合的伤害。
  如果事件真切,那么是不是纳塔内尔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正常的?刚开始他只有对“沙人”的单纯的厌恶、害怕。而在父亲意外死亡后,他觉得“厄运像乌云织成的帷幕,紧紧地裹住了我的人生,也许只有我死,才能把这厚厚的帷幕撕破”[2]。以这种感受为基础,他预感到考普留斯(现在的晴雨表小贩)的再次出现充满敌意,并能毁灭性地破坏他的生活。即使站在一个任性儿童的角度——况且纳塔内尔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学生——这种情感跳跃也过于匪夷所思。
  而另外两封信只是在分析问题,对于消解纳塔内尔激动的情绪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二)第三人称叙事
  小说叙述到一半时突然改用“狡诈”的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通常会造成一种莫名的恐慌,因为叙述者总是全知全能的,人物只是他们阴谋的一枚棋子。在叙事的过程中,似乎总能听到叙述者发出的嘲讽的笑声,尤其是那些习惯卖关子的叙述者;或者有时文本中会处处流露出同情或挑衅的目光,让人物和读者倍感不安。
  而《沙人》中,自称“纳塔内尔的朋友”的叙事者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他给人物设置莫名其妙的生存环境,如在舞会上,他让纳塔内尔和奥林皮娅跳奇妙的舞蹈。他让人物的思维链条出现紊乱:纳塔内尔认为理智开朗的克拉拉是“毫无生气的、该死的机器人”,而他却爱上了奥林皮娅这个真正的机器人。他让纳塔内尔一次又一次恢复平静,而这种“平静”却只是更大暴风雨的前兆。
  显然,这个叙事者知道纳塔内尔必须死。这正是他的目的。他就是霍夫曼本人。如果说书信体引用部分是纳塔内尔、克拉拉和罗塔拥有叙事话语权,那么在第三人称叙事部分,霍夫曼自己夺回了话语权,并占有了它。
  
  三、纳塔内尔
  
  他是个忧郁的、脱离现实的大学生。霍夫曼采用书信体的方式“强迫”读者相信了纳塔内尔童年时关于“沙人”的恐怖记忆。但是这段故事究竟有几分真实性?真实的故事会不会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很怕一位长相怪异的叔叔,恰好这个叔叔又很喜欢以奇特的方式逗小孩子玩儿(如摸摸小孩子的饼干之类);恰好亲爱的爸爸每晚都要和这个叔叔一起工作,因此没有办法给小孩讲美丽的童话故事;恰好爸爸在和叔叔工作时意外死去了。由于这些层叠的原因,叔叔在小孩的记忆中就幻化成了凶狠的“沙人”,这个印象一直保留至今。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作为事件中另外一位当事人,纳塔内尔的母亲也只在信中出现,母亲的看法只存在于纳塔内尔的描述中。并且他在信中还特别嘱咐“不要告诉母亲恶魔再次出现的情况”,这既是为母亲担心,也暗示了纳塔内尔记忆的不确定性。
  (一)自我
  休谟曾在自我审视中做出过推断:人的自我只是许多感受、情感,以及记忆、希望和恐惧的碎片——所有细微的心理单元——组合串联的结果,也就是说“自我”只是“联想”的产物。而“联想”这样一种个人心理行为,难免会受到大脑的自由想象、自身情绪产生的错觉甚至是梦幻的影响,它们会将联想引入“以假乱真”的地带。
  而一个小孩子的印象恰恰是极不稳定的,一个印象的形成很可能会受情绪、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在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之前,他们还不具备判别是非的能力。而那些或对或错的印象会储存于大脑中,从而固定为所谓“阅历”,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确信不疑的主体“自我”。就像在每个小朋友脑中都存在一个可怕的“狼”的形象一样,这多半是儿童时期摄入的童话故事引发的想象的产物,但它却无比坚固。
  纳塔内尔就是这样一个被主体自我控制的人物,而这个“自我”虽然充斥着诸多臆想成分,却强大到足以统摄纳塔内尔的内心和他的行为。这样一个把错觉当做现实,而对真正的现实置之不理的人,必定会被认为是疯子。
  (二)守护自我,产生矛盾
  1. 纳塔内尔和克拉拉
  克拉拉的回信不论从事实上还是从道理上,都彻底摧毁了纳塔内尔确定无疑的事实,她认为那只是一些“错综复杂、虚无缥缈的影像”,“……所有恐怖吓人的事只发生在你(纳塔内尔)心里,真正现实的外部世界很难分担你的感受”[3]。当然,这并非谁对谁错那么简单,正如克拉拉在回信中所说,纳塔内尔的执迷只是因为他“相信”,因为这些看似荒唐的事实是属于他的“自我”的。
  克拉拉不相信的正是纳塔内尔竭力守护的“自我”,矛盾自然产生。
  2. 纳塔内尔和考普留斯
  考普留斯是一切谬误的根源,但他又不可能直接消失,因为纳塔内尔一直在呼唤他。
  假期里,在克拉拉和家人的影响下,纳塔内尔似乎逐渐走出了考普留斯的阴影。但是敏锐的第三人称叙事者发现,在那个丑恶形象日趋暗淡的情况下,“他(纳塔内尔)经常要花费力气,为以可怕的命运之妖的身份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的考普留斯涂脂抹粉,增添色彩,让他又活灵活现起来”[4]。所以,他创作了送给克拉拉的诗歌,将考普留斯想象成破坏他们美丽爱情的黑手。他被这首诗吸引和左右,“心在燃烧”。
  纳塔内尔确实离不开考普留斯,他需要考普留斯的存在,以此证明“自我”存在的真实性。
  
  四、霍夫曼
  
  (一)杀死纳塔内尔
  霍夫曼的传记显示,这位白天的公职人员,夜晚时“把大部分精力和创作才能用来观察自己的心境,为了观察入微,每天都要写日记”[5]。正是在这种自我审查中,霍夫曼意识到了疯狂的纳塔内尔始终在他心里作祟,甚至频频危及他的正常生活。
  《沙人》是一篇自我剖析之作。霍夫曼将纳塔内尔植入一个故事,实际上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另外一个自我的理性观照。第一封信“身临其境”的写作让他意识到了梦幻、错觉、疯狂这些分裂力量的强大。纳塔内尔越疯狂,霍夫曼就越害怕。
  霍夫曼开始谋划杀死纳塔内尔。所以,在第三封信中他故意引出了斯帕兰扎尼教授和他怪异的女儿奥林皮娅,打算在另一个故事里把纳塔内尔引向极端,直至死亡。
  这样看来,所谓科学实验、机器人事件只是霍夫曼精心编造的故事外壳,目的是为了杀死另一个自我,恢复生命的平静。至于故事的内容为什么设定为“爱上一个机器人”,这应该只是作者批判习惯的惯性延续,他善于顺手讽刺一把现实。
  (二)成全纳塔内尔
  前面提到歌德创作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而霍夫曼在《沙人》中表达的愿望要宏大得多。
  归根到底,霍夫曼过分敏感、过分紧张的神经绝对不甘愿彻底舍弃那个充满神秘和幻想的国度,他渴望找到一种平衡,他始终不想放弃纳塔内尔。于是我们看到,小说中纳塔内尔一次又一次恢复情绪的平静。但是,似乎霍夫曼终究不能接受如此的妥协,于是他在纳塔内尔死亡时又一次找来“考普留斯”帮忙。
  发了疯的纳塔内尔站在灯塔上,随时有下坠的可能。“有人想上去制服这个疯子……这时考普留斯发出一阵大笑,说:‘哈——哈!你们只管等着瞧吧,他自己就会下来的。’……纳塔内尔……发现了考普留斯。随着尖利刺耳的叫喊声‘哈!漂亮的眼睛——漂亮的眼睛!’纳塔内尔翻过栏杆,跳了下来。”[6]
  前文已论述纳塔内尔对考普留斯的“情谊”,这样的结局正是霍夫曼想要的:纳塔内尔必死,死在对自我真实性的执著中。后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对于霍夫曼和他的小说来说,纳塔内尔的心灵代表的是灵感,是他创造的诸多甜蜜而又恐怖的“童话世界”的源泉,是霍夫曼写作特征的源泉。
  《沙人》是霍夫曼的自我审查,审查的结果是纳塔内尔死去。而霍夫曼依然病态地占有“二重”自我:相信“眼睛就鲜血淋淋地从脑袋里蹦了出来”,也相信“克拉拉找到了恬静、幸福的家庭生活”。
  
  注释:
  [1] [德]亨利希·海涅:《浪漫派》,薛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2][3][4][6] [德]霍夫曼:《沙人》,《霍夫曼短篇小说选》,王印宝、冯令仪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第156页、第165页、第185页。
  [5]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第二分册),刘半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薛建明,成都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成都市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小小说、评论、杂文等作品散见于《民族》《四川民建》《机关青年》《成都工运》《成都晚报》《精神文明报》等刊物。曾获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影评大赛二等奖。电影《坚强》出品人之一。    摘要:心理重建对灾后重建工作来说远比永久性住房的建造艰巨和漫长,对家庭的修复体现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灵重建。影片《
期刊
朱善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青年电影评论家,《中外文艺》杂志副主编,《青年作家》杂志中外文艺版副主任,四川省影视评论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在《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四川戏剧》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多部影视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散见于《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中外文艺》《中原诗刊》《神州文学》《黔溪文学》《枫华之声》(加拿大)等杂志,并多次获奖。    
期刊
本版讯:2010年10月31日下午3点,值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宫60周年之际,由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宮、《中外文艺》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诗词成都——新诗朗诵会暨作家、编辑、作者见面会”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梦想剧场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所朗诵诗歌皆选自《中外文艺》和《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两本杂志。活动旨在传承诗歌文化、彰显语言魅力;进一步激发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创作激情,营造良
期刊
父亲坐在秋天的小板凳上  一口一口地吸烟  飞鸟向北,白云朝南  他眼里的天空正在暗下来    寂静来自无边的田野  父亲挽起消瘦的袖子  把小河折叠,把大山折叠  把我也轻轻折叠    我的父亲喃喃低语了什么  晚风就改变了方向  然后他坐在一堆干凈的落叶里  一口一口地吸着烟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每当一部改编的电影或电视问世,都会引发一场是否“忠实原著”的争论,这种争论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没有所谓的胜与败,只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到电影、电视本体时,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是这种“忠实原著论”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在现在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影视改编;“忠实原著论”;存在性与合理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曾说:“一种艺术绝不可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
期刊
张义奇,文艺评论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李劼人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发表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等作品一百多万字,曾获四川首届全兴文艺评论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等。    摘要:电影《坚强》以灾后重建并且以心灵重建为切入点,没有表现那个地动山摇的瞬间和惊心动魄的救灾场面,完全以一种平淡得近乎生活原色的叙事,表现灾难过后人们家庭的破碎和感情的无可寄托,以及为修复往昔美好生活而作出的努力。本文从
期刊
朱一卉,江苏南通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山花》《小说月刊》《西南军事文学》等刊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肥绿瘦》,中篇小说《预谋杀人》《没有真相》,短篇小说《谎言灿烂》《寻找》等。现供职于某晚报。    摘要:蒋林长篇小说《爱与忠贞》讲述了体育老师陈博“补肾”的故事,折射出当下中国男人“心虚的一代”在充满诱惑的裂变时代中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抉择。正因如此,对小说文
期刊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向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信心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就信心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这一关键问题尚无统一定论。因此,本文以货币政策效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信心因素是否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
  首先,本文在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的基础上,介绍市场主体信心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内涵。其次,以货币政策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市场主体信心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然后对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与货币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作为推进市民化的关键一环,如何促进使其顺利融入所流入城市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否能真正实现城市融入同时也成为学术界所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2017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样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城市融入指标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划分为经济融入、社会接纳、心理融入、身份认同共四个维度,计算整体城市融入度权重得出目标群体融入水平,对样本数据个人特征与流动经历现状与城市融入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与水
摘要:新生代导演贾樟柯早期导演的影片《小武》,无疑是一部打破了很多套路的作品,以小偷为绝对主角的叙事话语、最大限度发挥现场环境声音的写实手段、以“道具”(诸如旧墙)的深层应用为凸显意义的符码解读,都彰显其跨时代的创新。  关键词:“镜子”;声音;墙;秩序危机     《小武》(1997)是贾樟柯导演早期的一部作品,影片以小偷为绝对主角、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声音、充分运用道具,呈现了一种反英雄的语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