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演绎大感情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义奇,文艺评论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李劼人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发表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等作品一百多万字,曾获四川首届全兴文艺评论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等。
  
  摘要:电影《坚强》以灾后重建并且以心灵重建为切入点,没有表现那个地动山摇的瞬间和惊心动魄的救灾场面,完全以一种平淡得近乎生活原色的叙事,表现灾难过后人们家庭的破碎和感情的无可寄托,以及为修复往昔美好生活而作出的努力。本文从人物关系入手,分析了影片的叙事结构与叙事风格。
  关键词:叙事结构;《坚强》;心灵重建;复调
  
  “5·12”是一场大灾难。地震过后,各种表现灾难的文艺作品纷纷问世,其中包括大量的戏剧、影视剧,但大都重点表现抗震救灾,以灾后重建并且以心灵重建为切入点的影视作品却少见,电影《坚强》的确是灾后心灵重建的首部故事片。这部由成都艺术剧院和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出品、著名导演刘烈雄执导的影片,没有表现那个地动山摇的瞬间和惊心动魄的救灾场面,完全以一种平淡得近乎生活原色的叙事,表现灾难过后人们家庭的破碎和感情的无可寄托,以及为修复往昔美好生活而作出的努力。
  曾经以拍商业片自称却因艺术片享誉影坛的刘烈雄,先前执导的7部影片均是文艺片。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一直是他显著的审美追求,其思想锋芒直指人的精神深处。从最早的《河流》(2000)、《生存岛历险记》(2003)到《蓝血族之恋》(2006),特别是2007年拍的《柏拉图之梦》都是超现实的,并且故事都围绕着人的内心展开。《坚强》使刘烈雄从超现实主义转到现实主义,而且还是一部现实主义色彩极浓的主旋律电影,从表象上看这似乎是一反常态,与他一贯的艺术趣味南辕北辙。然而对《坚强》稍加解读就不难看出,这部主旋律影片依旧遵循了过去探索人类心灵的实质:在当今灾害越来越严重的现实世界,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富性灵的生物,当巨大的灾难突袭过后,如何去面对被毁坏的现实世界,又如何去修复破损的内心世界,进而重建以往美好的生活是一个日益深广的难题。《坚强》的可贵之处是在人类精神层面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而非拘泥于一般灾难片的表象。
  《坚强》是一部小制作影片,正因为有了从编剧到导演独特的叙述视角,从而使小制作演绎出了一段大情感。且看它的叙事是如何展开的。
  《坚强》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严庆元在大地震中失去了妻子,留下他和残疾的儿子;张芸则失去了丈夫,留下了她和孤独的女儿。两个原本不相干的家庭,因为地震而发生了联系,严家儿子大民因为救张芸的女儿朵朵而失去双腿。于是朵朵和妈妈对严家充满了感激。由于这层关系,使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状况迥异,却又都是破碎的家庭,在工会“红娘”刘真的撮合下,最终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家庭。用女主角张芸的话说,这个家虽然不完美,却是完整的。
  两个家庭的重组过程构成了影片一条鲜明的主线。这条关于心灵重建的主线之中,实际上包含着失去伴侣的严庆元、张芸两个人的感情重建和失去了母亲的严大民、失去父亲的朵朵的精神修复,两代人两组心灵重建的故事,一明一隐,相互交织,构成了整体叙事中的复调式行进。
  然而,人是充满感情记忆的,精神的修复哪里有房屋重建那么容易?面对严庆元的追求和刘真的撮合,张芸坚决地拒绝了,她感觉朵朵爸爸并没走,只是出远门去了。这不是她有意的自我安慰,恰恰表明她还沉浸在那场灾难投下的沉重阴影中而没走出。事实上她晚上睡觉连灯都不敢关,哪怕短暂的黑暗也会使她感到无限的恐惧,即使在睡梦中也会被吓醒。当张芸在病房中紧紧抓住严庆元的手,求他不要离开的那一瞬间,她紧闭的情感之门终于自动开启了一道缝。严庆元不失时机地打燃打火机,并且用一段朴实而生动的话打动了张芸,也感动了观众:“死容易,活着多难,要是能够把困难打碎了踩在脚下,你就觉得自己多坚强,多有能耐的;你把这个能耐传给朵朵,朵朵又传给她的娃娃,多好呀!”这不啻是一个男人追求女人的甜言蜜语,还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生活哲理,是人类面对灾难、走向坚强的真言。严庆元打火机的光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张芸幽闭的心灵。打火机这个小道具实在用得好,它构成了叙事中希望的象征。现实生活中,哪怕一道微弱的光也会让无数情感受伤的心灵感到无限的温暖。
  其实,严庆元在照亮张芸内心世界的同时,也燃起了自己生活的希望之光。儿子残疾了,自己又有巨额债务缠身,重建家庭的担子如此沉重。尽管这些不能压垮这个坚强的男子汉,却也有点让他喘不过气来。回到家里,父子俩面对冷锅冷灶,只能以方便面充饥。诚如老支书所说“没有女人哪像个家!”这对父子太需要一个女人的照料了!但破碎家庭的重组,绝不是一男一女简单的凑合,依然有着精神方面的追求。严庆元征婚的标准是:要有文化的,做家务麻利的,最好是漂亮的。这些儿子却不理解,他不能接受父亲在母亲离开不到一年就娶另一个女人。父子俩在被毁坏的老屋前的冲突,表明残疾少年严大民或许还在丧失母亲的悲痛中未能自拔,或许还被传统的道德观左右着。无论哪种情形,都说明这个少年的感情亦需要修复重建。与严大民相反,朵朵则盼望有个完整的家,希望有个爸爸,希望妈妈能关灯睡觉。当她泪流满面捧着爸爸的遗像说出这番话时,顿时让人感受到这个少女的坚强。两个少年情感表达的方式虽不同,但他们的需求却是一样的。他们都需要信心开始新生活,都需要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下去。至此,在这两对父子、母女之间,心灵的重建分成了主动与被动两组,严庆元和朵朵成了主动一组,而张芸与严大民则成了被动一组。两代人两组心灵重建的故事构成了自然交叉,既形成了影片本身的复调叙述,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灾后社会叙事,即所有在灾害中遭受精神重创的人们都需要心灵重建。
  除了心灵重建之外,《坚强》并没有忽略物质重建的艰难。柳小青与浦江构成了与严庆元、张芸平行的另一条叙事线索。戏份虽然不是太多,但是非常清晰地表现了外地援建者对灾区的巨大支援。浦江这个名字似乎就是一个隐喻,表明了上海对都江堰的对口援建。事实上影片中的这对恋人就来自上海,他们离开亲人,告别繁华的都市,为灾区带来的不仅有巨大的物质财富,也贡献了他们辛勤的劳动与智慧。柳小青做了茶林村的村官,她的“新经济模式”不仅为茶林村的重建,更是为村民的富裕提供了发展方向;追随恋人而来的浦江,为山村重建做规划、跑贷款,尽心尽力。影片没有表现他们卿卿我我的甜蜜,相反却是离别的忧伤:柳小青要留下来带领村民致富,浦江则要出国深造,他们都要实现各自的理想。从这对恋人身上,我们看到,灾后重建的美好今天,实际上也是牺牲了许多援建者的幸福才换来的。影片的这种情感叙事,要比直接拍摄建设场景生动感人得多。
  由于是小制作,《坚强》的叙事紧凑而简略,角色搭配简洁而明了。每个人物都是推动情节发展或矛盾冲突的纽结点,哪怕是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规划局的徐科长和工会的刘真是两个重要的角色。前者保守而教条,是两条叙事线索中矛盾冲突的代表人物。对于精神重建而言,他是个偏颇者,认为除了永久性住房,心灵建设并不重要,能够给人温暖的不是爱情而是物质基础。但是对于物质重建来说,他又是一个保守教条主义者,严庆元的引资建房又被他认为是违反土地政策而被强行停工。后者虽说戏份也不多,却是个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她不仅积极促成了严、张家庭的重组,而且是心灵重建的坚定支持者。她对徐科长的一番陈词,鲜明地表达了影片的叙事主题:“房子是修给人住的,人在哪里住呢?是家庭。家庭才是社会的细胞。如果修好的大量三居室四居室,住进去的是难以自拔、情绪低落的灾民,即使所有的硬件都到位了,能说灾后重建的任务完成了吗?”
  与叙事节奏的紧凑简略相对应,《坚强》的叙事风格是冲淡而平和的,没有故事悬念,没有情节的起伏跌宕,也没有情感的大悲大喜。“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1]生活犹如山村潺潺的溪流,蜿蜒却是缓缓地流过,这就是《坚强》叙事原色、自然之美所在。
  最后不能不说影片的片名,太直白,太生硬,既缺想象,更无诗意。虽然是主旋律影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是直白的传声筒,因为故事片终究不是纪录片。
  
  注释:
  [1]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冲淡》,《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311页。
其他文献
一个让共和国总理落泪的场景,也同样震撼了全国人民,我们痛心于那幼小生命的消逝,我们惋惜于那花样年华的凋零,我们的心在滴血……    像一窝孵化出壳的鸟雏  我们蜷缩在沉沉的废墟里  寂寥黑暗吞噬一切  没有日出月落,不知斗转星移    巨大的房梁压在身上竟不知道疼痛  小伙伴们相依相偎向幽深的苍穹蒸腾而去  天高雾重,雨幕中,妈妈撕心裂肺的呼唤离得太远太远  张大嘴巴却喊不出——“我在这里!”  
期刊
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新常态背景下,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与有限的财政能力之间矛盾凸显,如何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研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当前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着眼点,对贵州省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此提高供需结构匹配效率,促进贵州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首先,本文在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
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主导的地方政府可能存在事后的“兑现竞争”行为,即为实现既定目标,不遗余力地对金融资源等经济资源展开激烈竞争,并倾向于采用短期行为刺激经济增长。因此,为考察政府经济计划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为切入点,探讨其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价,找到本文的立足点。其次,在对金融资源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政府干预与金融抑制等理论,构建经济增长目标作用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
一朵花  在枝头睡了二十年  二十年像死了一样  正如夏季的红叶  绿得没有一点秋天的痕迹  像死了一样的二十年  竟然经不住春风  一夜的浇灌  二十年的睡眠刚刚苏醒  一个懒腰也如钱塘江的潮水  令花的情绪汹涌澎湃犹如大海汪洋  春天来了  花儿就要开放    你从来就没有等待春风  不经意地在季节里躲藏着  芳心包容了多少香气  却甘愿成为废墟里的一幅画    我在你的身边来来去去  却从来
期刊
从湖面上飘来的一缕风  如少女出浴  湿淋淋的妩媚  顿时吹乱了我的夏天  浮躁的日子  在幻想中变得悠长  蛰伏梦境的情绪  宛如桑树上的知了  嘀嘀咕咕忐忑不安  顽皮的风吹浓了一池的荷香  盛開着朵朵最美的微笑  我的夏天在梧桐雨下  一点点飘落掷地有声  思念的忧愁正在窗外  淅淅沥沥  仿佛酝酿七月的激情  从远处飞来的两只蝴蝶  翩翩曾经漫步的小径  似锦繁花碾落成泥  驻足我的耳边响
期刊
薛建明,成都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成都市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小小说、评论、杂文等作品散见于《民族》《四川民建》《机关青年》《成都工运》《成都晚报》《精神文明报》等刊物。曾获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影评大赛二等奖。电影《坚强》出品人之一。    摘要:心理重建对灾后重建工作来说远比永久性住房的建造艰巨和漫长,对家庭的修复体现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灵重建。影片《
期刊
朱善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青年电影评论家,《中外文艺》杂志副主编,《青年作家》杂志中外文艺版副主任,四川省影视评论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在《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四川戏剧》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多部影视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散见于《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中外文艺》《中原诗刊》《神州文学》《黔溪文学》《枫华之声》(加拿大)等杂志,并多次获奖。    
期刊
本版讯:2010年10月31日下午3点,值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宫60周年之际,由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宮、《中外文艺》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诗词成都——新诗朗诵会暨作家、编辑、作者见面会”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梦想剧场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所朗诵诗歌皆选自《中外文艺》和《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两本杂志。活动旨在传承诗歌文化、彰显语言魅力;进一步激发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创作激情,营造良
期刊
父亲坐在秋天的小板凳上  一口一口地吸烟  飞鸟向北,白云朝南  他眼里的天空正在暗下来    寂静来自无边的田野  父亲挽起消瘦的袖子  把小河折叠,把大山折叠  把我也轻轻折叠    我的父亲喃喃低语了什么  晚风就改变了方向  然后他坐在一堆干凈的落叶里  一口一口地吸着烟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每当一部改编的电影或电视问世,都会引发一场是否“忠实原著”的争论,这种争论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没有所谓的胜与败,只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到电影、电视本体时,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是这种“忠实原著论”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在现在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影视改编;“忠实原著论”;存在性与合理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曾说:“一种艺术绝不可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