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刻之美子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先生说过一句话:文物是越古越好。过去藏书家、版本家、目录学家对于清刻本不屑一顾的态度,正好印证了这句话。因为明清以降的藏书家,只佞宋元,无视当朝,其一般的原因,还在于明清刻本就摆在眼前,触手如新,而且极力以摹仿宋元为尚,易得易求。在他们眼里,宋元本乃是经典之作,是天下范本,是真正的善本;至于明清现刻,充其量只不过是宋元本的“仿本”。既是“仿本”,则非正品,甚至有赝本之嫌。
  鄙夷清刻本的代表人物莫过于大藏书家缪荃孙(1844~1919年)。他给善本书下的定义为:一、明末以前刻印的为善本,清朝及民国年间刻本,都不算善本;二、凡是钞本,不论新旧,都是善本;三、批校本或有题跋者,都是善本;四、日本及高丽刻印的中国古籍,不论新旧,都算善本。相对于过去而言,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而且十分精辟。这也正是它影响大而深远,成为代表观点的原因。不过,相对于清及其后而言,这一观点又显出了它的严重的“局限”——是古非今,只见古本,不见来者。换言之,没有现实的眼光,没有发展的眼光。他的这一观点无疑就给后人留下了把柄,留下了“伤疤”。缪荃孙关于善本书的这一定义,产生了“佞宋”而“非清”的极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形成了只有宋元刻本及明刻本才够得上善本的资格,而清刻本则一概不入眼的主流看法。这种对清刻本不分青红皂白,不加具体赏晶品评,一概封杀的观点,可谓“缪种流传”。
  对宋元本的痴迷与欣赏,由此发展到了近乎“偶像崇拜”的疯狂地步。例如,周越然先生在其《版本》一文中,认为精善本书不外下列诸种:一、宋金元刊本;二、元明覆宋本;三、明初刻本或活字本;四、清初精校初印本;五、名家手稿本或精钞本;六、名家手校或手跋本;七、海内或海外孤本;八、高丽活字或日本古本。显而易见,周先生的这一定义基本上还是缪荃孙定义的翻版,至于对宋元本的崇拜,则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是之故,周先生还有一段妙文:“对于这种读书不考察版本的人,我可设一比喻,以见他们的错误。宋元本和各精刊本,可比闺女,翻刻本或影印本,好比寡妇。至于随便石印或排印的本子,简直是下贱的‘野鸡’。青年人娶妻,总希望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不愿与寡妇结识,或与‘野鸡’谈恋爱的。所以真能读书者,必求精善的本子。”如此比喻,实在不堪。
  不过,缪荃孙先生所指的善本书,周越然先生所指的善本书,即使在今日,也都是公认的善本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缪荃孙关于善本书的代表思想对于保存中国宋元古籍及其他善本古籍,对于培育国人珍视祖国书籍文化遗产的“国粹”意识,对于中国的藏书理论建设,对于构建中国古籍价值判断与认知的逻辑体系,乃至对于树立中国宋元古籍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均作出了历史性的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问题就在于,缪氏关于善本书的定义,好似一柄双刃剑。此剑的另一面:一剑下去,将明末及其后的“清朝及民国年间刻本”拦腰斩断,认为“都不算善本”。诚如黄裳先生所言:“这一刀切下去会发生怎样的流弊,而在事实上正是否定了清代以后直至遥远的未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否定了今后产生文献上艺术上珍品的可能。这是一种对现状与未来的可怕歪曲,是极不科学的。”
  概其时整个学界风气如此,缪氏集其大成,总为一言,以是推波而助澜也。对宋元版本的崇拜,更直接导致了坊肆及书贾们造假伪冒宋元版本的欺诈行为。此种行为从明代即已有之。明高濂在其《遵生八笺·燕间清赏》中披露:“近日作假宋版者,神秘莫测。将所刻模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实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粗纸,用卷筒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嗅味即成;或将新刻板中,残缺一二要处,或湿霉三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氏,留空,另刻小印,将宋人姓名扣填,两头角处或妆茅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毛,或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伤残旧迹;或置蛀米柜中,令虫蚀作漏透蛀孔;或以铁线烧红,锥书本子,委屈成眼,一二转折,种种与新不同。用纸装衬,绫锦套壳,人手重实,光腻可观,初非今书,仿佛以惑售者。”对宋元版本的造假,搞得宋元本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给版本界和收藏界平添了许多麻烦和乱子,为业界人士出了不少“考题”,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版本文化的复杂性。
  黄裳先生认为:“清代刻本在版本史上遭到的不公正对待,也正是属于同类的情形。”看来,缪荃孙老先生这一剑的确斩得忒狠了些,未免失之于专横武断。正是出于对版本学的同好,纠偏止弊,黄裳先生才推出了他的《清代版刻一隅》一书。
  这部书收录了201幅黄裳先生珍藏的清刻本书影,可谓幅幅精美,帧帧亮丽。几乎每幅上均钤有黄裳先生的藏书印记:黄裳、黄裳鉴藏、黄裳珍藏善本、黄裳藏本……,如珠如玉。有意思的是,一些刻本上,竟还钤有缪荃孙的收藏印记,如刻于康熙初期的《荆溪词初集》、“写刻精雅”的道光戊子刻本《玉壶山房词选》,均钤有“荃孙”之印。黄先生的印记与缪先生的印记,相映生辉。可见其爱书之心不仅相同,具体收藏上也有一脉相承之同。这正是中国藏书文化不绝如缕代有其人的一个“标志”。另外,也可看出缪荃孙先生收藏的书中,也不独全是他所谓的明末以前的“善本书”。对于清刻本中的精刻本,他也爱好有加,并予以钤印收藏。这则又使我们看到缪老先生说归说,做归做,藏书文化的更深层次有自己的逻辑。他的藏品经黄先生再藏后公示于我们,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富有雅趣的事情。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由于受缪氏关于“善本书”定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人一直误以为清代刻本乏善可陈。只要谈到善本,言必称“宋元”。“佞宋”的遗风,至今仍被不少人奉为圭臬。当然,这与我们没有亲自钻入清刻本的宝库去探个究竟,去印证一下“缪说”之对与错,而只是人云亦云一味听信书本也不无关系。毛泽东说:“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去尝一尝。”对古籍善本的认识与理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实,宋元版书,也未必皆可称善。清刻本中,又焉知不存在与宋元善本相媲美者呢!一代有一代之风骚,宋元如此,清代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再现一代风骚的刻本书籍,宋元与清一样,各领其时代风骚而已。即以清刻而言,不是也有过“清初武英殿版书籍,精妙迈前代”及“康版更在宋版之上”的评说吗?
  古籍年代越古,其作为文物的价值也就越大。此乃不易之论。问题的奥妙与关键在于,年代越古,文物越稀少;文物越稀少,价值自然越昂贵。古籍善本也是一样,逃离不了这一文物规律。笔者认为,这才是古籍收藏中产生“佞宋”现象或“贵古贱今”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包括古籍善本)一旦作为商品进入流通与交换的视域,这一定律的作用就更加显露无遗。相对而言,尽管也有共他诸种因素在起作用,但也不过是次要因素。
  话说回来,打开《清代版刻一隅》一看,我不禁惊呆了,半天竟说不出话来!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美的刻本。原来清代还有这么多精美绝伦的刻本。如果不是书名的提示,我压根儿就不会想到这些书是清刻本。相反,我会习惯性地认为这都是宋元或明刻呢!黄裳先生编辑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于我一下子就达到了,这就好像菩萨现身说法一样。
  更令读者击节叹赏的,是黄裳先生以他超绝的文笔,为每幅书影都作了几句精警的题识,风流蕴藉,与书影相配,珠联璧合,给我们带来了审视与领略清刻本艺术之美的无限欣悦。兹不妨列举数例,以飨同好。
  例一:《记素斋集》。康熙至雍正刻本。集十卷,诗四卷,文六卷。后附行述。雍正二年子致远“书后’’云,集诗前三刻皆娩曾自刻,第四刻则雍正中续刊,文亦如之。知此集于康熙雍正间陆续刻行。版心下有刻工姓名,写手如一,刻工亦前后无异。精楷精雕,笔法锋棱毕现。开花纸初印,纸墨晶莹。法时帆旧藏。
  例二:《野鸿诗的》。乾隆二年长吟阁刻本。前有乾隆二年自序。此本与《长吟阁诗集》皆作者自书上板,与通常书手不同,而别饶风致。后重刊入《昭代丛书》中,删易任心,此为原刊,尚存真面。
  例三:《春花阁词》。乾隆刻本。二卷。前有黄之隽、陈撰、符曾、张四科、凌应曾序。辛卯王鸣盛序。江恂序。沈大成、钱大昕题辞。开板精雅,为清刻妙晶,视精写刻本,别有一番情致,各擅胜场。殊不必独目写刻为“精刻本”也。
  例四:《红楼梦酒筹》。咸丰刻本。朱墨两色套印。前有庚申仲秋竹叶山斋主人叙,当作于咸丰十年。次兰陵鹿菇氏序,次例言。次酒筹式,次荣宁二府宗派,次人物表。后附《西游记》令。镂刻甚精,细审原书,系先朱后墨两次套印者。
  例五:《从政录》。道光刻本。四卷。前有道光二十一年汪喜荀自序,次姚祖同题词,阮元、唐鉴、林则徐、顾莼等书。后有宋其沅、郭尚先等跋。此本写刻俊爽,写样非出一手,于清刻中为别格。叶数俱墨钉。
  黄裳先生的每款题识,其实都是该本之小史,且又集史与鉴赏为一,这就不独给我们展示了清代刻本风采绰约的美,而且也教给了我们关于清刻本的诸多版本学知识。黄先生的赏鉴之语,也是因书而异,独出心裁,绝不同一。诸如:版刻娟雅、刊刻极精、图版尤佳妙、写刻工致、字体瘦劲工妙、写刻奇古、版式精雅、刻甚疏朗、开板疏朗明净、写刻精好、小楷娟秀、然刻不草草、写手跳掷飞动、版式宽衍、秀逸古媚、气息静雅、书法宛妙而刻工又足以副之展观不异佳帖、开板亦更多华美、端凝疏雅、纸墨晶莹、尚存峭厉之势与通常圆熟者不同、楷法精熟姿媚横生、作字精圆……。把黄裳先生这些鉴赏语一一汇总在一起,不啻就是关于清刻本的一篇美学辞书。
  书中除195幅文字书影外,还有六幅绘画书影。其中二幅尤为引人瞩目。一幅是《唾绒余草》中的“海山仙人小影”。页面上的“海山
  康熙刻《通志堂集》
  仙人”是一位名叫吴小姑的妙龄女子,端谨姣美,手捧书本,正在凝神阅读。叙称她“极有才名,本自无双”。笔者始终有这么一种想法,认为著者肖像页乃至藏书票原理的发明应在我国,而不应是从西方后来输入的,如今仔细看了这幅“海山仙人小影”后,更加坚定了这一想法。黄裳先生对此刻本的评价为:镌刻疏隽,行款秀雅,亦奥东雕板佳品。另一幅是《静好楼双兰记》中的“兰花”图,页面上一朵美丽的兰花,蓓蕾初绽,肥蕊赤露。画风刻风淋漓尽致,天韵天成。笔者研磨兰文化几近二十年,睹此物不能不为之怦然心动。
  重要者,《清代版刻一隅》给予我们一个客观公允的启示。综观诸家关于古籍善本的定义,笔者认为,判断善本书大概不外乎四条基本标准:一是从时间上考察,当然越古越旧越好;二是从质量上考察,当然是名人手校(手写、手抄、手录、手批、手跋),印制精良,差错越少越好;三是从数量的多少上考察,当然是越少越好,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无论是什么东西,一多了就不值钱了;四是从流传过程中的附加值方面考察,当然是“镀金”越多越好。这里讲的“镀金”主要指书本流传过程中附加或累积的新生文化价值。例如,著名的宋刻《前、后汉书》,流传到清代时,已被赵孟烦、钱谦益等著名文人收藏过,乾隆皇帝还曾亲自为其题跋,则其身价之昂,自然是不同凡响的了。
  上面所谈,主要是针对清代以前的古书而言。从现今来看,清代的书、民国时期的书乃至1980年以前出的书,都可按以上标准去衡量、收藏和研究。
  总之,黄裳先生编选的这部《清代版刻一隅》,是值得我们时时研磨,细心品味的,它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减色”。另外,书中由黄先生亲笔撰写的《序》及《清刻之美》(代跋),如他的其他散文一样,也是两篇不可多得的美文,殊堪一读。
其他文献
美术传播有很多路径,学术著作出版的市场格局可以色彩缤纷。即使将目光集中于学术普及与学术大众化,营造社会学术氛围、提升大众学术品位的出版方向,也同样可以有多种举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系列丛书就是这样一种尝试。这篇丛书的策划者关于中国当下的学术著作出版和市场的谈话,或许可以在开阔出版思路等方面,对同行以及读者有所裨益。    问:我看了你们已经出版的几种“讲课实录”,
期刊
2004年3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发表了一篇来自“德国之声电台网站”的纪念康德的文章,3月15日《参考消息》也发表了该站提供的这篇文章。鄙人看过以后,觉得其中有纰漏,现在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求教于国内同行。  一、作者原文 1799年,康德发表了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科学哲学的评价是:一钱不值。  鄙人意见 1、赖因霍尔德曾经被康德
期刊
共计1572页、四百多万字的《论衡索引》,终于在1994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王力先生生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就是为这部书作序,他在序里说这部书有四个特点,称它“是一部相当有用的工具书”。(程湘清、杨克定、冯春田、张鸿魁、张普、杨健霑、卢元孝《论衡索引》序第1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我作为编纂者之一,深知这部书的问世得力于许多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指导
期刊
在评介弗拉维斯·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公元37至约100年)的著作时,恐怕许多学者首先都会困惑于他的身份。约瑟夫是一个犹太人,显赫的哈斯蒙王族的后裔。在犹太教宗派上,他喜欢过艾赛尼学派,也曾学习过法利赛和撒都该教派的教义,最后虽成为法利赛派的信徒,然而又持某些批评的态度。他还是个将军。在公元66年,罗马军队开始征战犹太起义军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从将军到囚徒最后又成为亲罗马的犹太人
期刊
《贾平凹文集》初编时,有这么一个设想,每一卷的书脊都嵌上一字,未了联成一首诗。这样,每卷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全局不可分割的一环,想想怪有意思。挑来拣去,择定了刘邦的《大风歌》。以平凹的风格与气势,似乎也只它才当得。而今,两句业已联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换句话说,十四卷已经面世,目前要做的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前四字。“安”卷是他的两部长篇:《高老庄》《怀念狼》,“得”卷
期刊
李辉凡、张捷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出版于1997年。评论一本七年前的书,似乎有“马后炮”之嫌,但我仍认为有必要评一评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搭”一套丛书的“车”出版,在国内流传颇广,甚至被多家网站列为考研必读书,而一些报考研究生的青年朋友竟然把这本书当作权威参考书,然而其质量却令人置疑。  翻开《文学史》,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本书的目录。众所周知,我们的高校从指导本科生撰写论文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表现一个地域的山川人文是许多作家的梦想。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前言里面自诩为法国社会的书记;福克纳尽心地描绘“邮票般”大小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那个马孔多的小镇子则是马尔克斯梦魂萦绕的地方。这些作家都试图创造出一个个独立王国,并且有声有色地为这些王国撰写历史。通过这些小说,人们可以结识一批过目难忘的性格,每一个性格所衔含的不同历史故事片断;人们还可能看到种种奇异的风情、建筑和地貌,
期刊
读史难免生出这样的感慨,历史本身常以荒谬的形式来表现深刻的内涵。玛丽·安托内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793)就是以对世界史的高度无知乃至蔑视而被载人世界史的。本来,一个人哪怕对世界历史精研有成且高度敬畏,哪怕热衷名位且汲汲以求,但在世界史一贯严厉而苛刻的审视下,能有只言片行载诸史籍也属不易,又焉能想象一个对世界史懵然无知、公然蔑视的人会留下雪泥鸿爪?更别说在世界史上留下一
期刊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知识论危机,在这样的大语境下,心理上处于“失序’’(Anomie)状态的晚清中国士人对于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为“学”,在西力冲击下,国学是否有碍于近代中国“走向世界”,以及国学自身怎样因应时代、在中西“学战”中脱胎换骨地“走向世界”等问题开始了思考。  《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一书就是罗志田对这些“思考’’及其演变的一个基本梳理。罗志田认
期刊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是一个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名字。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据此拍摄的电影恐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了。据英国广播公司最近调查统计,《傲慢与偏见》在英国人最喜爱的小说中,名列第二。《爱玛》(EMMA)是这位女作家的第四部作品,一般都认为是她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   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兄弟姐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