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H• Douglas Brown提出的教学理念——交互式教学模式(An Inter-active Approach)和Brandl的三大网络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探讨研究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以科技英语为特色并与实际生产、生活、工作等紧密联系的交互式口笔译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科技外语翻译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网络 交互式教学研究 口笔译
Research on Webbased Interactive Translation Teaching Approach by Information
Xu Yanying Li Ziming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translation teaching approach by employing web source and modern informative means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Approach of Douglas Brown.The approach is characterized as EST teaching and intimately combining with actual production,life and work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in transl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ocument.It will educate the students to study for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and raise the composite qualified personal to adapt the requirement of society.
Keywords:Web Interactive Approach research Oralwritten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0058-02
1.引言
随着中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合资企业、国际会议交流等需要大量实用型英语人才,可见,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也相应地进行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2.交互式教学模式(An Interactive Approach)与翻译教学
20世纪7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语言学院院长H• Douglas Brown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交互式教学模式(An Interactive Approach)。该教学模式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一方面以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教学情景,采用灵活、多变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途经与教学实践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目的与教学活动互动,听、说、读、写互动,并且建构生动的教学情景。翻译教学的方法也应该体现交互式语言教学法的特点,这不仅因为翻译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也取决于翻译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翻译知识的自觉吸收。受交互式语言教学法的启发,近年来,一些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模式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习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对知识消极摄取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和周围环境、物体的联系,积极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这种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可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基于此,“交互式”翻译教学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重视师生、学生之间的协作。按照教学媒介来分类,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普通教室内,教师仍然运用粉笔和黑板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活动,只是改变教学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另一类是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室,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大程度地体现师生、生生、人机交互性特征。
3.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口笔译信息化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口笔译信息化教学研究,就是将网络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认知材料,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融入到交互式口笔译教学中,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结构、模式的根本性改革。为了使该教学模式得到全面、细致的研究,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所在的学校的口笔译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3.1 网络环境与口笔译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和实践。
把以光电、机械、生命科学、外经贸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并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翻译文本作为课堂翻译素材,借助网络资源,建立翻译资料库,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现实工作中各个领域最先进、最前沿的翻译材料,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实战翻译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的价值。
3.2 网络环境与口笔译教学形式的整合研究和实践。
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利用网络环境优势整合与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以虚拟式交流为平台提供给翻译学习者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虚拟式交流平台的使用,使翻译教学面临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在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虚拟环境下,以超时空、非线性的形式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无处不在”的交流媒介,拓展出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信息化学习资源的互动模式,同时也为教学管理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3.3 网络环境与口笔译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和实践。
根据Brandle的三大网络教学模式,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即,第一阶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采取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多媒体计算机相辅助的教学模式;第二阶段是以教师为辅的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阶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翻译资源库,自主学习、自主测试,相互交流,不断建构并完善其知识体系。
4.理工类高校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翻译教学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日益广泛,高科技企业对科技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理工类高校外语教学逐步趋于多元化。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因此,我们的翻译教学也应该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依托,凸显科技外语教学特色,尤其是光电英语这一特色,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以科技英语为特色并与实际生产、生活、工作等紧密联系的翻译教学研究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先进的数字语音处理技术,从自主学习、自主测试、学生互动练习、课件点播、网上浏览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操练环境,加大学生“产出性”技能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科技外语翻译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科学技术交流的实践工作中,最终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此外,这也为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特别是为高科技领域培养优秀翻译人才,同时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对适应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1 创设实验环境,提供科研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力度,笔者所在的学院即将在08年6月底投入140万元,组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语言实验中心,它的后续工程即在两年内建立一个数字化同声传译语音实验室,这一切都将为我们的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口笔译信息化翻译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5.2 建立口笔译网络资料库。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英语综合能力建立以科技英语交流为主的口笔译网络资料库,不仅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形成意义建构及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5.3 建立实验研究评价体系。
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评测,学习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教师参与学习资源建设状况评测,教师参与自主学习辅导工作状况评测。
6.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使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凭借网络环境优化整合以科贸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会为主的教学资源,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学生实际英语翻译能力。教师逐步形成基于网络以及计算机辅助的教学模式,掌握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相应课件的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较高的要求。同时应使学生适应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网络学习模式,加强和提高其网络学习技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起师生间、学生间,人机间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形成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协作化的学习模式,这将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形成和视野的开阔都有很大的脾益。
参考文献
[1] 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Hartim,B.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3] Klaus Brandl.Integrating Internetbased Reading materials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from Teacherto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es Language[J].Learning & Technology,Vol.6 No.3,September 2002,pp.87~107
[4] Snellhornby,M.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r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 郭红.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一种尝试[J].外语界,2004(5)
[6] 封一函.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2)
[7]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 薛国风,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关键词:网络 交互式教学研究 口笔译
Research on Webbased Interactive Translation Teaching Approach by Information
Xu Yanying Li Ziming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translation teaching approach by employing web source and modern informative means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Approach of Douglas Brown.The approach is characterized as EST teaching and intimately combining with actual production,life and work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in transl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ocument.It will educate the students to study for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and raise the composite qualified personal to adapt the requirement of society.
Keywords:Web Interactive Approach research Oralwritten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0058-02
1.引言
随着中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合资企业、国际会议交流等需要大量实用型英语人才,可见,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也相应地进行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2.交互式教学模式(An Interactive Approach)与翻译教学
20世纪7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语言学院院长H• Douglas Brown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交互式教学模式(An Interactive Approach)。该教学模式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一方面以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教学情景,采用灵活、多变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途经与教学实践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目的与教学活动互动,听、说、读、写互动,并且建构生动的教学情景。翻译教学的方法也应该体现交互式语言教学法的特点,这不仅因为翻译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也取决于翻译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翻译知识的自觉吸收。受交互式语言教学法的启发,近年来,一些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模式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习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对知识消极摄取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和周围环境、物体的联系,积极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这种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可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基于此,“交互式”翻译教学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重视师生、学生之间的协作。按照教学媒介来分类,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普通教室内,教师仍然运用粉笔和黑板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活动,只是改变教学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另一类是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室,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大程度地体现师生、生生、人机交互性特征。
3.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口笔译信息化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口笔译信息化教学研究,就是将网络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认知材料,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融入到交互式口笔译教学中,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结构、模式的根本性改革。为了使该教学模式得到全面、细致的研究,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所在的学校的口笔译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3.1 网络环境与口笔译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和实践。
把以光电、机械、生命科学、外经贸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并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翻译文本作为课堂翻译素材,借助网络资源,建立翻译资料库,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现实工作中各个领域最先进、最前沿的翻译材料,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实战翻译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的价值。
3.2 网络环境与口笔译教学形式的整合研究和实践。
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利用网络环境优势整合与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以虚拟式交流为平台提供给翻译学习者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虚拟式交流平台的使用,使翻译教学面临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在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虚拟环境下,以超时空、非线性的形式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无处不在”的交流媒介,拓展出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信息化学习资源的互动模式,同时也为教学管理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3.3 网络环境与口笔译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和实践。
根据Brandle的三大网络教学模式,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即,第一阶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采取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多媒体计算机相辅助的教学模式;第二阶段是以教师为辅的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阶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翻译资源库,自主学习、自主测试,相互交流,不断建构并完善其知识体系。
4.理工类高校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翻译教学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日益广泛,高科技企业对科技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理工类高校外语教学逐步趋于多元化。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因此,我们的翻译教学也应该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依托,凸显科技外语教学特色,尤其是光电英语这一特色,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以科技英语为特色并与实际生产、生活、工作等紧密联系的翻译教学研究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先进的数字语音处理技术,从自主学习、自主测试、学生互动练习、课件点播、网上浏览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操练环境,加大学生“产出性”技能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科技外语翻译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科学技术交流的实践工作中,最终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此外,这也为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特别是为高科技领域培养优秀翻译人才,同时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对适应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1 创设实验环境,提供科研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力度,笔者所在的学院即将在08年6月底投入140万元,组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语言实验中心,它的后续工程即在两年内建立一个数字化同声传译语音实验室,这一切都将为我们的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口笔译信息化翻译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5.2 建立口笔译网络资料库。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英语综合能力建立以科技英语交流为主的口笔译网络资料库,不仅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形成意义建构及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5.3 建立实验研究评价体系。
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评测,学习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教师参与学习资源建设状况评测,教师参与自主学习辅导工作状况评测。
6.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使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凭借网络环境优化整合以科贸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会为主的教学资源,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学生实际英语翻译能力。教师逐步形成基于网络以及计算机辅助的教学模式,掌握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相应课件的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较高的要求。同时应使学生适应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网络学习模式,加强和提高其网络学习技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起师生间、学生间,人机间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形成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协作化的学习模式,这将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形成和视野的开阔都有很大的脾益。
参考文献
[1] 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Hartim,B.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3] Klaus Brandl.Integrating Internetbased Reading materials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from Teacherto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es Language[J].Learning & Technology,Vol.6 No.3,September 2002,pp.87~107
[4] Snellhornby,M.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r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 郭红.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一种尝试[J].外语界,2004(5)
[6] 封一函.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2)
[7]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 薛国风,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