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世人称为贾太傅的西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是一个曾经影响历史的传奇人物,但他一直没有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过长沙王太傅,而被世人称为贾太傅的西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是一个曾经影响历史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至今令人感怀。
少年才高 深谋远虑
贾谊天生聪慧,才华横溢,18岁被颇有学问的河南郡守召至门下,21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成为整个汉朝最年轻的一位博士。
贾谊身居官场,却不懂官场规则,依旧书生意气,提出的改革方案“损有余而益不足”,必定要损害王公贵族的利益,自己自然要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管仲、子产也搞过改革,没有“待且忍”,仍然得到成功,因为死在支持改革的君主之前。贾谊却没有这般幸运。他有远见卓识,非庸庸碌碌的公卿所能项背,可是为人清高,不懂隐忍,自然遭人嫉恨。
可是,如此才俊,最后为何落得了一个悲剧性的下场?
春风得意 马失前蹄
贾谊的才干和主张,深得刘恒的信任和赏识,一年之内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然而,官场有其不可忽视的自然法则,任何蔑视它的官场生物都难以善终。
就在贾谊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到两股强大力量的猛烈阻击,贾谊并没有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首先是以周勃、灌婴为首的朝中重臣。他们本来就觉得贾谊嘴上无毛,让他当个只发议论而无实权的闲职倒也无妨,可要手握重权、平起平坐就不能忍受了。
于是,他们众口一词:“贾谊这个洛阳小儿,学识浅薄,一心想擅权自专,要把国家的许多大事搞乱!”而佞臣邓通则是贾谊面前的另一座大山。
邓通不學無术,得宠于刘恒完全是一个极其荒唐的偶然原因。一次,刘恒做梦想上天上不去,被后面的“黄头郎”推了一把就上去了,醒来之后就到渐台暗中寻找,正巧看到邓通头戴黄帽、穿着梦里一样的衣服在划船。刘恒很高兴,封邓通为上大夫。
贾谊恰好和邓通一起随侍刘恒,他为人不太圆润,不谙人情世故,对邓通极其讨厌,且不懂隐晦,经常在刘恒面前讥讽邓通。而邓通亦视贾为眼中钉。
不忘初心 忧郁而死
外有大臣攻击,内有佞臣进谗。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到南方的长沙国当太傅。
尽管如此,贾谊仍书生气不改,写下千古名篇《吊屈原赋》,以反词自解其伤悼之怀,提醒刘恒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为天下筹长治久安之策。
周勃被诬告谋反,在廷尉府受尽凌辱,贾谊打抱不平,劝谏刘恒“以礼义廉耻对待大臣”。在水深的官场,对曾经的政敌如此“网开一面”,说贾谊正义也可,可爱也可,幼稚也可。
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刘恒想念贾谊,把他召回京师,在未央宫的宣室一直谈到半夜。事后,刘恒感叹不已:“好久没见贾生,以为学问赶上了他,现在听了他的谈话,还是不及啊!”
刘恒虽然赞赏贾谊的才智,却没有像众人想的那样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把他派到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那儿当太傅。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入朝,骑马摔死。贾谊深深自责,次年忧郁而死,享年33岁。
苏轼后来评价贾谊,说他能放下身段跟周勃、灌婴等大臣深交,十年便能得志。可是,那样的贾谊,还是贾谊吗?
(摘自《读书文摘》)
因为当过长沙王太傅,而被世人称为贾太傅的西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是一个曾经影响历史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至今令人感怀。
少年才高 深谋远虑
贾谊天生聪慧,才华横溢,18岁被颇有学问的河南郡守召至门下,21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成为整个汉朝最年轻的一位博士。
贾谊身居官场,却不懂官场规则,依旧书生意气,提出的改革方案“损有余而益不足”,必定要损害王公贵族的利益,自己自然要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管仲、子产也搞过改革,没有“待且忍”,仍然得到成功,因为死在支持改革的君主之前。贾谊却没有这般幸运。他有远见卓识,非庸庸碌碌的公卿所能项背,可是为人清高,不懂隐忍,自然遭人嫉恨。
可是,如此才俊,最后为何落得了一个悲剧性的下场?
春风得意 马失前蹄
贾谊的才干和主张,深得刘恒的信任和赏识,一年之内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然而,官场有其不可忽视的自然法则,任何蔑视它的官场生物都难以善终。
就在贾谊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到两股强大力量的猛烈阻击,贾谊并没有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首先是以周勃、灌婴为首的朝中重臣。他们本来就觉得贾谊嘴上无毛,让他当个只发议论而无实权的闲职倒也无妨,可要手握重权、平起平坐就不能忍受了。
于是,他们众口一词:“贾谊这个洛阳小儿,学识浅薄,一心想擅权自专,要把国家的许多大事搞乱!”而佞臣邓通则是贾谊面前的另一座大山。
邓通不學無术,得宠于刘恒完全是一个极其荒唐的偶然原因。一次,刘恒做梦想上天上不去,被后面的“黄头郎”推了一把就上去了,醒来之后就到渐台暗中寻找,正巧看到邓通头戴黄帽、穿着梦里一样的衣服在划船。刘恒很高兴,封邓通为上大夫。
贾谊恰好和邓通一起随侍刘恒,他为人不太圆润,不谙人情世故,对邓通极其讨厌,且不懂隐晦,经常在刘恒面前讥讽邓通。而邓通亦视贾为眼中钉。
不忘初心 忧郁而死
外有大臣攻击,内有佞臣进谗。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到南方的长沙国当太傅。
尽管如此,贾谊仍书生气不改,写下千古名篇《吊屈原赋》,以反词自解其伤悼之怀,提醒刘恒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为天下筹长治久安之策。
周勃被诬告谋反,在廷尉府受尽凌辱,贾谊打抱不平,劝谏刘恒“以礼义廉耻对待大臣”。在水深的官场,对曾经的政敌如此“网开一面”,说贾谊正义也可,可爱也可,幼稚也可。
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刘恒想念贾谊,把他召回京师,在未央宫的宣室一直谈到半夜。事后,刘恒感叹不已:“好久没见贾生,以为学问赶上了他,现在听了他的谈话,还是不及啊!”
刘恒虽然赞赏贾谊的才智,却没有像众人想的那样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把他派到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那儿当太傅。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入朝,骑马摔死。贾谊深深自责,次年忧郁而死,享年33岁。
苏轼后来评价贾谊,说他能放下身段跟周勃、灌婴等大臣深交,十年便能得志。可是,那样的贾谊,还是贾谊吗?
(摘自《读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