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素材 再现历史 引发探究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7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以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历史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逻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使历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历史对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缺乏学生所处时代的“生活味”。如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历史文化的踪迹,并与之产生“交往”“对话”,是课堂活动必然要思考的问题。现以《大唐文化》一课为例,谈谈如何盘活素材,再现历史,引发探究。
  一、确定目标,盘活历史素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素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教师如何“用教材来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将静态的历史教材进行盘活,使文本教材与课堂资源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融合,使课堂资源活化利用。正如,“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素材是“花”,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运用好这些素材,理解教材的内涵,读懂文本所折射的信息,紧扣目标寻“根”而上呢?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唐朝文化”探究活动,我对教材进行“修枝剪叶”,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搭建了学生生活情景与历史时空衔接这条线,对文本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以他们自身的历史眼光去发现唐朝的文化。这样的课堂互动,避免了纯粹历史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心中有情、悟中有理中形成了对唐朝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因此,我将唐朝盛世分为三课时进行深度解读、合理开发,将本课内容确定为第三课时,为学生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唐朝文化”历史画卷。紧扣课时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及喜爱的话题,我锁定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为“敦煌壁画”“唐朝诗歌”“饮茶文化”,从而实现了教材的二度开发使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文本的思想相融合,使历史的画面变得丰满灵动。以唐朝文化板块串成德育的连线,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巧用课件,再现历史题材
  历史以一种过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讲述的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年代发生的事件。教材里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如何解决学生的认知与历史时空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探究历史事件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能直观形象地把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如临其境,获得真真切切的感受。当历史事件在屏幕上再现时,唤醒了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的欲望。为此,在探究“敦煌壁画”活动中,我借助视频让学生欣赏舞蹈《飞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资料了解到,舞蹈《飞天》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敦煌壁画的启示。敦煌舞蹈形象千姿百态、鲜活生动,其妩媚的神情、曼妙的体态、细腻的线条、洒脱的舞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敦煌壁画的美丽与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适时抛出探究问题:通过课前的材料搜集,谁能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敦煌壁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古老的文化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时空中,充分感受到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果,突破了活动的重点,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三、授予方法,探究历史脉络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学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我在探究“敦煌壁画”这部分教学活动时,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视频及舞蹈,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中产生思考,进行反思,真正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曾经说过,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与这一过程合作。她认为,“卷入”是参与学习活动的起点。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思维的参与上,那样才是较为深刻的“卷入”。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基于此理念,我注重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如,设计“唐朝诗歌”探究环节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选择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用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养成探究态度,形成探究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展开“对话”,让学生多问、多想、多感受,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思考。为此,我引导学生边学边总结学习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探究解决“饮茶文化”,让学生在历史长河畅游中,得到体验、感悟、生成,让学生在游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时空隧道之时,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29日上午,厦门市钟宅民族小学200多位师生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开展“学特区精神·做四好少年”大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主题会上,傣族舞蹈《小卜少》、葫芦丝演奏《打跳欢歌》和《荷塘月色》、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越剧《十谢共产党》等表演,展示了钟宅民族小学特色教育的建设成果,体现了钟宅民族小学的少先队员在特色课程中幸福成长。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古诗两首》之《嫦娥》。  【教学过程】  吟诵品诗韵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七巧》讲的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知道它讲的是哪个民间传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  “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南子·冥训》  师:谁给大家讲讲这个传说呢?(指名讲)  师:奔到月球上的嫦娥生活得好吗?今天
期刊
去年,我参加区骨干教师巡回送课下乡活动,执教人教版第七册习作七《成长的故事》习作指导课。因送教下乡这一活动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情况不得而知,所以在备课时几易其稿。每一次备课磨课,都使我的教学预设与习作教学目标更接近,与学生实际更契合,也使我对习作指导的本质有了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一磨——拓宽习作思路,鼓励自由表达  我指导的习作是人教版第七册习作七的第一个话题“成长的故事”。在初次备课时,我把
期刊
精神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物质乃精神之基础,但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能动作用。精神是一种深刻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其核心是表现个人主体能动性的独立人格。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与其专业相关的“精神”,就教师而言,就是“教育专业精神”。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这样三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其中敬业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翼。  一、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一个职业观或职业态度问
期刊
每年“两会”召开时节,相关的教育提案层出不穷;每年中高考季节,对教育考试的质疑屡见不鲜,似乎人人都成了教育专家,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激扬文字、指点教育,教育几乎成了社会转型期人们发泄不满的主要对象之一。但细究起来却有诸多矛盾困扰着基础教育工作者,主要有以下几对矛盾,它们相互纠结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对国家负责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在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错误:一是不能正确迅速判断一个数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二是对自然数的分类标准理解模糊,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会认为自然数分为质数、偶数和1。究其原因,一是小学生逻辑思维仍具有较多的具体形象性,仅凭教师告知,没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生成过程,必然造成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理解比较肤浅。二是教师没有及时组织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进行必要的对比辨析,导致学生对自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设计的问题指向不明,缺乏梯度,空间把握不到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让提问更有效,笔者认为要做到“三个精心”。  一、精心设计,指向明确  小学生的想
期刊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校际间的教学教研交流,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五中心小学于2014年11月18日精心组织了以“多元信息传递课堂之美”为主题的市级教学开放日暨学区共同体现场活动。活动中,片区内五所小学的名教师、骨干教师与香港名师、中国合唱协会专家、省市名师同台献课,共同探讨多元信息环境下如何展示课堂之美,引领学生推开知识之窗,提高自身素质。  “以孩童之心传达艺术之美”为
期刊
今年5月,天津的陈自鹏老师发来了他的著作《教师幸福追求之道——从大山深处走来的一位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叙事》,希望我能为他的书写个序言。  说句实在话,近年来浪得虚名,求序者日众,不得不通过“拖延”的战术拒绝许多约稿与求序。况且当时我的确正全力以赴准备“新教育”年会的主报告。  这一搁,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陈自鹏老师总是说:不急,我等。  等到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了。7月“新教育”年会结束以后,
期刊
语感作为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语文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古诗文语言精练,富有意境,读来朗朗上口,是训练学生语感的好资源。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要找准教学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诵读、揣摩、想象、迁移、领悟诗的内涵,训练学生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读”是欣赏古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是基础。诵读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诵”是感悟古诗音乐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