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以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历史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逻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使历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历史对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缺乏学生所处时代的“生活味”。如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历史文化的踪迹,并与之产生“交往”“对话”,是课堂活动必然要思考的问题。现以《大唐文化》一课为例,谈谈如何盘活素材,再现历史,引发探究。
一、确定目标,盘活历史素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素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教师如何“用教材来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将静态的历史教材进行盘活,使文本教材与课堂资源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融合,使课堂资源活化利用。正如,“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素材是“花”,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运用好这些素材,理解教材的内涵,读懂文本所折射的信息,紧扣目标寻“根”而上呢?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唐朝文化”探究活动,我对教材进行“修枝剪叶”,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搭建了学生生活情景与历史时空衔接这条线,对文本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以他们自身的历史眼光去发现唐朝的文化。这样的课堂互动,避免了纯粹历史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心中有情、悟中有理中形成了对唐朝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因此,我将唐朝盛世分为三课时进行深度解读、合理开发,将本课内容确定为第三课时,为学生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唐朝文化”历史画卷。紧扣课时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及喜爱的话题,我锁定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为“敦煌壁画”“唐朝诗歌”“饮茶文化”,从而实现了教材的二度开发使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文本的思想相融合,使历史的画面变得丰满灵动。以唐朝文化板块串成德育的连线,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巧用课件,再现历史题材
历史以一种过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讲述的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年代发生的事件。教材里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如何解决学生的认知与历史时空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探究历史事件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能直观形象地把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如临其境,获得真真切切的感受。当历史事件在屏幕上再现时,唤醒了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的欲望。为此,在探究“敦煌壁画”活动中,我借助视频让学生欣赏舞蹈《飞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资料了解到,舞蹈《飞天》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敦煌壁画的启示。敦煌舞蹈形象千姿百态、鲜活生动,其妩媚的神情、曼妙的体态、细腻的线条、洒脱的舞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敦煌壁画的美丽与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适时抛出探究问题:通过课前的材料搜集,谁能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敦煌壁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古老的文化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时空中,充分感受到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果,突破了活动的重点,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三、授予方法,探究历史脉络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学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我在探究“敦煌壁画”这部分教学活动时,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视频及舞蹈,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中产生思考,进行反思,真正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曾经说过,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与这一过程合作。她认为,“卷入”是参与学习活动的起点。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思维的参与上,那样才是较为深刻的“卷入”。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基于此理念,我注重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如,设计“唐朝诗歌”探究环节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选择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用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养成探究态度,形成探究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展开“对话”,让学生多问、多想、多感受,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思考。为此,我引导学生边学边总结学习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探究解决“饮茶文化”,让学生在历史长河畅游中,得到体验、感悟、生成,让学生在游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时空隧道之时,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一、确定目标,盘活历史素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素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教师如何“用教材来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将静态的历史教材进行盘活,使文本教材与课堂资源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融合,使课堂资源活化利用。正如,“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素材是“花”,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运用好这些素材,理解教材的内涵,读懂文本所折射的信息,紧扣目标寻“根”而上呢?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唐朝文化”探究活动,我对教材进行“修枝剪叶”,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搭建了学生生活情景与历史时空衔接这条线,对文本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以他们自身的历史眼光去发现唐朝的文化。这样的课堂互动,避免了纯粹历史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心中有情、悟中有理中形成了对唐朝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因此,我将唐朝盛世分为三课时进行深度解读、合理开发,将本课内容确定为第三课时,为学生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唐朝文化”历史画卷。紧扣课时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及喜爱的话题,我锁定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为“敦煌壁画”“唐朝诗歌”“饮茶文化”,从而实现了教材的二度开发使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文本的思想相融合,使历史的画面变得丰满灵动。以唐朝文化板块串成德育的连线,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巧用课件,再现历史题材
历史以一种过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讲述的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年代发生的事件。教材里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如何解决学生的认知与历史时空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探究历史事件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能直观形象地把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如临其境,获得真真切切的感受。当历史事件在屏幕上再现时,唤醒了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的欲望。为此,在探究“敦煌壁画”活动中,我借助视频让学生欣赏舞蹈《飞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资料了解到,舞蹈《飞天》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敦煌壁画的启示。敦煌舞蹈形象千姿百态、鲜活生动,其妩媚的神情、曼妙的体态、细腻的线条、洒脱的舞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敦煌壁画的美丽与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适时抛出探究问题:通过课前的材料搜集,谁能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敦煌壁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古老的文化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时空中,充分感受到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果,突破了活动的重点,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三、授予方法,探究历史脉络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学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我在探究“敦煌壁画”这部分教学活动时,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视频及舞蹈,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中产生思考,进行反思,真正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曾经说过,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与这一过程合作。她认为,“卷入”是参与学习活动的起点。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思维的参与上,那样才是较为深刻的“卷入”。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基于此理念,我注重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如,设计“唐朝诗歌”探究环节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选择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用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养成探究态度,形成探究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展开“对话”,让学生多问、多想、多感受,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思考。为此,我引导学生边学边总结学习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探究解决“饮茶文化”,让学生在历史长河畅游中,得到体验、感悟、生成,让学生在游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时空隧道之时,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