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送教上门是残疾少年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保障!符合义务教育“零拒绝”的法律思想!体现着残疾人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尊严!“送教上门”的关键是送教的内容,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评估之后。送教的内容主要包括:(一)送教学、(二)送理念、(三)送康复医疗和送温暖服务。
关键词:残疾孩子;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农村教师培训;残疾人教育条例
“送教上门”是对有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的孩子进行的教学方式。如今,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将残疾孩子受教育纳入了考核范围,这就将送教上门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此,笔者作为农村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员,对农村“送教上门”师资培训和指导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一、为什么要开展送教上门
农村送教上门的最大难题在于:不了解,不知道!法律法规方面的普及很有必要!
1.《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3.《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
4.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明确指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等服务……”
二、送教上门的意義
送教上门是残疾少年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保障,符合义务教育“零拒绝”的法律思想,体现着残疾人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尊严!残疾人享受义务教育的程度,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对送教上门最容易产生的误解
误解一:送教上门是特教校的事,与普通学校无关!
不是!
送教上门工作是所有教育部门的事。《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有四个层次的规定: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就近到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一层规定,即就近入学。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普通教育,但是学习生活需要特别支持的,根据身体状况就近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一定区域内指定的具备相应资源、条件的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二层规定要求,即随班就读。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三层规定,即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这是第四层规定要求,即送教上门!
误解:送教上门始于小学,跟初中学校无关!
错误!
送教上门的残疾孩子是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四、送教上门的工作流程
1.定学生;2.建档案;3.备教案;4.实施送教;5.收集材料;6.完善一生一档。
五、如何备好教案和实施送教
(1)评估学生。因材施教,必须评估。
(2)执行要求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每个“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每个月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送教不少于3课时,每个课时不少于30分钟,一年不少于60课时。
(3)确定模式。送教模式有一对一、一对多等模式。视学生人数和情况而定。
(4)确定送教内容
(5)实施教学。出于成效和安全,至少2个老师为一组,即有主教和助教。
六、如何确定送教内容
送教上门的成效关键在送教的内容,这一切都建立在评估之后。送教的内容主要包括:(一)送教学、(二)送理念、(三)送康复医疗服务和送温暖服务。
(一)、送教学。结合残疾儿童的状况,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的课程主要有:1.生活语文2.生活数学3.生活适应和4.选修课程。
1.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交能力,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简单劳作、自我保护和社会适应等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其他选修课: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注重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课程可有音乐、绘画和手工、感统、精细运动、言语、认知等课程,最好从缺陷补偿角度选择。
(二)、送理念。让家长了解国家方针政策,根据子女的残疾现状,坚定通过教育训练会越来越好、能达到或基本达到自食其力程度的信心。
(三)、送康复医疗和送温暖服务。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医教结合”。送温暖服务家长和患儿,使他们了解了政策和知识,解除疑惑,重拾信心。
七、送教上门中存在的共性困难与克服
困难主要有:1.教师知识缺乏,有心无力;2.学生孤僻,交流存在障碍,不听指令,难以实施教学,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没效果;3.社会舆论不友好,家长不配合。
克服办法:
1.调整心态,以爱心、耐心和信心对待学生。多总结,形成课题及论文等成果,升华自我。
2.多与家长沟通,培训家长,积极宣传特殊教育政策方针及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得到支持,事半功倍。
3.善于观察,因材施教,补短板,挖潜能。教学辅助工具多种多样,最好是孩子感兴趣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可以采取多个微课构成一个课时。
八、结束语:
由于对残疾孩子不了解,没有爱心耐心和信心,送教上门工作极易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必须对残疾孩子进行深入了解和理解。了解和理解是特殊教育的基石,爱心、耐心和信心是特殊教育的保障!残疾人融入社会则是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毕竟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程度,标注着社会文明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订).
[2]《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新修订,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3]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4]惠月英.“送教上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0).
[5]荣惠睿.提高送教上门工作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8期].
作者简介:韦华芳(1980.10-),男,民族:汉,籍贯: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单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关键词:残疾孩子;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农村教师培训;残疾人教育条例
“送教上门”是对有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的孩子进行的教学方式。如今,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将残疾孩子受教育纳入了考核范围,这就将送教上门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此,笔者作为农村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员,对农村“送教上门”师资培训和指导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一、为什么要开展送教上门
农村送教上门的最大难题在于:不了解,不知道!法律法规方面的普及很有必要!
1.《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3.《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
4.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明确指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等服务……”
二、送教上门的意義
送教上门是残疾少年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保障,符合义务教育“零拒绝”的法律思想,体现着残疾人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尊严!残疾人享受义务教育的程度,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对送教上门最容易产生的误解
误解一:送教上门是特教校的事,与普通学校无关!
不是!
送教上门工作是所有教育部门的事。《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有四个层次的规定: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就近到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一层规定,即就近入学。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普通教育,但是学习生活需要特别支持的,根据身体状况就近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一定区域内指定的具备相应资源、条件的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二层规定要求,即随班就读。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三层规定,即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这是第四层规定要求,即送教上门!
误解:送教上门始于小学,跟初中学校无关!
错误!
送教上门的残疾孩子是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四、送教上门的工作流程
1.定学生;2.建档案;3.备教案;4.实施送教;5.收集材料;6.完善一生一档。
五、如何备好教案和实施送教
(1)评估学生。因材施教,必须评估。
(2)执行要求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每个“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每个月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送教不少于3课时,每个课时不少于30分钟,一年不少于60课时。
(3)确定模式。送教模式有一对一、一对多等模式。视学生人数和情况而定。
(4)确定送教内容
(5)实施教学。出于成效和安全,至少2个老师为一组,即有主教和助教。
六、如何确定送教内容
送教上门的成效关键在送教的内容,这一切都建立在评估之后。送教的内容主要包括:(一)送教学、(二)送理念、(三)送康复医疗服务和送温暖服务。
(一)、送教学。结合残疾儿童的状况,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的课程主要有:1.生活语文2.生活数学3.生活适应和4.选修课程。
1.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交能力,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简单劳作、自我保护和社会适应等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其他选修课: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注重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课程可有音乐、绘画和手工、感统、精细运动、言语、认知等课程,最好从缺陷补偿角度选择。
(二)、送理念。让家长了解国家方针政策,根据子女的残疾现状,坚定通过教育训练会越来越好、能达到或基本达到自食其力程度的信心。
(三)、送康复医疗和送温暖服务。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医教结合”。送温暖服务家长和患儿,使他们了解了政策和知识,解除疑惑,重拾信心。
七、送教上门中存在的共性困难与克服
困难主要有:1.教师知识缺乏,有心无力;2.学生孤僻,交流存在障碍,不听指令,难以实施教学,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没效果;3.社会舆论不友好,家长不配合。
克服办法:
1.调整心态,以爱心、耐心和信心对待学生。多总结,形成课题及论文等成果,升华自我。
2.多与家长沟通,培训家长,积极宣传特殊教育政策方针及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得到支持,事半功倍。
3.善于观察,因材施教,补短板,挖潜能。教学辅助工具多种多样,最好是孩子感兴趣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可以采取多个微课构成一个课时。
八、结束语:
由于对残疾孩子不了解,没有爱心耐心和信心,送教上门工作极易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必须对残疾孩子进行深入了解和理解。了解和理解是特殊教育的基石,爱心、耐心和信心是特殊教育的保障!残疾人融入社会则是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毕竟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程度,标注着社会文明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订).
[2]《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新修订,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3]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4]惠月英.“送教上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0).
[5]荣惠睿.提高送教上门工作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8期].
作者简介:韦华芳(1980.10-),男,民族:汉,籍贯: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单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