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的“象’’思维认识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经》作为占筮之书,是一个蕴涵有深刻哲理的、独特的认识系统。之所以独特,不仅是因为其以“象”为思维符号,更在于其卦象、卦爻辞和爻数的紧密结合方式。倘若《易经》只有六十四种卦象而没有附着于每卦下面的那些卦辞和爻辞,那么这些卦象充其量只是一些线条刻画或几何符号,
其他文献
在我国拨乱反正、进入改革开放初潮中应运而生的《民族工作》杂志(2001年改为《今日民族》杂志)创刊已经三十周年了。这三十年,是我国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呢?受冯恩洪教授"合适
2009年12月13日,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垧靖同志,因过度劳累,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我们。郑垧靖同志参加工作17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他以坚守和执著,以奉献和
思想品德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断进步和改进,激励着人们迈向新的世纪、新的领域。特别是在教学目的、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