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垛子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擎声伴着压起的石头声传到正弯腰耕作的农民耳边,嘈嘈杂杂,直起腰杆看时,那黑色的铁壳子已经卷着沙土奔着山里去了。
  车里,一个小姑娘透过车窗左右望着,黄灿灿的麦地她是从未见过的,欣喜地望着,脑后的小马尾用一个蓝色头绳束着,随着她一晃一晃的。
  “诺儿,等会记着叫奶奶!”开车的男子慈爱地叮嘱着。
  “知道啦!”天籁般的童声里充满了期待。经过一座小石桥时,车慢了下来,男人解释道:
  “这里是爸爸以前进城唯一的路,估计现在还是吧。这桥别看小,但作用可大咧,走了多少年了!”
  诺儿看着静静的小桥也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仔细看,发现桥面上竟有些裂缝,继续道:
  “不过是该修一修了。”
  他眉头一蹙,心里担忧着:是啊,这么多年了,娘一个人还好吗?
  山路有些难走,颠簸着终究还是到了村口。乡间小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停下车,拎起大包小包往村里走,诺儿跟在后面,一路小跑。农民扛着锄头往家走。虽然面生,依旧用最朴实的笑容欢迎着他,他也积极回应着。走到村头,一间小小的土房子升起缕缕炊烟,门口的草垛子像是从未变过样:浑圆,整齐,挺拔,厚实,外面罩着经了风雨留下的灰黑的壳。打碾粮食的时候,粗硬的麦秆就会变得绵软,最后堆成了一个大大的草垛。那时的他,总要在草垛上蹦跳,欢叫。他加快脚步,眼里噙着泪水,呼喊着诺儿快跟上。
  大步踏入门坎,他大声呼喊着:
  “娘!娘!我回来了!”
  一个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提着柴火小跑着出来。
  “垛儿!?”她像是肯定,又像是疑问。
  他的泪水止不住了。
  “嗯,垛儿回来了,娘!”
  二人都扔下手里的东西,拥抱在一起。
  诺儿喘着气,不忘爸爸的叮咛,仰着头说道:
  “奶奶好!”
  声音虽然小,但老太太听得清楚,急忙低下头答道:
  “好!好!孙女叫什么名字啊?”
  “诺儿。”她害羞地答道。
  这时,另一个小女孩怯怯地走了出来,说道:
  “奶奶,火烧好了。”
  老太太拉着垛儿走进厨房,招呼道:
  “小草,去跟诺儿玩啊,别走远了!”
  “这小姑娘哪来的?”到厨房里,垛儿禁不住好奇地问。
  “唉,不知道哪个不负责的,把孩子放在草垛子上走了。”
  “啊,这样啊……”他低下头,像是思考什么,“嗯,也好,您有个伴。”
  “你啊,七八年不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把我忘了。”说着,老太太默默流起眼泪。
  垛儿愧疚万分,也流着泪,坐在板凳上熟练地拉着风箱,小声答道:
  “都怪我太忙,但我这几年真没忘了您啊!”
  “来了就多住几天!”
  二人在柴火熏黑的屋子里叙着旧,围着灶台生火煮洋芋,不知是烟熏的,还是怎的,都泪流满面。
  两个小姑娘年纪差不多,不一会儿就熟悉了,两人追赶着家里的小猫屋里屋外地跑着。
  晚饭很简单,只有煮洋芋,但是四人却都大口地嚼着,偶尔有落在桌上的洋芋粒,老太太都捡起来吃了。两个小姑娘玩累了,倒在土炕上呼呼地睡着了。
  垛儿望着补衣服的娘,灯光很暗,让人睡意横生,但他依旧细细地看着。娘的手早已龟裂得不成样子,那件衣裳从他有记忆时娘便穿着,大红色的,娘穿了很好看。沉默了好久,开口小声说道:
  “娘,我给您带来的米、面您放心用,衣服放心穿,别省着,我过段时间再來看您……明天,我就得走了。”
  “没关系,记得我老婆子就好,你忙我理解。”
  老太太停下手里的针线活,顿了顿,又继续缝起来。垛儿和娘都噙着泪水,不说话,蛾子飞着,撞得灯一晃一晃的,原本昏暗的房子更阴郁了,两人都坐着,直到补好衣服才睡下。
  第二天,垛儿被门外的笑声吵醒了,两个捣蛋鬼早已起床追着院里的小猫玩了。他走出门,看见娘抱着柴火往里走,连忙迎上去,接过柴火往里抱,娘笑了,说:
  “垛儿,你今天怕是走不了了。”
  “为啥啊?”垛儿愣了愣。
  “村头说李老汉的牛车压坏了桥,现在出不去了。”
  “也好,也好,那就多住几天。”垛儿顿了一下。
  “也算是李老汉帮了大忙,得亏了他啊!不过幸亏他人也没事。”娘笑着说。
  “是啊,那我也好安心住几日!”垛儿也笑了。
  正午时,小草神神秘秘地拉着诺儿跑到屋里,说要给她看个宝贝,拉开抽屉,拿出个小罐子急匆匆跑到外面对着太阳喊道:
  “诺儿,你看!”
  “哇!这是什么啊!”
  “嘿嘿!奶奶给我的!对着太阳就会有彩色的光!”
  垛儿和娘正在草垛子里的鸡窝中拾着鸡蛋,看着两个小家伙嬉闹。
  “娘,那罐碎玻璃还没扔啊!”垛儿笑道。
  “那可是你最喜欢的玩具,没了它你不吃饭怎么办?” 娘也笑起来。
  母子俩笑着聊着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日子。
  吃罢饭,小草眨着眼睛问诺儿:
  “你知道哪里最神奇吗?”
  “哪里?哪里?”诺儿好奇地问道。
  “嘿嘿,跟我来!”
  诺儿跟着小草爬上草垛子。
  “快躺下!”
  诺儿照小草说的做了,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地惊呼着。纵使小草看过百遍,这星空依旧是梦一般美,诺儿更加吃惊,这是从未见过的。
  “你说那颗吃起来会不会比这颗甜?”
  “不会啊,这颗明明要大的!”
  两人伸着手想要抓下一把,塞在嘴里。
  夜深了,垛儿出来把两个熟睡的小姑娘抱回屋里,突然发现诺儿的蓝头绳不见了。他跑出去在草垛子上找,果然落在了那里。娘也出来了,跟他说:
  “垛儿,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叫你吗?”
  “因为我也喜欢躺在草垛子上?”他努力猜测着。
  娘看了看草垛子,又看了看垛儿,说:
  “其实你也是从草垛子上抱来的。”
  垛儿愣住了。
  “还有啊,我希望你能像这草垛子一样,虽然土苍苍的,但你看它,风吹不走,雨下不塌,不怕日头晒,就安安稳稳待在这,烧火靠它,鸡鸭孵蛋靠它,走累了歇息还靠它,过了多少年,还是那个模样啊……”娘语重心长地说。
  那夜,垛儿在草垛子上睡得很熟……
其他文献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结束了“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在战争幸存者的记忆里,那一天的汉堡和柏林,一片废墟,死寂无声,尸横遍地,活着的人像鬼魂一样游荡其中。现已89岁的幸存者纳福回忆说,那一天,19岁的她走在前往柏林的路上,用头巾遮住脸,装扮得年老而丑陋,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  萨克森州的格尔利茨集中营上空,战斗机交错飞过,炸弹爆炸产生的气流使得人们匍匐在地。没有人知道苏德双方哪一
B.B.KING曾经一年中巡演300天,彻底改变了蓝调忧郁的风格  人物简介:B.B.KING,美国传奇布鲁斯演奏大师,15次获得格莱美音乐奖。1925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原名莱利·金,在孟菲斯电台做主持人时改名为BLUES·BOY·KING(意为姓金的布鲁斯小子)。后来,这个名字被简缩为“B.B.KING”。  曾经有人说,B.B.KING弹吉他肯定不费劲——年老后的他很胖,有一个软绵绵的大肚子,
首都北京市政府搬迁的说法,传了已有10年,终在今夏尘埃落定。7月10日、11日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下称15版意见),提出要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对于被庞大的人口、拥堵的交通和污染严重的环境压得喘不过气的北京来说,把通州设为行政副中心被看作是治疗北京“大城市病”的一剂良药。为什么确立通州为行政副中心能解决北京的痼疾?如何推进实施?
他的作品《独·生》入围201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候选名单  人物简介:母子健,1988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纽约大学新闻与纪录片专业,首部纪录片《独·生》获美国2014年学生奥斯卡纪录片单元铜奖,并入围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候选名单。  纪录片《独·生》是母子健的毕业作品,获得了美国2014年学生奥斯卡纪录片单元铜奖,并入围2015年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候选名单。拍摄这部短片时,
7月31日,由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联合主办,《环球人物》杂志等协办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中国基金业英华奖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家统计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深交所、上交所的负责人以及超过300名来自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的高管出席论坛,共同探讨了资本市场、创新模式、中国宏观经济等多个话题。  此外,根据去年上市公司的表现,论坛评选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价值50强》等多个
美国人也爱打麻将!在美国,近50万20到30岁的人爱上这一古老棋牌游戏,他们觉得打麻将可以让大家聚在一起,互相认识和了解。他们还成立了麻将协会,时不时地举办麻將比赛。不过,美式麻将的打法和中式有所不同,纽约麻协每年4月会公布新一季的麻将胡牌牌型,大约有70种,必须依照公布的牌型打才能胡牌。
在美国洛杉矶一所豪华住宅内,石油富豪盖蒂家族的“富三代”安德鲁·盖蒂突然死去。3月31日下午2时许,一名女子打电话报警。警察赶到时,看到安德鲁躺在洗手间附近,下半身赤裸,地上满是血,已经断了气。超级大亨嗜钱如命  安德鲁来自一个总资产约50亿美元的富贵家族。但这个家族的出名,不只是因为其巨大财富,更是因为家族成员的悲惨命运和彼此间的糟糕关系。  安德鲁的祖父保罗·盖蒂,是石油商人乔治之子。1914
这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刻。  1945年8月10日,日本外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录音公布;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舰“密苏里”号上向同盟国签降书;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战区签降书,并交出随身佩刀,以示缴械投降。  历史定格,继续向前。70年后的今天,我们该纪念什么?  纪念无与伦比的胜利——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里,中华民族首次赢得对外战争
說点有用的
在日本的电车上或是咖啡店里,随处可见人们手中拿着一本手掌大小的简装书在翻看,这种小书本被称为“文库本”,因为便于携带,售價又比一般书籍便宜,是热爱读书的日本人的心头好。日本最初的“文库本”概念可以追溯到1927年,一个名叫岩波茂雄的出版家为了普及古典名著而策划出版了一套丛书,被称为“岩波文库”。如今,“文库本”的内容除了古典名著,还有现代实用书等,“文库本”已成为日本仅次于漫画、杂志的第三大图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