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作品《独·生》入围201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候选名单
“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电影节在某种程度上都变成了投资机构,比如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现在也是一个投资实体了。此外,国际上有很多纪录片节,只要有好想法,你拿两张照片或者一张纸都可以去融资,只要他们认为你的想法可以带来社会改变,有商业影响力或者社会回报,就会给你提供资金和资源。换句话说,当你的想法成为一个‘项目’,你就成为一个被投资的对象,从拍摄、制作,到媒体报道、播放渠道、影响力推广等,都是其中的环节,投资方会提供一个专业的团队帮你运作,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是过去10年西方最普遍的做法。”
在美国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中,新闻类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仅仅是个开始。“拍片子本身不需要多少钱,越往后越需要资金,包括后期制作的人力、进入各个平台播放等,所以导演就是跟着项目走,可能拍片子的只是一两个人,后期才是整个行业参与进来。这是美国最有优势的地方,而中国现在没有,导演只能单打独斗。一部好的纪录片要发挥最大的社会影响力,需要有专业的制片人,找到资金,建立团队,找到合适的推广平台,进院线,进网络,进入公共视野……中国现在很缺这样的专业人员。找导演相对来说很容易,但制片人才能让片子具有专业水准。”
至于商业回报,主要是通过大量可播放纪录片的网络。“受众选择买或者租,按次数付费;如果在电视台播放,会有播出费;还有一个就是教育市场,美国几千所大学都会购买此类纪录片,一张DVD可以卖到300美元,因为公立大学的需求度是很稳定的。总体上说,这种纪录片并不是常规意义上通过电影院发行的。”
在母子健看来,美国纪录片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加上媒体环境不同,美国人对纪录片作为信息来源的依赖已经下降了很多,但中国还处于“一部好的纪录片可以引起爆炸式传播效果的阶段”。近年来的一些“现象级”纪录片也验证了他的看法。
有市场,有资本,有人才,为什么中国的纪录片市场没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蓬勃发展?一位新闻纪录片行业的资深人士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中国的纪录片从业者还不懂得和市场妥协。“有很多卫视找过我,说只要你的(纪录片)收视率能达到某个电视剧的平均收视率,我们单集收购价格可以给你15万。市场已经到来了,但中国的纪录片人还没有准备好。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拿出好的纪录片产品,去市场上敲门。”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机遇。母子健告诉记者,过去两年,美国纪录片在网络平台的播放方式也出现了很多新形态。“美国这两年最突飞猛进的一点,就是小成本话题性纪录片在很大众化的网络平台播放,公众获取方式非常便捷,所以会出现疯狂点击的情况。”他认为,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成本效应。“以前电视台很少会花钱购买纪录片或小众化的节目,但现在出现了更多独立网站和视频网站,会拓展一些新的渠道为小众服务。小众用户在互联网上很容易积聚起来,能形成一个很大的细分市场。此外还有大数据应用,可以根据每一个用户的浏览记录判断个人偏好,能非常精准地把用户喜欢的内容加以推荐,这种模式对纪录片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发展渠道。中国在这些领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创业点评:与美国的成熟模式相比,中国的纪录片产业还处在成长期。但正如一位投资人对记者描述的那样:“目前是困难大、市场小,等到困难小、市场大时你再进去布局,已经晚了。现在这个曲线爬得非常缓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曲线会变得非常陡峭,瞬间就上去了。”显然,纪录片市场值得投入精力、尽早布局,目前也有很多资本在等待机会。相信未来的纪录片市场将会越来越主流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电影节在某种程度上都变成了投资机构,比如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现在也是一个投资实体了。此外,国际上有很多纪录片节,只要有好想法,你拿两张照片或者一张纸都可以去融资,只要他们认为你的想法可以带来社会改变,有商业影响力或者社会回报,就会给你提供资金和资源。换句话说,当你的想法成为一个‘项目’,你就成为一个被投资的对象,从拍摄、制作,到媒体报道、播放渠道、影响力推广等,都是其中的环节,投资方会提供一个专业的团队帮你运作,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是过去10年西方最普遍的做法。”
在美国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中,新闻类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仅仅是个开始。“拍片子本身不需要多少钱,越往后越需要资金,包括后期制作的人力、进入各个平台播放等,所以导演就是跟着项目走,可能拍片子的只是一两个人,后期才是整个行业参与进来。这是美国最有优势的地方,而中国现在没有,导演只能单打独斗。一部好的纪录片要发挥最大的社会影响力,需要有专业的制片人,找到资金,建立团队,找到合适的推广平台,进院线,进网络,进入公共视野……中国现在很缺这样的专业人员。找导演相对来说很容易,但制片人才能让片子具有专业水准。”
至于商业回报,主要是通过大量可播放纪录片的网络。“受众选择买或者租,按次数付费;如果在电视台播放,会有播出费;还有一个就是教育市场,美国几千所大学都会购买此类纪录片,一张DVD可以卖到300美元,因为公立大学的需求度是很稳定的。总体上说,这种纪录片并不是常规意义上通过电影院发行的。”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在母子健看来,美国纪录片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加上媒体环境不同,美国人对纪录片作为信息来源的依赖已经下降了很多,但中国还处于“一部好的纪录片可以引起爆炸式传播效果的阶段”。近年来的一些“现象级”纪录片也验证了他的看法。
有市场,有资本,有人才,为什么中国的纪录片市场没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蓬勃发展?一位新闻纪录片行业的资深人士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中国的纪录片从业者还不懂得和市场妥协。“有很多卫视找过我,说只要你的(纪录片)收视率能达到某个电视剧的平均收视率,我们单集收购价格可以给你15万。市场已经到来了,但中国的纪录片人还没有准备好。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拿出好的纪录片产品,去市场上敲门。”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机遇。母子健告诉记者,过去两年,美国纪录片在网络平台的播放方式也出现了很多新形态。“美国这两年最突飞猛进的一点,就是小成本话题性纪录片在很大众化的网络平台播放,公众获取方式非常便捷,所以会出现疯狂点击的情况。”他认为,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成本效应。“以前电视台很少会花钱购买纪录片或小众化的节目,但现在出现了更多独立网站和视频网站,会拓展一些新的渠道为小众服务。小众用户在互联网上很容易积聚起来,能形成一个很大的细分市场。此外还有大数据应用,可以根据每一个用户的浏览记录判断个人偏好,能非常精准地把用户喜欢的内容加以推荐,这种模式对纪录片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发展渠道。中国在这些领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创业点评:与美国的成熟模式相比,中国的纪录片产业还处在成长期。但正如一位投资人对记者描述的那样:“目前是困难大、市场小,等到困难小、市场大时你再进去布局,已经晚了。现在这个曲线爬得非常缓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曲线会变得非常陡峭,瞬间就上去了。”显然,纪录片市场值得投入精力、尽早布局,目前也有很多资本在等待机会。相信未来的纪录片市场将会越来越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