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象与气候学》立体化教材设计九大模块,分别为生活更便利模块、气象科普模块、高中地理链接模块、气候环境模块、课程大纲模块、课程知识详解板块、习题巩固功能模块、检测题库服模块和辅导答疑模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学习模块来进行高效并且快捷的包含学习各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气象与气候学;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02-02
立体化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多形态、多层次、多用途及多媒介的教学资源的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
一、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现实意义
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再加上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因此建构知识体系应以多形态(纸质、电子或网络介质)形式展现,并提供交互支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基于网络的“立体化”教材的特点
与传统的纸版教材相比较,基于网络的“立体化”教材有如下特点。
教师将理解难点依托信息网络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网络课件进行答题、测试,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交流、答疑等,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在网络更大的范围内吸收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形成协作学习环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进行在线学习。
三、立体化教材的创设依据
1.教师教学。为了使老师在教学中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方便制订教学计划,演示教学重点内容,组织试卷等教学需求,需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制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教师参考书、电子教案、试题库等资源。
2.学生学习。学生利用立体化教材的信息资源(如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自由探索,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①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互动环节,将学习中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具有灵活性开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献,自主分析数据来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②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的问答环境,构建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在互动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交流不仅具有深度而且更具有广度。
3.构建气象知识第二课堂。因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气象知识都是有限的,从知识容量和广度上都是不够的,急需通过网络进行气象知识的第二课堂构建。
4.气象科学的普及以及环境教育的深入。搜罗整理与气候环境教育相关的新闻、视频、图片,整理成专题让学生了解前沿的气象科学技术知识、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气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立体化教材模块的内容
结合网络技术来搭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把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融合到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中。同时也可以将网络便捷性、互动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气象学与气候学》立体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九大模块:①模块一。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大纲,总体概述,教材主要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能最大可能地提供大气环境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演变过程,全球气候变迁特别是气候异常的机理。而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会监测大气环境,了解大气状况。②模块二。分章分节对各章节的重难点详细解释和说明,让学生能自主理解和掌握,对于上课还存在漏缺的地方及时补上,更从中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各种气象资料,学会气象资料整理的方法;也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接受天气云图,掌握有关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大气环境信息、气象灾害资料及气候数据,为当地生产建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此外学生依靠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能及时把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③模块三。链接高中地理,讲述知识在高中地理知识中的运用,解释高中地理所涉及的知识的更深层原理;气象气候学课程教学一直关注大气环境演变与全球气候变迁以及地方气候的状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某个地方的大气环境与地方气候时,可以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来获取该地的资料和信息。气象气候实践教学中所要求的地图应用、数据收集和绘制图表等技能,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探索、识别问题,并提出建议。④模块四。气候环境,在气象与气候学中还存在着世界上还未解决的课题、原理、现象,比如“厄尔尼诺”现象等,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带动学生探索更多知识的欲望。臭氧空洞是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教师在讲授大气的物质组成时应引导学生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由于人类改变大气成分,又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增加臭氧层保护的专题讨论。⑤模块五。生活更便利,包括天气查询和生活中的气象知识的介绍。通过链接中国天气网查询天气等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运用知识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众多的生活事例,实用又有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⑥模块六。气象科普,介绍气象名人,气象名词,解释生活中的气象谚语,更多地了解气象方面的相关知识。⑦模块七。练习巩固,通过习题的练习,更理解和明确知识的不足之处,再回头巩固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⑧模块八。自主检测题库,课程中的重要知识和难点知识,有配套的检测题库,学生可以自测。还有期末考试题样卷,学生可以对整体的知识自我检测,寻找知识上的缺漏。⑨模块九。辅导答疑模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积极性。
通过构建立体教材,可以提高教学及学习质量,并促进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在具体教材的编写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内容的编排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体现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张映光.试论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6,(3):60-62.
[2]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78-80.
[3]张浩宇.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8,27(1):87-88.
[4]刘洪,郑丽群,李大卫.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观察与思考,2012,(03):127-128.
[5]刘兰芳.气象气候学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4):68-70.
[6]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3,21(6):100-103.
[7]刘兰芳.21世纪地理科学气象气候实习新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21(3):129-134.
[8]贺维,吴秀莹,宋春晖.基于云计算的立体化教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5):34-35.
[9]邓传良,秦瑞云,高武军,等.“立体化”教材建设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20):100.
[10]余强.高等教育教材立体化出版初探[J].出版科学,2006,(4):29-32.
[11]魏江江.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1,35(1):84-86.
[12]刘洪,郑丽群,李大卫.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7-128.
基金项目:资助基金项目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400-013533)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气象与气候学;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02-02
立体化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多形态、多层次、多用途及多媒介的教学资源的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
一、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现实意义
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再加上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因此建构知识体系应以多形态(纸质、电子或网络介质)形式展现,并提供交互支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基于网络的“立体化”教材的特点
与传统的纸版教材相比较,基于网络的“立体化”教材有如下特点。
教师将理解难点依托信息网络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网络课件进行答题、测试,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交流、答疑等,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在网络更大的范围内吸收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形成协作学习环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进行在线学习。
三、立体化教材的创设依据
1.教师教学。为了使老师在教学中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方便制订教学计划,演示教学重点内容,组织试卷等教学需求,需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制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教师参考书、电子教案、试题库等资源。
2.学生学习。学生利用立体化教材的信息资源(如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自由探索,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①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互动环节,将学习中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具有灵活性开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献,自主分析数据来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②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的问答环境,构建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在互动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交流不仅具有深度而且更具有广度。
3.构建气象知识第二课堂。因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气象知识都是有限的,从知识容量和广度上都是不够的,急需通过网络进行气象知识的第二课堂构建。
4.气象科学的普及以及环境教育的深入。搜罗整理与气候环境教育相关的新闻、视频、图片,整理成专题让学生了解前沿的气象科学技术知识、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气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立体化教材模块的内容
结合网络技术来搭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把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融合到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中。同时也可以将网络便捷性、互动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气象学与气候学》立体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九大模块:①模块一。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大纲,总体概述,教材主要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能最大可能地提供大气环境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演变过程,全球气候变迁特别是气候异常的机理。而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会监测大气环境,了解大气状况。②模块二。分章分节对各章节的重难点详细解释和说明,让学生能自主理解和掌握,对于上课还存在漏缺的地方及时补上,更从中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各种气象资料,学会气象资料整理的方法;也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接受天气云图,掌握有关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大气环境信息、气象灾害资料及气候数据,为当地生产建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此外学生依靠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能及时把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③模块三。链接高中地理,讲述知识在高中地理知识中的运用,解释高中地理所涉及的知识的更深层原理;气象气候学课程教学一直关注大气环境演变与全球气候变迁以及地方气候的状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某个地方的大气环境与地方气候时,可以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来获取该地的资料和信息。气象气候实践教学中所要求的地图应用、数据收集和绘制图表等技能,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探索、识别问题,并提出建议。④模块四。气候环境,在气象与气候学中还存在着世界上还未解决的课题、原理、现象,比如“厄尔尼诺”现象等,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带动学生探索更多知识的欲望。臭氧空洞是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教师在讲授大气的物质组成时应引导学生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由于人类改变大气成分,又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增加臭氧层保护的专题讨论。⑤模块五。生活更便利,包括天气查询和生活中的气象知识的介绍。通过链接中国天气网查询天气等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运用知识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众多的生活事例,实用又有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⑥模块六。气象科普,介绍气象名人,气象名词,解释生活中的气象谚语,更多地了解气象方面的相关知识。⑦模块七。练习巩固,通过习题的练习,更理解和明确知识的不足之处,再回头巩固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⑧模块八。自主检测题库,课程中的重要知识和难点知识,有配套的检测题库,学生可以自测。还有期末考试题样卷,学生可以对整体的知识自我检测,寻找知识上的缺漏。⑨模块九。辅导答疑模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积极性。
通过构建立体教材,可以提高教学及学习质量,并促进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在具体教材的编写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内容的编排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体现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张映光.试论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6,(3):60-62.
[2]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78-80.
[3]张浩宇.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8,27(1):87-88.
[4]刘洪,郑丽群,李大卫.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观察与思考,2012,(03):127-128.
[5]刘兰芳.气象气候学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4):68-70.
[6]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3,21(6):100-103.
[7]刘兰芳.21世纪地理科学气象气候实习新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21(3):129-134.
[8]贺维,吴秀莹,宋春晖.基于云计算的立体化教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5):34-35.
[9]邓传良,秦瑞云,高武军,等.“立体化”教材建设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20):100.
[10]余强.高等教育教材立体化出版初探[J].出版科学,2006,(4):29-32.
[11]魏江江.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1,35(1):84-86.
[12]刘洪,郑丽群,李大卫.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7-128.
基金项目:资助基金项目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400-01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