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政课在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方面仍存在许多困境。基于此,积极对思政课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家国情怀为主线的培育体系,做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交互融通协同发展,探索以培育“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导向进行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实践之路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时代和卓越人才;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思政课改革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的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2017GB169。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作为思政教育重要载体,思政课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基本内容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探究现实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政治、生态中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社会化程度,逐步树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学生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负责任,最重要的一个体现便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法源自国外,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将其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使命的崭新含义。“关键能力”的提出是對“核心素养”的继承和丰富,从实践层面对“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了细化,提高了其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既相互联系又不可混为一谈,二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在大学生培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必须以时代要求和现实境遇革新其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群体特征优化课程实践环境,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育融入实践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思政课的时效性。
一、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
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1]这是教育部发文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新航标。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核心素养”培育,是学界、理论界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尤其在当前社会形势深刻变化,国内外局势异常复杂,多元文化不断激荡的情况下,培育具备“核心素养”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长远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并多次强调将“立德树人”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关键核心所在。习近平同志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时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宏观要求细化为具体的“素养目标”,进而真正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落到实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2]
在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出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3]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着力点。党和国家对“关键能力”的高度重视,再一次引发学界对“核心素养”培育的高度重视。不难看出,《意见》中提出的四种“关键能力”,是根据我国教育现实提出的针对性对策,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抉择,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实践操作性,易于在实践中落地,是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继承和实践发展,是对“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二者交叉、包容,共同使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除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更带来了复杂形势下的全新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复合型的卓越人才是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的关键,大学生作为先进科学知识的掌握者、先进理念的继承和传播者,能够具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既是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利用思政课这一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与维持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是让学生明白基于社会交往关系的丰富和角色的扩展,个人在集体中应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如何通过责任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注重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若干关系,为社会良性有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创新能力,是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式思维模式,善于打破思维定式,勇于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职业能力,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是当前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掌握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融入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的综合体现。 二 、高校思政课发挥其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现实境遇
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平台。思政教育工作尤其思政课是实现这项重要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程改革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改革在加强和改进教育内容,丰富和创新教育方法,优化和创设教育环境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就高校思政课发挥其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言,仍存在教材与社会现实差异,教学与生活实践脱节,学科评价方式不完善,教学方法结构单一等问题。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充分体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各方面相互契合,共同发力,形成培育体系,同时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关乎自身未来发展和人生规划,大学生素养欠缺、能力不足将会极大影响自身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和立足,也会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圖伟业后继力量不足。因此,思政教育改革要收到良好效果,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必要充分条件是适应和遵循人的历史发展趋向,不断地为人的主体独立性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社会实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不断地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切实活用思政课这个主渠道。
三、以培育“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导向进行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回归教育,做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乃育人的工作,中心在人,原点是人,重点在育,目标在树,最终的落脚点是立德树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思政课是关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各项与塑造人的政治观念、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公民精神有关的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当代大学生与以前的大学生不同,他们生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民主的政治环境下,生活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新兴科技时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成为适应国际竞争,实现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思政课改革应始终结合时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领悟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紧紧围绕“以德树人”这个中心,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二)以学生为核心,明确培育主线和目标
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学生这一核心,并遵循家国情怀这一主线,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育的目标。
传统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实践的能力不足,潜能得不到激发。2009年,某校思政课引入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管理学思想[6]进行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心智训练和大脑发展,发掘并发挥青年学生强烈的上进心、表现欲,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和思辨能力、方法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强化思政课的应用性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为例,如何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理论的熏陶,将理论转化成实际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内化为实际行动,项目教学设计至关重要。根据全书“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设计了“走近毛泽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大赛”“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宣讲团”三大项目,实践效果十分明显。比如“走近毛泽东”,从任务接受到任务策划、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团队讨论与交流、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思考、演练时间和地点安排、展示成果时服装和道具选择、项目过程宣传报道以及评价总结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学生都以团队为单位,线下、线上(微信、QQ)讨论、交流、修改、完善以及资料传递,按照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以及能说、能思、能动、能组织、能协调、能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创新的考评标准预演和展示。再比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大赛”,基于深刻领会基本理论、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目的,采取正式大赛的模板形式动员全体学生参与模拟,设置组委会、评审团、参赛团。组委会负责策划、外联、宣传和服务工作;评审团负责比赛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参赛团根据主题范围,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眼、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同时,按照规定的技术手段,充分学习运用新技术拍摄、制作并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参赛作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主动地索取、探究,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践行“听道、问道、讲道、悟道”,最终“得道”,真正地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堂中锻炼了实践能力,课堂活跃,融入其中,枯燥的思政课如此有趣,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次阅历,受益匪浅。
(三)创新驱动,做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交互融通协同发展 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工程教育,都遵循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近年来,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发布、新工科的提出和工程教育的改革探索、上海市“课程思政”的探索以及在部分高校試点的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人文和工程教育两者的交互融通特点更加凸显。“思政课”不再仅仅是“思政课”,在教学实践中注入了新工科的理念,工程导向的项目教学也使思政课更加丰满和活跃,3D网络技术、VR与CR、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探究、参与、讨论、制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研究、创新的积极性,主动、反思、逻辑、严谨、整合、创新、多元以及国际视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与时代和卓越人才培养有效匹配;工程教育也不仅仅只有工具理性,在教学实践中注入了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突出了价值理性,让责任担当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上海市推行的“课程思政”,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善于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探索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组织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落实教书育人,促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交互融通地发展,为塑造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高校有其自身特点,借鉴经验也要因地制宜。思政课 “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改革,必须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只有从育人的维度来关照课程价值,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才能与思政课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其成为符合时代和卓越人才标准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中国农村教育,2014(06):7-8.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7(10):4-7.
[4]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6]《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关键词】新时代和卓越人才;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思政课改革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的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2017GB169。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作为思政教育重要载体,思政课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基本内容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探究现实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政治、生态中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社会化程度,逐步树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学生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负责任,最重要的一个体现便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法源自国外,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将其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使命的崭新含义。“关键能力”的提出是對“核心素养”的继承和丰富,从实践层面对“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了细化,提高了其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既相互联系又不可混为一谈,二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在大学生培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必须以时代要求和现实境遇革新其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群体特征优化课程实践环境,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育融入实践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思政课的时效性。
一、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
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1]这是教育部发文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新航标。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核心素养”培育,是学界、理论界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尤其在当前社会形势深刻变化,国内外局势异常复杂,多元文化不断激荡的情况下,培育具备“核心素养”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长远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并多次强调将“立德树人”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关键核心所在。习近平同志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时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宏观要求细化为具体的“素养目标”,进而真正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落到实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2]
在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出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3]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着力点。党和国家对“关键能力”的高度重视,再一次引发学界对“核心素养”培育的高度重视。不难看出,《意见》中提出的四种“关键能力”,是根据我国教育现实提出的针对性对策,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抉择,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实践操作性,易于在实践中落地,是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继承和实践发展,是对“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二者交叉、包容,共同使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除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更带来了复杂形势下的全新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复合型的卓越人才是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的关键,大学生作为先进科学知识的掌握者、先进理念的继承和传播者,能够具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既是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利用思政课这一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与维持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是让学生明白基于社会交往关系的丰富和角色的扩展,个人在集体中应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如何通过责任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注重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若干关系,为社会良性有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创新能力,是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式思维模式,善于打破思维定式,勇于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职业能力,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是当前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掌握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融入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的综合体现。 二 、高校思政课发挥其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现实境遇
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平台。思政教育工作尤其思政课是实现这项重要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程改革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改革在加强和改进教育内容,丰富和创新教育方法,优化和创设教育环境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就高校思政课发挥其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言,仍存在教材与社会现实差异,教学与生活实践脱节,学科评价方式不完善,教学方法结构单一等问题。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充分体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各方面相互契合,共同发力,形成培育体系,同时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关乎自身未来发展和人生规划,大学生素养欠缺、能力不足将会极大影响自身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和立足,也会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圖伟业后继力量不足。因此,思政教育改革要收到良好效果,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必要充分条件是适应和遵循人的历史发展趋向,不断地为人的主体独立性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社会实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不断地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切实活用思政课这个主渠道。
三、以培育“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导向进行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回归教育,做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乃育人的工作,中心在人,原点是人,重点在育,目标在树,最终的落脚点是立德树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思政课是关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各项与塑造人的政治观念、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公民精神有关的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当代大学生与以前的大学生不同,他们生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民主的政治环境下,生活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新兴科技时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成为适应国际竞争,实现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思政课改革应始终结合时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领悟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紧紧围绕“以德树人”这个中心,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二)以学生为核心,明确培育主线和目标
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学生这一核心,并遵循家国情怀这一主线,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育的目标。
传统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实践的能力不足,潜能得不到激发。2009年,某校思政课引入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管理学思想[6]进行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心智训练和大脑发展,发掘并发挥青年学生强烈的上进心、表现欲,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和思辨能力、方法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强化思政课的应用性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为例,如何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理论的熏陶,将理论转化成实际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内化为实际行动,项目教学设计至关重要。根据全书“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设计了“走近毛泽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大赛”“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宣讲团”三大项目,实践效果十分明显。比如“走近毛泽东”,从任务接受到任务策划、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团队讨论与交流、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思考、演练时间和地点安排、展示成果时服装和道具选择、项目过程宣传报道以及评价总结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学生都以团队为单位,线下、线上(微信、QQ)讨论、交流、修改、完善以及资料传递,按照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以及能说、能思、能动、能组织、能协调、能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创新的考评标准预演和展示。再比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大赛”,基于深刻领会基本理论、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目的,采取正式大赛的模板形式动员全体学生参与模拟,设置组委会、评审团、参赛团。组委会负责策划、外联、宣传和服务工作;评审团负责比赛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参赛团根据主题范围,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眼、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同时,按照规定的技术手段,充分学习运用新技术拍摄、制作并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参赛作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主动地索取、探究,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践行“听道、问道、讲道、悟道”,最终“得道”,真正地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堂中锻炼了实践能力,课堂活跃,融入其中,枯燥的思政课如此有趣,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次阅历,受益匪浅。
(三)创新驱动,做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交互融通协同发展 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工程教育,都遵循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近年来,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发布、新工科的提出和工程教育的改革探索、上海市“课程思政”的探索以及在部分高校試点的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人文和工程教育两者的交互融通特点更加凸显。“思政课”不再仅仅是“思政课”,在教学实践中注入了新工科的理念,工程导向的项目教学也使思政课更加丰满和活跃,3D网络技术、VR与CR、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探究、参与、讨论、制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研究、创新的积极性,主动、反思、逻辑、严谨、整合、创新、多元以及国际视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与时代和卓越人才培养有效匹配;工程教育也不仅仅只有工具理性,在教学实践中注入了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突出了价值理性,让责任担当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上海市推行的“课程思政”,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善于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探索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组织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落实教书育人,促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交互融通地发展,为塑造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高校有其自身特点,借鉴经验也要因地制宜。思政课 “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改革,必须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只有从育人的维度来关照课程价值,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才能与思政课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其成为符合时代和卓越人才标准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中国农村教育,2014(06):7-8.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7(10):4-7.
[4]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6]《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