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皖南医学院药学院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就业意向的调查和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从高校和大学生两大供给侧着手,提出相应举措,调整药学人才供给结构,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药学类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药学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药学;高质量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报告中提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是饭碗问题,是头等大事,若解决不好,社会就会滋生不稳定因素。当前两大就业群体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占据着全国就业主力人群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大学生是无数个家庭的期待和希望,如果就业质量不高,势必会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就业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提道:“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不仅仅是对我国就业状况的規划,而且是大学生的生存基本需求。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们的使命。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是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对于促进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方法论启示的作用[2-3]。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是专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也存在精准性和有效性供给问题[4]。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药学类学生就业意向,从高校和大学生两大供给侧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皖南医学院2015级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的本科学生,共518人(男214人,女304人),其中药学专业300人,制药工程106人,药物制剂112人。
(二)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资料、就业意向等内容,其中就业意向可多选。
二、结果
(一)考研意向情况
518名调查对象有287人选择考研,比例达到55%,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69人。制药工程专业55人选择考研,占专业总人数的52%;药物制剂专业48人选择考研,占比43%;药学专业184人选择考研,占比61%。详见表1。
(二)就业意向情况
经数据统计分析,就业意向排名前五位的岗位分别为医院、药品检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药品生产、医药营销,比例分别为59%、50%、33%、27%、24%。详见图1。
制药专业就业意向排名前五位的岗位依次为药品检验、医院、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医药营销、药品生产,占比分别为47%、27%、25%、25%、25%。药学专业学生更倾向于医院、药品检验、药品生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医药营销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9%、49%、37%、35%、29%。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前五位分别是医院、药品检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药品生产、学术推广,占比依次为70%、52%、35%、25%、24%。详见图2。
三、结论与建议
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治本之策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高校和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侧的两类主体[5]。因此要从高校和大学生本身着手改革,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高校供给侧
1.提高考研率,增加就业型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数据分析表明,有55%的学生有考研意向,但学院每年考研率在25%左右,意味着约半数学生会面临考研失败。造成考研率低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学校在实习相关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药剂专业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与考研时间不冲突,因而药剂考研率稍高一些,而制药工程与药学专业学生实习时间和考研初试的复习时间是重叠的,迫于考研压力,很多学生选择自主实习,实习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导致实习形同虚设,并未起到真正的实践作用。另有学生在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既要实习又要面临考研的压力,很难统筹好考研与实习的关系。为既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考研,提高考研率,又能保证实习质量,奠定就业基础,学校应该不断探索安排实习的时间,坚持“早实习、多实习、反复实践”的原则,适当提前下点实习的时间,将考研和实习的时间错开,提高考研率。药学院现有40余家实习实训单位,为药学类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环境,然而学生实习并未与学生就业挂钩。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稳定的就业型实习基地至关重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能在毕业后直接留在实习单位就业。此外,增加就业型实习基地,既能避免因实习人数过多无法在同一时间下点实习的问题,又能坚定学生实习信念,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2.针对性培养药学类学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形成良好对接。本研究结果表明,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三个专业的就业意向排名虽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就业意向比较集中的岗位分别为医院、药品检验、药品生产岗位,以上岗位需要学生有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我校药学院目前实验课时安排并不够充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和市场需求形成较好的对接,大学生自身实际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需求不相匹配。药学本身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药学的就业方向药品检验、生产等岗位需要较强的实验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至关重要。可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药学/中药学实验技能大赛等专业相关赛事,以赛促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药学实验实训平台,提升学生实验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大学生供给侧
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应该根据自身求职意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1.扎实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不论是医院还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入职均需要考试,扎实的理论知识是通关的法宝。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踏实学习理论,为求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药品生产、检验岗位需要过硬的实验能力,大学生在平时要珍惜实验课时间,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掌握各项实验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2.做好职业规划,主动实施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就业意向,主动了解就业岗位的特点,需求的素质和能力,主动选择相关的实习岗位锻炼和提高能力,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对接用人单位的高标准要求。
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和满意度高的综合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工资,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在今后的实践和探索中,应从高校和大学生两大供给侧入手,不断进行药学类就业供给侧改革,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要,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贺强,王汀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2):13-16.
[2]任保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体制改革[J].社会科学辑刊,2017(02):21-28,2.
[3]王永友,张学亮.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74-77.
[4]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2016,39(05):159-163.
[5]徐明春.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探究——基于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视角[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236-237.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药学;高质量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报告中提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是饭碗问题,是头等大事,若解决不好,社会就会滋生不稳定因素。当前两大就业群体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占据着全国就业主力人群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大学生是无数个家庭的期待和希望,如果就业质量不高,势必会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就业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提道:“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不仅仅是对我国就业状况的規划,而且是大学生的生存基本需求。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们的使命。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是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对于促进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方法论启示的作用[2-3]。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是专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也存在精准性和有效性供给问题[4]。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药学类学生就业意向,从高校和大学生两大供给侧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皖南医学院2015级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的本科学生,共518人(男214人,女304人),其中药学专业300人,制药工程106人,药物制剂112人。
(二)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资料、就业意向等内容,其中就业意向可多选。
二、结果
(一)考研意向情况
518名调查对象有287人选择考研,比例达到55%,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69人。制药工程专业55人选择考研,占专业总人数的52%;药物制剂专业48人选择考研,占比43%;药学专业184人选择考研,占比61%。详见表1。
(二)就业意向情况
经数据统计分析,就业意向排名前五位的岗位分别为医院、药品检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药品生产、医药营销,比例分别为59%、50%、33%、27%、24%。详见图1。
制药专业就业意向排名前五位的岗位依次为药品检验、医院、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医药营销、药品生产,占比分别为47%、27%、25%、25%、25%。药学专业学生更倾向于医院、药品检验、药品生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医药营销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9%、49%、37%、35%、29%。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前五位分别是医院、药品检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药品生产、学术推广,占比依次为70%、52%、35%、25%、24%。详见图2。
三、结论与建议
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治本之策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高校和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侧的两类主体[5]。因此要从高校和大学生本身着手改革,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高校供给侧
1.提高考研率,增加就业型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数据分析表明,有55%的学生有考研意向,但学院每年考研率在25%左右,意味着约半数学生会面临考研失败。造成考研率低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学校在实习相关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药剂专业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与考研时间不冲突,因而药剂考研率稍高一些,而制药工程与药学专业学生实习时间和考研初试的复习时间是重叠的,迫于考研压力,很多学生选择自主实习,实习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导致实习形同虚设,并未起到真正的实践作用。另有学生在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既要实习又要面临考研的压力,很难统筹好考研与实习的关系。为既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考研,提高考研率,又能保证实习质量,奠定就业基础,学校应该不断探索安排实习的时间,坚持“早实习、多实习、反复实践”的原则,适当提前下点实习的时间,将考研和实习的时间错开,提高考研率。药学院现有40余家实习实训单位,为药学类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环境,然而学生实习并未与学生就业挂钩。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稳定的就业型实习基地至关重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能在毕业后直接留在实习单位就业。此外,增加就业型实习基地,既能避免因实习人数过多无法在同一时间下点实习的问题,又能坚定学生实习信念,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2.针对性培养药学类学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形成良好对接。本研究结果表明,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三个专业的就业意向排名虽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就业意向比较集中的岗位分别为医院、药品检验、药品生产岗位,以上岗位需要学生有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我校药学院目前实验课时安排并不够充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和市场需求形成较好的对接,大学生自身实际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需求不相匹配。药学本身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药学的就业方向药品检验、生产等岗位需要较强的实验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至关重要。可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药学/中药学实验技能大赛等专业相关赛事,以赛促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药学实验实训平台,提升学生实验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大学生供给侧
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应该根据自身求职意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1.扎实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不论是医院还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入职均需要考试,扎实的理论知识是通关的法宝。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踏实学习理论,为求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药品生产、检验岗位需要过硬的实验能力,大学生在平时要珍惜实验课时间,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掌握各项实验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2.做好职业规划,主动实施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就业意向,主动了解就业岗位的特点,需求的素质和能力,主动选择相关的实习岗位锻炼和提高能力,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对接用人单位的高标准要求。
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和满意度高的综合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工资,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在今后的实践和探索中,应从高校和大学生两大供给侧入手,不断进行药学类就业供给侧改革,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要,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贺强,王汀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2):13-16.
[2]任保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体制改革[J].社会科学辑刊,2017(02):21-28,2.
[3]王永友,张学亮.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74-77.
[4]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2016,39(05):159-163.
[5]徐明春.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探究——基于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视角[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