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学习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小学语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更加关键。随着新课改程度的加深,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恰当的方法,尤其是运用以鼓励和称赞为主的赏识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本文展开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运用方法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整体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赏识教育改变以往教师严肃刻板的形象,以鼓励和轻松的方式给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坚持明确赏识教育的本质要求
赏识教育的初衷是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以情感教育为主,引导和鼓励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进行情感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是:
1. 了解和理解受教育者
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程度及现有学习水平等。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发展还并不完善,看待事物容易片面,但是他们对学习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泼好动、积极向上但是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教师和同学言行上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施教时需要关注这些重要的点。另外还要尽量地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学生之所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从而受到鼓励,提高学生积极性。
2. 鼓励大于训斥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是能够被激发出来的。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尽量利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例如在讲解《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教师用言语激励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效果,“小红花”、奖励卡片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3. 给学生充分的信任
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并通过鼓励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认可自己。例如,在学习古诗两首时,教师相信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古诗的翻译,并强调对学生的信任;在进行学习效果检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赞扬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以他们为荣的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可和自豪感。
4. 包容和尊重并用
三年级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家长等各界应该给予充分的包容和尊重。比如学生没有按时完成背诵古诗的任务,教师除了批评、惩罚,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多和学生沟通,看看学生在背诵、记忆方面哪里遇到了问题,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自我反思和教育的意识。对学生的尊重首先体现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我,课下平等地与每位学生交流互动,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强化赏识教育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關注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完整的、特殊的个体,分析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依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有目的地进行赏识教育。
优秀学生在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常常会获得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但过多的鼓励不但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效果,还无形地增加了其他学生的压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目标,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要求,鼓励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进步。
对于平时默默无闻、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开发他们的潜能上面,让他们树立优等生为榜样,不断通过努力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在平时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对这部分学生投去鼓励、关爱的眼神,动作上也要更加注重亲切和引导,激励他们不断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成就感。
在赏识教育中,后进生应该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这类学生往往存在成绩差、自制力差、性格怯懦自卑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在学生生活中的指导,一方面深入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还要运用更多的激励手段,给予他们充分的赞赏、信任和鼓励,展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帮助他们逐渐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赏识有度,要和批评教育相结合
虽然赏识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一定要把握尺度,过度的赏识不但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容易“纵容”学生,让学生“无法无天”,使教师没有了权威,也就谈不上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了。教师要明确界限,将赏识和批评相结合,从正反两面对学生提出要求。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指导;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故意巧设“陷阱”的方法,让学生在挫折中形成反思;还要坚持适时适度赏识,发挥赏识教育的真正价值。
四、结束语
小学教学已经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了,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创新、要引导、要尊重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入赏识教育策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课堂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注意把握因材施教的尺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路萍.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 导,2017(1).
[2] 刘林立 .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2).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运用方法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整体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赏识教育改变以往教师严肃刻板的形象,以鼓励和轻松的方式给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坚持明确赏识教育的本质要求
赏识教育的初衷是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以情感教育为主,引导和鼓励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进行情感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是:
1. 了解和理解受教育者
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程度及现有学习水平等。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发展还并不完善,看待事物容易片面,但是他们对学习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泼好动、积极向上但是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教师和同学言行上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施教时需要关注这些重要的点。另外还要尽量地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学生之所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从而受到鼓励,提高学生积极性。
2. 鼓励大于训斥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是能够被激发出来的。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尽量利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例如在讲解《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教师用言语激励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效果,“小红花”、奖励卡片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3. 给学生充分的信任
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并通过鼓励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认可自己。例如,在学习古诗两首时,教师相信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古诗的翻译,并强调对学生的信任;在进行学习效果检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赞扬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以他们为荣的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可和自豪感。
4. 包容和尊重并用
三年级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家长等各界应该给予充分的包容和尊重。比如学生没有按时完成背诵古诗的任务,教师除了批评、惩罚,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多和学生沟通,看看学生在背诵、记忆方面哪里遇到了问题,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自我反思和教育的意识。对学生的尊重首先体现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我,课下平等地与每位学生交流互动,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强化赏识教育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關注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完整的、特殊的个体,分析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依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有目的地进行赏识教育。
优秀学生在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常常会获得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但过多的鼓励不但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效果,还无形地增加了其他学生的压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目标,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要求,鼓励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进步。
对于平时默默无闻、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开发他们的潜能上面,让他们树立优等生为榜样,不断通过努力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在平时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对这部分学生投去鼓励、关爱的眼神,动作上也要更加注重亲切和引导,激励他们不断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成就感。
在赏识教育中,后进生应该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这类学生往往存在成绩差、自制力差、性格怯懦自卑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在学生生活中的指导,一方面深入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还要运用更多的激励手段,给予他们充分的赞赏、信任和鼓励,展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帮助他们逐渐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赏识有度,要和批评教育相结合
虽然赏识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一定要把握尺度,过度的赏识不但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容易“纵容”学生,让学生“无法无天”,使教师没有了权威,也就谈不上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了。教师要明确界限,将赏识和批评相结合,从正反两面对学生提出要求。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指导;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故意巧设“陷阱”的方法,让学生在挫折中形成反思;还要坚持适时适度赏识,发挥赏识教育的真正价值。
四、结束语
小学教学已经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了,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创新、要引导、要尊重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入赏识教育策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课堂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注意把握因材施教的尺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路萍.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 导,2017(1).
[2] 刘林立 .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