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材料的引用使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水平不断提高,给高三师生的备考复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所引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材料型选择题进行分类,把握题型特点、探索命题规律、生成解题能力,是高三师生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历史高考;选择题;题型特点;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55-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越来越重视材料的引用。从2007年以来江苏的高考试题看,这一发展趋势尤为明显。除2009年以外,选择题引用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命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2011年,几乎到了无材料不成题的地步。详见下表:
纵观2007年以来的江苏卷高考选择题,虽说试题所引材料的文字障碍不断减少,但是一来高考试题引入的材料类型日渐丰富,如图表、图示型材料,漫画型材料的引入,实际上加大了学生对材料理解的难度;二来试题所引材料与选项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难以捉摸,学生要想选出正确的答案其实并不容易。笔者试图从引用材料和与选项设置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捕捉试题特征、探索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希望能对老师的备考指导和同学的审题答题有所裨益。
笔者发现,从所引材料与选项设置的关系看,材料型选择题大致有三个类型:即材料情境型、材料信息型、材料理解和评价型。三种题型的试题各有特点,审题与答题自然也各有技巧。笔者以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为例,略加剖析。
首先是材料情境型试题。这种题型的命制特点是以材料为切入点,实际考查的是与材料相关的重要主干知识。如第3题: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的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得最晚
本题所引的材料,其实只起到了导入考查“活版”这一概念的作用,试题的正确答案与所引材料并无关系。解答此题,只需根据材料提示,准确地再认“活版”即活字印刷术这一概念,然后再现与此相关的知识,即可轻松答题。再如第10题: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这道试题中,毛泽东的话同样也只起到设问切入点的作用。解答时只要抓住“日内瓦会议后”这一关键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如万隆会议)及其作用进行思考即可。
其次是材料信息题。所谓材料信息题,其特点是选项的设置与所引材料之间关系密切,正确答案就在材料所含信息之中。要找出正确选项,一般只需看材料中有没有这一信息,而不必对材料中的信息以及观点做出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如第8题: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本题是一条典型的材料信息题,而且是以学生最怵的组合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些难度。但若采用上述方法解答,也能轻松地应对:1938年4月和武汉空战等信息表明,武汉会战仍在激烈进行中,而战略相持阶段则在武汉会战结束后才开始,据此可排除①;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并无空军这一军种,而此战又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之一——武汉会战的一部分,所以②应选;陈怀民和高桥的同归于尽,给双方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③也应选;陈怀民的妹妹是亿万中国人民的代表,她的以德报怨,正是中国人民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显然④也应选。
最后一个类型是材料理解和评价题。这类试题当然也具有第二类试题的特点,即正确选项与材料中所含信息密切相关,但其考查的能力却未停留于该层次,应考者还需具有在史学理论常识的指导下,对材料信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即理解和评价能力。因此,这一题型在三种材料型选择题中考查的能力层级最高。如第9题: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千:“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此题是典型的材料理解和评价题。该题所设置的备选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简单罗列或浅层次剪裁,而是对材料更深层次的处理和加工。因此解答此题,必须以社会史观和文明史观为指导,对材料进行解读,然后再进行合乎情理的价值判断。备选项①、②是对新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概括和抽象,备选项③、④则是对社会变革的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平等性”、“广泛性”显然是对“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和“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的准确认识,“深刻性”则是对社会变革程度的理性度量;而“继承性”则与“深刻性”相悖离,故应排除。 三种类型的材料型选择题各具特点,承载的考查和选拔功能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判断其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呢?
首先,看材料的长度和类型。一般情况下,材料情境题的材料的长度相对较短,如第3题;材料信息题和材料理解和评价题的篇幅相对较长,如8题;引入图片、特别是图表型材料的试题极有可能是材料信息题或材料理解、评价题,如第2题。
其次,看选择题的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组合型选择题有可能是材料信息题或材料理解与评价题,如第8、9题。
再次,找试题中设问关键词。一般情况下,材料情境题的设问往往针对的是材料中的某一概念,如第3题中的“活版”;而材料信息题和材料理解、评价题则针对材料整体。材料信息题设问时一般用“反映”等词引导;材料理解、评价题一般用“理解”等词引导。
最后,根据试题所引材料及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判断。这尽管看起来比较麻烦,但却是最准确、最可靠的。
当然,要想在一篇短文中把这三类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都剖析清楚,并非易事。要提高学生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关键还在于教师平时的训练指导,特别是讲评时与学生一起揣摩。因此,为提高材料性选择题的应试能力,笔者建议:
第一,夯实主干知识基础。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摒弃灌输式教学和死记硬背、死搬硬套,切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生成知识和能力。
第二,强化史料解析能力。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时、适当地引用史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做到持之以恒,细水长流。
第三,渗透史学理论常识。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史学理论常识的渗透,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适当渗透新史观,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高考命题日益灵活,如果我们不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渗透,靠最后几轮复习时突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第四,强化学生的方法意识。我们必须放弃题海战术,做到精讲精练。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总结。每一次练习或考试之后,我们都要督促学生对解题中的致错原因分门别类地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共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当他们从材料和设问的关系角度准确把握材料型选择题的类型,并生成审题和解题的方法,他们的解题能力才会有一个稳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芃.历史教育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克明.新课程江苏高考历史命题探索[J].天津: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1(09).
[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历史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4]陈伟国等.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历史高考;选择题;题型特点;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55-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越来越重视材料的引用。从2007年以来江苏的高考试题看,这一发展趋势尤为明显。除2009年以外,选择题引用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命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2011年,几乎到了无材料不成题的地步。详见下表:
纵观2007年以来的江苏卷高考选择题,虽说试题所引材料的文字障碍不断减少,但是一来高考试题引入的材料类型日渐丰富,如图表、图示型材料,漫画型材料的引入,实际上加大了学生对材料理解的难度;二来试题所引材料与选项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难以捉摸,学生要想选出正确的答案其实并不容易。笔者试图从引用材料和与选项设置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捕捉试题特征、探索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希望能对老师的备考指导和同学的审题答题有所裨益。
笔者发现,从所引材料与选项设置的关系看,材料型选择题大致有三个类型:即材料情境型、材料信息型、材料理解和评价型。三种题型的试题各有特点,审题与答题自然也各有技巧。笔者以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为例,略加剖析。
首先是材料情境型试题。这种题型的命制特点是以材料为切入点,实际考查的是与材料相关的重要主干知识。如第3题: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的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得最晚
本题所引的材料,其实只起到了导入考查“活版”这一概念的作用,试题的正确答案与所引材料并无关系。解答此题,只需根据材料提示,准确地再认“活版”即活字印刷术这一概念,然后再现与此相关的知识,即可轻松答题。再如第10题: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这道试题中,毛泽东的话同样也只起到设问切入点的作用。解答时只要抓住“日内瓦会议后”这一关键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如万隆会议)及其作用进行思考即可。
其次是材料信息题。所谓材料信息题,其特点是选项的设置与所引材料之间关系密切,正确答案就在材料所含信息之中。要找出正确选项,一般只需看材料中有没有这一信息,而不必对材料中的信息以及观点做出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如第8题: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本题是一条典型的材料信息题,而且是以学生最怵的组合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些难度。但若采用上述方法解答,也能轻松地应对:1938年4月和武汉空战等信息表明,武汉会战仍在激烈进行中,而战略相持阶段则在武汉会战结束后才开始,据此可排除①;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并无空军这一军种,而此战又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之一——武汉会战的一部分,所以②应选;陈怀民和高桥的同归于尽,给双方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③也应选;陈怀民的妹妹是亿万中国人民的代表,她的以德报怨,正是中国人民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显然④也应选。
最后一个类型是材料理解和评价题。这类试题当然也具有第二类试题的特点,即正确选项与材料中所含信息密切相关,但其考查的能力却未停留于该层次,应考者还需具有在史学理论常识的指导下,对材料信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即理解和评价能力。因此,这一题型在三种材料型选择题中考查的能力层级最高。如第9题: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千:“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此题是典型的材料理解和评价题。该题所设置的备选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简单罗列或浅层次剪裁,而是对材料更深层次的处理和加工。因此解答此题,必须以社会史观和文明史观为指导,对材料进行解读,然后再进行合乎情理的价值判断。备选项①、②是对新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概括和抽象,备选项③、④则是对社会变革的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平等性”、“广泛性”显然是对“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和“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的准确认识,“深刻性”则是对社会变革程度的理性度量;而“继承性”则与“深刻性”相悖离,故应排除。 三种类型的材料型选择题各具特点,承载的考查和选拔功能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判断其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呢?
首先,看材料的长度和类型。一般情况下,材料情境题的材料的长度相对较短,如第3题;材料信息题和材料理解和评价题的篇幅相对较长,如8题;引入图片、特别是图表型材料的试题极有可能是材料信息题或材料理解、评价题,如第2题。
其次,看选择题的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组合型选择题有可能是材料信息题或材料理解与评价题,如第8、9题。
再次,找试题中设问关键词。一般情况下,材料情境题的设问往往针对的是材料中的某一概念,如第3题中的“活版”;而材料信息题和材料理解、评价题则针对材料整体。材料信息题设问时一般用“反映”等词引导;材料理解、评价题一般用“理解”等词引导。
最后,根据试题所引材料及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判断。这尽管看起来比较麻烦,但却是最准确、最可靠的。
当然,要想在一篇短文中把这三类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都剖析清楚,并非易事。要提高学生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关键还在于教师平时的训练指导,特别是讲评时与学生一起揣摩。因此,为提高材料性选择题的应试能力,笔者建议:
第一,夯实主干知识基础。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摒弃灌输式教学和死记硬背、死搬硬套,切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生成知识和能力。
第二,强化史料解析能力。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时、适当地引用史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做到持之以恒,细水长流。
第三,渗透史学理论常识。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史学理论常识的渗透,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适当渗透新史观,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高考命题日益灵活,如果我们不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渗透,靠最后几轮复习时突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第四,强化学生的方法意识。我们必须放弃题海战术,做到精讲精练。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总结。每一次练习或考试之后,我们都要督促学生对解题中的致错原因分门别类地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共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当他们从材料和设问的关系角度准确把握材料型选择题的类型,并生成审题和解题的方法,他们的解题能力才会有一个稳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芃.历史教育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克明.新课程江苏高考历史命题探索[J].天津: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1(09).
[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历史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4]陈伟国等.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