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十月份,笔者有幸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在山东泰安主办的第20次全国学术年会。大会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主题来展开各种报告宣读、专题研讨和与专家的对话论坛。分论坛专题则是针对“思想概念”、“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四个主题来进行学术研讨。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宗旨,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将中国沉重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将人力资源大国升级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途经之一。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和提倡了,但是时至今日,素质教育也仅仅只是当作“政治口号”或成为学校教育的装饰品而已,学校的课堂里仍旧是以上一代的传统教学方式来哺育我们的下一代。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于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按照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行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仅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看到这种情况,就能推断出在这样的场所里是唯一可能进行的教学方式。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历史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然而在现今中国许多地区的学校教育,其课堂上的情境不就是这样子的吗?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摆脱这些桌子、椅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全身心自发积极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去,享受着汲取知识的真正快乐?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而不是在“听讲”中。
一种体验式的快乐教学
笔者是一名戏剧表演博士,也是学校的戏剧表演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的导表演技巧之外,也尝试将“教育戏剧”的戏剧教学法用于课堂上。一般的戏剧教育是以舞台表演、呈现演出为目的,并培养导演、演员等专业戏剧人才。而“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简称D.I.E.则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从事于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以戏剧的各种表演元素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彼此互动的关系中充分地发挥想象、表达思想、从学习中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其实在现有的课堂内,许多语文老师已经在使用教育戏剧的戏剧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属于教育戏剧的应用范畴而已。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英文课上让学生以排演英文短剧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其实教育戏剧除了能够广泛有效地运用在语文课上,其教学法还能在科学、历史、地理等诸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提供较具弹性和活泼的教学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小微教授在《教学的概念重建及实践更新》报告中提到了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的分离问题,或重教轻学,或重学轻教,老师们要不“灌进去”式的一讲到底,要不“把标准答案问出来”的一问到底。另外还提及了在强调教师主导时忽视了学生主体,在强调学生主体时放弃了教师引导职能的问题。这样的“教”与“学”问题可以在教育戏剧中轻易地解决,因为戏剧教学法并没有明显的“教”与“学”界限之分。举个例子,在论坛上有人提出了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有专家提出了让孩子以多看书的方法来养成爱看书的习惯,笔者却认为这不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通过戏剧教学法,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以短剧排演的方式来演出鲁迅的《风筝》,扮演鲁迅的学生也许更能从角色中体会到鲁迅的心情,了解何谓“精神的虐杀”和感受沉重的心一直沉重下去的惩罚;老师亦可以通过古诗词表演的方式将一首首的唐诗宋词,让学生用具有节奏性的形体表现,来表达诗里的内涵和诗意。这种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教学活动会产生愉快的课堂气氛,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快乐,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种无法抗拒的游戏中学习
没有人能够抗拒游戏,没有人不喜欢游戏,游戏不只是属于儿童,每一个成人也都有享受游戏快乐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扮演的天性,从孩童时代开始,我们就玩着“过家家”的游戏,扮演着自己理解的“爸爸”和“妈妈”,而这就是最简单的戏剧。也许对许多家长和老师来说,将游戏放进课堂的教学中是一种胡闹的行为,因为课堂是用来认真学习的场所,而游戏只是在课堂以外、在操场中进行的活动。当然,这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既人类的学习,尤其在六岁以前都是透过游戏和扮演游戏来学习所有事物的,特别是有关人类行为以及世界的运作方式。所以,有目的的游戏在课堂中是有益的,老师应该不再逃避游戏,而是寓游戏于学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在会上提出了幼儿园的孩子初上小学阶段的种种不适应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幼儿园时的学习是一种在游戏中的无意识学习,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简单的汉字、计算和英文字母;然而小学时代的学习却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孩子上学堂是为了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师的知识传输,然后为了得高分而啃书包,学习变成了一件无趣的苦差,然而这种苦差竟然从步入小学开始就没完没了的持续十多年。我们为何不能延续幼儿园时的游戏学习生涯,我们为何不能从游戏中了解孔子、孟子学问中的博大精深,为何不能从游戏中明白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为何不能从游戏中获得地理知识,为何不能从游戏中快速记住化学元素的周期表,这一切一切的疑问是因为没有人发现戏剧除了可以供经人们观赏之外,还可以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中国的中小学课程大纲中就没有戏剧这一门课程,艺术多年以来都被搁置于正规课程的边缘,唯有美术和音乐能挤进这种课程中,舞蹈与戏剧则降格为课外活动,被视为真正学习以外的点缀。当越来越多的人随着世界急剧的发展而对孩子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当“创意”、“想象力”、“沟通技巧”、“发散思维”、“多元化教学”、“个性培养”等词藻开始零星的出现时,只限于“识字”和“运算”以及单向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也随之面对了威胁。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原副院长文喆教授在《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一种认识》报告中提出了人类通过观察、探究、模仿、游戏和体验等方式学习是一种直接经验的学习,而通过经历或练习的学习可以让身心发生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与结果。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小微教授也认为新式的教学应该有现代化的新元素和新技术的加入,例如通过跨时空参与、模拟和仿真情景等。而这些教授们提及的观察、游戏、模仿、扮演不就是戏剧表演里的各种元素吗?加上叶澜教授对幼儿游戏当中无意学习方式的认同,三位教授都不约而同地默认了教育戏剧也许是一种更能全面完成中国素质教育理想的教育方式。戏剧教学法的各种游戏生动好玩又有趣,能够培养出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与团队之间的互动关系、荣誉感、提高学习的专注力,并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如果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就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不是为了应试升学、就业赚钱,因此,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就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了,正如教育家经亨颐先生所说:“教育何为,学为人而已。”所以学校应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
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总爱说:“学做戏要先学做人” ,戏剧表演是一项以“人”来观察“人”,然后再以“人”这个工具来扮演“人”的活动,一名真正优秀的演员往往在生活中也是一位人格高尚、具有高人文素养及涵养的人。戏剧和教育都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那就证明了这两者是拥有共同目标,并可以交叉结合完成该使命的。教育戏剧以戏剧艺术功能为依托,发挥戏剧特有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由“智”到“心”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戏剧,学生可以获得丰富感知的认识价值、开拓创新的启迪价值、陶冶性情的净化价值、完善人格的教化价值、提升审美的娱乐价值及互动合作的社会化价值。
戏剧作品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人类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跨时空”的学习,虽然相隔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仍然可以学习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学生通过鉴赏、表演活动可以认识各个时代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反思自我的存在,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启迪功能是指戏剧创作及欣赏活动能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调动和激发,最终达到活跃思维、启迪智慧的目的。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通过学生们在戏剧角色扮演时的激情宣泄,他们的一切消极情感、压力和人生的沉重体验将会得到释放,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情感上的升华。教育只有在触及人的灵魂、调动人的情感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教育戏剧,正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形式。
笔者很赞同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张秉权主任在《戏剧与德育》(拓思期刊,第50期)一文中的育人例子:“……与其苦口婆心地教导同学孝顺自己的父母,不如让子女在一个戏或者角色扮演中演出父母,让他们体会父母的期望、烦恼、担心……,他们在这过程中的一下揪心,就胜过老师与父母的千言万语。与其教导同学互相爱护,不如让他们演出一幕同学争执以后如何收拾残局的戏,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这事带来的祸害。”让学生借用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进而学会理解别人和关怀别人,不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教学成果吗?
教育戏剧何时进入中国教育的课堂
教育戏剧在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得到认可及应用,逐步被纳入正规教育。教育戏剧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都从教育戏剧中受惠,并成功改善了中小学的教育状况。加拿大在1983年的时候已经有30所学校开设了戏剧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在港台地区方面,台湾在2000年首度将戏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中的表演艺术学习与整体教学之中,并于2002年展开实际的学校教程。而香港的教育戏剧从幼儿到中小学,从青年剧场到民众剧场,从主流剧团的参与到社区剧场的建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戏剧作为教学手段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然而在我们中国,我们还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会领悟到戏剧所能带来的巨大功能,让戏剧走进课堂,并让老师和学生从戏剧教学法中受惠。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宗旨,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将中国沉重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将人力资源大国升级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途经之一。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和提倡了,但是时至今日,素质教育也仅仅只是当作“政治口号”或成为学校教育的装饰品而已,学校的课堂里仍旧是以上一代的传统教学方式来哺育我们的下一代。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于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按照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行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仅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看到这种情况,就能推断出在这样的场所里是唯一可能进行的教学方式。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历史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然而在现今中国许多地区的学校教育,其课堂上的情境不就是这样子的吗?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摆脱这些桌子、椅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全身心自发积极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去,享受着汲取知识的真正快乐?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而不是在“听讲”中。
一种体验式的快乐教学
笔者是一名戏剧表演博士,也是学校的戏剧表演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的导表演技巧之外,也尝试将“教育戏剧”的戏剧教学法用于课堂上。一般的戏剧教育是以舞台表演、呈现演出为目的,并培养导演、演员等专业戏剧人才。而“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简称D.I.E.则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从事于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以戏剧的各种表演元素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彼此互动的关系中充分地发挥想象、表达思想、从学习中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其实在现有的课堂内,许多语文老师已经在使用教育戏剧的戏剧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属于教育戏剧的应用范畴而已。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英文课上让学生以排演英文短剧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其实教育戏剧除了能够广泛有效地运用在语文课上,其教学法还能在科学、历史、地理等诸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提供较具弹性和活泼的教学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小微教授在《教学的概念重建及实践更新》报告中提到了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的分离问题,或重教轻学,或重学轻教,老师们要不“灌进去”式的一讲到底,要不“把标准答案问出来”的一问到底。另外还提及了在强调教师主导时忽视了学生主体,在强调学生主体时放弃了教师引导职能的问题。这样的“教”与“学”问题可以在教育戏剧中轻易地解决,因为戏剧教学法并没有明显的“教”与“学”界限之分。举个例子,在论坛上有人提出了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有专家提出了让孩子以多看书的方法来养成爱看书的习惯,笔者却认为这不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通过戏剧教学法,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以短剧排演的方式来演出鲁迅的《风筝》,扮演鲁迅的学生也许更能从角色中体会到鲁迅的心情,了解何谓“精神的虐杀”和感受沉重的心一直沉重下去的惩罚;老师亦可以通过古诗词表演的方式将一首首的唐诗宋词,让学生用具有节奏性的形体表现,来表达诗里的内涵和诗意。这种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教学活动会产生愉快的课堂气氛,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快乐,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种无法抗拒的游戏中学习
没有人能够抗拒游戏,没有人不喜欢游戏,游戏不只是属于儿童,每一个成人也都有享受游戏快乐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扮演的天性,从孩童时代开始,我们就玩着“过家家”的游戏,扮演着自己理解的“爸爸”和“妈妈”,而这就是最简单的戏剧。也许对许多家长和老师来说,将游戏放进课堂的教学中是一种胡闹的行为,因为课堂是用来认真学习的场所,而游戏只是在课堂以外、在操场中进行的活动。当然,这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既人类的学习,尤其在六岁以前都是透过游戏和扮演游戏来学习所有事物的,特别是有关人类行为以及世界的运作方式。所以,有目的的游戏在课堂中是有益的,老师应该不再逃避游戏,而是寓游戏于学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在会上提出了幼儿园的孩子初上小学阶段的种种不适应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幼儿园时的学习是一种在游戏中的无意识学习,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简单的汉字、计算和英文字母;然而小学时代的学习却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孩子上学堂是为了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师的知识传输,然后为了得高分而啃书包,学习变成了一件无趣的苦差,然而这种苦差竟然从步入小学开始就没完没了的持续十多年。我们为何不能延续幼儿园时的游戏学习生涯,我们为何不能从游戏中了解孔子、孟子学问中的博大精深,为何不能从游戏中明白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为何不能从游戏中获得地理知识,为何不能从游戏中快速记住化学元素的周期表,这一切一切的疑问是因为没有人发现戏剧除了可以供经人们观赏之外,还可以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中国的中小学课程大纲中就没有戏剧这一门课程,艺术多年以来都被搁置于正规课程的边缘,唯有美术和音乐能挤进这种课程中,舞蹈与戏剧则降格为课外活动,被视为真正学习以外的点缀。当越来越多的人随着世界急剧的发展而对孩子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当“创意”、“想象力”、“沟通技巧”、“发散思维”、“多元化教学”、“个性培养”等词藻开始零星的出现时,只限于“识字”和“运算”以及单向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也随之面对了威胁。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原副院长文喆教授在《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一种认识》报告中提出了人类通过观察、探究、模仿、游戏和体验等方式学习是一种直接经验的学习,而通过经历或练习的学习可以让身心发生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与结果。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小微教授也认为新式的教学应该有现代化的新元素和新技术的加入,例如通过跨时空参与、模拟和仿真情景等。而这些教授们提及的观察、游戏、模仿、扮演不就是戏剧表演里的各种元素吗?加上叶澜教授对幼儿游戏当中无意学习方式的认同,三位教授都不约而同地默认了教育戏剧也许是一种更能全面完成中国素质教育理想的教育方式。戏剧教学法的各种游戏生动好玩又有趣,能够培养出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与团队之间的互动关系、荣誉感、提高学习的专注力,并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如果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就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不是为了应试升学、就业赚钱,因此,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就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了,正如教育家经亨颐先生所说:“教育何为,学为人而已。”所以学校应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
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总爱说:“学做戏要先学做人” ,戏剧表演是一项以“人”来观察“人”,然后再以“人”这个工具来扮演“人”的活动,一名真正优秀的演员往往在生活中也是一位人格高尚、具有高人文素养及涵养的人。戏剧和教育都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那就证明了这两者是拥有共同目标,并可以交叉结合完成该使命的。教育戏剧以戏剧艺术功能为依托,发挥戏剧特有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由“智”到“心”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戏剧,学生可以获得丰富感知的认识价值、开拓创新的启迪价值、陶冶性情的净化价值、完善人格的教化价值、提升审美的娱乐价值及互动合作的社会化价值。
戏剧作品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人类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跨时空”的学习,虽然相隔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仍然可以学习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学生通过鉴赏、表演活动可以认识各个时代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反思自我的存在,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启迪功能是指戏剧创作及欣赏活动能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调动和激发,最终达到活跃思维、启迪智慧的目的。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通过学生们在戏剧角色扮演时的激情宣泄,他们的一切消极情感、压力和人生的沉重体验将会得到释放,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情感上的升华。教育只有在触及人的灵魂、调动人的情感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教育戏剧,正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形式。
笔者很赞同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张秉权主任在《戏剧与德育》(拓思期刊,第50期)一文中的育人例子:“……与其苦口婆心地教导同学孝顺自己的父母,不如让子女在一个戏或者角色扮演中演出父母,让他们体会父母的期望、烦恼、担心……,他们在这过程中的一下揪心,就胜过老师与父母的千言万语。与其教导同学互相爱护,不如让他们演出一幕同学争执以后如何收拾残局的戏,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这事带来的祸害。”让学生借用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进而学会理解别人和关怀别人,不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教学成果吗?
教育戏剧何时进入中国教育的课堂
教育戏剧在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得到认可及应用,逐步被纳入正规教育。教育戏剧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都从教育戏剧中受惠,并成功改善了中小学的教育状况。加拿大在1983年的时候已经有30所学校开设了戏剧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在港台地区方面,台湾在2000年首度将戏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中的表演艺术学习与整体教学之中,并于2002年展开实际的学校教程。而香港的教育戏剧从幼儿到中小学,从青年剧场到民众剧场,从主流剧团的参与到社区剧场的建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戏剧作为教学手段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然而在我们中国,我们还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会领悟到戏剧所能带来的巨大功能,让戏剧走进课堂,并让老师和学生从戏剧教学法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