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田喜一郎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就想要设计出一部与外国汽车可以媲美的日本小型汽车。丰田销售公司的神谷正太郎希望推进这一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神谷两次前往美国。1950年,他去美国和福特公司商讨合作事宜。在谈判间隙,他抽空考察了美国的高速公路,发现所有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个子都很大。回忆起在德国高速公路上看到的飞驰而过的欧洲小型车,神谷感觉到终有一天美国的高速公路上也会出现众多小型车。
1955年,神谷再次前往美国,那一年,“皇冠”车刚刚上市。在内心深处,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态势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他早年预料到的那样,现在的美国,5年前不见踪影的欧洲小型汽车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这一切给神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皇冠”打入美国的“准备站”
神谷决心坚定,他认为“美国的小型汽车市场正在逐步成形,这就给丰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丰田公司尚未开发出针对美国市场的汽车,但是我们绝对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1957年,神谷终于下定了决心。美国的小型汽车市场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大众已经率先在美国发展了400个经销商,1957年一年就售出了6万辆甲壳虫汽车,紧随其后的就是年销量2.2万辆的法国“雷诺”车。一年又一年,小型汽车市场不断扩大。
经过对美国小型汽车市场的仔细研究,神谷做出了如下的判断:“尽管底特律掌握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命脉,但是它们恐怕也不能对进口车的快速增长熟视无睹吧。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人开始将矛头指向进口车。如果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推行诸如进口限制之类的强硬措施,那么因为没有任何出口历史,“丰田”就永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了。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干坐在那里埋怨自己没有适合出口的汽车了。即使时机可能尚未完全成熟,‘丰田’仍然需要现在就建立自己的基地,然后为进入美国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回到日本后召开的一次丰田销售公司董事会议上,神谷恳请大家能够同意在当年秋天开始向美国出口“皇冠”汽车。与会的大多数董事会成员听完这个提议后都沉默不语。不管怎么说,神谷所提议的出口对象是汽车王国美国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根本没有与美国3大汽车巨头在技术层面、企业规模、销售能力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抗衡的能力。从来就没有一个董事会成员曾经想过要向美国出口汽车。
但是,神谷不愿意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向大家详细解释了他在美国亲眼看到的一切,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欧洲汽车,还有即将面临的进口限制,他用如下一席话结束了自己的陈词:“在商业世界里,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能够明确的一点就是,一旦美国开始推行限制进口措施,我们就再也不能向美国出口任何产品了,即使我们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汽车,也无济于事了。”神谷这位被人们尊称为“销售之神”的人这么强烈的宣告,终于让众多的反对者的声音得以平息。
道路险阻重重
神谷的想法早就获得了石田社长的同意。石田与神谷有着同样的担心,觉得日本的外汇匮乏将严重地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石田同时担任社长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在战争一结束就开始对外出口,但是很显然光靠织机是无法带来大量外汇的。
1957年8月25日,丰田公司开始向美国这个汽车发源地出口汽车,曾经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当天,由横滨港来的货轮把2辆“皇冠”样车卸到了洛杉矶港口。2天前,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加藤正史已经作为先头部队,事先来到洛杉矶等待货轮的到来。穿着和服的日本小姐们在卸到岸上的汽车身上放上了花环。当地人热情地欢迎第一辆进入美国领土的日本乘用车。第二天“皇冠”车被转移到小东京区的一个汽车服务站,装上了车牌,做好准备进行一次既是展示又是试车的驾驶历程。
加藤不断接到电话,还有一些人亲自拜访。所有这些电话和拜访基本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成为“皇冠”的销售代理。
在前往洛杉矶市中心进行试车的过程中,他们来到3大汽车制造商的经销商那里咨询了他们对“皇冠”车的印象。得到的反馈出奇地好,有一个经销商甚至说,“丰田”每月至少可以销售500辆这样的汽车,另一个则说他们自己希望订购400辆。听到这个消息,加藤忙不迭地回到宾馆,拉上一起来到美国的团队成员,开始计算起可能的销量来。“根据经销商们的反馈,每个月售出1万辆‘皇冠’并不是什么难事嘛!”他们自己盘算着。
好事多磨——世间的事情往往如此。第二天,当他们在高速公路上把速度提到80英里/小时约129公里/小时的时候,汽车的引擎突然发出了一种古怪的“叮咚”声,接着汽车就熄火了。“皇冠”甚至都还没有开满2000英里就宣告罢工。问题在于马力不够。尽管不少人赞许这部车的外形很像小“凯迪拉克”,但是如果引擎马力不足,那么在美国,“皇冠”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正如中村说的那样,它与美国高速公路压根儿就不匹配。
日本汽车出口的“攻坚战”
加藤立刻通知丰田公司马上放弃这一计划。但是,神谷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我们先试图卖出100辆,哪怕是50辆也行。最重要的是,我要借此证明我们可以在美国销售一些东西。我们需要在美国成立一家分公司。它将意味着我们占领了美国市场的桥头堡。”
加藤和他的团队继续待在洛杉矶,并且成立了一个汽车进口公司。不过仅凭成立一家公司并不能确保能够将产品推销出去。不仅仅在美国进行汽车销售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丰田销售公司必须对自己的汽车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
1958年7月,“皇冠”被推入美国市场,但是正如加藤和他的团队所担心的那样,结果令人抬不起头来。这部车除了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问题之外,它还碰到了一系列其他的技术问题,例如汽车经常会过热。到了年底,丰田销售公司被迫终止发货。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从美国市场全然抽身,而是用它生产的四轮驱动陆地巡洋舰来代替“皇冠”进入美国市场。尽管出口“皇冠”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对于神谷来说,因为它,“丰田”终于出现在美国的市场,仅凭这一点就具有很大的价值。
丰田公司的工程师们的自豪感遭到了迎头一击。为了替自己出气,1960年他们推出了“科罗娜”,这是一部比“皇冠”低一级的汽车。不过,“科罗娜”自己也有不少缺陷。当时速超过65公里/小时的时候,它的引擎就会过热,然后刹车也会失灵。
由于丰田销售公司的美国策略开局太糟糕,因此其在美国几乎濒临破产,只有大量削减员工才能维持公司的运营。
1960年,丰田公司的老对手日产公司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主要出口的是新开发的各方面都得到提升的“蓝鸟”牌汽车和“大产”牌卡车。丰田销售公司尽管在本土竞争中获得了领先,但是在美国市场却被迫后撤,使“日产”后来者居上。
丰田销售公司后来放弃“皇冠”转而对“科罗娜”进行调整和提升,期望以此来获得突破。1964年,它们完成了专门为美国市场设计的第三代“卡罗娜”的开发研制工作。1965年,“科罗娜”先出口到澳大利亚,取得了一些成功。到1966年,丰田销售公司才开始向美国出口“科罗娜”。1967年,他们又向美国推出了“科罗拉”,这是一部凝聚了公司心血和灵魂的汽车。这两种车型最终开创了丰田公司出口的新纪元。
在此之后15年,本田公司才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本田公司的第一部4轮驱动汽车就是轻型汽车N360 K —car,这部车装备了本田宗一郎亲自协助研制的空气冷却型引擎。借着日本当时自动化的浪潮,这部车在本土市场简直卖疯了。
宗一郎受到成功的鼓舞,开始盘算着向美国市场挺进。但是,这部车同样是专门为日本市场设计的。它的引擎发动机排量只有360cc,尽管足以对付狭窄的日本道路,但是行驶在一般的美国道路上就会出现问题,更不用说是高速公路了。
因此,本田公司根据美国的特殊情况,将引擎扩展到600cc。因为所制造的摩托车质量优异,公司在世人眼里被尊称为是“世界闻名的本田”,因此宗一郎一直自信滿满。但是摩托车经销商们就是拒绝经销他们的任何汽车;因为在美国,摩托车和四轮汽车的流通渠道和销售手段通常都是不同的。本田公司不得不请求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经销商们腾出展示厅的一角来展示N600汽车。让他们恼火的是,根据经销商们的要求,销售只能局限在夏威夷和其他3个西海岸州,即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州,因此销售量也极为有限。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丰田领导者》 作者: [日]佐藤正明 译者:王茁 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神谷两次前往美国。1950年,他去美国和福特公司商讨合作事宜。在谈判间隙,他抽空考察了美国的高速公路,发现所有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个子都很大。回忆起在德国高速公路上看到的飞驰而过的欧洲小型车,神谷感觉到终有一天美国的高速公路上也会出现众多小型车。
1955年,神谷再次前往美国,那一年,“皇冠”车刚刚上市。在内心深处,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态势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他早年预料到的那样,现在的美国,5年前不见踪影的欧洲小型汽车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这一切给神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皇冠”打入美国的“准备站”
神谷决心坚定,他认为“美国的小型汽车市场正在逐步成形,这就给丰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丰田公司尚未开发出针对美国市场的汽车,但是我们绝对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1957年,神谷终于下定了决心。美国的小型汽车市场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大众已经率先在美国发展了400个经销商,1957年一年就售出了6万辆甲壳虫汽车,紧随其后的就是年销量2.2万辆的法国“雷诺”车。一年又一年,小型汽车市场不断扩大。
经过对美国小型汽车市场的仔细研究,神谷做出了如下的判断:“尽管底特律掌握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命脉,但是它们恐怕也不能对进口车的快速增长熟视无睹吧。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人开始将矛头指向进口车。如果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推行诸如进口限制之类的强硬措施,那么因为没有任何出口历史,“丰田”就永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了。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干坐在那里埋怨自己没有适合出口的汽车了。即使时机可能尚未完全成熟,‘丰田’仍然需要现在就建立自己的基地,然后为进入美国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回到日本后召开的一次丰田销售公司董事会议上,神谷恳请大家能够同意在当年秋天开始向美国出口“皇冠”汽车。与会的大多数董事会成员听完这个提议后都沉默不语。不管怎么说,神谷所提议的出口对象是汽车王国美国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根本没有与美国3大汽车巨头在技术层面、企业规模、销售能力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抗衡的能力。从来就没有一个董事会成员曾经想过要向美国出口汽车。
但是,神谷不愿意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向大家详细解释了他在美国亲眼看到的一切,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欧洲汽车,还有即将面临的进口限制,他用如下一席话结束了自己的陈词:“在商业世界里,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能够明确的一点就是,一旦美国开始推行限制进口措施,我们就再也不能向美国出口任何产品了,即使我们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汽车,也无济于事了。”神谷这位被人们尊称为“销售之神”的人这么强烈的宣告,终于让众多的反对者的声音得以平息。
道路险阻重重
神谷的想法早就获得了石田社长的同意。石田与神谷有着同样的担心,觉得日本的外汇匮乏将严重地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石田同时担任社长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在战争一结束就开始对外出口,但是很显然光靠织机是无法带来大量外汇的。
1957年8月25日,丰田公司开始向美国这个汽车发源地出口汽车,曾经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当天,由横滨港来的货轮把2辆“皇冠”样车卸到了洛杉矶港口。2天前,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加藤正史已经作为先头部队,事先来到洛杉矶等待货轮的到来。穿着和服的日本小姐们在卸到岸上的汽车身上放上了花环。当地人热情地欢迎第一辆进入美国领土的日本乘用车。第二天“皇冠”车被转移到小东京区的一个汽车服务站,装上了车牌,做好准备进行一次既是展示又是试车的驾驶历程。
加藤不断接到电话,还有一些人亲自拜访。所有这些电话和拜访基本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成为“皇冠”的销售代理。
在前往洛杉矶市中心进行试车的过程中,他们来到3大汽车制造商的经销商那里咨询了他们对“皇冠”车的印象。得到的反馈出奇地好,有一个经销商甚至说,“丰田”每月至少可以销售500辆这样的汽车,另一个则说他们自己希望订购400辆。听到这个消息,加藤忙不迭地回到宾馆,拉上一起来到美国的团队成员,开始计算起可能的销量来。“根据经销商们的反馈,每个月售出1万辆‘皇冠’并不是什么难事嘛!”他们自己盘算着。
好事多磨——世间的事情往往如此。第二天,当他们在高速公路上把速度提到80英里/小时约129公里/小时的时候,汽车的引擎突然发出了一种古怪的“叮咚”声,接着汽车就熄火了。“皇冠”甚至都还没有开满2000英里就宣告罢工。问题在于马力不够。尽管不少人赞许这部车的外形很像小“凯迪拉克”,但是如果引擎马力不足,那么在美国,“皇冠”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正如中村说的那样,它与美国高速公路压根儿就不匹配。
日本汽车出口的“攻坚战”
加藤立刻通知丰田公司马上放弃这一计划。但是,神谷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我们先试图卖出100辆,哪怕是50辆也行。最重要的是,我要借此证明我们可以在美国销售一些东西。我们需要在美国成立一家分公司。它将意味着我们占领了美国市场的桥头堡。”
加藤和他的团队继续待在洛杉矶,并且成立了一个汽车进口公司。不过仅凭成立一家公司并不能确保能够将产品推销出去。不仅仅在美国进行汽车销售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丰田销售公司必须对自己的汽车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
1958年7月,“皇冠”被推入美国市场,但是正如加藤和他的团队所担心的那样,结果令人抬不起头来。这部车除了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问题之外,它还碰到了一系列其他的技术问题,例如汽车经常会过热。到了年底,丰田销售公司被迫终止发货。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从美国市场全然抽身,而是用它生产的四轮驱动陆地巡洋舰来代替“皇冠”进入美国市场。尽管出口“皇冠”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对于神谷来说,因为它,“丰田”终于出现在美国的市场,仅凭这一点就具有很大的价值。
丰田公司的工程师们的自豪感遭到了迎头一击。为了替自己出气,1960年他们推出了“科罗娜”,这是一部比“皇冠”低一级的汽车。不过,“科罗娜”自己也有不少缺陷。当时速超过65公里/小时的时候,它的引擎就会过热,然后刹车也会失灵。
由于丰田销售公司的美国策略开局太糟糕,因此其在美国几乎濒临破产,只有大量削减员工才能维持公司的运营。
1960年,丰田公司的老对手日产公司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主要出口的是新开发的各方面都得到提升的“蓝鸟”牌汽车和“大产”牌卡车。丰田销售公司尽管在本土竞争中获得了领先,但是在美国市场却被迫后撤,使“日产”后来者居上。
丰田销售公司后来放弃“皇冠”转而对“科罗娜”进行调整和提升,期望以此来获得突破。1964年,它们完成了专门为美国市场设计的第三代“卡罗娜”的开发研制工作。1965年,“科罗娜”先出口到澳大利亚,取得了一些成功。到1966年,丰田销售公司才开始向美国出口“科罗娜”。1967年,他们又向美国推出了“科罗拉”,这是一部凝聚了公司心血和灵魂的汽车。这两种车型最终开创了丰田公司出口的新纪元。
在此之后15年,本田公司才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本田公司的第一部4轮驱动汽车就是轻型汽车N360 K —car,这部车装备了本田宗一郎亲自协助研制的空气冷却型引擎。借着日本当时自动化的浪潮,这部车在本土市场简直卖疯了。
宗一郎受到成功的鼓舞,开始盘算着向美国市场挺进。但是,这部车同样是专门为日本市场设计的。它的引擎发动机排量只有360cc,尽管足以对付狭窄的日本道路,但是行驶在一般的美国道路上就会出现问题,更不用说是高速公路了。
因此,本田公司根据美国的特殊情况,将引擎扩展到600cc。因为所制造的摩托车质量优异,公司在世人眼里被尊称为是“世界闻名的本田”,因此宗一郎一直自信滿满。但是摩托车经销商们就是拒绝经销他们的任何汽车;因为在美国,摩托车和四轮汽车的流通渠道和销售手段通常都是不同的。本田公司不得不请求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经销商们腾出展示厅的一角来展示N600汽车。让他们恼火的是,根据经销商们的要求,销售只能局限在夏威夷和其他3个西海岸州,即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州,因此销售量也极为有限。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丰田领导者》 作者: [日]佐藤正明 译者:王茁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