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峰:用1亿像素“看”牡丹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牡丹出洛阳。洛阳是牡丹的故乡,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是洛阳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是洛阳这座城市诗意的精神坐标和文化图腾,可以说更是凝聚着时代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的审美喜爱。王昆峰生活、工作在洛阳,他说自己没有理由不喜爱牡丹。作为一个摄影人,牡丹也是他身边的题材,没有理由不去表现、赞美。
  王昆峰第一次拍摄牡丹是在1978年4月,《解放军画报》的编辑到洛阳组织牡丹专题的稿件,他在当地某部队负责新闻报道工作,便参与其中。当时,他使用的是国产海鸥4A型相机,外加近摄镜拍摄,用的胶卷是《解放军画报》发的柯达反转片。后来,他拍摄的牡丹照片被《解放军画报》用在1979年第10期《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专题报道中。自此,他便与拍摄牡丹结下了缘。
  40年来,王昆峰一直在拍摄牡丹。2008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将他的牡丹摄影画册《国色天香》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来宾。而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他对拍摄牡丹又有了新想法,并用飞思IQ3 100ME相机和施耐德120mm F4镜间快门微距镜头拍摄牡丹组照,并命名为《丝路花语》。凭借飞思相机所具有的1亿像素和施耐德镜头微距表现力,他的这组牡丹照片不只描摹外表,甚至让人看不出是牡丹,光影、线条、色彩的组合让照片有了超现实的意味,而精细的画面又不得不使人感叹生命的真实魅力。
  可以说,王昆峰在努力通过形式和构图来传递自己所理解和欣赏的艺术意境,而如何做到这一點是一个“老问题”。
  自施蒂格利茨主导的“摄影分离派”主张直接摄影也是艺术以来,现代摄影的历史中,无论拍摄题材和拍摄对象,客观呈现和主观表达一直被视作“矛盾的两面”,相伴而生,即使不同技术条件、风格和流派摄影家强调重点不一样,但这两方面总是不会相隔太远,将其融合于一体是诸多摄影家的追求。
  以拍摄花卉来说,德国摄影家卡尔·布洛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1865~1932)的摄影创新影响了之后很多人。他是德国“新客观”艺术运动的代表者,强调艺术要回归现实世界,用客观而非主观诗意的方法记录现实世界。但是,他照片中的“客观”并不是发现拍摄对象、找个拍摄角度、借助自然光线,然后按下快门。他拍摄花朵、花茎、花瓣,并没有在它们自然生长的地方拍摄人们常见的形态,而是用自制的相机和镜头,将花卉放大30倍来呈现它们未被认知的“生命质感”。
  布洛斯菲尔德的摄影可以被看作是“科学的摄影”,因他在用照片呈现花卉的肌理;与此同时这些照片也可算是艺术的摄影,因为他创造了一种拟人化的拍摄模式,照片可以被看作是花卉的“肖像照片”。1928年,他结集自己作品出版了《自然界的艺术形式》(Urformen der Kunst),来展现他自己所坚持的“从审美和建筑结构的角度去审视植物的价值”。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摄影小史》中曾以布洛斯菲尔德的照片为例来论述他的“灵光”概念,并且评价布洛斯菲尔德的摄影:“微小之物通过摄影改变了尺寸,放大到容易表述、形容的地步。科技与魔术之间的差异只是一种历史性的变数而已。如此,布洛斯菲尔德拍的植物相片令人叹为观止。”
  限于相机技术,布洛斯菲尔德的照片只能以黑白示人,花卉形象放大倍率也还没有到完全“抽象”的地步。所以,现代人经常会给他的照片打上“雕塑感”的标签。但是这样的“雕塑感”无疑带有一种超现实的画风。
  从王昆峰的照片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超现实画风。不同的是,摄影师所能操控的相机已经和9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摄影师能够将被摄对象放大到完全“抽象”的地步,并且以极精致的画面呈现出来。王昆峰说到:“高科技的摄影器材能够调动摄影师的实验兴趣,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影像创新和实验的可能。”
  王昆峰在选择使用何种器材拍摄牡丹时,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最终的照片实验会带来这种惊奇的效果。他只是说:“不希望我的创作灵感被器材、被技术手段束缚。不能说一张清晰的照片就是好的作品,但是摄影艺术是以图像质量为载体的,影像品质决定了这种艺术表达的形式,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更高的像素、更高的解析力及动态范围。”为此,王昆峰的全部照片都在室内拍摄完成。拍摄时,为了更好地体现细节和纹理,他用特制的近摄接环配合120毫米微距镜头组合使用,缩短对焦距离,增加了影像的放大倍率;他还使用艾美能特SA04型强光手电筒作为主要光源,让照片的光影效果和他想象中的一致。
  从最终效果看,《丝路花语》中的照片其实并不只是像素、解析力和动态范围等技术指标有了超越他以前照片的素质,更是给观者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牡丹微观细节处的角度。当然,用相似方法拍摄其他植物也会有相似的效果。
  通过微距、抽象的画面,王昆峰完成了一直埋在心里的创作意愿——拍出对牡丹的礼赞。而这种花卉摄影的实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其他文献
张亦驰  如何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社会话题。但并不意味着只有教育专家、社会学者或一线教师们格外关注这件事,处于接受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一直被大家当作小孩子的“00后”对其也有独特的思考与着眼点,并有意愿参与其中。今年不到16岁的张亦驰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儿”。与本期专题里的其他青少年摄影师不同,摄影对于张亦驰来说,并不仅仅是获得自我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社会
期刊
无论在绘画、雕塑还是摄影艺术中,我们总能够看到许多年轻、美好的人物形象。然而,聚焦老年人的作品却并不多见,也许,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一种天然倾向性,也不乏社会对暮年时代的刻板认知。在《黄金暮年》(L’OR GRIS)系列作品中,摄影师奥罗尔·瓦拉德(Aurore Valade)另辟蹊径地将老年人作为拍摄主题,展示了一群不同于人们传统认知的暮年形象。她使用一种类似于表演式的、非现实的拍摄手法
期刊
5月初,第21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覽会(简称P&E 2018)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爱好者、媒体等前来参观。  前几年,P&E展会都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展览馆,最先进亮眼的照相器材搭配极具欧式建筑风格的展厅,让到会参观者别有一番体会。虽然参展厂商数量和展场面积较往年有一定缩水,但四天的展会看下来,还是能或多或少总结一下国内2018年影像器材行业特点
期刊
丹尼尔·尼尔森  (Daniel Nelson)  现年18岁的荷兰青年丹尼尔·尼尔森(Daniel Nelson)对拍摄野生动物充满热情,年纪轻轻的他已踏上过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及南美洲的土地,用镜头捕获下小至纤纤飞虫,大到庞然猛兽,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尼尔森6岁开始接触相机,15岁时获得了施华洛世奇光学(Swarovski Optik)摄影奖,此后,他的摄影作品屡获嘉奖,包括20
期刊
这种老照片看似再普通不过,但左面未被遮住脸的是一位家佣,她并不是照片里原先的主角。这是香港摄影师唐景锋在他的项目《颜姐》里展示给观者的。打出生起,颜姐就在身边照顾他。颜姐在唐家工作了37年,77岁才退休。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感情却胜似家人。  长大后的唐景锋,偶然发现颜姐其实是中国最后一代自梳女,她不结婚生子,年輕时反抗包办婚姻,从广东老家来香港做佣人,一做就是60年。于是,带着感恩的心情,他决定把
期刊
梅丽莎·泽克斯特(Melissa Zexter)  许多艺术家都喜欢尝试刺绣这种古老而有魅力的手工艺,美国女摄影师梅丽莎·泽克斯特(Melissa Zexter)就是其中之一。  光滑的针尖穿过照片表面,针线在缜密交织间加入了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每一次的手眼合一都为最终的完美缝出下一步。杂乱的纤维被有意识地交织着,与照片中的形影融合在一起,泽克斯特将这种“祖母”级的手工艺,与摄影杂糅在一起,构建出一
期刊
雷斯·科齐拉  (Lasse Kurkela)  都说芬兰人对于野生动物摄影有着某种天生的、特殊的狂热,这可能与芬兰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不少芬兰摄影师很早就开启了自己的野生动物摄影生涯。本文要介绍的这位15岁的雷斯·科齐拉,就是一个例子。  科齐拉生活在芬兰的考尼艾宁镇,距离首都赫尔辛基约15公里。在父母的影响下,他5岁就开始“零距离”地接触大自然,7岁便开始拍摄。他先从拍摄难度较低的植物拍起,技
期刊
“我拿起手机给女儿打电话,有点不好意思但又抑制不住情绪地说:‘笑啊,这会儿太阳好温暖,妈妈这会儿好想谈恋爱……’”这是刘瑶给我讲的一段和女儿的对话。  刘瑶,一位普普通通的南京退休工人,50岁开始自拍,55岁在家办展,中间经历三次手术(曾患癌症和抑郁症),58岁在美术馆办展,被誉为中国版“塔莎奶奶”(塔莎·杜朵,一位在現代社会仍然坚持田园生活的美国女性——编者注)。在《这会儿的太阳好温暖》中,这位
期刊
你是否幻想过自己能拥有某種与众不同的超能力?如果是,并且你也正好喜欢拍摄照片,那么现在我们就试着利用照片来实现不同的超能力吧。穿越回到过去  如何说照片能够借助光线获取图像并反映时空,那么光、时间和空间便是照片的组成要素。随着各类图片后期软件愈加强大,我们只需要对照片中某个要素进行一些加工,便可得到一张神奇的“超能力”照片了。  首先介绍一种穿越回到过去,与小时候的自己同框的超能力。主要操作步骤如
期刊
虽然现代大都市的生活节奏普遍较快,但有些人依然过着惬意的慢生活,而这部分人中,有的甚至就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与时代变化并不同步,他们更喜欢过自己认可的小日子。  虽然人生来并无贵贱之分,但生活水平的差距还是存在的。有人追求锦衣美馔、天天有聚会的生活;也有人安于粗茶淡饭、悠闲自在的日子。这两种人,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城市里,居住的距离往往并不远,有的甚至只隔几条街。一个有心的摄影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