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幻想过自己能拥有某種与众不同的超能力?如果是,并且你也正好喜欢拍摄照片,那么现在我们就试着利用照片来实现不同的超能力吧。
如何说照片能够借助光线获取图像并反映时空,那么光、时间和空间便是照片的组成要素。随着各类图片后期软件愈加强大,我们只需要对照片中某个要素进行一些加工,便可得到一张神奇的“超能力”照片了。
首先介绍一种穿越回到过去,与小时候的自己同框的超能力。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在珍藏的相册中找到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翻拍或扫描为数字图片;
2.根据这张数字照片的拍摄角度(透视关系)和拍摄距离(景别)拍摄一张自己现在的照片;
3.利用Photoshop软件对两张照片进行合成。
按照前两个步骤,通过前期拍摄我们可以得到了一张自己过去的照片和一张现在的照片(图01~02)。
在拍摄“现在的自己”照片时,拍摄角度应以“过去照片”的拍摄角度保持一致,保证两张照片的透视关系尽可能相似,从而营造比较自然的观感。同时,两张照片的拍摄距离也应该相仿,从而通过统一景别来达到正常的视觉效果。当然,从内容上制造互动情节也必不可少,例如一个“搭肩”的动作。
接下来,就要利用这两张照片实现穿越回过去的超能力。
首先,将两张图片导入Photoshop中的同一个工作区。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图1.2”放在图层“1.1”上方(如图03所示),再用移动工具调整“图1.2”图层的位置,使两个图层中“自己”的位置互相对应(如图04)。
然后,选中图层“图1.2”并对其建立矢量蒙版(如图05)。接着,选择矢量蒙板,利用画笔工具将人物的区域涂抹为白色,将环境涂抹为黑色(如图06)。为了保证“图1.2”图层的人物被完整呈现,按住Alt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单击蒙版,我们可以在工作区画面观察到蒙版的白色区域(如图07)便是人物被呈现的范围。
最后,再将画面的色调、影调和画面的清晰度以及老照片中的污渍和折痕作适当调整即完成了现在的自己与小时候的自己同框,穿越回到过去。(如图08)。
人类从没有停止对于摆脱地心引力的幻想。现在,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后期操作实现在电影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摆脱地心引力”的场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相机、脚架和一把结实的椅子;
2.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好故事情节并找到相应的场景;
3.利用脚架和相机的自拍功能,拍摄一张环境的照片和一张此环境下出现自己的照片;
4.利用Photoshop软件对两张照片进行合成。
完成上述流程的前两个步骤后,在拍摄两张照片时应注意,照片的构图、曝光、色温和景深要尽量保持一致。另外,一个重要细节不容忽视:人物的轮廓线要覆盖住椅子的轮廓线,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画面人物的外形自然且完整。
接下来,我们以图09和图10为例,来实现摆脱地心引力的超能力。
首先,将两张图片导入Photoshop中的同一个工作区。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图2.2”放在图层“图2.1”上方,并对图层“图2.2”建立矢量蒙版。
然后选中蒙版,用画笔工具将人物区域涂抹为白色,并将包括椅子在内的环境涂抹为黑色(如图11所示)。因为矢量蒙版的黑色区域遮挡住了该蒙版所对应图层“图2.2”中表达椅子的像素,所以人物看来像是悬空的。因为在工作区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被椅子挡住的地面其实是下方的图层“图2.1”所提供的,所以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人物的影子消失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再建立一个新的图层(图12),用带有适当透明度的画笔工具直接在人物下方适当地画出深色的影子(图13)便得到了最终画面(图14)。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对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吹一口气,就变出无数个自己这个技能充满羡慕吧。现在,就来帮你实现“分身术”的愿望。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相机和三脚架;
2.设计好故事情节并找到相应的场景,大场景为宜;
3.利用三脚架和相机的自拍功能,连续地拍摄多张人物在此场景下不同位置出现的照片;
4.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所有照片进行合成。
刚开始练习拍摄分身术的时候,可以临场随意发挥故事情节,但其实场景选择至关重要。阴天的户外通常是首选,因为场景中散射光均匀稳定,不易被干扰,也不会出现太多变化。同时,尽可能避免画面中出现正在运动的物体,甚至还要避免出现使场景内物体运动的微风。
本次,我们选择在荷塘边施展分身术。在确定画面中没有多余的运动物体和微风后,选择一个能拍出纵深画面感的位置,并固定脚架和相机。将曝光、对焦和白平衡模式全都改为手动模式,注意将光圈尽可能缩小,让景深至少包含了人物在场景中出现的纵深范围。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锁定焦点。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不能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当然更不能将对焦模式又重新改回自动模式。
在手动白平衡模式中,根据环境的实际色温设置相机中的白平衡,或是使用不同的白平衡场景模式。注意一定不能使用自动白平衡,因为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当拍摄的素材照片越多,在后期合成调整中,就越能发觉每张照片的色调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在忽略现场实际色温的不可控变化后,只有手动白平衡模式才能将每张连续拍摄的照片统一不变。
按照这些原则,我们拍下了11张这样的照片(图1 )。然后,将这11张照片从相机导入电脑,再依次放入Photoshop中的同一个工作区。在图层面板中,对这11个图层分别添加矢量蒙板并且统一建立组(快捷键Ctrl+G)(图16)。
接着,适当缩小画笔的大小,增加画笔的硬度并将画笔的间距调至“0”(图17),逐个选择每一个图层对应的矢量蒙板,利用画笔工具将人物区域涂抹为白色,将场景区域涂抹为黑色(图18)。注意最下方的图层蒙版“图3.1”不用涂抹,因为组成最终画面的人物像素由每个图层提供(图19),而组成最终画面的场景像素由最下方的图层提供。虽然图层较多工作量较大,但不妨抓住这次机会好好练习。毕竟精工细活,好事多磨。
最后,再对整体画面调色,得到成片。(图20)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穿越回过去与自己相遇,能够摆脱地心引力悬浮在半空中,甚至可以拥有神奇的分身术。说不定照片中还存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在照片里,我们都有超能力。
穿越回到过去
如何说照片能够借助光线获取图像并反映时空,那么光、时间和空间便是照片的组成要素。随着各类图片后期软件愈加强大,我们只需要对照片中某个要素进行一些加工,便可得到一张神奇的“超能力”照片了。
首先介绍一种穿越回到过去,与小时候的自己同框的超能力。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在珍藏的相册中找到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翻拍或扫描为数字图片;
2.根据这张数字照片的拍摄角度(透视关系)和拍摄距离(景别)拍摄一张自己现在的照片;
3.利用Photoshop软件对两张照片进行合成。
按照前两个步骤,通过前期拍摄我们可以得到了一张自己过去的照片和一张现在的照片(图01~02)。
在拍摄“现在的自己”照片时,拍摄角度应以“过去照片”的拍摄角度保持一致,保证两张照片的透视关系尽可能相似,从而营造比较自然的观感。同时,两张照片的拍摄距离也应该相仿,从而通过统一景别来达到正常的视觉效果。当然,从内容上制造互动情节也必不可少,例如一个“搭肩”的动作。
接下来,就要利用这两张照片实现穿越回过去的超能力。
首先,将两张图片导入Photoshop中的同一个工作区。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图1.2”放在图层“1.1”上方(如图03所示),再用移动工具调整“图1.2”图层的位置,使两个图层中“自己”的位置互相对应(如图04)。
然后,选中图层“图1.2”并对其建立矢量蒙版(如图05)。接着,选择矢量蒙板,利用画笔工具将人物的区域涂抹为白色,将环境涂抹为黑色(如图06)。为了保证“图1.2”图层的人物被完整呈现,按住Alt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单击蒙版,我们可以在工作区画面观察到蒙版的白色区域(如图07)便是人物被呈现的范围。
最后,再将画面的色调、影调和画面的清晰度以及老照片中的污渍和折痕作适当调整即完成了现在的自己与小时候的自己同框,穿越回到过去。(如图08)。
摆脱地心引力
人类从没有停止对于摆脱地心引力的幻想。现在,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后期操作实现在电影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摆脱地心引力”的场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相机、脚架和一把结实的椅子;
2.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好故事情节并找到相应的场景;
3.利用脚架和相机的自拍功能,拍摄一张环境的照片和一张此环境下出现自己的照片;
4.利用Photoshop软件对两张照片进行合成。
完成上述流程的前两个步骤后,在拍摄两张照片时应注意,照片的构图、曝光、色温和景深要尽量保持一致。另外,一个重要细节不容忽视:人物的轮廓线要覆盖住椅子的轮廓线,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画面人物的外形自然且完整。
接下来,我们以图09和图10为例,来实现摆脱地心引力的超能力。
首先,将两张图片导入Photoshop中的同一个工作区。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图2.2”放在图层“图2.1”上方,并对图层“图2.2”建立矢量蒙版。
然后选中蒙版,用画笔工具将人物区域涂抹为白色,并将包括椅子在内的环境涂抹为黑色(如图11所示)。因为矢量蒙版的黑色区域遮挡住了该蒙版所对应图层“图2.2”中表达椅子的像素,所以人物看来像是悬空的。因为在工作区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被椅子挡住的地面其实是下方的图层“图2.1”所提供的,所以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人物的影子消失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再建立一个新的图层(图12),用带有适当透明度的画笔工具直接在人物下方适当地画出深色的影子(图13)便得到了最终画面(图14)。
分身術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对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吹一口气,就变出无数个自己这个技能充满羡慕吧。现在,就来帮你实现“分身术”的愿望。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相机和三脚架;
2.设计好故事情节并找到相应的场景,大场景为宜;
3.利用三脚架和相机的自拍功能,连续地拍摄多张人物在此场景下不同位置出现的照片;
4.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所有照片进行合成。
刚开始练习拍摄分身术的时候,可以临场随意发挥故事情节,但其实场景选择至关重要。阴天的户外通常是首选,因为场景中散射光均匀稳定,不易被干扰,也不会出现太多变化。同时,尽可能避免画面中出现正在运动的物体,甚至还要避免出现使场景内物体运动的微风。
本次,我们选择在荷塘边施展分身术。在确定画面中没有多余的运动物体和微风后,选择一个能拍出纵深画面感的位置,并固定脚架和相机。将曝光、对焦和白平衡模式全都改为手动模式,注意将光圈尽可能缩小,让景深至少包含了人物在场景中出现的纵深范围。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锁定焦点。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不能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当然更不能将对焦模式又重新改回自动模式。
在手动白平衡模式中,根据环境的实际色温设置相机中的白平衡,或是使用不同的白平衡场景模式。注意一定不能使用自动白平衡,因为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当拍摄的素材照片越多,在后期合成调整中,就越能发觉每张照片的色调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在忽略现场实际色温的不可控变化后,只有手动白平衡模式才能将每张连续拍摄的照片统一不变。
按照这些原则,我们拍下了11张这样的照片(图1 )。然后,将这11张照片从相机导入电脑,再依次放入Photoshop中的同一个工作区。在图层面板中,对这11个图层分别添加矢量蒙板并且统一建立组(快捷键Ctrl+G)(图16)。
接着,适当缩小画笔的大小,增加画笔的硬度并将画笔的间距调至“0”(图17),逐个选择每一个图层对应的矢量蒙板,利用画笔工具将人物区域涂抹为白色,将场景区域涂抹为黑色(图18)。注意最下方的图层蒙版“图3.1”不用涂抹,因为组成最终画面的人物像素由每个图层提供(图19),而组成最终画面的场景像素由最下方的图层提供。虽然图层较多工作量较大,但不妨抓住这次机会好好练习。毕竟精工细活,好事多磨。
最后,再对整体画面调色,得到成片。(图20)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穿越回过去与自己相遇,能够摆脱地心引力悬浮在半空中,甚至可以拥有神奇的分身术。说不定照片中还存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在照片里,我们都有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