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来不来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谈判,也就没有谈判破裂。”乔布斯如此描述苹果与中国移动巨人之间就合作模式发生的分歧
  


   对iPhone翘首以待的中国消费者们可能会略感失望。1月14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941,下称中国移动)已经证实,其与苹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纳斯达克代码:AAPL,下称苹果公司或苹果)引入iPhone的谈判,已经终止。
   按照苹果公司最初公布的市场计划,iPhone将在今年进入亚太市场。2007年11月,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建宙在澳门出席GSMA移动电话亚洲论坛(Mobile Asia Congress)时,首次公开表示,中国移动已经计划把iPhone引入内地市场,证实了中国移动对iPhone的兴趣。他同时透露,中国移动尚未与苹果公司达成一致。
   两个月之后,2008年1月15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Steve Jobs)向CNBC明确否认谈判终止的消息,他甚至否认苹果曾与中国移动谈判。“那些谈判并不存在。” 他说,“一位中国移动的高管到过库比提诺(Cupertino,苹果公司总部所在地)一次,没有谈判,也就没有谈判破裂。”
   谈判无疑曾经存在,但在乔布斯眼中,似乎已经没有达成的希望。
  
  分成比例之争
   分歧是巨大的,两个巨人显然还没有能充分认识对方的价值与能量。多家媒体援引中国移动数据部部长高念书的话称,苹果希望成为价值链的控制者,希望参与运营商的收入分成。有消息称,苹果方面提出的分成比例为20%—30%,这一要求被中国移动拒绝。
   不过,这一说法遭到了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的否认。据在场人士证实,当时,高念书并未提及具体分成比例。
   事实上,苹果对与合作方的收入分成比例一直严格保密。iPhone在美国的独家合作伙伴是AT&T。当iPhone还停留在计划阶段时,乔布斯就与AT&T进行了耗时一年的艰苦谈判,并成功说服对方同意了自己的分成协议。
   目前,AT&T在美国为iPhone用户提供三种套餐,月费大约分别为60美元、80美元和100美元。据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推测,苹果公司每月平均能从AT&T的每位iPhone用户话费收入中,获得18美元分成。
   AT&T尽管也是美国电信业的巨人,但在美国移动通信市场并非领先者,因此,客户增长对其来说至关重要。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08年底,iPhone将帮助AT&T从美国第二和第三大无线运营商Verizon和Sprint的手中,分别抢走95万和110万用户。
   受iPhone为AT&T所带来的客户高增长影响,iPhone在欧洲的合作运营商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和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目前也接受了类似分成协议。
   但是,中国移动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显然非AT&T在美国可比。市场人士指出,中国移动在中国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无论是现有用户数量还是新增用户数量均名列前茅,这一点与AT&T完全不同,风靡全球的iPhone恐怕很难说服中国移动接受这套游戏规则。
   对此,同样大名鼎鼎的Research In Motion公司(纳斯达克代码:RIMM)在将其“黑莓”手机和服务引入中国时,体会良深。一位当时参与谈判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04年与中国移动开始谈判之时,中国移动对于分成模式根本不接受。直到看到“黑莓”在香港的运作后才逐渐松动。
   这位人士指出,“黑莓”与iPhone不同的一点是,“黑莓”的郵箱服务和很多推广工作都由Research In Motion来做,而iPhone的推广主要通过运营商,因而中国移动要接受iPhone的分成模式就更难。
   对于双方终止谈判一事,苹果公司中国区相关人士表示不予评价。中国移动一位高层亦对《财经》记者表示,业内都很关心这件事,但目前还没有消息可以宣布。他并表示,双方其实还在接触。
   仍有业内人士对合作抱有希望。易观国际咨询机构分析师张鹰认为,“iPhone如果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话,与中国移动这样的主流运营商合作是最容易的,至少目前如此。”
   不过,这种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因为双方即使谈成,中国移动的测试工作也十分复杂,往往需耗时数月,要达成乔布斯希望的在奥运会上提供iPhone的可能性很小。
  
  谁会接盘?
   据CNBC报道,乔布斯仍然希望iPhone能进入中国市场。在刚刚结束的MACWORLD大会上,乔布斯宣布了iPhone上市以来的成绩单,400万部的销量可谓不俗,但仍未达到华尔街的预期。
   虽然与中国移动存在商业模式上的差距,但是对于苹果来说,进入增长最快的亚太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针对双方谈判终止的传闻,PALM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蔡杰海认为,两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谈不拢是很正常的。中国移动需要合作伙伴遵循它的定制原则,提供能提高其业务量的定制手机。“如果单单为苹果提供一种商业模式的话,如何照顾其他合作伙伴的想法?”他说。
   “乔布斯始终把苹果看成是一家软件公司,而不单单是生产硬件的厂商。”一位接近苹果公司的人士分析说。在2007年D5论坛举行的乔布斯、盖茨双雄会上,乔布斯就表示,很多人把iPod当成是普通的MP3播放器,但在他看来,实际上是iTunes软件的承载,是销售音乐服务的载体。iPhone也一样,不单单是一款手机,重要的是负载其上的服务和软件。
   但在中国移动眼里,苹果公司与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手机制造商也许并无区别。国内一家手机企业的高层表示,他们其实也有类似“黑莓”和iTunes这样的新技术和新业务,但一想到要与运营商就业务分成问题举行谈判,总觉得底气不足。“运营商在手机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在行业利润不好的情况下。”这位人士表示。
   事实上,不仅移动运营商不容易接受iPhone的商业模式,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有待市场检验。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Apple TV,苹果都在其中推出了音乐、游戏和视频付费下载业务。但在中国,无论是iPod用户还是Apple TV用户,大部分人并没有使用这些在线付费业务的习惯,而只把它们当成硬件产品。
   对中国移动来说,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此前,在GSMA移动电话亚洲论坛上,王建宙一方面表示了中国移动对iPhone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到了所面对的新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手机制造商与运营商如何分享收入的问题。他认为,“目前移动通信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这些挑战并不是来自技术,而是商业模式。”
   一位接近苹果公司中国区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苹果原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让iPhone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10月,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Peter Oppenheimer曾表示,2008年夏天将在北京开设一家分店,作为苹果在全球新增40家专卖店的计划之一。这一计划如能实施,iPhone将是最吸引眼球的产品之一。
   除了中国移动,苹果公司还有其他的备选者,比如中国联通。中国联通的GSM网络定位于高端用户,其对用户增长的渴求丝毫不亚于AT&T,引入iPhone,正有助于其用户增长。运营商之外,苹果公司可能的合作伙伴还包括目前手机市场最大的几家分销商。
   一位资深手机零售商告诉《财经》记者,之前业内一直盛传天音通讯和中邮普泰业已获得iPhone分销资格。“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邮普泰或天音通讯——iPhone的代理商最有可能从这四家中出现。”他预测。
其他文献
随着监管风险加大,互联网创业者的黄金时代行将过去    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向北1500米,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接入公司瀛海威的办公室,中国第一代网民的记忆从此开始。随后的1997年,中国出现了一批后来大名鼎鼎的网站——网易、四通利方论坛(新浪的前身)、chinabyte、搜狐。   11年过去,中国的互
期刊
近期公布的年度经济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4%,这已是中国经济增速连续第五年达到或超过10%。  同时,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远超2007年初确定的目标3%。  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引发了种种忧虑。2007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2008年宏观调控主要任务定位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基调
期刊
(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财经》杂志 [2007-11-24]     亚洲股价已经很贵,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难再大涨,亚洲企业利润已进入成熟期——此轮下跌后,未来或有更大幅下行    最近数周,次贷危机再度引发动荡,全球投资者的恐惧心理令市场持续下跌。8月曾经有过一轮类似的神经紧张。但亚洲市场在其后的两个月里持续走高,除了台湾地区、泰国和日本,其余各国(地区)的指数都在2007年10月达到历史高
期刊
手机电视标准乱象的实质症结,是公共权力部门化、垄断化    在纷繁的当代中国经济活动中,手机电视标准进入国家测评,本是一桩专业性很强、关注度较低的事件。然而,在国家测评大考前夕的11月9日,本当“应考”的广电系统相关机构突然宣布不参加此次测评;至原定测评日11月14日当天,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又发出紧急通知,继续推行自己选定的行业标准(CMMB标准)第四部分。“国标”受阻、“行标”挺进以如此显著且
期刊
升值能否降低外贸顺差?根据中国的经验,名义汇率自2005年来升值10%后并没有导致顺差下降,相反,顺差继续大幅扩大,达GDP的9%。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美元同期在贬值,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太少。这似乎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也与日本过去30年的经验相违背——日元大幅升值并未消除日本外贸顺差,也没有削弱日本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短期内对中国出口及进口的影响并不确定。中
期刊
面对今年以来的跌幅,市场并未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因而投资者信心愈加受挫    牛市的回调整理,还是熊市的征兆?今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惊心动魄的反转,正在加重投资者心目中的疑问。   在上证指数10月12日创出6124点的历史高位之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沪深两市一路下行,11月22日跌破5000点大关;截至11月23日收盘,两市跌幅已经超过18%。  更让投资者手足无措的是,面对这轮跌幅,市场
期刊
明年的主题包括经济增长、通货再膨胀、盈利正常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消费升级    在过去12个月和三年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超过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EM)的幅度分别达到88%和170%,且其自2005年初以来已产生307%的总回报。   从市值角度看,截至2007年11月5日,中国飙升的股市已为其创造出一连串世界级的“超级明星”企业。在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
期刊
“人们应该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相互可以学到什么,而不是谁将会超越谁”    1月13日至15日,印度总理辛格三天访华,成为新一年外交一大盛事。由于这是印度政府首脑五年来首次访华,舆论关注更偏重中印关系的变化和提升,但我们仍然认为,此次辛格中国之行,应当成为中国业界人士思考并学习印度经验的契机。  需知,当前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人瞩目。在過去五年,印度年均GDP增长达到了8.5%,不久将突
期刊
美国当代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2007年11月1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9岁    2007年11月13日,美国爱莫蕾法学院教授、哈佛大学法学院荣誉退休教授哈罗德伯尔曼(Harold J. Berman),以89岁高龄辞世。  伯尔曼是当代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世界知名的比较法学家、国际法学家、法史学家、社会主义法专家,以及法与宗教关系领域最著名的先驱人物。他对中国当代法学界也产
期刊
要保持美国经济的增长,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国会应该关注货币和税收政策,而不是救援贷款买房者    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我在内,都不得不承认,此番次贷危机的程度令人吃惊。   很多经济学家和国会议员宣称,由于那些资格不够的低收入购房者并未充分领会购房条款的内容——例如贷款初期较低的利率只是暂时性的——因此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被放大了。但與这一论断相对,很多老牌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诸如美林、花旗、摩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