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得不说,科学谣言的攻击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我们对科学谣言进行了一次毁灭性的粉碎之后,它居然更善于伪装了,以更高明的手段混入了科学大本营中。
身边的科学是否真的是科学,或者它是乔装打扮的谣言,你分得清吗?这次你是不是又中招了?
当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我们身边迅速传播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勇敢地与谣言对抗,将它们彻底粉碎。
谣言真可恶!它们伪装得相当真实,不仅仅骗了我们,还让我们误解了科学真相。科学谣言们,你们可别太嚣张了。
这次又有哪些科学谣言冒出来了?让我们化身奥特曼,一起来把这些谣言小怪兽通通干掉吧。
螃蟹和柿子同吃会拉肚子?
谣言
“一盘蟹,顶桌菜”,螃蟹是公认的食中珍味,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但是,吃螃蟹有禁忌,我们不可以同食螃蟹和柿子。
螃蟹富含蛋白,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又叫单宁、单宁酸,味极涩,溶于水,当它与蛋白质相遇时,它们会凝固为鞣酸蛋白,不易被人体消化,并使食物滞留在肠内发酵,导致人们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真相: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各种食物相克的版本,比如花生忌黄瓜、红薯忌香蕉、大葱忌蜂蜜、绿豆忌狗肉、芹菜忌兔肉……多得让人完全记不住,现在又多出了个螃蟹忌柿子的说法。
螃蟹和柿子真的不能同吃吗?非也。
螃蟹本身就是一种不太容易“驾驭”的食物,体质偏凉、肠胃不好的人不能多吃,因为蟹肉性寒,里面还可能潜藏着微生物,容易引发肠胃不适、腹泻、过敏等。柿子性寒,也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体质不好的人,同时吃了螃蟹和柿子,一定会拉肚子,单吃其中一种都会腹泻,而体质好的人同食螃蟹和柿子之后安然无恙。
可见,同吃螃蟹和柿子未必会拉肚子,即使出现腹泻的症状,也不能说明两种食物相克。
木木趣侃:
螃蟹和柿子,招谁惹谁了啊?他们混在一块儿玩得很开心,你们就羡慕嫉妒恨了?性寒,是螃蟹和柿子的共同特征,没想到它们却因为这个共同点,而被人误解。
你如果体质好,就勇敢地加入它们的联盟吧,若你体质不好,最好也远离它们!
破皮鞋可生产老酸奶?
谣言:
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可能吃进自己的肚子里了。因为我们平时喝的老酸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做出来的。
原来破皮鞋还能用来生产老酸奶。
老酸奶比一般的酸奶更加浓稠,其中的秘诀在于添加了工业明胶。何为工业明胶?它是一种淡黄色或棕色的碎粒,无不适气味,被广泛应用于家具、火柴、饲料、造纸等行业的各种产品中,可以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等熬制。
真相:
近年来,老酸奶成了酸奶界的明星,深受人们喜爱。这次,它竟然“中枪”了。
老酸奶并不比液态酸奶更有营养,它只是在液态酸奶的基础上添加了食用明胶、果胶等,最后制成凝冻状态。
食用明胶用动物的骨和皮制成,是一种营养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如果它被换成了工业明胶,那老酸奶就变成有害物质了。
工业明胶的原料是皮革,这些皮革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毒、致癌的工业试剂,对人体有害。
虽然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的情况确实存在,但目前还没有调查结论证明有厂家将工业明胶用于酸奶加工中,况且老酸奶制作中使用的明胶含量较少。
“老酸奶”事件的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木木趣侃:
老酸奶和破皮鞋,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却被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得不说,人们的联想真够丰富。
浓缩的并不一定是精华,老酸奶原来也很普通。
今天你喝老酸奶了吗?
老酸奶是好是坏,走着瞧吧。真相一定会笑到最后的。
吃饱了就睡是因为大脑缺血?
谣言:
吃饱后就想睡,你有这种经历吗?
我们吃完饭后,消化系统开始忙碌地工作,身体里面的血多数流向消化系统,满足那里的能量需求。
人体内的血量是基本固定的,流向消化系统的血量增加,供应大脑运作的血量自然就会减少,导致人产生想睡觉的感觉。
真相:
我们吃完饭后就想睡觉,责任不在消化系统哦,它们没有捣乱。
我们吃了就睡,不是消化系统影响大脑供血导致的。大脑作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应要优先保证,我们的身体不会为了消化而减少大脑的供血量。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很疼爱我们的大脑,它有独特的机制让大脑的供血保持平稳,即便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有所改变,也不会对大脑的供血造成影响。
大脑的供血量不会因饭后的消化而减少,反而可能会增加。
饭后犯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跟我们每天要刷牙洗脸差不多。
究竟让我们饭后犯困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有人认为小肠在消化过程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可能与人们进食后产生的睡意有关;有人觉得餐后的血糖升高抑制了食欲素分泌,而食欲素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犯困的原因;还有人觉得是受激素和神经调节作用的影响。
木木趣侃:
吃饱了犯困,跟大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你硬是要将责任归到大脑头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也不看看大脑先生是谁,它可是我们大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要想跟它对着干,得先掂量下自己的实力,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不然,就省点心吧。
电脑的电磁辐射是健康杀手?
谣言:
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电脑的电磁辐射很坏,它是个十足的健康杀手,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和生命发育功能等。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脑前最好在脸上敷上一层面膜,而且由于在使用电脑后脸上会吸附电磁辐射颗粒,用完电脑后,我们一定要及时洗脸。
另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绿茶)也能抵抗电磁辐射。
真相:
电脑确实会产生一些电磁辐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电脑所释放的辐射与各种疾病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我们使用电脑时没有必要进行特别防护。 电磁辐射不是灰尘,根本不是什么颗粒。只要启动电脑,它就会立即出现,关闭电脑,它就会立即停止,不存在所谓的“残余颗粒”。
使用电脑后,你如果觉得热或者出于讲卫生的目的可以洗脸,没人拦着你,但是这跟防辐射没有关系。
一般人每天的饮食中都含有足够数量的维生素A,不缺它的话,你倒是没有必要额外进行补充。在饮食方面,保持营养均衡最重要,大量摄入某种单一的营养源可能会引起中毒。
喝茶有益健康,但是对抗辐射纯属无稽之谈。
长期面对电脑的你,最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由于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会对腰部产生很大的压力,你坐了一段时间后应该起身活动。
同时,为了预防近视,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要适当。
木木趣侃:
电脑一开,电磁辐射就来,电脑一关,电磁辐射就走,电磁辐射这家伙出现得还蛮有规律的呀。
它并没有恶意,我们真没必要防着它。何不跟它做好朋友呢,不是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吗?勇敢地和电脑辐射握个手吧!
狗尿轮胎危及生命?
谣言:
很多狗喜欢“光顾”汽车轮胎,在上面留下斑斑尿迹和难闻的气味,不卫生是小事,它真正的危险在于会危害你的生命!
狗尿对轮胎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而轮胎的侧面最薄,狗尿在此处会使轮胎侧面变得更加脆弱。汽车高速行驶时很容易因爆胎而威胁开车者的安全。
真相:
“狗尿腐蚀轮胎”这种说法,真不靠谱。
轮胎外层的主要材料是橡胶,橡胶在制成轮胎前,要经过一个名为“硫化”的过程。在硫化过程中,橡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和抗老化性,且不容易被酸碱物质腐蚀。
狗尿的尿液主要成分是水,另外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尿酸。它的PH值通常在5.4至8.4之间,大概介于啤酒和发面用的发酵粉的PH值之间,算不上是强腐蚀物质。
狗尿在轮胎表面的停留时间很短,有效存留的量更少,对橡胶的“杀伤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况且,轮胎在结构上并不是只有橡胶一层,在其内部还有高强度聚合物纤维(甚至钢丝),它们才是保护轮胎的主力。外层橡胶主要作用是耐磨,防止磨损伤及内胎。
轮胎侧面并不与地面接触,实际上它比与地面不停接触的部分安全性更高。
想要预防轮胎爆胎,最可靠的方法还是维持胎压在正常范围内,并注意观察轮胎上的磨损线,及时更换磨损过度的轮胎。
木木趣侃:
狗儿的“圈地行为”竟然也引起了非议。
其实,这一行为除了会引起车主的不悦外,对行车安全并没有影响。要想防爆胎,还是对轮胎的磨损情况多盯着点吧。
小孩夜里磨牙是因为肚里有虫?
谣言:
你经常夜里磨牙吗?
磨牙不是因为有病,而是肚子里有蛔虫。只要吃了打虫药,蛔虫就会被消灭掉,之后,磨牙就不会发生了。
真相:
小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夜里磨牙而吃打虫药,之后确实没有再磨牙了,看起来好像磨牙和吃打虫药存在着关联,可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儿童磨牙非常普遍,10岁以下儿童中,有磨牙现象的大约为30%。同时,儿童是肠道寄生虫病的高发群体,所以人们把磨牙和肠道寄生虫病联系在一起并不奇怪。
但是,磨牙和肠道寄生虫病没有因果关系。用磨牙来推测儿童已经感染寄生虫并不可靠,以此来指导驱虫药的使用更不可取。
有没有肠道寄生虫病,到医院检查下不就知道了吗?至于磨牙,可能是由于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分泌异常导致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完善,磨牙的发生率会逐年下降,长大后绝大多数人都会自愈。
木木趣侃:
磨牙并不是件坏事,可也不见得是好事。
如果你一直为夜里磨牙而烦恼,那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在心里祈祷快点长大吧。
钱包放在后裤兜里易导致脊柱侧弯?
谣言:
我们把钱包放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坐着的时候,钱包会垫高一侧的髋骨,造成脊柱两侧高度不等。长期这样下去,脊柱就会朝一侧弯曲。
所以,千万别把钱包放在裤子后口袋里!
真相:
钱包放在裤子后口袋里容易导致脊柱侧弯,乍一看,这种说法颇有道理。但是,有多少人会把钱包坐在屁股下面保持那种不舒服的坐姿呢?
钱包一般较轻(大钱包也塞不进后裤兜),它对脊柱的作用力很小。而且,它对脊柱的影响主要施加于腰椎尾部,这里是脊柱最强壮的部分,因此,钱包并不足以使脊柱变形。
实际上,钱包对臀部肌肉直接压迫造成的“胖钱包综合征”才是最可怕的。“胖钱包综合征”又叫“钱包性坐骨神经痛”,是由于梨状肌刺激、挤压坐骨神经导致的腰骶部、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
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层,是一条锥形的扁平肌。它与臀部的其他肌肉一起,在髋关节外旋、保持行走过程中髋关节的平衡方面发挥着作用。
钱包塞在后裤兜里,我们坐着时钱包会压迫梨状肌,造成梨状肌反复损伤,从而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臀部及腿部疼痛。
木木趣侃:
把钱包放在哪里,是个人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虽然钱包放在后裤兜里,不会导致脊柱侧弯,但会压迫梨状肌,引发“胖钱包综合征”。
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你还是别把钱包放在后裤兜里。
鉴别有招,让谣言无处可藏
数不清的科学信息像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其中一定有大量科学谣言藏身其中。我们一不注意便会被谣言包围,被它们忽悠。
除了已经被发现的谣言,其他谣言我们也不能放过。我们可不想中招呢。
有些谣言真假难辨,我们该如何鉴别谣言?
信息愈重要,愈需警惕
哪些领域的信息最重要,谣言便会往哪里钻。因为越重要的信息受关注度越大,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自然也容易受到关注。
我们可不能让这些科学谣言得逞,越是重要的信息,我们越要认真地鉴别它的真伪。
比如:碘盐究竟能不能防辐射?维生素C能治疗感冒吗?手机充电时通话会不会触电……这些问题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看到有关它们的信息时,我们就必须高度警惕,不管它们是否正确,都得进行查证核实。
论据越模糊,越不可信
剥开科学谣言的外衣,我们会发现论证它们的论据其实很不充分。虽然它们跟科学真相看起来很像,但是它们毕竟是谣言。相比真相而言,科学谣言在表述上比较模糊。
我们仔细研读信息中的论述材料,反复推敲,它们便会不攻自破。
吃胡萝卜可以补充维生素A,但有人称,胡萝卜吃多了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因为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会有慢性和急性中毒的风险,而且人们吃了大量的胡萝卜后皮肤会发黄。
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科学谣言模糊了维生素A与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之间的关系。β胡萝卜素不是维生素A本身,β胡萝卜素需要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存储在身体内的β胡萝卜素是没有毒性的,只会让皮肤变黄。因而,科学真相是,吃胡萝卜可以补充维生素A,但多吃胡萝卜并不会维生素A中毒。
保持理性,提高“免疫力”
科学有态度。我们面对各种科学信息的时候,必须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能跟着感觉走,因为感觉往往是错误的。
跟谣言对抗,我们还得有一定的实力。这种实力来源于我们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社会常识、知识积累。有了它们,科学谣言就算漫天飞,也飞不过我们的手掌心哦。
吃转基因食品会被转基因?有人认为这是对的,并对此深信不疑。其实只要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我们就能识别这条科学谣言的真面目。
我们食入的食物都要被消化为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之后再在体内重组为构成人体的肌肉等物质。所以吃了转基因的食品不会直接被“转基因”,否则我们吃猪肉,身上岂不是会长猪肉?
编后语
科学谣言,注定永远是谣言,它们躲得了初一,终究躲不过十五,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敢于发现科学谣言、跟它们叫板,运用自己的知识并借助多方力量彻底粉碎它们。
我们都是可爱的谣言终结者。
身边的科学是否真的是科学,或者它是乔装打扮的谣言,你分得清吗?这次你是不是又中招了?
当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我们身边迅速传播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勇敢地与谣言对抗,将它们彻底粉碎。
谣言真可恶!它们伪装得相当真实,不仅仅骗了我们,还让我们误解了科学真相。科学谣言们,你们可别太嚣张了。
这次又有哪些科学谣言冒出来了?让我们化身奥特曼,一起来把这些谣言小怪兽通通干掉吧。
螃蟹和柿子同吃会拉肚子?
谣言
“一盘蟹,顶桌菜”,螃蟹是公认的食中珍味,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但是,吃螃蟹有禁忌,我们不可以同食螃蟹和柿子。
螃蟹富含蛋白,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又叫单宁、单宁酸,味极涩,溶于水,当它与蛋白质相遇时,它们会凝固为鞣酸蛋白,不易被人体消化,并使食物滞留在肠内发酵,导致人们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真相: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各种食物相克的版本,比如花生忌黄瓜、红薯忌香蕉、大葱忌蜂蜜、绿豆忌狗肉、芹菜忌兔肉……多得让人完全记不住,现在又多出了个螃蟹忌柿子的说法。
螃蟹和柿子真的不能同吃吗?非也。
螃蟹本身就是一种不太容易“驾驭”的食物,体质偏凉、肠胃不好的人不能多吃,因为蟹肉性寒,里面还可能潜藏着微生物,容易引发肠胃不适、腹泻、过敏等。柿子性寒,也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体质不好的人,同时吃了螃蟹和柿子,一定会拉肚子,单吃其中一种都会腹泻,而体质好的人同食螃蟹和柿子之后安然无恙。
可见,同吃螃蟹和柿子未必会拉肚子,即使出现腹泻的症状,也不能说明两种食物相克。
木木趣侃:
螃蟹和柿子,招谁惹谁了啊?他们混在一块儿玩得很开心,你们就羡慕嫉妒恨了?性寒,是螃蟹和柿子的共同特征,没想到它们却因为这个共同点,而被人误解。
你如果体质好,就勇敢地加入它们的联盟吧,若你体质不好,最好也远离它们!
破皮鞋可生产老酸奶?
谣言:
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可能吃进自己的肚子里了。因为我们平时喝的老酸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做出来的。
原来破皮鞋还能用来生产老酸奶。
老酸奶比一般的酸奶更加浓稠,其中的秘诀在于添加了工业明胶。何为工业明胶?它是一种淡黄色或棕色的碎粒,无不适气味,被广泛应用于家具、火柴、饲料、造纸等行业的各种产品中,可以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等熬制。
真相:
近年来,老酸奶成了酸奶界的明星,深受人们喜爱。这次,它竟然“中枪”了。
老酸奶并不比液态酸奶更有营养,它只是在液态酸奶的基础上添加了食用明胶、果胶等,最后制成凝冻状态。
食用明胶用动物的骨和皮制成,是一种营养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如果它被换成了工业明胶,那老酸奶就变成有害物质了。
工业明胶的原料是皮革,这些皮革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毒、致癌的工业试剂,对人体有害。
虽然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的情况确实存在,但目前还没有调查结论证明有厂家将工业明胶用于酸奶加工中,况且老酸奶制作中使用的明胶含量较少。
“老酸奶”事件的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木木趣侃:
老酸奶和破皮鞋,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却被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得不说,人们的联想真够丰富。
浓缩的并不一定是精华,老酸奶原来也很普通。
今天你喝老酸奶了吗?
老酸奶是好是坏,走着瞧吧。真相一定会笑到最后的。
吃饱了就睡是因为大脑缺血?
谣言:
吃饱后就想睡,你有这种经历吗?
我们吃完饭后,消化系统开始忙碌地工作,身体里面的血多数流向消化系统,满足那里的能量需求。
人体内的血量是基本固定的,流向消化系统的血量增加,供应大脑运作的血量自然就会减少,导致人产生想睡觉的感觉。
真相:
我们吃完饭后就想睡觉,责任不在消化系统哦,它们没有捣乱。
我们吃了就睡,不是消化系统影响大脑供血导致的。大脑作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应要优先保证,我们的身体不会为了消化而减少大脑的供血量。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很疼爱我们的大脑,它有独特的机制让大脑的供血保持平稳,即便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有所改变,也不会对大脑的供血造成影响。
大脑的供血量不会因饭后的消化而减少,反而可能会增加。
饭后犯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跟我们每天要刷牙洗脸差不多。
究竟让我们饭后犯困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有人认为小肠在消化过程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可能与人们进食后产生的睡意有关;有人觉得餐后的血糖升高抑制了食欲素分泌,而食欲素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犯困的原因;还有人觉得是受激素和神经调节作用的影响。
木木趣侃:
吃饱了犯困,跟大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你硬是要将责任归到大脑头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也不看看大脑先生是谁,它可是我们大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要想跟它对着干,得先掂量下自己的实力,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不然,就省点心吧。
电脑的电磁辐射是健康杀手?
谣言:
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电脑的电磁辐射很坏,它是个十足的健康杀手,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和生命发育功能等。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脑前最好在脸上敷上一层面膜,而且由于在使用电脑后脸上会吸附电磁辐射颗粒,用完电脑后,我们一定要及时洗脸。
另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绿茶)也能抵抗电磁辐射。
真相:
电脑确实会产生一些电磁辐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电脑所释放的辐射与各种疾病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我们使用电脑时没有必要进行特别防护。 电磁辐射不是灰尘,根本不是什么颗粒。只要启动电脑,它就会立即出现,关闭电脑,它就会立即停止,不存在所谓的“残余颗粒”。
使用电脑后,你如果觉得热或者出于讲卫生的目的可以洗脸,没人拦着你,但是这跟防辐射没有关系。
一般人每天的饮食中都含有足够数量的维生素A,不缺它的话,你倒是没有必要额外进行补充。在饮食方面,保持营养均衡最重要,大量摄入某种单一的营养源可能会引起中毒。
喝茶有益健康,但是对抗辐射纯属无稽之谈。
长期面对电脑的你,最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由于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会对腰部产生很大的压力,你坐了一段时间后应该起身活动。
同时,为了预防近视,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要适当。
木木趣侃:
电脑一开,电磁辐射就来,电脑一关,电磁辐射就走,电磁辐射这家伙出现得还蛮有规律的呀。
它并没有恶意,我们真没必要防着它。何不跟它做好朋友呢,不是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吗?勇敢地和电脑辐射握个手吧!
狗尿轮胎危及生命?
谣言:
很多狗喜欢“光顾”汽车轮胎,在上面留下斑斑尿迹和难闻的气味,不卫生是小事,它真正的危险在于会危害你的生命!
狗尿对轮胎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而轮胎的侧面最薄,狗尿在此处会使轮胎侧面变得更加脆弱。汽车高速行驶时很容易因爆胎而威胁开车者的安全。
真相:
“狗尿腐蚀轮胎”这种说法,真不靠谱。
轮胎外层的主要材料是橡胶,橡胶在制成轮胎前,要经过一个名为“硫化”的过程。在硫化过程中,橡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和抗老化性,且不容易被酸碱物质腐蚀。
狗尿的尿液主要成分是水,另外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尿酸。它的PH值通常在5.4至8.4之间,大概介于啤酒和发面用的发酵粉的PH值之间,算不上是强腐蚀物质。
狗尿在轮胎表面的停留时间很短,有效存留的量更少,对橡胶的“杀伤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况且,轮胎在结构上并不是只有橡胶一层,在其内部还有高强度聚合物纤维(甚至钢丝),它们才是保护轮胎的主力。外层橡胶主要作用是耐磨,防止磨损伤及内胎。
轮胎侧面并不与地面接触,实际上它比与地面不停接触的部分安全性更高。
想要预防轮胎爆胎,最可靠的方法还是维持胎压在正常范围内,并注意观察轮胎上的磨损线,及时更换磨损过度的轮胎。
木木趣侃:
狗儿的“圈地行为”竟然也引起了非议。
其实,这一行为除了会引起车主的不悦外,对行车安全并没有影响。要想防爆胎,还是对轮胎的磨损情况多盯着点吧。
小孩夜里磨牙是因为肚里有虫?
谣言:
你经常夜里磨牙吗?
磨牙不是因为有病,而是肚子里有蛔虫。只要吃了打虫药,蛔虫就会被消灭掉,之后,磨牙就不会发生了。
真相:
小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夜里磨牙而吃打虫药,之后确实没有再磨牙了,看起来好像磨牙和吃打虫药存在着关联,可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儿童磨牙非常普遍,10岁以下儿童中,有磨牙现象的大约为30%。同时,儿童是肠道寄生虫病的高发群体,所以人们把磨牙和肠道寄生虫病联系在一起并不奇怪。
但是,磨牙和肠道寄生虫病没有因果关系。用磨牙来推测儿童已经感染寄生虫并不可靠,以此来指导驱虫药的使用更不可取。
有没有肠道寄生虫病,到医院检查下不就知道了吗?至于磨牙,可能是由于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分泌异常导致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完善,磨牙的发生率会逐年下降,长大后绝大多数人都会自愈。
木木趣侃:
磨牙并不是件坏事,可也不见得是好事。
如果你一直为夜里磨牙而烦恼,那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在心里祈祷快点长大吧。
钱包放在后裤兜里易导致脊柱侧弯?
谣言:
我们把钱包放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坐着的时候,钱包会垫高一侧的髋骨,造成脊柱两侧高度不等。长期这样下去,脊柱就会朝一侧弯曲。
所以,千万别把钱包放在裤子后口袋里!
真相:
钱包放在裤子后口袋里容易导致脊柱侧弯,乍一看,这种说法颇有道理。但是,有多少人会把钱包坐在屁股下面保持那种不舒服的坐姿呢?
钱包一般较轻(大钱包也塞不进后裤兜),它对脊柱的作用力很小。而且,它对脊柱的影响主要施加于腰椎尾部,这里是脊柱最强壮的部分,因此,钱包并不足以使脊柱变形。
实际上,钱包对臀部肌肉直接压迫造成的“胖钱包综合征”才是最可怕的。“胖钱包综合征”又叫“钱包性坐骨神经痛”,是由于梨状肌刺激、挤压坐骨神经导致的腰骶部、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
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层,是一条锥形的扁平肌。它与臀部的其他肌肉一起,在髋关节外旋、保持行走过程中髋关节的平衡方面发挥着作用。
钱包塞在后裤兜里,我们坐着时钱包会压迫梨状肌,造成梨状肌反复损伤,从而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臀部及腿部疼痛。
木木趣侃:
把钱包放在哪里,是个人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虽然钱包放在后裤兜里,不会导致脊柱侧弯,但会压迫梨状肌,引发“胖钱包综合征”。
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你还是别把钱包放在后裤兜里。
鉴别有招,让谣言无处可藏
数不清的科学信息像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其中一定有大量科学谣言藏身其中。我们一不注意便会被谣言包围,被它们忽悠。
除了已经被发现的谣言,其他谣言我们也不能放过。我们可不想中招呢。
有些谣言真假难辨,我们该如何鉴别谣言?
信息愈重要,愈需警惕
哪些领域的信息最重要,谣言便会往哪里钻。因为越重要的信息受关注度越大,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自然也容易受到关注。
我们可不能让这些科学谣言得逞,越是重要的信息,我们越要认真地鉴别它的真伪。
比如:碘盐究竟能不能防辐射?维生素C能治疗感冒吗?手机充电时通话会不会触电……这些问题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看到有关它们的信息时,我们就必须高度警惕,不管它们是否正确,都得进行查证核实。
论据越模糊,越不可信
剥开科学谣言的外衣,我们会发现论证它们的论据其实很不充分。虽然它们跟科学真相看起来很像,但是它们毕竟是谣言。相比真相而言,科学谣言在表述上比较模糊。
我们仔细研读信息中的论述材料,反复推敲,它们便会不攻自破。
吃胡萝卜可以补充维生素A,但有人称,胡萝卜吃多了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因为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会有慢性和急性中毒的风险,而且人们吃了大量的胡萝卜后皮肤会发黄。
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科学谣言模糊了维生素A与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之间的关系。β胡萝卜素不是维生素A本身,β胡萝卜素需要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存储在身体内的β胡萝卜素是没有毒性的,只会让皮肤变黄。因而,科学真相是,吃胡萝卜可以补充维生素A,但多吃胡萝卜并不会维生素A中毒。
保持理性,提高“免疫力”
科学有态度。我们面对各种科学信息的时候,必须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能跟着感觉走,因为感觉往往是错误的。
跟谣言对抗,我们还得有一定的实力。这种实力来源于我们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社会常识、知识积累。有了它们,科学谣言就算漫天飞,也飞不过我们的手掌心哦。
吃转基因食品会被转基因?有人认为这是对的,并对此深信不疑。其实只要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我们就能识别这条科学谣言的真面目。
我们食入的食物都要被消化为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之后再在体内重组为构成人体的肌肉等物质。所以吃了转基因的食品不会直接被“转基因”,否则我们吃猪肉,身上岂不是会长猪肉?
编后语
科学谣言,注定永远是谣言,它们躲得了初一,终究躲不过十五,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敢于发现科学谣言、跟它们叫板,运用自己的知识并借助多方力量彻底粉碎它们。
我们都是可爱的谣言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