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替代了往日的繁琐分析,课堂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成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主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语文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几年的实践过去,为何我们的孩子说话、作文还是词汇贫乏,废话连篇,为何孩子们还难于冲破“作文难”的沉闷与压抑。究其原因,由于对新课标理解的偏颇,语文教学的“本”被不同程度地遗忘了,陷入了重感悟轻训练,重人文轻工具的误区,缺少对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由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把语言训练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一直没有放弃。下面结合执教《槐乡五月》一课的教学实践片断,谈几点体会。
一、识记走进 想象走出
(我在引导学生赏读了“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句话后)
师: 孩子们,再读读这句话,我相信你已经记住了。不信,你试试看!(生试背)
1.谁来试一试:(隐去一些词语)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远看像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___,近看如_______________。
(两名学生背得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2.我们都记住了,一起来读。(学生齐背)
[引导学生赏读优美语句后,提醒学生“你再读一读就记住了”,然后顺水推舟出示了“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远看像_______________;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近看如_______________。”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优美的句子。]
师: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又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六幅不同姿态的槐花图片)来,我们可以看着这几幅图片,发挥你的想象。看看它的颜色,再观察它的样子,你觉得像什么呢?想一想,然后再美美地说出来,看谁说得美?
(学生在座位上美美地看着槐花图片,同桌两人还不时在低声讨论着)
师:现在谁愿意站起来,把你眼中槐花的样子美美地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生1:(陶醉地,边说边做飞舞状)远远看去,槐花就像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翩翩起舞。
生2:槐花像一颗颗圆润晶莹的珍珠串在一起,好美啊!
生3:槐花就像一串串白葡萄挂满枝头。
生4:我眼中的槐花像一个个雪白的花环。
生5:槐花像一只只正要展翅飞翔的小白鸽子。
生6:我眼中的槐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呢!不信,你们听!(做出侧耳倾听状)
师:你真会想象!
生7:(迫不及待地抢着发言)我眼中的槐花像雪白的风铃,一串一串地挂满碧绿的枝头,风一吹,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我仿佛听到声音啦!
生8:瞧那槐花多可爱呀!我觉得就像蚕宝宝结的茧子,蚕宝宝正在里面美美地睡觉呢!(边说边做睡觉状)
……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槐花好美,好可爱啊!老师觉得你们比书上想得还美。
[“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又是怎样的呢?”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双双小手举过了头顶。孩子们充满诗意的丰富多彩的想象,是对槐花之美的再创造,是对文本语言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这一环节的创设充分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积累,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画面中的事物,实现了从品味文本语言到建构新语言的飞跃]
二、画面引导 唤起积累
(我对文中的插图作巧妙的处理)
师:槐乡美丽的景色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你瞧,他们来了!(出示文中插图)他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高兴劲吗?
(生答:快乐 、兴高采烈、兴奋、喜出望外、喜笑颜开、欢乐、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眉开眼笑、欢天喜地、乐呵呵、喜气洋洋、、喜滋滋、笑哈哈、喜盈盈……)
[课文中的插图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视,本篇课文插图主要内容是三个槐乡孩子,两个小姑娘高兴地用槐花装扮着自己,一个小小子大大咧咧地吃着香喷喷、甜丝丝的槐花。我并没有直接过渡到文章中去,而是作了稍顿,让学生用自己学会的词来形容槐乡孩子高兴的样子。这里又一次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积累,更能看出平时对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扎实到位]
师:如果让你给这幅插图取个名,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生取名:快乐、喜悦、兴奋、笑、欢、喜、美、甜、香、乐……)
师:你们取的名真好听!老师也取了个名:醉。猜猜老师为什么取这个名?
生1:我知道因为槐乡太美了,人们到了那像喝醉了酒一样不想回家了。所以你要用“醉”这个字。
生2:因为那里是个香的海洋,小朋友们到了那里就会被香气熏醉了,难怪你要用“醉”这个字呢!
生3:槐乡是个迷人的世界,小朋友们到了那里就会傻乎乎地醉倒在槐树下了。所以你取这个名,老师我猜对了吗?
师:孩子们,你们都说到老师心坎里了。你们可千万别小看你们取的这个名,有了你们取的名字,就感觉这幅画活了。以后,我们在写看图作文时,也要学会先给这幅图取个名,也就是取个题目,题目可是文章的眼睛哟!题目取得好,你的文章才会吸引人,知道吗?
[教学中引导学生给文中的插图起个好的名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的插图便会在学生放飞的想象中变得鲜活起来,从学生取的“喜、甜、香、乐、美……”来看,这完全源于本堂课对教材的理解,没有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就取不出这么韵味十足的名字。给插图命名,不仅使学生与文本、教师、图画进行了高质量对话,而且巧妙地抓住了语言训练的契机,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三、链接生活 创意表达
师:五月,也是旅游的季节,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条广告语,为美丽的槐乡作个宣传,好吗?
(教师提示:广告语一定要把槐乡的特点说出来,把槐乡的美说出来,说说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还要说得吸引人,让人一听就想去)
师: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先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商量商量,把你们认为最好的广告语写下来。
(学生讨论设计广告语)
师:(全班交流)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看谁的广告语最能把他们吸引到槐乡去?
生1:你想体验置身香海的感觉吗?五月请到槐乡来。
生2:五月的槐乡,孩子的天堂。
生3:Welcome to Huaixiang.
师:你的广告语一定能吸引许多外国游客。你想得真周到!
生4:花的世界,香的海洋,五月请到槐乡来。
生5: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槐花蜜。(模仿电视中“脑白金广告”,边说边唱边摇摆)
生6:花香蜜甜醉游人。
生3:(抢着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这句话特别美,我妈是英语老师,我请妈妈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加在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后面,好吗?
师:(兴奋地说)当然行!回去好好请教妈妈,明天说给我们全班同学听,好吗?
生3:好!相信我,一定行!
(众生笑)
师:咱们接着交流吧!
生7:吃了槐花蜜,心里甜蜜蜜。
生8:香喷喷的槐花饭,甜丝丝的槐花蜜,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
(生大笑)
师:咱们把“吓一跳”改一改好吗?
生9:(情不自禁地喊起来)老师我想到了,香喷喷的槐花饭,甜丝丝的槐花蜜,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
(全班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真棒!改得好!说起来还真顺口呢!咱们接着说。
生10:甜丝丝的槐花蜜,小孩吃了长个子,阿姨吃了脸色红润有光泽,叔叔吃了身体棒,老人吃了健康又长寿。
……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了这么多精彩、新颖的广告语,老师代表槐乡人民谢谢你们了!
[为槐乡设计广告语,既是对语文课的延伸,也是链接学生生活积累的过程,,孩子们尝试着,体验着其中的快乐,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即兴的创作能力,这些充满童趣、灵性的广告语,孩子们几乎是脱口而出,这虽与电视中的广告越来越多不能说没有关系,但这里,教师巧妙地唤起了学生的积累,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了充满创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了从“能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也让学生尝试了做广告创意的乐趣]
从以上几个片段,可以看出,要让学生更好地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教师就要依托文本,依据学情,积极搭建语言实践平台,顺势而为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性。
(一)提高语言积累质量,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理解,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积累是语言内化的基础。积累是经验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机械的累加、堆积。“语言习得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凭借一定的语言情境去感知语言现象,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是实现这一内化过程的主体内容。”(高万同)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规律,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好词佳句,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处于积累语言黄金阶段的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使学生在语言的触摸和体验中深深体会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如所举课例片段一中的“赏读”、“背诵”、“想象说话”)从而激活学生脑中潜藏的词汇和文本中新学的词汇,不断地体验语言的美感,促进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
(二)“尝试运用”语言,实现语言内化到语言外化的转化
“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语文的学科性质告诉我们,语言运用的重要性等于甚至超过对语言理解的重要性。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认为: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学生理解并且已经积累的语言,只是为他以后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就会自然运用。即使是母语学习,从“能理解”跨越到“会运用”这级台阶,必须花大力气才行。吴忠豪教授还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像数学和英语一样,增加一个“尝试运用”的环节。(如所举课例中的“给插图取名”“设计广告语”等环节)因此,课堂中,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学习因素,抓住语言训练的契机,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语言图式来同化新的语言图式,从文本解读到实践体验,从实践体验到创造性表达,实现一次次语言内化到语言外化的过程,实现一次次品味文本语言到建构新语言的飞跃。从而保证语言训练的扎实、高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真正发展。
(责任编辑:梁 媛)
一、识记走进 想象走出
(我在引导学生赏读了“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句话后)
师: 孩子们,再读读这句话,我相信你已经记住了。不信,你试试看!(生试背)
1.谁来试一试:(隐去一些词语)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远看像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___,近看如_______________。
(两名学生背得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2.我们都记住了,一起来读。(学生齐背)
[引导学生赏读优美语句后,提醒学生“你再读一读就记住了”,然后顺水推舟出示了“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远看像_______________;有的槐花_______________,近看如_______________。”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优美的句子。]
师: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又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六幅不同姿态的槐花图片)来,我们可以看着这几幅图片,发挥你的想象。看看它的颜色,再观察它的样子,你觉得像什么呢?想一想,然后再美美地说出来,看谁说得美?
(学生在座位上美美地看着槐花图片,同桌两人还不时在低声讨论着)
师:现在谁愿意站起来,把你眼中槐花的样子美美地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生1:(陶醉地,边说边做飞舞状)远远看去,槐花就像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翩翩起舞。
生2:槐花像一颗颗圆润晶莹的珍珠串在一起,好美啊!
生3:槐花就像一串串白葡萄挂满枝头。
生4:我眼中的槐花像一个个雪白的花环。
生5:槐花像一只只正要展翅飞翔的小白鸽子。
生6:我眼中的槐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呢!不信,你们听!(做出侧耳倾听状)
师:你真会想象!
生7:(迫不及待地抢着发言)我眼中的槐花像雪白的风铃,一串一串地挂满碧绿的枝头,风一吹,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我仿佛听到声音啦!
生8:瞧那槐花多可爱呀!我觉得就像蚕宝宝结的茧子,蚕宝宝正在里面美美地睡觉呢!(边说边做睡觉状)
……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槐花好美,好可爱啊!老师觉得你们比书上想得还美。
[“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又是怎样的呢?”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双双小手举过了头顶。孩子们充满诗意的丰富多彩的想象,是对槐花之美的再创造,是对文本语言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这一环节的创设充分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积累,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画面中的事物,实现了从品味文本语言到建构新语言的飞跃]
二、画面引导 唤起积累
(我对文中的插图作巧妙的处理)
师:槐乡美丽的景色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你瞧,他们来了!(出示文中插图)他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高兴劲吗?
(生答:快乐 、兴高采烈、兴奋、喜出望外、喜笑颜开、欢乐、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眉开眼笑、欢天喜地、乐呵呵、喜气洋洋、、喜滋滋、笑哈哈、喜盈盈……)
[课文中的插图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视,本篇课文插图主要内容是三个槐乡孩子,两个小姑娘高兴地用槐花装扮着自己,一个小小子大大咧咧地吃着香喷喷、甜丝丝的槐花。我并没有直接过渡到文章中去,而是作了稍顿,让学生用自己学会的词来形容槐乡孩子高兴的样子。这里又一次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积累,更能看出平时对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扎实到位]
师:如果让你给这幅插图取个名,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生取名:快乐、喜悦、兴奋、笑、欢、喜、美、甜、香、乐……)
师:你们取的名真好听!老师也取了个名:醉。猜猜老师为什么取这个名?
生1:我知道因为槐乡太美了,人们到了那像喝醉了酒一样不想回家了。所以你要用“醉”这个字。
生2:因为那里是个香的海洋,小朋友们到了那里就会被香气熏醉了,难怪你要用“醉”这个字呢!
生3:槐乡是个迷人的世界,小朋友们到了那里就会傻乎乎地醉倒在槐树下了。所以你取这个名,老师我猜对了吗?
师:孩子们,你们都说到老师心坎里了。你们可千万别小看你们取的这个名,有了你们取的名字,就感觉这幅画活了。以后,我们在写看图作文时,也要学会先给这幅图取个名,也就是取个题目,题目可是文章的眼睛哟!题目取得好,你的文章才会吸引人,知道吗?
[教学中引导学生给文中的插图起个好的名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的插图便会在学生放飞的想象中变得鲜活起来,从学生取的“喜、甜、香、乐、美……”来看,这完全源于本堂课对教材的理解,没有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就取不出这么韵味十足的名字。给插图命名,不仅使学生与文本、教师、图画进行了高质量对话,而且巧妙地抓住了语言训练的契机,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三、链接生活 创意表达
师:五月,也是旅游的季节,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条广告语,为美丽的槐乡作个宣传,好吗?
(教师提示:广告语一定要把槐乡的特点说出来,把槐乡的美说出来,说说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还要说得吸引人,让人一听就想去)
师: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先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商量商量,把你们认为最好的广告语写下来。
(学生讨论设计广告语)
师:(全班交流)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看谁的广告语最能把他们吸引到槐乡去?
生1:你想体验置身香海的感觉吗?五月请到槐乡来。
生2:五月的槐乡,孩子的天堂。
生3:Welcome to Huaixiang.
师:你的广告语一定能吸引许多外国游客。你想得真周到!
生4:花的世界,香的海洋,五月请到槐乡来。
生5: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槐花蜜。(模仿电视中“脑白金广告”,边说边唱边摇摆)
生6:花香蜜甜醉游人。
生3:(抢着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这句话特别美,我妈是英语老师,我请妈妈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加在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后面,好吗?
师:(兴奋地说)当然行!回去好好请教妈妈,明天说给我们全班同学听,好吗?
生3:好!相信我,一定行!
(众生笑)
师:咱们接着交流吧!
生7:吃了槐花蜜,心里甜蜜蜜。
生8:香喷喷的槐花饭,甜丝丝的槐花蜜,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
(生大笑)
师:咱们把“吓一跳”改一改好吗?
生9:(情不自禁地喊起来)老师我想到了,香喷喷的槐花饭,甜丝丝的槐花蜜,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
(全班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真棒!改得好!说起来还真顺口呢!咱们接着说。
生10:甜丝丝的槐花蜜,小孩吃了长个子,阿姨吃了脸色红润有光泽,叔叔吃了身体棒,老人吃了健康又长寿。
……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了这么多精彩、新颖的广告语,老师代表槐乡人民谢谢你们了!
[为槐乡设计广告语,既是对语文课的延伸,也是链接学生生活积累的过程,,孩子们尝试着,体验着其中的快乐,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即兴的创作能力,这些充满童趣、灵性的广告语,孩子们几乎是脱口而出,这虽与电视中的广告越来越多不能说没有关系,但这里,教师巧妙地唤起了学生的积累,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了充满创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了从“能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也让学生尝试了做广告创意的乐趣]
从以上几个片段,可以看出,要让学生更好地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教师就要依托文本,依据学情,积极搭建语言实践平台,顺势而为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性。
(一)提高语言积累质量,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理解,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积累是语言内化的基础。积累是经验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机械的累加、堆积。“语言习得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凭借一定的语言情境去感知语言现象,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是实现这一内化过程的主体内容。”(高万同)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规律,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好词佳句,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处于积累语言黄金阶段的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使学生在语言的触摸和体验中深深体会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如所举课例片段一中的“赏读”、“背诵”、“想象说话”)从而激活学生脑中潜藏的词汇和文本中新学的词汇,不断地体验语言的美感,促进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
(二)“尝试运用”语言,实现语言内化到语言外化的转化
“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语文的学科性质告诉我们,语言运用的重要性等于甚至超过对语言理解的重要性。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认为: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学生理解并且已经积累的语言,只是为他以后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就会自然运用。即使是母语学习,从“能理解”跨越到“会运用”这级台阶,必须花大力气才行。吴忠豪教授还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像数学和英语一样,增加一个“尝试运用”的环节。(如所举课例中的“给插图取名”“设计广告语”等环节)因此,课堂中,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学习因素,抓住语言训练的契机,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语言图式来同化新的语言图式,从文本解读到实践体验,从实践体验到创造性表达,实现一次次语言内化到语言外化的过程,实现一次次品味文本语言到建构新语言的飞跃。从而保证语言训练的扎实、高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真正发展。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