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作为人文学科领域的重要课程,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质与价值观念方面,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先行后知”,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声势律动;实践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7-0057-02
【作者简介】张鲁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210036)初中部教师,高级教师。
音乐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一步步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终身学习音乐的过程。但学生在日常音乐课欣赏音乐作品时常常处于被动聆听状态,他们的音乐思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样的体验形式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实现让学生聆听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标。笔者以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伙伴进行曲》的教学为例,对音乐欣赏课体验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声势律动体验音乐美感
律动是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它将身体、音乐、情感融为一体,借助身体的动作来感受、理解音乐的风格、情绪,将原本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设计难度不高、易于学生操作的动作,如拍手、拍桌子、左右摇摆等,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掌握乐曲。以下是《伙伴进行曲》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教学导入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向学生招手打招呼)我们与初次见面的人会用怎样的方式打招呼?让我们跟随下面的这段音乐用点头、摆手、握手的方式一起来打个招呼吧。
(學生跟随《伙伴进行曲》音频,用点头、摆手、握手、拍手等身体语言和同学打招呼。)
师: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
生:音乐节奏感明显
教师由此引出“恒拍”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这段音乐的特点。教师切入“进行曲”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就此展开。
此教学过程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导入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互相问好的律动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的恒拍,以及对进行曲的音乐风格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这是一个学生启动体验学习的阶段。
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作表达音乐情感
音乐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语言和逻辑思维来讲解音乐,而要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多维立体的音乐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音乐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用音乐的形式对审美进行解释的过程,这也是音乐课程最为本质的属性。
【教学片段二】听辨两个主题
教师出示用不同图谱表示的《伙伴进行曲》的两个主题(图1),请学生跟随音响用手画一画图谱中的记号,感受音响和图谱之间的关系,并思考还可以用其他的什么标记表达听觉感受。
学生首先聆听主题音频。之后再聆听全曲,结合图谱,划分乐段。
教师总结:主题一和其变奏乐段构成了第一部分,主题二和其对比乐段构成了第二部分,这样的曲式结构我们称之为单二部曲式。A B,即(主题一 主题一变奏乐段) (主题二 主题二对比乐段)。
《伙伴进行曲》欣赏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图谱、主奏乐器及重复的图标等提示,让难点变得简单有趣。结合图谱画旋律线的课堂实践活动,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的规整性特点。
【教学片段三】打击乐伴奏
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聆听主题一,体会其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作用。学生通过轻拍自己腿的形式进行律动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节奏、速度、音区来对主题一和主题二进行想象,将主题一想象为刚刚打了胜仗的小士兵,主题二想象为一位老将军在回忆自己的峥嵘岁月,并分角色演唱。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敲击小军鼓,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感受到打击乐器的加入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这一阶段属于学生实践感受的阶段。
三、梳理总结,引导学生领悟升华拓展理性认识
音乐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沉淀。音乐欣赏中的形象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体验的阶段,它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就是音乐思维的产生过程。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还需引导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拓展学生的理性认识。
【教学片段四】乐谱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乐谱(图2)上标注的点和线,分析其中的规律。之后师生配合用歌声模仿老兵和小兵的对话,一学生敲大鼓。最后,教师讲解管乐合奏、管乐团等音乐理论知识。
教学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对图谱的理性分析,这也是对作品音乐特点的理性分析及对作品进行曲风格的提炼总结。这一部分属于学生体验内化的阶段。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给予人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借助音乐建立起音乐的听觉能力和思维习惯。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课堂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联觉、表现、创作等多渠道感受音乐之美,让他们用音乐的思维方式欣赏音乐。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声势律动;实践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7-0057-02
【作者简介】张鲁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210036)初中部教师,高级教师。
音乐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一步步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终身学习音乐的过程。但学生在日常音乐课欣赏音乐作品时常常处于被动聆听状态,他们的音乐思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样的体验形式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实现让学生聆听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标。笔者以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伙伴进行曲》的教学为例,对音乐欣赏课体验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声势律动体验音乐美感
律动是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它将身体、音乐、情感融为一体,借助身体的动作来感受、理解音乐的风格、情绪,将原本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设计难度不高、易于学生操作的动作,如拍手、拍桌子、左右摇摆等,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掌握乐曲。以下是《伙伴进行曲》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教学导入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向学生招手打招呼)我们与初次见面的人会用怎样的方式打招呼?让我们跟随下面的这段音乐用点头、摆手、握手的方式一起来打个招呼吧。
(學生跟随《伙伴进行曲》音频,用点头、摆手、握手、拍手等身体语言和同学打招呼。)
师: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
生:音乐节奏感明显
教师由此引出“恒拍”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这段音乐的特点。教师切入“进行曲”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就此展开。
此教学过程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导入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互相问好的律动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的恒拍,以及对进行曲的音乐风格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这是一个学生启动体验学习的阶段。
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作表达音乐情感
音乐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语言和逻辑思维来讲解音乐,而要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多维立体的音乐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音乐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用音乐的形式对审美进行解释的过程,这也是音乐课程最为本质的属性。
【教学片段二】听辨两个主题
教师出示用不同图谱表示的《伙伴进行曲》的两个主题(图1),请学生跟随音响用手画一画图谱中的记号,感受音响和图谱之间的关系,并思考还可以用其他的什么标记表达听觉感受。
学生首先聆听主题音频。之后再聆听全曲,结合图谱,划分乐段。
教师总结:主题一和其变奏乐段构成了第一部分,主题二和其对比乐段构成了第二部分,这样的曲式结构我们称之为单二部曲式。A B,即(主题一 主题一变奏乐段) (主题二 主题二对比乐段)。
《伙伴进行曲》欣赏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图谱、主奏乐器及重复的图标等提示,让难点变得简单有趣。结合图谱画旋律线的课堂实践活动,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的规整性特点。
【教学片段三】打击乐伴奏
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聆听主题一,体会其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作用。学生通过轻拍自己腿的形式进行律动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节奏、速度、音区来对主题一和主题二进行想象,将主题一想象为刚刚打了胜仗的小士兵,主题二想象为一位老将军在回忆自己的峥嵘岁月,并分角色演唱。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敲击小军鼓,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感受到打击乐器的加入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这一阶段属于学生实践感受的阶段。
三、梳理总结,引导学生领悟升华拓展理性认识
音乐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沉淀。音乐欣赏中的形象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体验的阶段,它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就是音乐思维的产生过程。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还需引导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拓展学生的理性认识。
【教学片段四】乐谱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乐谱(图2)上标注的点和线,分析其中的规律。之后师生配合用歌声模仿老兵和小兵的对话,一学生敲大鼓。最后,教师讲解管乐合奏、管乐团等音乐理论知识。
教学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对图谱的理性分析,这也是对作品音乐特点的理性分析及对作品进行曲风格的提炼总结。这一部分属于学生体验内化的阶段。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给予人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借助音乐建立起音乐的听觉能力和思维习惯。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课堂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联觉、表现、创作等多渠道感受音乐之美,让他们用音乐的思维方式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