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先生曾说:“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文化的地质层,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而传承经典的主阵地则是我们的语文课堂。
然而,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不少问题令人担忧——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长此以往,我们的主阵地大有“沦陷”的危险。
一.教师累
由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少老师只偏重于文言文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分析学习,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万事大吉了。在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仅仅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教师“全权负责”,并养成了学生依赖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贯彻和执行,教师费力不讨好。
二.学生苦
文言文中大都有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等等,但因文言字词的“羁绊”,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感觉文言文陈旧无味。加之高中的文言文比初中的文言文难度进一步加深了,个别学生语法知识又薄弱,即使用心学,也总是似懂非懂,不少学生就有了弃学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老师的“一厢情愿”,在学生这里变成了“苦不堪言”。
三.效果差
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文言文教学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却是用时多、进度慢、收效微、成绩差。老师费尽心力讲得口干舌燥,到头来学生仍是不会读、不会解、不会想、不会练。
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收复”我们的文言文阵地,使文言教学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首先,要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两条“目标”:
目标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目标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围绕以上两条“新课程”的课程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课标”。
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明确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如张孝纯先生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虚词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文言素养,修炼精神品质。
让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到五册必修课本中文言文就有二十多篇,占了所有课文的一半。而且从近几年高考开始,文言文的分值已达22分,其中文言文阅读12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文言翻译10分,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是极丰富的精神营养和高考得分大项,学差了,可能会是高考折戟沉沙的根源之一。
再次,注重方法引导和习惯的养成。文言知识中字词句的意思和翻译很重要,教师要学会放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将方法内化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习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进入佳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并最终养成好的习惯。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赏读课文,领略其美,吸收养分,“言”“文”并重。文言文亦有名句美段,亦可组织学生个性化赏析,与学生一起含英咀华,反复玩味,仔细揣摩,感受古人钟情山水的情怀,体悟古人对人生的思索。“文”“言”并重才能让学生感受作者为文时内心的波澜,汲取历史文化的营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第五,注重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尤其是语法知识和文言知识。很多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子成分都是初中出现的知识,高中文言文学习时有牵扯,高中老师要了解学生初中所学文言篇目(笔者就对初中所学文言篇目做了统计,共有21篇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掌握学生的文言基础。
高中文言文教学到底怎样才能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师生在课堂的“碰撞”中,击出知识的火花,不“灭”的记忆,收到良好的效果。怎样坚守我们文言教学的阵地,值得我们继续反思并实验改进。
赵淑芬,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然而,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不少问题令人担忧——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长此以往,我们的主阵地大有“沦陷”的危险。
一.教师累
由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少老师只偏重于文言文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分析学习,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万事大吉了。在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仅仅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教师“全权负责”,并养成了学生依赖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贯彻和执行,教师费力不讨好。
二.学生苦
文言文中大都有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等等,但因文言字词的“羁绊”,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感觉文言文陈旧无味。加之高中的文言文比初中的文言文难度进一步加深了,个别学生语法知识又薄弱,即使用心学,也总是似懂非懂,不少学生就有了弃学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老师的“一厢情愿”,在学生这里变成了“苦不堪言”。
三.效果差
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文言文教学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却是用时多、进度慢、收效微、成绩差。老师费尽心力讲得口干舌燥,到头来学生仍是不会读、不会解、不会想、不会练。
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收复”我们的文言文阵地,使文言教学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首先,要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两条“目标”:
目标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目标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围绕以上两条“新课程”的课程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课标”。
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明确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如张孝纯先生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虚词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文言素养,修炼精神品质。
让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到五册必修课本中文言文就有二十多篇,占了所有课文的一半。而且从近几年高考开始,文言文的分值已达22分,其中文言文阅读12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文言翻译10分,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是极丰富的精神营养和高考得分大项,学差了,可能会是高考折戟沉沙的根源之一。
再次,注重方法引导和习惯的养成。文言知识中字词句的意思和翻译很重要,教师要学会放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将方法内化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习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进入佳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并最终养成好的习惯。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赏读课文,领略其美,吸收养分,“言”“文”并重。文言文亦有名句美段,亦可组织学生个性化赏析,与学生一起含英咀华,反复玩味,仔细揣摩,感受古人钟情山水的情怀,体悟古人对人生的思索。“文”“言”并重才能让学生感受作者为文时内心的波澜,汲取历史文化的营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第五,注重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尤其是语法知识和文言知识。很多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子成分都是初中出现的知识,高中文言文学习时有牵扯,高中老师要了解学生初中所学文言篇目(笔者就对初中所学文言篇目做了统计,共有21篇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掌握学生的文言基础。
高中文言文教学到底怎样才能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师生在课堂的“碰撞”中,击出知识的火花,不“灭”的记忆,收到良好的效果。怎样坚守我们文言教学的阵地,值得我们继续反思并实验改进。
赵淑芬,教师,现居山东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