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农村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培养。阅读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村教师绝不能忽略学生的阅读教学,尽可能地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长远目光。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成了农村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此供专业人士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目前,虽然农村小学对学生已经开展了课外阅读的训练,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进行阅读,并没有“我要读”的主动意识,教师所安排的阅读内容有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只有学生们对阅读充满兴趣,渴望阅读后才能主动地去寻找阅读资料,花费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阅读课外内容能够培养想象力、创新力等,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对于未来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增加互动交流,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能够给予人最大的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寻找好书并进行阅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索的魅力[1]。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他们的年龄尚小,好奇心较强,对于老师提出的疑问,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书籍,使学生慢慢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这一章节的课程讲解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文阅读,随后给学生们5~10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大家一起来谈一谈,父亲为什么要把那只鲈鱼放回到水中,讨论结束后进行课堂展示,每个小组说说见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间接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们在课下继续去读类似有深意的故事,并在課上讲给其他同学听[2]。
二、丰富阅读素材,帮助学生选择
在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学生阅读时间短的原因,一部分在于缺乏兴趣,另一部分在于阅读内容较少,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接受的阅读内容有所差异,家长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读书指导,必须要依靠教师为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较差,对于字词的认识较少,同时他们的形象思维较为明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推荐一些图画类或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书籍,尽可能地使文字上标有拼音,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便;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模式,能够对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教师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为他们推荐更多种类的书籍,具体可以涉及到历史内容、科技内容等,尽可能使他们实现思维的拓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推荐《伊索寓言》等书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西游记》的白话文等内容。
三、开设实践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训练后还要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保证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在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时,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到更多有趣的课外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开设的实践活动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场“读书分享会”,在每个学期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传达下阅读的任务,并将阅读分享会的具体时间定在期末,让学生在这一个学期内进行书籍的阅读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在最后进行心得汇总。在读书分享会上,教师可以请每位学生上台来介绍自己所阅读的书籍,介绍书籍的作者以及自己看完后的心得体会,同时也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些名言警句,教师也要监督其他学生,督促他们认真聆听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记录,作为以后的作文素材。
四、结束语
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寻找课外读物并进行阅读时,证明他们愿意去主动吸纳一些课外知识,进行自我提高,教师也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学生实现长远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霞,王絮茹.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才智,2019(27):21.
[2] 李妙兰.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班风——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73.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目前,虽然农村小学对学生已经开展了课外阅读的训练,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进行阅读,并没有“我要读”的主动意识,教师所安排的阅读内容有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只有学生们对阅读充满兴趣,渴望阅读后才能主动地去寻找阅读资料,花费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阅读课外内容能够培养想象力、创新力等,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对于未来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增加互动交流,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能够给予人最大的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寻找好书并进行阅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索的魅力[1]。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他们的年龄尚小,好奇心较强,对于老师提出的疑问,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书籍,使学生慢慢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这一章节的课程讲解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文阅读,随后给学生们5~10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大家一起来谈一谈,父亲为什么要把那只鲈鱼放回到水中,讨论结束后进行课堂展示,每个小组说说见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间接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们在课下继续去读类似有深意的故事,并在課上讲给其他同学听[2]。
二、丰富阅读素材,帮助学生选择
在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学生阅读时间短的原因,一部分在于缺乏兴趣,另一部分在于阅读内容较少,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接受的阅读内容有所差异,家长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读书指导,必须要依靠教师为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较差,对于字词的认识较少,同时他们的形象思维较为明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推荐一些图画类或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书籍,尽可能地使文字上标有拼音,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便;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模式,能够对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教师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为他们推荐更多种类的书籍,具体可以涉及到历史内容、科技内容等,尽可能使他们实现思维的拓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推荐《伊索寓言》等书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西游记》的白话文等内容。
三、开设实践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训练后还要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保证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在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时,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到更多有趣的课外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开设的实践活动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场“读书分享会”,在每个学期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传达下阅读的任务,并将阅读分享会的具体时间定在期末,让学生在这一个学期内进行书籍的阅读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在最后进行心得汇总。在读书分享会上,教师可以请每位学生上台来介绍自己所阅读的书籍,介绍书籍的作者以及自己看完后的心得体会,同时也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些名言警句,教师也要监督其他学生,督促他们认真聆听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记录,作为以后的作文素材。
四、结束语
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寻找课外读物并进行阅读时,证明他们愿意去主动吸纳一些课外知识,进行自我提高,教师也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学生实现长远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霞,王絮茹.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才智,2019(27):21.
[2] 李妙兰.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班风——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73.